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临床医学精编肾内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下列哪项不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A. 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B.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C. 血浆胶体渗透压
D. 肾血流量
E. 肾髓质血流量
答案:E
解析: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血流量等。肾髓质血流量主要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尿液的浓缩稀释功能,而非肾小球滤过功能。
2. 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 水肿、蛋白尿、高血压、高脂血症
B. 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C. 少尿、水肿、蛋白尿、高脂血症
D. 少尿、水肿、血尿、低蛋白血症
E. 血尿、少尿、水肿、氮质血症
答案:B
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水肿、蛋白尿、高血压、高脂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少尿、水肿、蛋白尿、高脂血症表述不准确;少尿、水肿、血尿、低蛋白血症不符合急性肾小球肾炎特点;血尿、少尿、水肿、氮质血症也不是其典型表现。
3. 慢性肾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 食欲减退、腹部不适
B. 贫血
C. 皮肤瘙痒
D. 骨痛
E. 出血倾向
答案:A
解析:慢性肾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腹部不适等。贫血、皮肤瘙痒、骨痛、出血倾向等是慢性肾衰竭较晚期出现的症状。
4. 诊断肾病综合征必备的条件是
A. 大量蛋白尿(>3.5g/d)
B. 明显水肿
C. 高脂血症
D. 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
E. 肾功能损害
答案:A
解析: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为: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其中大量蛋白尿是必备条件。
5. 引起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 大肠埃希菌
B. 变形杆菌
C. 葡萄球菌
D. 粪链球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答案:A
解析: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约占 70%~80%。
6. 关于 IgA 肾病,下列哪项说法错误
A. 主要症状为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B. 确诊依靠肾活检病理检查
C. 免疫病理以 IgA 为主呈颗粒样或团块样在系膜区或毛细血管壁沉积
D. 血清 IgA 可升高
E. 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
答案:E
解析:IgA 肾病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并非首选糖皮质激素。主要症状为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确诊依靠肾活检病理检查;免疫病理以 IgA 为主呈颗粒样或团块样在系膜区或毛细血管壁沉积;血清 IgA 可升高。
7. 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蛋白尿
A. 膀胱炎
B. 肾病综合征
C. 糖尿病肾病
D. 急性肾小球肾炎
E. 高血压肾损害
答案:A
解析:膀胱炎主要病变在膀胱,一般不会出现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均可导致蛋白尿。
8. 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 铁缺乏
B. 叶酸缺乏
C. 维生素 B12 缺乏
D. 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
E. 慢性失血
答案:D
解析: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此外还与铁缺乏、叶酸缺乏、维生素 B12 缺乏、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但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是主要因素。
9. 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时,下列哪项治疗措施不正确
A. 10%葡萄糖酸钙静脉缓慢注射
B. 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C. 葡萄糖胰岛素溶液静脉滴注
D. 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
E. 大量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答案:E
解析:大量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可加重高钾血症,而 10%葡萄糖酸钙静脉缓慢注射可对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可促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葡萄糖胰岛素溶液静脉滴注可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促进钾离子排出。
10.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是
A.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B.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 微小病变型肾病
E.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答案:A
解析: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是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均不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
11. 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常用免疫抑制剂
A. 环磷酰胺
B. 他克莫司
C. 雷公藤多苷
D. 青霉素
E. 环孢素
答案:D
解析:青霉素主要用于抗感染,不属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常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雷公藤多苷、环孢素均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12. 肾绞痛伴镜下血尿,应首先考虑
A. 肾肿瘤
B. 肾结核
C. 肾囊肿
D. 肾输尿管结石
E. 肾积水
答案:D
解析:肾输尿管结石可引起肾绞痛,疼痛发作时可伴有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故应首先考虑。肾肿瘤多为无痛性血尿;肾结核常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及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肾囊肿一般无明显症状;肾积水多表现为腰部胀痛等。
13. 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急性肾衰竭最有价值
A. 血肌酐、尿素氮测定
B. 尿常规检查
C. 肾脏超声检查
D. 肾活检病理检查
E.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答案:D
解析:肾活检病理检查可明确肾脏病变的类型及程度,对诊断急性肾衰竭最有价值。血肌酐、尿素氮测定可反映肾功能,但不能明确病因;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血尿、蛋白尿等,但诊断价值有限;肾脏超声检查可了解肾脏形态结构等,但对病因诊断帮助不大;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但对急性肾衰竭病因诊断意义不如肾活检。
14. 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下列哪项指标最有意义
A. pH 值下降
B. 二氧化碳分压降低
C. 碳酸氢根离子降低
D. 血氯升高
E. 血钾升高
答案:C
解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主要表现为碳酸氢根离子降低。pH 值下降、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可在其他酸碱平衡紊乱时也出现;血氯升高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典型表现;血钾升高与代谢性酸中毒有一定关系,但不是最有意义的指标。
15. 下列关于肾囊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均有症状
B. 多为恶性
C.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D. 增强扫描有强化
E. 与遗传无关
答案:C
解析:肾囊肿一般为良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少数肾囊肿可因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症状;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肾囊肿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严重并发症有
A. 心力衰竭
B. 高血压脑病
C. 急性肾衰竭
D. 感染
E. 血栓形成
答案:ABC
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感染是其诱因而非并发症;血栓形成不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严重并发症。
2.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包括
A. 感染
B. 血栓形成
C. 急性肾衰竭
D.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E. 电解质紊乱
答案:ABCDE
解析: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有感染、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等。
3. 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提示病情加重
A. 血肌酐进行性升高
B. 血红蛋白持续下降
C. 尿量逐渐减少
D. 血压控制良好
E. 出现高钾血症
答案:ABCE
解析: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血红蛋白持续下降、尿量逐渐减少、出现高钾血症均提示慢性肾衰竭病情加重。血压控制良好一般不提示病情加重。
4. 下列哪些药物可引起肾损害
A.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B. 磺胺类药物
C. 非甾体类抗炎药
D. 顺铂
E. 青霉素
答案:ABCD
解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顺铂均可引起肾损害。青霉素一般较少引起肾损害。
5. 诊断 IgA 肾病需要鉴别的疾病有
A. 过敏性紫癜肾炎
B. 薄基底膜肾病
C.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 狼疮性肾炎
E. 急性肾小球肾炎
答案:ABCDE
解析:诊断 IgA 肾病需要与过敏性紫癜肾炎、薄基底膜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鉴别。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 )、( )、( )、( )。
答案: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
解析:这是肾病综合征的经典诊断标准,四个条件需同时具备。
2. 急性肾盂肾炎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
答案:上行感染
解析:上行感染是急性肾盂肾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细菌沿尿道上行至膀胱,继而沿输尿管向上蔓延至肾脏。
3. 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
解析: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由肾脏产生,慢性肾衰竭时肾脏功能受损,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导致贫血。
4.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是( )、( )、( )。
答案:强化血浆置换疗法、甲泼尼龙冲击伴环磷酰胺治疗、对症治疗
解析: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进展迅速,需积极采取强化血浆置换疗法等治疗措施,同时配合甲泼尼龙冲击伴环磷酰胺治疗及对症治疗。
5. 肾性骨病的常见类型有( )、( )、( )。
答案:纤维囊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肾性骨硬化症(写出其中三种即可)
解析:肾性骨病是慢性肾衰竭常见并发症,包括多种类型,纤维囊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较常见。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原则。
答案:
(1)治疗基础疾病和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
(2)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采用低蛋白饮食、控制蛋白尿、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
(3)并发症的治疗:如纠正贫血、控制感染、治疗肾性骨病、处理高钾血症等。
(4)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
解析:慢性肾衰竭治疗需综合多方面,基础疾病的控制是关键,延缓病情进展可改善患者预后,并发症的有效治疗能提高生活质量,肾脏替代治疗是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
2. 简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要点。
答案:
(1)一般治疗:休息、低盐饮食等。
(2)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血压等。
(3)控制感染灶: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4)透析治疗:少数发生急性肾衰竭且有透析指征者。
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多数预后良好,一般治疗可促进恢复,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控制感染灶防止病情反复,透析治疗用于严重并发症患者。
五、病例分析题(25 分)
患者,男性,35 岁。因“眼睑及双下肢水肿 1 周,伴泡沫尿”入院。患者 1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晨起时眼睑水肿明显,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同时发现尿液中泡沫增多,不易消散。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查体:血压 120/80mmHg,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 2~3/HP;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5.6g;血白蛋白 22g/L;血脂:总胆固醇 7.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5mmol/L。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5 分)
答案:肾病综合征
解析:患者有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 为明确诊断,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检查?(5 分)
答案:肾活检病理检查
解析:肾活检病理检查可明确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3. 简述该患者的治疗方案。(10 分)
答案:
(1)一般治疗:休息,低盐、优质蛋白饮食。
(2)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起始足量,缓慢减药,长期维持。
- 免疫抑制剂:根据病情及病理类型可选用环磷酰胺等。
- 对症治疗: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降脂药物控制血脂。
(3)防治并发症:注意预防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解析:肾病综合征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结合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同时要重视并发症的防治。
4. 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5 分)
答案:感染、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等。
解析: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血液高凝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还可出现急性肾衰竭、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