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我们的组合,陈 述 人 :杨鹏宇,冶 涛,马 红,塔吉古丽,吾斯曼,马 琳,任东风,邓羽佳,2,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Main Content,历史,1,2,现状,3,问题,4,理论,措施,5,3,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之历史篇,冶涛,4,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中国医改决策的基本历程,1.1949-1978,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低水平发展,2.1978-2003,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3.2003-,至今 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回归,5,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1994,1996,1998,2000,“两江”试点开始,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在“两江”试点取得初步经验后,国家将试点范围扩大到,40,多个城市,进一步探索统账结合的具体方式和运行机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确立。确定了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国家决定同步推进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6,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一,)1949-1978,年,:,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低水平发展,1,1、,1949-1955:公费医疗与劳保医疗制度建立与形成。,2,2、1955-1965: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调整与农村合作医疗创立。,3,3、1965-1978:农村合作医疗、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巩固与发展。,7,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二,)1978-2003,年,:,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1,1、1978-1984年: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孕育,2,2、1985-1992年: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放权让利,3,3、1992-2003年: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化,8,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三,)2003-,至今,:,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回归,1,这一阶段的决策逐步把医改拉回到了公益性的轨道上来,实现医疗保障的广覆盖、公平性成为了医疗卫生决策的主旋律。,2,重新确立了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3,9,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之现状篇,马红,10,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1,城镇医疗体制,(,1,)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对象比率低。,(,2,)医疗费用膨胀,成为国家与企业日益沉重的包袱。,(,3,)城镇医疗体制管理不力。,(,4,)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效率底下。,11,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2,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1,)人们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存在一些认识和理解问题,同时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各方面还不成熟,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地完善。,(,2,)没有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与城市医疗体制存在很大差异和差距,(,3,)医疗设备、医疗服务机构等资源欠缺,医疗环境差,农村医疗人员平均受教育水平低,特别是在偏远的地方没有得到一定的医疗培训。,(,4,)农村经济水平相对低下,医疗费负担过重,就医条件不良导致农村居民整体健康状况低下。,(,5,)政府对农村医疗资金的投入少,同时,没有针对农村低区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医疗政策、标准,没有强化对农村卫生院的监督、管理。,总体来看,农村医疗保障甚为薄弱。,12,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3,地区间的保障体制差距大,1,,因为我国存在地区差异,经济水平不尽相同,导致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存在差异、差距。,2,,这些医疗上的差异、差距,主要体现在接受医疗服务状况的差距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差异。,3,,例如由医疗保障制度造成的地区间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由收入差距造成的各种差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而导致地区和医疗服务机构之间医疗水平的差距等。,4,,由于医疗上的这些差异、差距,带来了人们接受医疗服务、享有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和差距。,13,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之借鉴篇,塔吉古丽,吾斯曼,14,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奥巴马政府医改方案对我国医改的启示,1,医药卫生领域不能过度市场化,2 以严格的立法程序和法律议案的形式确立医改的地位,中国医改可借鉴之处,3,多方利益体得博弈,形成和谐的组合运营,4,准确把握推进实施医改的最佳时机,5,警惕“特殊利益”集团的形成及其影响,15,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之问题篇,马琳,16,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在新的医改中,政府扮演着主要角色,。,政府干预医疗服务的手段主要包括管制,,,补贴,直接提供等手段,。,管,制-解决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垄断问题补,贴-解决外部性与公平性问题直接提供-解决垄断问题和外部性问题,然而,由于干预的手段,、,范围和强度的限制,逐步显现权利寻租,,,价格管制难以有效施行,,,公立医院垄断加剧等等问题。,17,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1.,权利寻租现象严重,2000年以后,国务院将药品生产监管职能、药政管理职能和中药监管职能,一并集中交由新组建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行使。从此,无论是经营许可证还是营业执照均需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审批;同时生产已有标准的药品和申请新药生产,也需集中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行政审批权进一步集中到国家药监局的手中,这种做法似乎有利于解决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最为严重的后果却是导致了寻租行为的盛行。,18,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为了取得相应的行医资格或者获取一些药品的生产权,许多医疗机构、医药企业想尽各种办法甚至不惜行贿来获取相应的资格,在药监局权力如此集中而且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违规操作以及腐败行为随之出现,更为糟糕的是寻租所需的租金最终还是被转移到了消费者(患者)身上。,19,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2.,价格管制难以有效施行,政府制定价格往往依靠的是,“,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准则来进行的,其中成本的核定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成本核定所需的数据均是历史数据,在核定中仍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即使数据准确,核定出的成本也难以与当前的实际相符。政府定价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新的医疗技术、设备以及药品没有历史数据可依,因此难以对其价格进行核定。这样就诱使医院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医药生产商推出新的药品,并设法提高其价格。,20,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医疗服务的人力资源的定价被压低,而层出不穷的新药品、新器械和新装备又将价格提了上去,最终使老技术和老药品的超低价与技术和新药品超高价并存于医疗的价格管制体系之中,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的现象最终形成。,21,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3.,公立医院垄断加剧,现在我国医院的布局是按三个等级来划分的,病人对于就医地点的选择没有限制。由于所有医疗服务以及很多药品的价格是国家规定的,各个公立医院之间在价格上基本没有差别,既然价格的差别不大,病人理性的选择当然是到那些等级高且名气大的医院就诊。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那些三级医院特别是所谓的三甲医院“门庭若市”;另一方面,大多社区诊所和一级医院“门可罗雀”。病源在医院之间的分配非常不均衡不仅使得大家普遍感到“看病困难”,同时还有大量医疗机构的人员和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同时,政府对公立医院有政策倾斜,优势资源向其集中,而民营医院则与普通的企业一样没有相应的政策优惠,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经营实力的差距,公立医院的垄断进一步加剧。,22,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4.,编制制度致人才缺乏,在我国,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医院的设立甚至是新科室的设立都要经由卫生行政当局审批,医生和护士基本上都是聘任制,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数量还要受到政府人事编制的严格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合格的行医人员,如果没有国家的编制也不能进入医疗这一系统,因此,即使现在全国每年医学毕业的本科和专科生逐年增加,但全国医生人数却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这种奇怪现象使高级人才集中在好的医院,而乡村医院、社区医院等却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尤其严重,这造成了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失衡。,23,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5.,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政府在推动公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我国现在仍有大部分人没有医疗保险,而这些人大多都是低收入者。现在流行的医保思路是“小病自费、大病统筹”可能会造成医保资金流向富裕人口的不公现象,进一步引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4,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之理论篇,任东风,25,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减少疾病的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居民治疗疾病的成本随着疾病的增多而增大,在一个固定的值之后,成本就会降低!,¥,最大疾病量,e,p,减少疾病,总成本,:,26,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治疗疾病的边际成本,边际成本递减,疾病,市场最优,疾病量,市场均衡,减少疾病,¥,27,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疾病的社会成本,社会总福利中由于疾病而遭受损失的份额,病情蔓延;亚健康,就疾病而言的,总社会福利,(,TES,),疾病量,减少疾病,¥,28,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边际社会成本,(MEC),边际社会成本,(,MEC,),疾病,减少疾病,最后一个疾病的社会成本,29,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社会均衡疾病量,:e*,居民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成本,e*,e,p,居民减少疾病边际成本,=,社会治疗疾病边际成本,=,社会均衡点(社会效用最大化,疾病,不是有效市场配置,e,p,e*,在,e*,最后一份疾病的社会成本,=,减少最后一份疾病的居民消耗的成本,30,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医疗的外部效应,市场均衡点,(Q,p,),小于社会均衡点,(Q*),价格,/,成本,D,p,=,边际私人效用,疫苗注射数量,边际成本:供给,边际社会效用,Q,p,Q*,31,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政府制定最高价格,价格,/,成本,疫苗数量,药品数量,边际成本,=,供给,D,p2,剩余需求量,33,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政府补贴医疗机构并降低成本,价格,/,成本,D,p,=,私人边际成本,疫苗注射量,-,药品,MC=,供给,社会边际成本,Q,p,=Q*,MC,+,补贴,=,补贴后的供给,有效补贴,:S*,34,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之对策篇,邓羽佳,35,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医改将来的出路,一体化,未来中国肯定是一个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综合公共卫生的模式,公立医院,信息化,36,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看病难,看病贵”,资源过分向大医院集中,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淡化,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低下,不适应群众卫生服务需求,37,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如何改?,事实证明,在医改过程中,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是行不通的。,如何在市场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运用,“亲和”市场而非“反对”市场的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这正是中国公共治理变革所面临的最大挑战。,38,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首先,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属于纯公共物品,必须完全由政府来主导。,其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属于准公共物品,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三,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属于纯私人物品,必须建立规范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39,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国务院将出首个医改政策 2010年人人享医疗服务,国务院将在近期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这是自医改争论出现以来,国务院出台的首个关于医改的正式文件。,40,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医疗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加以纠正,政府干预医疗服务的手段,补贴,(图1),直接提供,(图2),管制,中国主要是通过行政审批的手段,41,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行政审批的弊端,信息不对称,政府的干预滑向了政府失灵价格管制,租金转嫁至消费者,腐败行为,寻租行为盛行,行政审批权集中,缺乏有效监,违规操作,42,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一是重新确立了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二是把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作为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三是资源配置重点逐渐转移到了社区医院、乡村医院,城乡之间、医院之间、地区之间的医疗资源配置逐渐走向平衡,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得到了缓解,;,四是基本药物制度的逐步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医院的逐利性,缓解了百姓看病贵的问题。,43,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但是,虽然确定了政府主导、回归公益性的基调,但新医改仍然具有明显的折中性质。比如,在医疗服务方面,新医改虽然明确了从改革医院补偿机制入手的措施,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切断医与药的链条关系。在药品供应方面,新医改提出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但又将基本药物的定价权下放到了省级政府。,44,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45,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谢谢观赏!,Thanks!,46,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