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儿科临床医学高频题试题及答案汇编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A. 新生儿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学龄前期
E. 学龄期
答案:B
解析:婴儿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在一年中增长 50%,体重增加 2 倍。
2. 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约在
A. 3~4 个月
B. 4~6 个月
C. 6~12 个月
D. 1~1.5 岁
E. 2 岁
答案:D
解析:前囟出生时约 1.0~2.0cm,1~1.5 岁时闭合。
3. 小儿乳牙出齐的时间约为
A. 1 岁
B. 1~1.5 岁
C. 1.5~2 岁
D. 2~2.5 岁
E. 3 岁
答案:D
解析:生后 4~10 个月乳牙开始萌出,最晚 2.5 岁出齐。
4. 小儿生理性贫血发生的时间是出生后
A. 1 个月内
B. 2~3 个月
C. 4~6 个月
D. 7~9 个月
E. 10 个月后
答案:B
解析:生后 2~3 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 3.0×10¹²/L 左右,血红蛋白量降至 100g/L 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5. 小儿体格测量的指标中,最能反映营养状况的是
A. 身长
B. 体重
C. 头围
D. 胸围
E. 腹围
答案:B
解析:体重是身体各器官、组织和体液的总重量,是反映儿童体格发育与近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6. 小儿最常见的肺炎类型是
A. 大叶性肺炎
B. 支气管肺炎
C. 间质性肺炎
D. 毛细支气管炎
E. 支原体肺炎
答案:B
解析: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
7. 小儿腹泻病的发病年龄多见于
A. 6 个月以内
B. 6 个月~2 岁
C. 3~5 岁
D. 5~7 岁
E. 7~10 岁
答案:B
解析: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6 个月~2 岁婴幼儿发病率高。
8. 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
A. 高热惊厥
B. 癫痫
C. 低血糖
D. 颅内感染
E. 低钙惊厥
答案:A
解析: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高热惊厥,多发生于 6 个月~3 岁小儿。
9. 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 葡萄球菌
B. 大肠杆菌
C. 肺炎链球菌
D. 绿脓杆菌
E. 厌氧菌
答案:A
解析: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
10.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是
A. 房间隔缺损
B. 室间隔缺损
C. 动脉导管未闭
D. 法洛四联症
E. 肺动脉狭窄
答案:B
解析: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
11.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A. 铁摄入不足
B. 铁吸收障碍
C. 铁丢失过多
D. 生长发育快
E. 铁利用障碍
答案:A
解析:铁摄入不足是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
12. 小儿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最主要的病因是
A. 日光照射不足
B. 维生素 D 摄入不足
C. 生长发育过快
D. 疾病影响
E. 药物影响
答案:A
解析:日光照射不足是小儿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最主要的病因。
13. 小儿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感染
B. 电解质紊乱
C. 血栓形成
D. 低血容量休克
E. 急性肾衰竭
答案:A
解析:感染是小儿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
14.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B. 肺炎链球菌感染
C. A 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D. 柯萨奇病毒感染
E. 支原体感染
答案:C
解析: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 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15. 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症状是
A. 注意力不集中
B. 活动过多
C. 冲动任性
D. 学习困难
E. 以上都是
答案:E
解析: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症状是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学习困难等。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包括( )、( )、( )、( )、( )。
答案:连续性与阶段性、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性、顺序性、个体差异
解析:小儿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性,同时存在个体差异。
2. 小儿肺炎的治疗原则是( )、( )、( )、( )、( )。
答案: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支持治疗
解析:小儿肺炎治疗首先要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抗生素;改善通气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等;防止并发症发生;并给予支持治疗,保证营养等。
3. 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原则是( )、( )、( )、( )。
答案: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
解析:调整饮食以满足患儿营养需求又利于消化;预防和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感染或对症处理;加强护理,防止交叉感染等。
4. 小儿惊厥发作时的急救处理措施包括( )、( )、( )、( )。
答案: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防止受伤、控制惊厥
解析:发作时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避免患儿受伤;同时尽快控制惊厥,如使用止惊药物等。
5.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有( )、( )、( )、( )、( )。
答案: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
解析:这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几种类型。
6.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包括( )、( )、( )、( )、( )。
答案:皮肤黏膜苍白、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异食癖
解析:缺铁性贫血时患儿会出现皮肤黏膜苍白,因贫血导致乏力、头晕,还可出现食欲减退、异食癖等表现。
7. 小儿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分为( )、( )、( )、( )。
答案:初期、激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解析: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有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初期主要是神经兴奋性增高;激期出现骨骼改变等;恢复期症状逐渐减轻;后遗症期多见于 2 岁以后小儿,遗留骨骼畸形。
8.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是( )、( )、( )、( )、( )。
答案: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免疫功能紊乱
解析: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进而引起高脂血症和水肿,同时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9.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表现是( )、( )、( )、( )、( )。
答案: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少尿
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及少尿等。
10. 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要点包括( )、( )、( )、( )、( )。
答案: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学习困难、起病于学龄前期
解析:符合这些要点有助于诊断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简述小儿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答案:小儿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性。如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先会用全手掌握持物品,以后发展到能以手指端摘取;先会画直线,进而能画图形、画人;先会看、听、感觉事物,逐渐发展到有记忆、思维、分析和判断。
解析:生长发育顺序性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规律,按此规律有序发展,有助于理解小儿各阶段的发育特点。
2. 简述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
答案:(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定时拍背,促进痰液排出。(2)改善呼吸功能: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如半卧位或抬高床头,以利于呼吸。(3)维持体温正常: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过高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4)保证营养及水分供给: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5)密切观察病情:观察呼吸、心率、精神状态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6)防止交叉感染: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做好消毒隔离。
解析:这些护理措施对于促进小儿肺炎康复,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3. 简述小儿腹泻病的预防措施。
答案:(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避免在夏季断奶。(2)注意饮食卫生: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食物,防止病从口入。(3)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4)预防接种:按时进行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发生。(5)避免滥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肠道菌群失调。(6)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腹部着凉。
解析: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可有效预防小儿腹泻病的发生。
四、病例分析题(每题 10 分,共 10 分)
患儿,男,2 岁。发热、咳嗽 3 天,加重伴气促 1 天。体温 39℃,呼吸 60 次/分,心率 140 次/分,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双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血常规:白细胞 12×10⁹/L,中性粒细胞 0.75,淋巴细胞 0.25。胸部 X 线片:双肺纹理增粗,可见斑片状阴影。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问题:
1. 该患儿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
2. 针对该护理问题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答案:
1. 该患儿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2. 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定时拍背,促进痰液排出。(2)改善呼吸功能:根据病情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以利于呼吸。(3)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程度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和氧流量,改善呼吸功能。(4)密切观察病情:观察呼吸、心率、精神状态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5)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止咳祛痰药物:确保药物按时、准确使用,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6)保证营养及水分供给: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
解析:支气管肺炎会影响气体交换,针对气体交换受损这一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有助于患儿康复。
五、论述题(10 分)
论述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答案:病因:(1)铁摄入不足:是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如喂养不当,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2)铁吸收障碍:慢性腹泻、反复感染等影响铁的吸收。(3)铁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如肠息肉、钩虫病等。临床表现:(1)皮肤黏膜苍白:以口唇、甲床最明显。(2)非造血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异食癖、烦躁不安、萎靡不振等。(3)造血系统症状:年长儿可诉头晕、耳鸣、乏力等;婴幼儿可出现髓外造血,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如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治疗慢性疾病等。(2)补充铁剂:以口服铁剂为主,如硫酸亚铁等,同时可加用维生素 C 促进铁的吸收。(3)输血治疗:重症贫血并发心功能不全或明显感染者可输血。
解析: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科常见疾病,了解其病因、表现及治疗原则,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