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外科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常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外科感染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
A. 大部分由几种细菌引起
B. 常以局部表现为主
C. 多为混合感染
D. 愈合后常形成瘢痕组织
答案:A
解析:外科感染大部分由单一细菌引起,少数为混合感染。常以局部表现为主,多为混合感染,愈合后常形成瘢痕组织。
2. 破伤风病人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
A. 面部表情肌
B. 四肢肌
C. 咀嚼肌
D. 肋间肌
答案:C
解析:破伤风病人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依次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
3. 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 非浸润性癌
B. 早期浸润性癌
C. 浸润性特殊癌
D. 浸润性非特殊癌
答案:D
解析: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等,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4. 关于腹股沟疝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B. 直疝疝囊在精索后内方
C. 直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D. 腹股沟管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答案:C
解析:直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斜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5. 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 阑尾管腔阻塞
B. 细菌入侵
C. 阑尾动脉痉挛
D. 阑尾先天畸形
答案:A
解析: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导致阑尾腔内压力升高,细菌繁殖并侵入阑尾壁引起炎症。
6.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
A. 脾肿大
B. 肝肿大
C. 腹水
D.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答案:B
解析: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一般肝脏不肿大。
7. 关于胆石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肝内胆管结石,右肝管多于左肝管
B. 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或混合结石
C. 胆色素结石的剖面,中心是放射状而外周呈层状
D. 胆道蛔虫所致的结石多为混合结石
答案:B
解析:肝内胆管结石,左肝管多于右肝管;胆色素结石的剖面,无放射状结构;胆道蛔虫所致的结石多为胆色素结石。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或混合结石。
8. 急性胰腺炎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
A. 禁食、胃肠减压
B. 抗生素
C. 抑酸剂
D. 止痛剂
答案:A
解析:禁食、胃肠减压可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减少胰液分泌,是急性胰腺炎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9. 骨折的专有体征是?
A. 疼痛与压痛
B. 肿胀与瘀斑
C. 功能障碍
D. 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答案:D
解析: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是骨折的专有体征,具有确诊意义。疼痛与压痛、肿胀与瘀斑、功能障碍可见于多种损伤,不是骨折专有体征。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发生于?
A. L1 - 2
B. L2 - 3
C. L3 - 4
D. L4 - 5 及 L5 - S1
答案:D
解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发生于 L4 - 5 及 L5 - S1 间隙,约占 90%。
11. 颈椎病最常见的类型是?
A. 神经根型
B. 脊髓型
C. 交感神经型
D. 椎动脉型
答案:A
解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约占颈椎病的 50% - 60%。
12. 肾结核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 血尿
B. 尿频
C. 尿急
D. 尿痛
答案:B
解析:肾结核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尿频,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
13. 膀胱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
A. 鳞状细胞癌
B. 腺癌
C. 移行细胞癌
D. 未分化癌
答案:C
解析:膀胱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移行细胞癌,约占膀胱癌的 90%。
14. 前列腺增生症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 排尿困难
B. 尿频
C. 尿急
D. 尿潴留
答案:B
解析:前列腺增生症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尿频,夜间更为明显。
1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变主要累及?
A. 中、小动静脉,以动脉为主
B. 中、小动静脉,以静脉为主
C. 大、中动脉
D. 大、中静脉
答案:A
解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动静脉,以动脉为主,好发于下肢血管。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包括?
A. 清洁切口
B. 清洁 - 污染切口
C. 污染切口
D. 感染切口
答案:ABC
解析:外科手术切口分类包括清洁切口、清洁 - 污染切口、污染切口,不包括感染切口。
2. 下列哪些属于急性乳腺炎的病因?
A. 乳汁淤积
B. 细菌入侵
C. 乳头破损
D. 乳腺导管阻塞
答案:ABC
解析: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主要有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乳头破损也易导致细菌入侵引起炎症,乳腺导管阻塞不是急性乳腺炎的常见病因。
3. 胃癌的转移途径有?
A. 直接蔓延
B. 淋巴转移
C. 血行转移
D. 种植转移
答案:ABCD
解析:胃癌的转移途径包括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
4. 骨折的治疗原则包括?
A. 复位
B. 固定
C. 功能锻炼
D. 抗感染
答案:ABC
解析:骨折的治疗原则包括复位、固定、功能锻炼,抗感染不是骨折治疗的主要原则。
5. 肾损伤的临床表现有?
A. 血尿
B. 疼痛
C. 腰腹部肿块
D. 休克
答案:ABCD
解析:肾损伤的临床表现有血尿、疼痛、腰腹部肿块、休克等,严重程度取决于肾损伤的程度。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外科感染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可分为非特异性感染和( )。
答案:特异性感染
解析:外科感染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可分为非特异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特异性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结核病等。
2.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是( )。
答案:呼吸困难和窒息
解析: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是呼吸困难和窒息,多发生在术后 48 小时内,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死亡。
3. 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
答案:胃小弯
解析: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胃小弯,尤其是胃角附近。
4. 肠梗阻的四大共同表现是腹痛、呕吐、腹胀、( )。
答案: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
解析:肠梗阻的四大共同表现是腹痛、呕吐、腹胀、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
5. 骨折愈合过程中,血肿机化演进期一般需要( )周。
答案:2 - 3
解析:骨折愈合过程中,血肿机化演进期一般需要 2 - 3 周,骨折端形成纤维连接。
6. 骨与关节结核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 )。
答案:脊柱
解析:骨与关节结核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脊柱,约占 50%,其次是膝关节、髋关节等。
7. 膀胱癌的主要症状是( )。
答案:血尿
解析:膀胱癌的主要症状是血尿,多为无痛性肉眼血尿。
8. 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征是头痛、呕吐、( )。
答案:视乳头水肿
解析: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征是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9. 急性阑尾炎典型的腹痛特点是( )。
答案:转移性右下腹痛
解析:急性阑尾炎典型的腹痛特点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始于上腹部,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后转移并局限于右下腹。
10. 乳腺癌的首发症状是( )。
答案:乳房肿块
解析:乳腺癌的首发症状是乳房肿块,多为无意中发现的无痛性肿块。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腹股沟疝的鉴别诊断。
答案:腹股沟疝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 睾丸鞘膜积液:肿块透光试验阳性,而疝块一般不透光。
- 交通性鞘膜积液:站立位时阴囊肿大,卧位时肿块缩小或消失,透光试验阳性。
- 精索鞘膜积液:肿块较小,在腹股沟管内,牵拉同侧睾丸可见肿块移动。
- 隐睾:肿块较小,挤压时可出现特有的胀痛,患侧阴囊内睾丸缺如。
- 急性肠梗阻:腹股沟疝可嵌顿引起肠梗阻,但肠梗阻一般无疝块,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
解析:通过对各疾病特点的分析,与腹股沟疝进行区分,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治疗。
2. 简述骨折功能锻炼的原则。
答案:骨折功能锻炼的原则如下:
- 早期:骨折后 1 - 2 周内,主要进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 中期:骨折 2 周后,开始进行骨折上下关节的活动,活动范围逐渐增加,但要避免引起骨折端的移位。
- 后期:骨折临床愈合后,全面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进行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可辅以物理治疗,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可进行适当的负重锻炼,使患肢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解析:依据骨折愈合不同阶段,制定合理的功能锻炼原则,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
五、病例分析题(共 15 分)
患者,男性,45 岁,因突发上腹部疼痛 8 小时入院。患者 8 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T 38.5℃,P 100 次/分,R 20 次/分,BP 120/80mmHg。急性病容,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 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血常规:WBC 12×10⁹/L,N 0.85。腹部 B 超示胆囊未见异常,胰腺肿大,回声减低。
问题: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 为明确诊断,还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3. 简述该疾病的治疗原则。
答案: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胰腺炎。依据为:突发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上腹部压痛,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腹部 B 超示胰腺肿大、回声减低。
2. 为明确诊断,还需进一步做的检查有: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测定,血清脂肪酶测定,C 反应蛋白测定,腹部 CT 检查等。血淀粉酶在发病数小时开始升高,24 小时达高峰,4 - 5 天后逐渐降至正常;尿淀粉酶在发病 24 小时后开始升高,持续 1 - 2 周。血清脂肪酶在发病后 24 - 72 小时开始升高,持续 7 - 10 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腹部 CT 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形态、结构及周围组织的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3. 该疾病的治疗原则:
- 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减少胰液分泌。
- 补液、防治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
- 抑制胰液分泌:可使用生长抑素等药物。
- 镇痛:可使用哌替啶等,但禁用吗啡,以免引起 Oddi 括约肌痉挛。
- 抗感染: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 营养支持:早期可采用全胃肠外营养,待病情稳定后可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
- 病情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淀粉酶、腹部症状及体征等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解析:通过对病例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分析得出诊断,进一步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依据疾病特点阐述治疗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