收藏 分销(赏)

毕业论文(设计)镇江市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现状.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2487558 上传时间:2025-10-18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2.78M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设计)镇江市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现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毕业论文(设计)镇江市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现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Zhenjiang has unique tourist resources,however,on term of reception number,tour revenue,or city fame,it is far behind such tour cities as Nanjing,Wuxi and Suzhou and so on.Zhenjiang is a warm-point region of East China tour line.Faced with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how to expand the tourism market share of Zhenjiang and to improve its city fame,has been an urgent problem to solve for Zhenjiang tourism develop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 satisfaction,the thesis takes tourism industry in Zhenjiang as study object.Through analyze Zhenjiang tourist satisfaction to seek for place where Zhenjiang tourism needs to improve,in order to provide the idea and method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Zhenjiang tourism.Based on the study of Zhenjiang tourism resources and tourism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pointed out that Zhenjiang h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tourism has made certain progress.But its tourism resources lack absolute advantage,the scenic area construction and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exist flaw;Through the SWOT analysis of tourism in Zhenjiang,pointed out that Zhenjiang tourism development is the superiority and the inferiority with,the opportunity and the threat coexisting.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has further analysis to Zhenjiang tourism itself the superiority and the inferiority the opportunity and the external threat faces,proposed the need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to Zhenjiang tourist satisfaction.Constructed the tourist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provides the questionnaire to tourist;With the SPSS software processed the primary data which obtains from the questionnaire.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tourist satisfaction to Zhenjiang is not high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cenic area characteristic,reasonably priced,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tourism commodity development and so on,these are urgently needed to improve and enhance.Finally,according to the SWOT conclusion analysis and tourist satisfaction situation,proposed Zhenjiang tourism ke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afeguard measures.Keywords Zhenjiang;tourism;tourist satisfaction;development strategyii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旅游业与其它产业一样,亦同时面临着国际竞争国内 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形势。旅游业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竞争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旅游市场之间的竞争手段也在逐步提升。在市场化背景下区域旅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区域旅游的竞争优势逐渐取代比较优势而成为决定旅游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镇江作为 一个发展中的旅游城市,必须在不断加剧的竞争形势下,提升旅游业自身的竞争优势。镇江位于江苏省长江南岸,西接南京,东临上海,北与扬州“京口瓜州一水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达;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镇江,至今已 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是中国吴文化的重要源头;地处丘陵地带,地形起 伏,群山怀抱,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形成了“城市山林”的独特风貌。总之,江山 之浩气,山河之壮丽,自南朝以来镇江就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然而,如此交 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镇江,就旅游业而言,无论是在游客接待人 数、旅游收入还是旅游知名度等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华东旅游线上的南京、无锡和 苏州等旅游城市,成为华东旅游热线中的一个温点城市。面对巳益激烈的竞争和自身优势,如何扩大镇江旅游市场份额、提高其知名度,已是镇江市旅游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在销售领域,通常说顾客是上帝,只有上帝 满意了销量才能上去。同样,在旅游行业只有游客满意了,旅游产品才能得到畅销,其知名度才能提高。通过消费感到满意的游客都乐意向他们的亲朋好友推荐,并且将 来有重游的可能川。笔者认为游客满意情况如何是镇江旅游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也是 促进镇江旅游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镇江游客满意度的分 析,结合对镇江旅游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相应关键发展策略,以期促进镇江旅游 业的发展。1.2 研究意义基于镇江市旅游业发展环境和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对镇江市旅游业发展关键策略 的进行探讨,将有利于人们对镇江市的旅游业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希望借 此能引起社会各界对发展镇江旅游业的重视。同时通过对镇江游客满意度的市场调查 分析,可实际了解镇江旅游业现有消费群体的属性,以及镇江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不 足之处,为镇江领导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结合镇江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打造和 1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开发既适应市场需求,又保持本色的旅游产品,培育和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开拓 更为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1.3 国内外研究综述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跃居成为一个全世界为之瞩目的朝 阳行业,它与石油业、汽车业并列成为世界的三大产业。随着旅游业地位的提高,国 内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热情也在不断高涨。1.3.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起始于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规划的战略思想 是在旅游规划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的。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贯穿了于整个规划发展过程,包括战略研究的重要性研究、战略规划编制过程的研究、战略规划的方法研究和战略 规划的内容研究。Q)战略研究的重要性随着旅游业发展环境的改变,许多学者提出加强战略研究的重要性。Juan Manuel 等人在研究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时,认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宏观层面上履行可 持续发展战略,这些宏观层面的研究对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Monica Lorio 和Andrea Corsale在对罗马尼亚的乡村旅游和当地的家庭收入进行研究后,提出旅游 战略规划对于罗马尼亚政府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川。Daniel M.Spencer以 美洲印第安人为研究对象,提出旅游业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但这需要有 效的旅游规划,同时要让公众参与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4o2)战略规划的编制过程研究为了使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在实践工作中操作性更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规范化的 编制过程也被广泛研究。Robinson认为,在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时首先应做好基本 情况的调查和评价。Gunn提出的战略规划的五个步骤:确定目标;研究区域旅游发 展因素;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得出区域旅游发展潜力的结论;形成区域旅游发展的概 念化途径;为区域旅游发展提出建议。David B.Weaver认为强度和规章是用来阐明 一个宽泛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模型的两个变量,并以这两个变量为依据提出旅游目的地 发展模型。6)战略规划中使用方法的研究一些学者还对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可以使川的方法进行研究。James F Trainer 提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可以借鉴的十个主要的方法:SWOT分析;TOWS分析;名义 组技术;吸引力图表;SMART语言;责任矩阵;流程图;因果图表;定量数据的陈 2第1章绪论述;目标达到组网。在战略规划中关于旅游市场需求和预测方法的研究也较多。Noam Shoval以耶路 撒冷为例,利用co-plot多元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城市旅游者对不同城市旅游吸引物的 偏好叫CJ.SCBurger利用时间序列法对南非德班市旅游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口叫Sarath Divisekera11 C.L.Morleyn?研究了国际需求模型。在需求预测方面,Kevin Greenidge 用STM方法预测了旅游需求口可。4)战略规划内容的研究Mar Vila和Gerard Costat以西班牙为例提出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目的地平衡 计分卡的初步模型,并展示了如何修改平衡计分卡以支持旅游目的地战略规划的进行 UR。Ahmed Abu AlHaija以约旦为例,提出了在制定旅游战略规划时,应从社会角度 和经济角度思考如何缓解旅游业发展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冲突口叫Mary Klem在研究英国旅游经营商战略时,提出了针对提高旅游经营商效益的三条战略口6。1996年西班牙做的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巩固现有旅游产品和改善环境来控制 旅游增长,在旅游设施和旅游项目上增加种类以吸引高消费游客群体,延长旅游季节,主要的目标是在旅游业拥挤的地区限制旅游业的过度增长,促使旅游产业的多样化发 展,创造一个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口力。综上,国外学者对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起源于传统的旅游发展规划,国外在 进行旅游发展规划时非常重视对战略层面的研究,善于综合运川多种方法,突出需要 解决的关键问题,强调规划与操作的有效链接。目前,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旅 游战略规划的编制过程,虽然侧重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存在着一个共识-即首先 要调查研究该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情况,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 策略等;国外学者针对旅游发展规划中可选用的方法有较多研究,如研究战略环境的 SWOT分析以及关于游客市场需求和旅游需求量模型的研究;国外学者关于旅游战略 规划的内容有各种不同的研究对象,其中不少国外学者以游客的兴趣爱好,或者细分 游客市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来增强竞争力。1.3.2 国内研究现状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需要旅游战略研究的真实存在。旅游战略研究与旅游 研究的各个层面一起构成完整的旅游研究体系,主要有旅游基础理论研究、旅游系统 机制、旅游政策研究、旅游规划研究和旅游战略研究等内容。旅游业的产业地位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理论界围绕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展开了层次丰富的探讨,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3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方金飞在肯定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旅游业对经济的发 展同样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双。计金标认为旅游产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有 着积极作用,并提出了从财政税收角度研究如何促进旅游业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战 略性支柱产业的必要性现。王志发从宏观战略的高度研究了旅游产业的功能,并提出 了旅游产业化与产业升级的思路2叫 冯凌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众消费能 力的提升、各类危机影响减缓、旅游产业地位的提高,旅游业发展环境将进入战略性 发展机遇期。关于旅游产业经济功能的衡量计算,一般是以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的办法来 进行比较,但李江帆等人提出“旅游产业增加值”的方法22,戴魁早运用VAR模型 对桂林市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2引。吴殿延等人以产业经济学 和区域经济演变理论为指导,对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涵和旅游业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 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剖析出。2)旅游市场时空动态规律的研究主要从国内旅游市场层面和出入境旅游市场层面研究旅游市场时空动态规律,通 过对细分旅游市场和旅游需求预测的研究分析,作为市场定位、预测和营销的依据。姚小云通过亲景度、竞争态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分析,揭示了张家界入境旅游市 场时空演替规律,并得出市场集中度对亲景度和竞争态的正相关有较大影响因。翁钢 民等人运用分整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我国的入境旅游需求进行了预测PS。周丽洁对 我国的老年旅游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程度不高,现 有的旅游产品远不能满足老年游客的需求2刃。黄震方等人对我国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 特征和潜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I。6)区域旅游研究目前,区域旅游研究已开始注重于对区域旅游发展新思路的探讨、注重于对区域 旅游经济效益的分析、注重于对区域旅游结构的研究分析。区域旅游的开发模式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胡豹从竞争力这个角度探讨了 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合作,研究了如何提高长三角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赵亮等人运 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分析工具,对辽宁省的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Ml。薛 邻和翁瑾提出了经济学演绎模型与基于自主体的计算试验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探讨了 内地与沿海两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变动微观基础、影响因素和动态过程卬。一些学者结合具体地区的具体情况,指出旅游对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 川。赵海荣认为西部旅游业总体开发仍属于全国后进水平,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而 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卬。张谷在对旅游发展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西部 欠发达地区适度超前发展旅游,实施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模式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王成武等人对我国西南地区旅游扶贫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国。4第1章绪论4)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旅游开发与规划更多地是关注社区或景区层次的旅游发展问题。旅游规划的设计 思路一方面通过数量模型化,将各因素的不确定性及其相互关系精确化,另一方面更 加重视人文生态的和谐发展,使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趋于融合。应月芳提出了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方案,从数据的录入与编辑、维护与管理、查询与分析以及输出等方面介绍了其系统结构图。段德罡和曹力尹提出了“可逆式”的旅游规划模式,以期缓解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矛盾,延长生命周期PS。随着旅游 规划研究由旅游资源导向型向旅游市场导向型和旅游产品导向型的转变,王衍川认为 旅游产品开发与开发条件配合才有实现的可能,必须与市场对接才会有效益。李庆 雷认为,将出现一种新的以旅游地形象为导向的规划思想,并对未来的旅游规划进行 了预测.。张红等人对旅游规划的编制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将旅游活动空间划分为 旅游区、旅游景区、旅游景点3个层次,将旅游规划编制体系分为基本序列和扩展序 列两个部分ML同时,一些学者对旅游规划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陈耀以“十二五”旅游规 划的编制为背景,提出坚持旅游规划创新,推进“大旅游”统筹发展的观点即】。李新 宁等人对概念性旅游规划在基础理论方面进行梳理,认为传统的旅游规划理念已很难 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变性和规划需求的多样性,急需概念性旅游规划来弥补传统规划的 缺陷HU。李永文认为旅游地概念规划的直接目的是为制定旅游地发展战略提供思路,它所关注的是旅游地整体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42。我国的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旅游的多样化。旅游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观光型旅游向以休闲度 假和特色旅游为主的方式过渡。旅游大众化。旅游不再是高消费活动而是作为日常生活进入了千家万户。由于 人们收入的提高,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将更加普及化和个性化。旅游空间的扩展。科技的进步,旅游的空间活动范围更加广阔,而且出现了革 命化的新的旅游方式。区域之间的竞合。由于受旅游资源和价格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难以单 独成为对旅游者具有长期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必须发展大旅游和大区域思想,加强 同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互补M3。综上,我国旅游战略规划的历程较短,规划方法和理论也是从其他相关领域借鉴 过来,所以旅游规划难免存在缺陷。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旅游业发展环境的巨大 变化,旅游规划与旅游业发展的矛盾不断加剧,规划发挥不了应有的指导作川,这促 使了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以各种形式展开,虽然所做的研究是零散的和不完善的,但 还是有一定成就的。目前,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虽然旅游 5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但是其是否能作为支柱性产业来发 展还存在争论,已有学者通过定量分析进行研究;国内学者对我国客源市场进行了研 究,以国内客源市场、或国外客源市场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游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国内不少学者针对具体的区域进行研究,分析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结合当地 实际情况,运用各种方法模型提出发展策略;国内学者对以什么作为旅游规划的导向 有不同的研究认识,部分学者提出旅游规划已由以旅游资源导向转变为以旅游市场和 旅游产品为导向。1.3.3 镇江市旅游相关研究综述目前,已公开发表的直接涉及镇江旅游的文章不多,发表在重点核心期刊上的文 章更是稀少。主要的研究是围绕着镇江旅游业的发展对策、旅游资源、单个旅游景点 等方面展开的。1)针对镇江旅游发展对策的研究张利华从竞争力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镇江旅游业在资源和地理位置两方面具有 独特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提出了以金山为龙头,加快景区景点建设 等提升镇江旅游竞争力的措施田。唐明觉分析了镇江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靠产业整合、创建大品牌来发展镇江市旅游业的战略政策四。钱隹燮对镇江旅 游业发展的成就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扩大旅游范围、完善基础设施等促进 镇江旅游业发展的途径,并在文章强调了对“北湖”的开发46。黄雪丽和李炳义在讨 论了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化状况关系的基础上,对江苏省苏南板块5城市人口城市化和 综合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镇江城市化水平在苏南板块5城市中均处于相对 落后的结论,分析了镇江城市化对其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和制约作用,并据此提出了具 体的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镇江旅游业的发展4刃。2)针对镇江旅游资源的研究罗浩和陈敬堂分析了镇江旅游开发具有的优势条件,包括水陆交通枢纽、名优特 产丰富、局部区位优势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包括开辟长江水上游 和沿江风光带、发展宗教朝觐游、建设古代科技博物馆、开拓宁镇扬度假市场、精心 组织旅游线路等,以促进镇江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提高它在苏南旅游区中的地位即。于萍对镇江市旅游资源总体特征评价,提出了镇江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显明等优势,分析了在旅游资源开发合理性、区位条件不隹等问题,认为镇江旅游资源开发应采取 政府主导发展策略、新产品策略、景点组合策略、城市旅游功能完善化策略、区域旅 游合作策略、特色旅游商品策略、多渠道投资策略等4支梅亮结合镇江城市旅游资源 和文化特色以及客源市场开发中存在问题,镇江应确立城市文化旅游和短期休闲旅游 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和城市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策略四。6第1章绪论6)针对单个旅游景区的研究汤长新和葛幼松以城市旅游资源密集区这一概念为切入点,对三山风景区整合的 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包括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企业整合以及旅游支持 环境整合三个方面的旅游资源密集区整合框架四。毕德全等人在对镇江发展观光农业 优势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镇江观光农业的开发模式,包括企业为开发经营主 体模式、村集体为开发经营主题模式、村民自主模式和政府主导村民参与模式等四。高曾伟论述了西津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强调了西津渡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历史 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国。王利光和葛幼松根据滨江景观建设的原则,结合镇江 滨江地区景观建设现状,在分析其优势及问题的基础上,对有待开发的滨江景观带提 出一些建议EL4)针对镇江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针对镇江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相当少,笔者在搜集文献时只找到一篇。王志民通 过对镇江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分析,提出了目前镇江旅游客源市场存在着海外客源分 布区城不广、过境客比重大、在与周边城市竞争中处于劣势、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等 问题,探讨了推动镇江旅游业发展的策略6。综上,目前镇江旅游研究主要是从整体或局部旅游资源的开发、布局,问题诊断,分析解决,到具体的市场分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但是从现有的对镇江旅游的 研究来看,主要还有以下不足:。现有文献中对镇江热门旅游景点景区的研究颇多,主要集中在“三山”风景区,部分学者对“北湖”的开发和沿江风光带的建设提出了 自己的看法,但目前对以镇江市和较偏僻景区景点为对象的研究较少;2)研究内容上 大都集中在旅游发展所涉及的某个方面,对于镇江市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优势进 行详细的论述,如镇江旅游资源的丰富度和区位优势、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等等,而有关游客满意度的研究较少。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思路1.4.1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调查和实地考察一方面通过网络、期刊、各种专业书籍等多种渠道查阅各种资料和信息;另一方 面深入到镇江市旅游局和镇江市统计局收搜集最新的数据和资料,并通过发放市场调 查问卷收集一手资料。2)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镇江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为镇江旅游业发展 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7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6)SPSS统计分析软件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作为分析工具,调用其统计分析功能Analyze)中描述 统计板块,对由镇江游客满意度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1.4.2 研究内容与思路1.4.2.1 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镇江市的区位条件、历史文化渊源和旅游资源三个方面研究镇江市旅游资源 的赋存情况;从镇江市旅游业的历史沿革、旅游业的规模和地位、景区建设和旅游产 品开发以及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研究镇江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2)与周边的常州、苏州和无锡等旅游城市,从旅游收入、国内游客量和国外游客 量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镇江旅游业发展与明星旅游城市之间的差距,分析周 边城市存在的潜在威胁。6)对镇江市旅游业的发展环境进行SWOT分析,研究其自身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4)构建镇江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用发放市场问卷的方法对镇江游客满意度 进行调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由问卷获得的原始数据,进一步分析游客对镇江旅 游的满意情况。6)在对镇江市旅游业发展环境和游客满意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可以提高 游客满意度的发展策略,亦是镇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策略。主要包括镇江旅游产品 的三大重点发展板块、旅游商品的开发、旅游营销策略以及实施策略的保障措施的研 究。1.4.2.2 研究思路本文研究是基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逻辑顺序展开的。首先对镇 江所处的客观环境及拥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应用SWOT分 析法对镇江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同时用SPSS统计分 析软件对镇江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最后提出适合镇江旅游业发展的关 键性策略。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8第1章绪论图1.1技术路线图 Figl.l Route of Study1.5 论文的创新点。研究角度本文首次从游客满意度的角度出发,研究游客对镇江旅游的评价情况,分析游客 对镇江旅游的不满之处。2)研究结论本文根据SWOT结论分析和镇江游客满意度情况,提出了镇江市旅游业发展关键 策略,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并进行有效营销。1.6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引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发展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 拉动作用、巳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环境以及镇江旅游业不温不火的发展现状都显示,推进镇江旅游业的发展势在必行。2)对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镇江旅游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目前 9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对镇江热门旅游景区景点的研究颇多,但对比较偏僻景区和游客满意度的关注较少。6)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思路。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搜集、SWOT 分析模型、市场调查及SPSS统计分析软件等方法对镇江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在研究内容上有一定的创新。10第2章 镇江市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第2章镇江市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2.1 镇江市旅游资源赋存状况2.1.1 区位条件镇江是一座区位独特、条件优越的交通枢纽城。镇江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长 江下游南岸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同时也是吴文化与楚文化、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 圈的交汇点,区位优势突出。镇江距南京机场70公里,距常州机场60公里;沪宁铁 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104国道从境内穿越而过,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润扬 长江大桥贯通南北,交通十分便捷。镇江市属于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具有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季寒温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风和巳丽、秋季天高气爽等气候特点。市区年平均气温15.6,降水量1088.2毫米,其中梅雨量263.3毫米,日照时数2000.9小时,极端最高气温 40.2,极端最低气温2.1.2 历史文化渊源镇江最早地名为“宜力是三千多年前周康王封给宜侯的领地,镇江本身也是吴文 化的发源地。其名称从春秋至今共经历过七次变化,史书中的“朱方”、“谷阳”、“丹 徒”、“京口”、“南徐州”、“润州”都是指现在的镇江。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占领镇 江,被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刘备招亲就发生在当时的甘露寺。众多的历史传奇构成了镇江三千多年来文化兴衰的长卷。东晋时,中原鸿儒显宦 纷纷南下,许多人定居镇江,或完成大业,或著书立说,著名的有:南朝宋开国阜帝 刘裕寄奴,撰有世说新语的刘义庆,著有晋书的臧荣绪,选编玉台新咏、诗文与庾信齐名的徐陵,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的编纂者萧统,著有中国 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文心雕龙的刘勰等。北宋移居镇江的有:著有被誉为“十 一世纪的科学坐标”梦溪笔谈的科学家沈括,制造世界上最早天文钟“水运仪象 台”的科学家苏颂,书画家米芾,抗金名将宗泽。历代文人墨客也钟情于古镇江的风景,在这里留下了永久的诗篇。比如李白的“丹 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杜牧的“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王 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 照我还”,辛弃疾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等成为千古绝唱,流风遗韵,至 今袅袅不绝。镇江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镇江有多处颇有历史的宗教寺庙,比如金山寺(1500 11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多年)、焦山定慧寺(1400多年)、宝华山隆昌寺(1500多年)、茅山道院(近2000年)等;丰富的书法作品,焦山的碑林博物馆保存了 7个朝代(晋、隋、唐、宋、元、明、清)历代书法名家和文化名人的书法精品。而其中的南朝陵墓石刻,已17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数量、行制还是雕工、保存上,均为全国罕见,所以说镇江的书法遗存对国 内外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曲折动听的文化故事传说。昔巳白娘子 水漫金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三国孙刘联姻抗曹、梁红玉击鼓战金兵、岳飞圆梦金 山寺等美丽传说和历史故事,为这块热土胜地增添了迷人的风采神韵。可见,丰富而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是镇江旅游开发的重大优势,与自然景观资源 形成资源互补。2.1.3 旅游资源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古人以“天下第一江山”来形容 镇江山水名胜之气势。镇江北临长江,处于宁镇低山丘陵与长江三角洲平原两大地貌 单元交界处,地形西高东低。境内近东西走向、弧形分布的宁镇山脉和近南北走向的 茅山山脉构成“丁字型构造”。镇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波状起伏,山岭高低错 落,山中泉水清澈,森林茂密,多风景名山。镇江江河交织,长江、大运河在境内穿 过,得天独厚的景观决定了镇江市的个性特色。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可将镇江的旅游资源分 为7个主类、22个亚类和57个基本类型。镇江旅游资源主要分类如表2.1U9所示。表2.1镇江旅游资源分类Table2.1 The classific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Zhenjiang city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代表景观A地文景观4标合自然旅游地AM山岳型旅游地“三山”风景名胜区液积与构造地层剖面船山灰岩AK生物化石点莲花洞化石点N地质地貌过程形迹岩石洞与岩穴茅山溶洞由礁AE福区世业洲B水域风光则段出光游憩河段沿江长江)景观带B耿然湖泊与沼泽B网1赏游憩湖区北湖皿BD论泉天下第一泉BD阪泉韦岗温泉12第2章 镇江市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续上表C生物景观GW木CA4*地南山国家森林公园Q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动物栖息地长江豚类保护区E遗址遗迹觎前人类活动场所类活动遗址戴家山遗址西士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EB历史事件发生地美孚火油公司旧址EB降事遗迹与古战场英国领事馆旧址EBC陵弃寺庙超岸寺遗址EB改通遗迹西津古渡EBF废城与聚落遗址断山墩遗址F建筑与设施FW合人文旅游地出缴学科研实验场所江苏大学以噱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句容南山农庄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江天禅寺皿园林游憩区域扬中国土公园办或:化活动场所镇江市图书馆W建设工程与生产地金东纸业M会与商贸活动场所镇江商业城磔体活动场所FBC展示演示场馆镇江博物馆FBD体育健身场馆镇江体育馆FB歌舞游乐场馆镇江市人民电影院R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R4用塔昭关石塔形建筑物烈士纪念塔FO搂阁夕照阁RI摩崖字画华阳洞摩崖石刻FU碑碣林)焦山碑林PC广场镇江市民广场FO建筑小品留云亭向居住地与社区向刈专统与乡土建筑儒里明清古建筑群FD闿寺色街巷西津渡文化街13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续上表F建筑与设施日宿住地与社区FDDg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沈括故居FDE会馆镇江商会旧址FBC特色店铺宴春酒楼FU特色市场林隐路花鸟市场即葬地FEI墓群)伯先墓压交通设施润扬大桥FF芹站镇江火车站出港口渡口与码头镇扬汽渡G旅游商品四方旅游商品GA磔品饮食水晶肴肉GA浓林畜产品与制品香醋GAOR产品与制品长江三鲜GA叶草药材及制品镇江膏药训专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汉白玉插屏H人文活动小事记录HA队物沈括值术HB政艺团体镇江市演出有限公司HB改学艺术作品梦溪笔谈氐民间习俗氏眠间节庆春节晾教活动金山水陆法会H3E庙会与民间集会茅山香期庙会H现代节庆HT燥游节金山旅游文化节HD暖化节金山寺除夕撞钟2.1.4旅游资源评价镇江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辉映的独特优势。市区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素 有“城市山林”之称。镇江有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几 十处,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7.5%。“三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金山、焦山、茅山、宝华山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南山和宝华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宝华山和 长江豚类保护区是省级自然保护区。镇江市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处(焦山碑林、六朝 陵墓石刻、英国领事馆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6处。14第2章 镇江市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互融合。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是发展镇江生态旅 游业、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物质条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城 市品位,强化城市生命力。镇江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如表249所示。表2.2镇江主要旅游景点Table2.2 The main scenic site of Zhenjiang city名称类型级别名称类型级别三山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镇江扬中渔乐园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国家级镇江丹阳季子农庄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国家级世业洲旅游农家乐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句容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级金东纸业工业园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丹阳南朝墓石刻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镇江市博物馆风景名胜区4A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宝华山风景区风景名胜区4A昭关石塔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焦山风景区风景名胜区4A焦山碑林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茅山风景区风景名胜区4A金山江天禅寺开放寺观国家级镇江市金山公园风景名胜区4A焦山定慧寺开放寺观国家级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风景名胜区2A15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续上表宝华山隆昌寺开放寺观国家级丹阳市九里风景区风景名胜区2A茅山道院开放寺观国家级句容南山农庄风景名胜区2A句容市南山农庄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宝华山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省级句容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省级2.1.4.1 旅游资源优势评价镇江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根据分类评价的结果,镇江市拥有的旅游资源涵盖了 8大主类中的7大主类和22 大亚类,拥有155个基本类型中57个,基本类型覆盖率36.8%,其旅游资源丰度属中 等水平,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必需的资源条件。2)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镇江悠久的历史文化为镇江市留下了不少知名度较高且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 资源,如甘露寺、西津古渡、焦山碑林等等,这些具有独特性的旅游资源的存在,不 仅是旅游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更是旅游产业能够蓬勃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经 济支柱的必备条件。6)宗教文化颇具优势镇江市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古时有八大名寺,香火旺盛,高僧辈出。位于镇江市 句容境内的茅山,被道教尊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大”,是道教茅山派祖山。香会期间,上山香客达三四十万人。丹徒境内的宝华山号称“律宗第一山”,是明清时期全国最大 的传戒道场,全国70%以上的僧侣都在此受戒。镇江城区佛寺众多,“京口三山”的 每一座山实际上都是一处寺庙园林,其中千年古刹金山江大禅寺是水陆道场的首创之 地,成为佛教圣地。焦山定慧寺已故主持茗山是全国十大高僧之一,佛学深湛,在华 人世界中有着很高的地位。2.1.4.2 旅游资源劣势评价Q)缺少特优级旅游资源目前,镇江共有232个资源点,数量较多。但是在镇江众多旅游景区景点)中,还没有5A级旅游景区或景点,只有7个4A级旅游景区 景点),即金山景区、焦山景 16第2章 镇江市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区、甘露寺、茅山景区、宝华山景区、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镇江市博物馆。可见,镇 江市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缺少特优级旅游资源,现有的4A级旅游景区景点)占镇 江旅游资源的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