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检验科生化预防要点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y****6 文档编号:12422942 上传时间:2025-10-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06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检验科生化预防要点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5年检验科生化预防要点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检验科生化预防要点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生化检验中的常见指标? A. 血糖 B. 血脂 C. 血红蛋白 D. 白细胞计数 答案:D 解析:白细胞计数属于血常规检查项目,不属于生化检验指标,生化检验主要侧重于检测血液中的各种生化物质,如血糖、血脂、血红蛋白等。 2. 肝功能检查中,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是? A. 谷丙转氨酶 B. 谷草转氨酶 C. 白蛋白 D. 总胆红素 答案:C 解析: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其水平可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主要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总胆红素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肝胆系统情况。 3. 血清肌酐主要反映? A. 肾脏排泄功能 B. 肝脏代谢功能 C. 心脏功能 D. 肺功能 答案:A 解析:血清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其水平可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 4. 血脂检查中,以下哪种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保护作用? A. 低密度脂蛋白(LDL) B. 高密度脂蛋白(HDL) C.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D.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答案:B 解析:HDL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它可以将外周组织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 5. 空腹血糖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 A. 3.9~6.1mmol/L B. 6.1~7.0mmol/L C. 7.0~11.1mmol/L D. 11.1mmol/L 以上 答案:A 解析:空腹血糖正常参考值为 3.9~6.1mmol/L,6.1~7.0mmol/L 为空腹血糖受损,≥7.0mmol/L 且有糖尿病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11.1mmol/L 且无糖尿病症状需复查后诊断。 6.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多长时间的平均血糖水平? A. 1~2 周 B. 1~2 个月 C. 2~3 个月 D. 3~6 个月 答案:C 解析: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其水平反映过去 2~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7. 血清淀粉酶主要用于诊断? A. 胰腺炎 B. 胆囊炎 C. 阑尾炎 D. 胃溃疡 答案:A 解析:血清淀粉酶升高常见于胰腺炎,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指标之一。 8. 以下哪种物质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 A.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B. 肌钙蛋白(cTn) C. 乳酸脱氢酶(LDH) D.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答案:B 解析: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对心肌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9. 血清总蛋白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 A. 40~60g/L B. 60~80g/L C. 80~100g/L D. 100~120g/L 答案:B 解析:血清总蛋白正常参考值为 60~80g/L,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 10. 检测血清电解质时,常用的抗凝剂是? A. 肝素 B. 枸橼酸钠 C. 草酸钾 D.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 答案:D 解析:检测血清电解质常用 EDTA-K2 抗凝,它能与钙离子结合,防止血液凝固。 11. 下列哪种酶在碱性条件下作用最强? A. 淀粉酶 B. 脂肪酶 C. 胃蛋白酶 D. 胰蛋白酶 答案:B 解析:脂肪酶在碱性条件下活性最强,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分解。 12.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提示?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细胞贫血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地中海贫血 答案:A 解析: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13. 尿液生化检查中,最常用的防腐剂是? A. 甲苯 B. 甲醛 C. 浓盐酸 D. 麝香草酚 答案:A 解析:甲苯常用于尿液生化检查的防腐剂,可防止细菌污染和化学物质分解。 1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尿液中的正常成分? A. 尿素 B. 肌酐 C. 葡萄糖 D. 尿酸 答案:C 解析: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一般不含葡萄糖,当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尿液中才会出现葡萄糖。 15.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升高常见于? A. 肝脏疾病 B. 肾脏疾病 C. 心脏疾病 D. 肺部疾病 答案:A 解析:血清γ-GT 升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也可见于胆道疾病。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以下属于血脂检查项目的有? A. 总胆固醇 B. 甘油三酯 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D.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答案:ABCD 解析:血脂检查项目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这些指标对于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有重要意义。 2. 肝功能检查中,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指标有? A. 谷丙转氨酶 B. 谷草转氨酶 C. 碱性磷酸酶 D. 总胆汁酸 答案:AB 解析: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肝细胞受损时,它们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水平升高。 3. 心肌酶谱包括以下哪些指标? A. 肌酸激酶 B. 肌酸激酶同工酶 C. 乳酸脱氢酶 D. 肌钙蛋白 答案:ABC 解析: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肌钙蛋白不属于心肌酶谱,但也是心肌损伤的重要标志物。 4. 血清电解质检查主要包括? A. 钠 B. 钾 C. 氯 D. 钙 答案:ABCD 解析:血清电解质检查主要包括钠、钾、氯、钙、磷、镁等,这些电解质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5.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A. 在采集标本前未空腹 B. 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过长 C. 使用了不合适的抗凝剂 D. 患者近期服用某些药物 答案:ABCD 解析:采集标本前未空腹可能影响血糖、血脂等结果;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成分变化;抗凝剂使用不当会影响检测;患者近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干扰检验结果。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生化检验标本采集时,一般采用______方法采集血液。 答案:静脉穿刺 解析:静脉穿刺是生化检验最常用的采血方法,能获取足够量的血液且便于操作。 2. 血糖测定的方法有多种,目前临床常用的是______法。 答案:葡萄糖氧化酶法 解析:葡萄糖氧化酶法特异性高、准确性好,是目前血糖测定的常用方法。 3. 血脂检查前,患者应保持______状态______小时以上。 答案:空腹,12 解析:血脂检查前需空腹 12 小时以上,以减少饮食对血脂结果的影响。 4. 肝功能检查中,反映胆红素代谢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解析:这三项指标可反映胆红素的代谢及肝胆系统情况,有助于黄疸类型的鉴别等。 5. 血清肌酐升高常见于______疾病。 答案:肾脏 解析:血清肌酐主要反映肾脏排泄功能,其升高常见于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受损。 6. 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缩写是______。 答案:HbA1c 解析:它是反映过去一段时间平均血糖水平的重要指标。 7. 血清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______小时开始升高。 答案:2~12 解析:血清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 2~12 小时开始升高,有助于早期诊断。 8. 心肌损伤标志物中,______升高最早,______升高持续时间最长。 答案:肌红蛋白,肌钙蛋白 解析:肌红蛋白升高最早,在急性心肌梗死后 2 小时左右开始升高;肌钙蛋白升高持续时间最长。 9. 血清总蛋白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白蛋白,球蛋白 解析:它们共同构成血清总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及机体营养状态等。 10. 尿液标本采集后应在______小时内送检,冷藏标本不能超过______小时。 答案:2,6 解析:及时送检可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冷藏标本时间过长也会影响结果。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答案:血糖检测是评估糖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正常空腹血糖水平为 3.9~l6.1mmol/L。血糖升高常见于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 且有糖尿病症状或随机血糖≥11.1mmol/L 可诊断糖尿病。血糖降低可见于低血糖症,如饥饿、胰岛素过量等。血糖检测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及治疗效果评估,对于低血糖症的诊断及病因查找也有重要意义。此外,某些应激状态、内分泌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血糖异常,通过血糖检测可辅助诊断相关疾病。 解析:血糖检测是生化检验中的重要项目,其结果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至关重要。糖尿病是常见的糖代谢紊乱疾病,血糖水平的准确测定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低血糖症也不容忽视,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及时检测血糖可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一些全身性疾病或内分泌紊乱也会影响血糖,血糖检测能为这些疾病的诊断提供线索。 2. 简述肝功能检查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答案: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肝细胞受损时释放入血导致其升高,常见于肝炎、肝硬化等。白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其升高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肝胆系统情况,有助于黄疸类型的鉴别,如肝细胞性黄疸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阻塞性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溶血性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在肝脏疾病、胆道疾病等时可升高,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解析: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功能的重要手段,各项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肝脏的健康状况。ALT 和 AST 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其升高程度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白蛋白的合成是肝脏的重要功能之一,其水平变化能直观体现肝脏的合成能力。胆红素代谢指标对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具有关键作用,不同类型黄疸时胆红素的变化特点不同,有助于准确判断病因。ALP 和γ-GT 在肝脏和胆道疾病时的变化,能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参考,如在肝癌、胆管炎等疾病中它们可能升高。 五、病例分析题(15 分) 患者,男性,55 岁。因反复乏力、食欲减退 2 年,加重 1 周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 10 年。体检:慢性病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掌(+),蜘蛛痣(+),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 120U/L,AST 100U/L,总胆红素 56μmol/L,直接胆红素 32μmol/L,白蛋白 30g/L,球蛋白 40g/L,凝血酶原时间 18 秒(对照 12 秒)。血常规:Hb 100g/L,WBC 3.0×10⁹/L,PLT 60×10⁹/L。血脂:总胆固醇 5.8mmol/L,甘油三酯 2.2mmol/L。请分析该患者的病情。 答案:患者有乙肝病史 10 年,目前出现反复乏力、食欲减退,皮肤巩膜黄染,肝掌、蜘蛛痣,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存在肝硬化。肝功能检查中 ALT、AST 升高,提示肝细胞有损伤;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升高,结合患者黄疸表现,考虑有黄疸,且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可能存在胆汁淤积;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例倒置,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凝血功能障碍。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降低,有贫血表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脾功能亢进有关。血脂升高,可能与肝脏代谢功能异常有关。综合考虑,该患者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伴有黄疸形成、凝血功能障碍、脾功能亢进及脂质代谢异常。 解析:该病例通过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乙肝病史是肝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乙肝感染可导致肝脏反复损伤,逐渐发展为肝硬化。患者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如乏力、黄疸、肝掌、蜘蛛痣、腹水等,均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特点。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进一步支持了肝脏损伤及功能下降的诊断,黄疸类型的判断有助于了解病情的具体情况。血常规结果提示存在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细胞减少。血脂升高可能是由于肝脏代谢紊乱引起。综合各方面表现,明确患者的病情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伴有多种并发症和代谢异常,为后续的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