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跨文化交际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德国表现主义文学强调通过艺术表现内心的真实,卡夫卡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荒诞情节反映了?( )
A. 现代人的孤独和焦虑 B. 社会的荒诞和无序 C. 作者的精神疾病 D. 对传统文学的反叛
2、在古希腊文学中,荷马史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哪部作品在结构和主题上受到了荷马史诗的启发?( )
A.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B. 奥维德的《变形记》 C. 贺拉斯的《诗艺》 D. 卢克莱修的《物性论》
3、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作品多以南方为背景,他的哪部小说运用了多角度叙述和意识流手法?( )
A. 《喧哗与骚动》 B. 《我弥留之际》 C. 《八月之光》 D. 《押沙龙,押沙龙!》
4、卡夫卡的《变形记》以荒诞的情节揭示了现代社会的人的困境,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反映了?( )
A. 人的异化 B. 家庭关系的冷漠 C. 工作压力的巨大 D. 以上都是
5、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意识流文学的经典之作。以下关于这部作品的结构和叙事方式,不准确的是?( )
A. 采用线性叙事,情节连贯清晰 B. 以回忆为主要线索,穿插现实场景 C.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 运用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联想
6、对于希腊文学,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以下关于其战争描写的特点,哪一种说法是恰当的?( )
A. 以宏大的场面和激烈的战斗展现了英雄们的英勇无畏,强调战争的荣耀
B. 着重描写战争的残酷和血腥,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谴责
C. 从战略战术的角度详细分析战争的进程和胜负的原因
D. 把战争描绘成一场游戏,淡化了战争的严肃性和破坏性
7、对于法国文学,在左拉的《萌芽》中,以下关于工人运动的描写,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抗,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B. 对工人运动的描写过于理想化,脱离了现实
C. 主要描写了工人运动中的暴力和破坏行为,对工人形象进行了丑化
D. 工人运动在作品中只是一个背景,对情节发展没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8、在俄国文学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困境。以下哪部作品以犯罪心理为主题,展现了人性的挣扎?( )
A. 《罪与罚》
B. 《白痴》
C. 《群魔》
D. 《卡拉马佐夫兄弟》
9、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作品风格独特,他的哪部小说探讨了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
A. 《金阁寺》 B. 《潮骚》 C. 《春雪》 D. 《丰饶之海》
10、在西班牙文学中,关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以下关于作品的讽刺意义的分析,哪一项是准确的?( )
A. 主要讽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的封建礼教和宗教迷信
B. 着重批判了人们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盲目冒险的行为
C. 深刻讽刺了骑士制度的虚伪和荒唐以及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D. 重点揭露了人性的贪婪和自私,对社会道德的沦丧表示悲哀
11、歌德的《浮士德》是德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在这部作品中,浮士德的精神探索历程反映了众多深刻的哲学思考,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对人类知识和真理的不懈追求 B. 展现了人性中的善恶冲突和道德抉择 C. 浮士德的最终结局表明了对人类精神追求的悲观态度 D. 反映了当时德国社会的思想矛盾和文化困境
12、在德国文学中,托马斯·曼的作品思想深邃。以下关于托马斯·曼作品的特点,哪一项最能体现其对社会的洞察?( )
A. 对中产阶级生活的剖析 B. 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描写 C. 对人性弱点的揭示 D. 对艺术与文化的思考
13、在法国文学中,司汤达的《红与黑》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以下关于这部作品的分析,哪一项最能体现其对社会阶层的洞察?( )
A. 于连的个人奋斗历程 B.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 教会的黑暗与虚伪 D. 爱情与野心的冲突
14、印度古代文学中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具有重要地位。以下关于这两部史诗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
A. 包含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教义
B. 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C. 以战争和英雄人物的事迹为主要内容
D.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作品
15、在日本文学中,对于紫式部《源氏物语》的艺术成就,以下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细腻的心理描写 B. 优美的语言风格 C. 对后世文学影响不大 D. 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阐述《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及其文学表现。
2、(本题5分)简述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美国梦的破灭和个人命运的沉浮,探讨作品对社会变革的反映。
3、(本题5分)请详细阐述《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对宗教虚伪和人性美的对比描写以及建筑艺术的融入。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分析比较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方面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对语言学习、翻译和跨语言交际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学习和应对策略。
2、(本题5分)探讨外国语言学习中的语境理解,分析语境对词汇、语法和语义理解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学习中培养语境意识。不少于 500 字。
3、(本题5分)探讨外语学习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语言知识不足、文化差异误解、社交语境判断错误等。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来减少语用失误,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交际效果。
4、(本题5分)从语言人类学的角度,研究语言与宗教信仰、仪式和神话传说的关系,分析语言在宗教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意义。
5、(本题5分)探讨外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分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互动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和思维发展。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与桑丘的主仆关系如何丰富了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2、(本题10分)从《追风筝的人》看阿富汗历史背景下的人性与救赎。
3、(本题10分)在《简·爱》中,简·爱在寄宿学校的经历对她的性格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请详细分析这段经历如何塑造了她的独立和自尊意识。
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