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CT 病理科检查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2434329 上传时间:2025-10-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20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CT 病理科检查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5年CT 病理科检查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CT 病理科检查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以下关于 CT 图像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像是断面图像,层厚、层间距可以任意设定 B. 密度分辨率低于 X 线图像 C. CT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高于 X 线图像 D. CT 图像主要反映组织的密度差异 答案:D 解析:CT 图像是断面图像,层厚、层间距一般是固定的,不能任意设定,A 错误;CT 的密度分辨率高于 X 线图像,B 错误;CT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低于 X 线图像,C 错误;CT 图像主要反映组织的密度差异,D 正确。 2. CT 扫描时,X 线束的特点是( ) A. 窄束 B. 宽束 C. 锥形束 D. 扇形束 答案:D 解析:CT 扫描时,X 线束为扇形束,D 正确。窄束、宽束一般不是 CT 扫描时 X 线束的特点,A、B 错误;锥形束常用于 CBCT 等,不是普通 CT 的 X 线束特点,C 错误。 3. 肝脏 CT 检查时,通常采用的扫描范围是( ) A. 自膈顶至肝下缘 B. 自剑突至肝下缘 C. 自乳头平面至肝下缘 D. 自肋弓平面至肝下缘 答案:A 解析:肝脏 CT 检查时,通常采用的扫描范围是自膈顶至肝下缘,A 正确。剑突、乳头、肋弓平面不是常规肝脏 CT 扫描的起止范围,B、C、D 错误。 4. 观察肺部病变的最佳 CT 扫描方式是( ) A. 平扫 B. 增强扫描 C. 高分辨率扫描 D. 动态扫描 答案:C 解析:高分辨率扫描能够清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是观察肺部病变的最佳 CT 扫描方式之一,C 正确。平扫对肺部病变的观察不如高分辨率扫描,A 错误;增强扫描主要用于观察病变的血供情况,不是观察肺部病变的最佳方式,B 错误;动态扫描一般不用于单纯观察肺部病变,D 错误。 5. CT 图像上,正常肝脏的密度一般( )脾脏。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不确定 答案:A 解析:CT 图像上,正常肝脏的密度一般高于脾脏,A 正确。B、C、D 错误。 6. 以下哪种病变在 CT 平扫时表现为低密度影( ) A. 肝囊肿 B. 肝血管瘤 C. 肝癌 D. 肝脓肿 答案:A 解析:肝囊肿在 CT 平扫时表现为低密度影,边界清晰,A 正确。肝血管瘤平扫多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增强扫描有典型表现,B 错误;肝癌平扫多为低密度,少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C 不准确;肝脓肿平扫多为低密度,边界不清,D 不太符合题意。综合比较选 A。 7. CT 增强扫描动脉期,肝脏内血管强化的顺序是( ) A. 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 B. 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 C. 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 D. 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 答案:A 解析:CT 增强扫描动脉期,肝脏内血管强化的顺序是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A 正确。B、C、D 顺序错误。 8. 观察颅脑病变,最佳的 CT 扫描基线是( ) A. 听眶线 B. 听眦线 C. 听眉线 D. 听鼻线 答案:B 解析:观察颅脑病变,最佳的 CT 扫描基线是听眦线,B 正确。听眶线、听眉线、听鼻线不是最佳基线,A、C、D 错误。 9. CT 图像上,正常脑实质的密度( )脑脊液。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不确定 答案:A 解析:CT 图像上,正常脑实质的密度高于脑脊液,A 正确。B、C、D 错误。 10. 诊断早期脑梗死,CT 检查的最佳时间是( ) A. 发病后 1 - 2 小时 B. 发病后 24 小时内 C. 发病后 2 - 3 天 D. 发病后 1 周左右 答案:B 解析:诊断早期脑梗死,CT 检查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 24 小时内,此时梗死灶可能还未显影或仅表现为脑沟变浅等轻微改变,随着时间推移 CT 表现会逐渐明显,B 正确。发病后 1 - 2 小时 CT 多无明显异常,A 错误;发病后 2 - 3 天梗死灶密度开始降低等,不是最佳时间,C 错误;发病后 1 周左右梗死灶边界更清晰等,但不是早期诊断最佳时间,D 错误。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CT 设备主要由( )、( )、( )、计算机系统、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等组成。 答案:X 线球管、探测器、扫描机架 解析:CT 设备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X 线球管产生 X 线,探测器接收 X 线信号,扫描机架用于支撑和旋转 X 线球管与探测器进行扫描,再加上计算机系统处理数据以及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 2. CT 扫描的参数包括( )、( )、( )等。 答案:层厚、层间距、扫描时间 解析:层厚决定了扫描层面的厚度,层间距影响相邻层面的间隔,扫描时间与图像质量和患者辐射剂量等有关,这些都是 CT 扫描重要的参数。 3. 肝脏 CT 增强扫描分为( )、( )、( )三期。 答案: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 解析:通过不同时期的增强扫描,可以观察肝脏病变在不同血供阶段的表现,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 肺部 CT 扫描常用的扫描方式有( )扫描和( )扫描。 答案:常规、高分辨率 解析:常规扫描可观察肺部大致形态和病变,高分辨率扫描能更清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对诊断肺部疾病很重要。 5. CT 图像的窗宽和窗位决定了图像的( )范围和( )。 答案:灰度显示、中心灰度值 解析:窗宽影响图像灰度显示的范围,窗位决定了图像灰度显示的中心值,合适的窗宽和窗位设置能更好地观察病变。 6. 颅脑 CT 扫描时,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平行,扫描范围根据病变情况而定,一般从( )至( )。 答案:颅底、颅顶 解析:这样的扫描范围能完整观察颅脑各个部位的病变情况。 7. CT 图像上,软组织的密度一般( )骨骼,( )气体。 答案:低于、高于 解析:骨骼密度最高,软组织密度低于骨骼,气体密度最低,软组织密度高于气体。 8. 增强扫描是通过静脉注射( ),然后进行 CT 扫描,以观察病变的血供情况。 答案:对比剂 解析:对比剂可使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差异更明显,便于观察病变血供等情况。 9. 肝脏 CT 检查前,患者需要禁食( )小时,以减少胃肠道气体对肝脏的干扰。 答案:4 - 6 解析:禁食一定时间可使胃肠道内气体减少,利于肝脏的清晰显示。 10. CT 图像重建是将扫描获得的( )数据重建成横断面图像的过程。 答案:原始 解析:原始数据经过重建算法处理后形成我们能看到的横断面 CT 图像。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 CT 图像的特点。 答案: - CT 图像是断面图像,可进行多平面、多角度观察。 - 密度分辨率高,能清晰分辨不同组织的密度差异。 - 空间分辨率相对低于 X 线图像,但对于大多数病变的观察已足够。 - 图像数字化,可进行存储、传输和后处理分析。 - 增强扫描可观察病变的血供情况,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 解析:CT 图像的断面特点使其能准确显示病变位置,密度分辨率高有利于发现密度相近的病变,数字化方便了图像的管理和分析,增强扫描为病变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2. 简述肝脏 CT 增强扫描各期的表现及意义。 答案: - 动脉期:肝动脉快速强化,正常肝脏实质开始强化,此时主要观察肝脏血管情况及有无富血供病变,如肝癌在动脉期可表现为快速强化。 - 门静脉期:门静脉强化,肝脏实质强化进一步增加,此期有助于观察病变与正常肝脏实质的密度差异,判断病变的血供特点,如肝血管瘤在门静脉期可表现为边缘强化。 - 延迟期:对比剂在肝脏内进一步廓清,病变的强化情况更加清晰,对于一些延迟强化的病变诊断有重要意义,如肝脓肿在延迟期可表现为环形强化。 解析:肝脏 CT 增强扫描各期表现不同,通过观察各期病变的强化特点,能对肝脏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四、病例分析题(每题 15 分,共 15 分) 患者,男性,55 岁。因上腹部不适 1 个月来院就诊。CT 检查图像如下:肝脏右叶可见一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大小约 3cm×3cm,平扫 CT 值约 20Hu,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边缘轻度强化,延迟期强化范围扩大。 1. 请分析该肝脏病变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 简述诊断依据。 答案: 1. 最可能的诊断是肝血管瘤。 2. 诊断依据: - 肝脏右叶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符合肝血管瘤的表现。 - 平扫 CT 值约 20Hu,相对较低,也支持血管瘤的特点。 - 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边缘轻度强化,延迟期强化范围扩大,这是肝血管瘤典型的强化表现。 解析:肝血管瘤在 CT 上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影,平扫密度较低,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的强化表现,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边缘强化,延迟期强化范围扩大,该病例符合肝血管瘤的诊断特点。 五、论述题(15 分) 试述 CT 在病理科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 答案: CT 在病理科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 提供病变的定位信息:能准确显示病变在体内的位置,帮助病理科医生确定取材部位,对于一些深部或复杂部位的病变尤为重要。 - 显示病变的形态和大小:清晰呈现病变的形态,如圆形、椭圆形、分叶状等,以及大小,为病理诊断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资料,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 观察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了解病变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如是否压迫、推移周围器官或组织,有无与周围血管、神经等结构粘连,对于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及手术可行性有重要意义。 - 协助判断病变的血供情况:通过增强扫描,观察病变的血供特点,如富血供、乏血供等,为病理诊断提供参考,某些血供特点与特定病变相关。 - 引导穿刺活检:在 CT 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提高取材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深部或较小的病变,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CT 在病理科检查中的局限性: - 对于微小病变的显示可能存在局限性:一些非常微小的病变可能在 CT 图像上无法清晰显示,导致漏诊。 - 定性诊断存在一定困难:CT 表现有时具有非特异性,不能仅凭 CT 图像确诊病变的性质,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 软组织分辨能力有限:虽然 CT 对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能力,但对于一些细微的软组织病理改变,可能不如病理切片观察准确。 - 辐射剂量问题:CT 检查有一定的辐射,对于一些需要多次检查的患者,可能存在辐射累积的风险。 解析:CT 在病理科检查中能提供多方面有价值的信息,辅助病理诊断,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和病理结果,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