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题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的能量来源于( )
A. 电网本身 B. 电源 C. 设备 D. 外部干扰
答案:A
解析: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是由于电网内部电磁能量的振荡和积聚引起的,能量来源于电网本身。
2. 以下哪种不是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的类型( )
A. 操作过电压 B. 工频过电压 C. 雷电过电压 D. 谐振过电压
答案:C
解析:雷电过电压属于外部过电压,不是内部过电压。
3. 操作过电压的特点是( )
A. 幅值高、持续时间短 B. 幅值低、持续时间短
C. 幅值高、持续时间长 D. 幅值低、持续时间长
答案:A
解析:操作过电压是由于电网中开关操作等引起的,幅值较高,持续时间短。
4. 限制操作过电压的措施不包括( )
A. 选用灭弧能力强的开关 B. 降低工频过电压
C. 采用避雷器 D. 加装并联电抗器
答案:B
解析:降低工频过电压与限制操作过电压无关。
5. 工频过电压的产生原因不包括( )
A. 线路空载 B. 不对称短路 C. 甩负荷 D. 雷击
答案:D
解析:雷击会产生雷电过电压,不是工频过电压的产生原因。
6. 限制工频过电压的措施有( )
A. 采用并联电抗器 B. 采用串联电容器
C. 采用避雷器 D. 加强绝缘
答案:A
解析:并联电抗器可补偿线路电容,降低工频过电压。
7. 谐振过电压的特点是( )
A. 幅值高、持续时间短 B. 幅值低、持续时间短
C. 幅值高、持续时间长 D. 幅值低、持续时间长
答案:C
解析:谐振过电压是由于电路发生谐振,幅值较高,持续时间长。
8. 防止谐振过电压的措施有( )
A. 避免系统参数谐振 B. 采用快速保护
C. 加强绝缘 D. 降低操作过电压
答案:A
解析:避免系统参数谐振可有效防止谐振过电压。
9. 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内部过电压是( )
A. 操作过电压 B. 工频过电压 C. 谐振过电压 D. 雷电过电压
答案:A
解析:操作过电压在电力系统中较为常见。
10. 以下关于内部过电压危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能损坏电气设备绝缘 B. 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
C. 可能引起停电事故 D. 可能干扰通信系统
答案:B
解析:内部过电压可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 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分为操作过电压、工频过电压、( )过电压。
答案:谐振
解析: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的三种主要类型。
2. 操作过电压的产生与电网中的( )操作有关。
答案:开关
解析:开关操作是引发操作过电压的主要原因。
3. 限制工频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是采用( )。
答案:并联电抗器
解析:可补偿线路电容,降低工频过电压。
4. 谐振过电压是由于电路发生( )而引起的。
答案:谐振
解析:谐振是产生谐振过电压的根本原因。
5. 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会对电气设备的( )造成损害。
答案:绝缘
解析:过电压可能导致绝缘击穿等问题。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操作过电压的产生原因及限制措施。
答案:
产生原因:
(1)切断空载线路时,由于断路器的灭弧能力等原因,会在断口处产生电弧重燃,引起操作过电压。
(2)切除空载变压器时,由于变压器的电感和电容效应,会产生过电压。
(3)开断并联电容器或电抗器时,也会产生操作过电压。
限制措施:
(1)选用灭弧能力强的断路器。
(2)采用多断口断路器。
(3)在断路器触头间加装并联电阻。
(4)采用避雷器保护。
(5)改善系统参数,避免谐振。
解析:操作过电压的产生与多种操作有关,限制措施从断路器本身、保护装置和系统参数等方面考虑。
2. 说明工频过电压的特点及限制方法。
答案:
特点:
(1)幅值相对较低。
(2)持续时间较长。
(3)常见于线路空载、不对称短路、甩负荷等情况。
限制方法:
(1)采用并联电抗器,补偿线路电容,降低工频过电压。
(2)改善系统运行方式,减少不对称度。
(3)合理安排负荷,避免甩负荷引起过高的工频过电压。
解析:根据工频过电压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
3. 阐述谐振过电压的危害及防止措施。
答案:
危害:
(1)可能使电气设备绝缘损坏。
(2)引起系统元件的发热、振动等,影响设备寿命。
(3)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引发停电事故。
防止措施:
(1)避免系统参数谐振,合理选择系统参数。
(2)在系统中加装阻尼装置,如阻尼电阻等。
(3)采用快速保护装置,及时切除故障,防止谐振过电压持续发展。
解析:了解谐振过电压的危害,以便采取有效防止措施。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15分)
1. 某电力系统中,一条空载线路长度为100km,线路电容C = 0.01μF,电源电动势E = 115kV,求切除空载线路时可能出现的操作过电压幅值。(已知线路波阻抗Z = 500Ω)
答案:
首先计算线路中的波过程参数。
波速v = 3×10^8m/s,线路传播时间t = l/v = 100×10^3/(3×10^8) = 1/3000s。
线路电容电流Ic = ωCE = 2πfCE,假设f = 50Hz,则Ic = 2π×50×0.01×10^-6×115×10^3 = 0.361A。
切除空载线路时,电容储存的能量会转化为过电压能量。
根据公式U = E + 2IcZ,可得U = 115×10^3 + 2×0.361×500 = 115000 + 361 = 115361V ≈ 115.4kV。
解析:通过计算线路电容电流等参数,利用公式求出操作过电压幅值。
五、论述题(20分)
论述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及综合防治措施。
答案:
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对电气设备绝缘的影响:过高的内部过电压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绝缘击穿,损坏设备,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2)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过电压可能引起系统中元件的发热、振动等,导致系统运行参数变化,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甚至引发停电事故。
(3)对通信系统的干扰:内部过电压产生的电磁干扰可能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
综合防治措施:
(1)针对操作过电压:选用灭弧能力强的开关设备,采用多断口断路器、加装并联电阻等改善断路器的灭弧性能;合理安排操作顺序,避免操作过电压叠加;采用避雷器等保护装置,限制过电压幅值。
(2)针对工频过电压:采用并联电抗器补偿线路电容,降低工频过电压;改善系统运行方式,减少不对称短路等引起的工频过电压;合理安排负荷,避免甩负荷等引起过高的工频过电压。
(3)针对谐振过电压:避免系统参数谐振,合理选择系统参数;在系统中加装阻尼装置,如阻尼电阻等;采用快速保护装置,及时切除故障,防止谐振过电压持续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过电压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解析:从对设备、系统运行和通信等方面阐述影响,从不同类型过电压分别说明防治措施,并强调监测和分析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