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吉林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空气 B. 石油 C. 干冰 D. 碘酒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酒精挥发 C. 食物腐烂 D. 瓷碗破碎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木炭 B. 铁丝 C. 红磷 D. 硫粉
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2个氢分子:2H B. 3个氧原子:O₃
C. 4个水分子:4H₂O D. 5个钠离子:5Na⁻
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铜丝作导线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天然气作燃料 D.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7.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C.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溶质只能是固体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
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朝着有人的方向
9.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氧化镁:MgO₂ B. 氯化锌:ZnCl
C. 氢氧化钙:Ca(OH)₂ D. 碳酸钠:NaCO₃
10.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铁制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C.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小
D. 银的导电性最好,所以电线一般用银制
二、多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H₂O B. CO₂ C. H₂SO₄ D. Fe₂O₃
2.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Fe + CuSO₄ = FeSO₄ + Cu
B. 2H₂O₂ = 2H₂O + O₂↑
C. C + 2CuO = 2Cu + CO₂↑
D. NaOH + HCl = NaCl + H₂O
3. 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Cl、KNO₃、NaOH B. HCl、Na₂CO₃、CaCl₂
C. CuSO₄、BaCl₂、HNO₃ D. KOH、MgCl₂、Na₂SO₄
4. 下列关于酸和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 碱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
C.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蓝
5. 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单质:氧气、氮气、铁 B. 化合物:水、二氧化碳、氯化钠
C. 氧化物:氧化铜、五氧化二磷、过氧化氢 D. 混合物:空气、海水、冰水混合物
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7.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2H₂ + O₂ = 2H₂O
B. S + O₂ = SO₂↑
C. 2KMnO₄ = K₂MnO₄ + MnO₂ + O₂↑
D. Fe + CuSO₄ = FeSO₄ + Cu
8.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石墨和C₆₀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9. 下列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 >Ag>Pt>Au
B.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C.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D.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10. 下列关于溶液的配制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 用固体配制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C.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D. 配制溶液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三、填空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
(2)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3)人体缺乏______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4)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原因是______。
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₁℃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t₂℃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3)将t₂℃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₁℃,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若A中混有少量B,可用______的方法提纯A。
4.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四、判断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2.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
3.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4.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 )
5.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
6. 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
7.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8. 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
9. 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
10.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五、简答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简述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2. 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不能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
3. 为什么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4. 简述在实验室如何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C
- 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空气是混合物,石油是混合物,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
2. 答案:C
- 解析:食物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酒精挥发、瓷碗破碎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 答案:A
- 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4. 答案:C
- 解析: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木炭燃烧发出白光,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硫粉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5. 答案:C
- 解析:2个氢分子表示为2H₂,3个氧原子表示为3O,5个钠离子表示为5Na⁺,4个水分子表示为4H₂O正确。
6. 答案:C
- 解析:天然气作燃料利用其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铜丝作导线利用导电性,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升华吸热,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硬度大,都属于物理性质。
7. 答案:B
- 解析:溶液不一定无色透明,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8. 答案:B
- 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左物右码;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9. 答案:C
- 解析:氧化镁化学式为MgO,氯化锌化学式为ZnCl₂,碳酸钠化学式为Na₂CO₃,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₂正确。
10. 答案:B
- 解析: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合金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银导电性好但成本高,电线一般不用银制。
1. 答案:ABD
- 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H₂O、CO₂、Fe₂O₃都属于氧化物,H₂SO₄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2. 答案:AC
- 解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Fe + CuSO₄ = FeSO₄ + Cu、C + 2CuO = 2Cu + CO₂↑属于置换反应;2H₂O₂ = 2H₂O + O₂↑属于分解反应,NaOH + HCl = NaCl + H₂O属于复分解反应。
3. 答案:A
- 解析:NaCl、KNO₃、NaOH在水中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HCl与Na₂CO₃反应,CaCl₂与Na₂CO₃反应,CuSO₄与BaCl₂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4. 答案:ABC
- 解析:酸中一定含氢元素,碱中一定含氢氧根离子,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是变蓝。
5. 答案:ABC
- 解析:氧气、氮气、铁属于单质;水、二氧化碳、氯化钠属于化合物;氧化铜、五氧化二磷、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
6. 答案:CD
- 解析: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7. 答案:ACD
- 解析:2H₂ + O₂ = 2H₂O、2KMnO₄ = K₂MnO₄ + MnO₂ + O₂↑、Fe + CuSO₄ = FeSO₄ + Cu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S + O₂ = SO₂,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硫不用标气体符号。
8. 答案:ABD
- 解析:金刚石、石墨和C₆₀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变红;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其还原性;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色素和异味。
9. 答案:ABCD
- 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 >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作为金属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依据。
10. 答案:ABC
- 解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用固体配制溶液用到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用到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仰视读数会使量取液体体积偏大,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 (1)2N;(2)3SO₄²⁻;(3)\(Al_{2}\overset{ + 3}{O}_{3}\);(4)H₂O
2. (1)肥皂水;(2)隔绝氧气;(3)碘;(4)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 (1)B>A>C;(2)75;(3)B>A>C;(4)降温结晶
4. (1)\(4Al + 3O_{2}=2Al_{2}O_{3}\);(2)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3)\(3CO + Fe_{2}O_{3}\xlongequal{高温}2Fe + 3CO_{2}\);(4)铜、银;硝酸锌
1. 答案:×
- 解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只含一种元素但不是单质。
2. 答案:×
- 解析: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3. 答案:×
- 解析: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
4. 答案:√
- 解析: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
5. 答案:×
- 解析: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不能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6. 答案:×
- 解析:氢原子没有中子。
7. 答案:×
- 解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8. 答案:×
- 解析: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
9. 答案:×
- 解析: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10. 答案:√
- 解析: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浓硫酸液滴飞溅。
1.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_{3}+2HCl = CaCl_{2}+H_{2}O + CO_{2}\uparrow\)。不能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为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3.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而铁生锈后生成的铁锈是疏松多孔的,不能阻止铁继续与氧气、水接触,所以铁制品更容易被腐蚀。
4.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