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重症患者呼吸支持护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 )
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B.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C. 意识不清、不能配合的患者
D. 稳定期支气管哮喘
答案:C
解析:无创正压通气需要患者能够配合,意识不清、不能配合的患者无法有效使用,可能导致通气不足或面罩漏气等问题。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稳定期支气管哮喘在患者能配合的情况下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
2. 气管插管后气囊压力应维持在多少?( )
A. 15 - 20cmH₂O
B. 20 - 25cmH₂O
C. 25 - 30cmH₂O
D. 30 - 35cmH₂O
答案:B
解析:气管插管后气囊压力应维持在 20 - 25cmH₂O,可有效防止漏气和减少对气管黏膜的损伤。
3. 以下关于机械通气参数设置,错误的是( )
A. 潮气量一般为 6 - 8ml/kg
B. 呼吸频率 12 - 20 次/分
C. 吸呼比一般为 1:1.5 - 2
D. PEEP 初始值一般为 5 - 10cmH₂O
答案:C
解析:吸呼比一般为 1:1.5 - 2 是错误的,通常吸呼比为 1:2 - 2.5,在某些特殊情况如反比通气时会调整为 1:1 等。
4. 下列哪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气道梗阻?( )
A. 呼吸频率加快
B. 吸气性呼吸困难
C. 呼气性呼吸困难
D. 血氧饱和度下降
答案:B
解析:吸气性呼吸困难提示可能存在气道梗阻,多由于上气道狭窄或阻塞导致。
5. 对于 ARDS 患者,适宜的 PEEP 设置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氧分压
B. 增加肺顺应性
C. 防止肺泡萎陷
D. 降低气道压力
答案:C
解析:ARDS 患者肺泡容易萎陷,适宜的 PEEP 设置主要目的是防止肺泡萎陷,改善氧合。
6. 以下哪种是人工气道湿化的常用方法?( )
A. 雾化吸入
B. 静脉补液
C. 口腔含漱
D. 鼻腔滴入
答案:A
解析:雾化吸入是人工气道湿化的常用方法,可有效湿化气道。
7. 监测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压力的目的不包括( )
A. 评估通气效果
B. 发现气道梗阻
C. 调整呼吸机参数
D.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
答案:D
解析:监测气道压力可评估通气效果、发现气道梗阻、调整呼吸机参数等,观察患者呼吸频率不是监测气道压力的目的。
8. 撤离呼吸机的指征不包括( )
A. 患者呼吸平稳
B. 咳嗽有力
C. 自主呼吸频率<10 次/分
D. 血气分析结果正常
答案:C
解析:撤离呼吸机的指征包括患者呼吸平稳、咳嗽有力、自主呼吸频率等在合适范围(一般 12 - 20 次/分左右)、血气分析结果正常等,自主呼吸频率<10 次/分不符合撤离指征。
9. 以下关于气管切开护理,错误的是( )
A. 保持气道通畅
B. 每日更换气管切开套管
C. 定期清洁气道
D. 观察切口有无渗血、红肿
答案:B
解析:气管切开套管不需要每日更换,过于频繁更换可能增加感染等风险,保持气道通畅、定期清洁气道、观察切口情况都是气管切开护理的重要内容。
10. 对于使用呼吸兴奋剂的患者,护理时应重点观察( )
A. 心率
B. 血压
C. 呼吸频率和节律
D. 意识状态
答案:C
解析:使用呼吸兴奋剂时应重点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因为呼吸兴奋剂主要作用于呼吸中枢,改善呼吸情况。
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 无创正压通气的并发症包括( )
A. 面罩压迫伤
B. 腹胀
C. 误吸
D.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答案:ABC
解析:无创正压通气可能导致面罩压迫伤、腹胀、误吸等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多见于有创机械通气。
2. 气管插管的适应证有( )
A. 心跳呼吸骤停
B. 呼吸衰竭
C. 气道分泌物潴留
D. 昏迷患者
答案:ABCD
解析:心跳呼吸骤停、呼吸衰竭、气道分泌物潴留、昏迷患者等情况,气管插管可保证气道通畅和有效通气。
3. 机械通气时潮气量设置应考虑的因素有( )
A. 患者体重
B. 胸廓顺应性
C. 气道阻力
D. 年龄
答案:ABCD
解析:潮气量设置需综合考虑患者体重、胸廓顺应性、气道阻力、年龄等因素。
4. 气道湿化不足的表现有( )
A. 痰液黏稠
B. 气道阻力增加
C. 肺不张
D. 刺激性咳嗽
答案:ABCD
解析:气道湿化不足会导致痰液黏稠、气道阻力增加、肺不张、刺激性咳嗽等表现。
5. 撤离呼吸机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
A. 评估患者病情
B. 锻炼患者自主呼吸
C. 做好心理护理
D. 调整呼吸机参数
答案:ABC
解析:撤离呼吸机前要评估患者病情、锻炼患者自主呼吸、做好心理护理等,调整呼吸机参数不是撤离前准备工作,而是根据病情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进行的操作。
三、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机械通气的模式中,( )模式是最基本的通气模式。
答案:容量控制通气
解析:容量控制通气是机械通气最基本的通气模式,可保证潮气量相对稳定。
2. 呼吸支持护理中,应保持人工气道通畅,及时清除( )。
答案:气道分泌物
解析:气道分泌物堵塞会影响通气,所以要及时清除。
3. 对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定期进行( ),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答案:气道吸引
解析:定期气道吸引可减少气道分泌物积聚,预防感染。
4.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 )、( )等情况。
答案: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神志等(任意两个即可)
解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多方面情况,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5. 气管切开术后,应在气管套管口覆盖( ),以防止异物进入气道。
答案:无菌纱布
解析:覆盖无菌纱布可起到防护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气管插管的护理要点。
答案:
(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防止移位或脱出。
(2)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可通过吸痰等方法。
(3)监测气囊压力,维持在 20 - 25cmH₂O。
(4)做好气道湿化,可采用雾化吸入等方法。
(5)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
(6)预防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气管插管周围敷料等。
解析:气管插管护理关乎患者呼吸支持效果及安全,各要点相互关联,共同保障气道正常功能。
2. 简述如何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撤离呼吸机。
答案: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呼吸平稳,无明显呼吸困难表现。
(2)自主呼吸能力增强,如自主呼吸频率在合适范围(一般 12 - 20 次/分左右),呼吸有力。
(3)咳嗽反射良好,能有效咳出气道分泌物。
(4)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
(5)患者意识清楚,能配合撤机过程。
解析: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撤离呼吸机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确保撤机过程安全顺利,避免再次出现呼吸衰竭等情况。
五、病例分析题(10 分)
患者,男性,65 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入院后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在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气道压力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听诊可闻及哮鸣音。
问题:
1. 请分析可能出现了什么情况?
2. 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答案:
1. 可能出现了气道梗阻,原因可能是痰液堵塞、气道痉挛等。患者气道压力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听诊有哮鸣音,提示气道存在问题,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本身气道分泌物较多且易痉挛,所以考虑气道梗阻。
2. 护理措施如下:
(1)立即吸痰,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2)评估气道痉挛情况,可遵医嘱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雾化吸入,缓解气道痉挛。
(3)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4)检查气管插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移位等情况。
(5)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情绪,避免因情绪因素加重气道痉挛。
解析:对于出现气道压力及血氧饱和度异常的情况,及时准确判断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至关重要,可改善患者通气及氧合状况,保障治疗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