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西安工商学院《首饰发展史与鉴赏》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书体多样,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书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那么,楷书形成于哪个朝代?( )
A. 汉朝 B. 魏晋南北朝 C. 隋朝 D. 唐朝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构建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请问,这一格局被称为什么?(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雅尔塔体系 C. 两极格局 D. 多极化格局 (分值:5 分)
3、18 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文件。请问,其中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体系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哪一部?( )
A. 《人权宣言》 B. 《1791 年宪法》 C. 《拿破仑法典》 D. 《1875 年宪法》 (分值:5 分)
4、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共和制到帝制的演变。以下关于罗马帝制建立的原因和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军事独裁的出现,为帝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 帝制的建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C. 罗马帝制的建立标志着罗马文明的衰落和灭亡
D.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于雅尔塔体系的特点,描述准确的是:( )
A. 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主导世界政治格局
B. 建立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 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
D. 以上选项均正确
6、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运动。以下关于戊戌变法背景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激发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变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C. 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为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D. 清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是戊戌变法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
7、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以下关于戊戌变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B. 戊戌变法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取得了成功
C. 戊戌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最终以失败告终
D. 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8、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以下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 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B. 导致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畸形发展,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庸
C. 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
D. 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公平合理的分配,消除了贫富差距
9、在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中,《十二铜表法》具有重要地位。请问,《十二铜表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A. 维护平民利益 B. 确立罗马法体系 C. 限制贵族权力 D. 以上都是 (分值:5 分)
10、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关于古代希腊哲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苏格拉底强调通过对话和思考追求真理 B. 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 C. 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D. 古代希腊哲学完全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1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试图通过改革来实现国家的富强。请问,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 守旧势力的强大 B.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 缺乏群众基础 D. 以上都是 (分值:5 分)
12、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推动了欧洲社会的思想解放和宗教多元化。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的主张。那么,“因信称义”的内涵是?( )
A. 只要内心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B. 依靠教会和神职人员才能得救 C. 通过购买赎罪券才能得救 D. 遵守教会的教规才能得救
13、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以下对科举制度的作用,阐述全面的是:( )
A. 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平等的晋升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 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C.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普及
D. 以上选项均正确
14、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以下关于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的变化,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限制了考生的思想
B. 采用八股取士的形式,束缚了文人的创造力
C. 科举制度更加公平公正,为社会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
D. 科举制度逐渐僵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
15、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是社会的基本结构。以下关于种姓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B. 不同种姓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不能通婚和交往
C. 种姓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障了每个人的权利和机会
D. 种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的流动和发展
16、罗马帝国是古代世界的强大帝国之一。以下关于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准确的是:( )
A. 实行元首制,元首掌握最高权力
B. 建立了严密的官僚体系和法律制度
C. 地方实行行省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以上选项均正确
17、在 19 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请问,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阶级结构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
A. 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B. 贵族阶级的衰落 C. 中产阶级的壮大 D. 以上都是 (分值:5 分)
18、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四大发明影响的阐述,不准确的是:( )
A.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承
B. 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 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探险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
D. 四大发明的外传直接导致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
19、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宗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下关于基督教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 1 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
B. 基督教的教义强调原罪、救赎和天堂地狱的观念
C. 基督教在中世纪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对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D. 基督教的传播始终是和平的,没有与其他宗教和文化产生冲突
20、工业革命对19世纪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还对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冲击。以下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普及,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B. 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环境恶化
C.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渐形成,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D. 工业革命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差距缩小,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21、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以下关于美国内战影响的叙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 废除了奴隶制度 C. 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D. 美国内战结束后,种族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22、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了侵略和掠夺,以下关于列强侵华战争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列强的侵华战争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全球性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的爆发有着复杂的原因,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萨拉热窝事件 C.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D. 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盛行
24、中国古代的文学体裁丰富多样,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代表了不同时期文学的主流形式。那么,元曲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经济的繁荣 B. 文人地位的提高 C. 社会矛盾的尖锐 D. 民族融合的加强
25、中国古代的文学体裁丰富多样,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表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 唐诗、宋词、元曲代表了不同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C. 明清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 D.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毫无关系
26、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问,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
A. 《新青年》的创办 B. 提倡白话文 C. 反对旧礼教 D. 宣传马克思主义 (分值:5 分)
2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问,设立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是哪里?( )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分值:5 分)
28、古代印度的佛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以下关于佛教的教义和传播,说法错误的是:( )
A.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
B. 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C. 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原汁原味,没有与当地文化融合
D. 佛教的传播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29、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以下关于明治维新的内容,不准确的是:( )
A. 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B. 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改革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买卖
C. 文化上,倡导文明开化,学习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实行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D. 军事上,建立常备军,实行征兵制;但军队完全听命于天皇,没有建立现代化的军事指挥体系
30、中国近代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和新文学。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那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 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分析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体系的演变、规则调整以及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本题5分)探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3、(本题5分)详细论述古代腓尼基文明的航海贸易、文字传播及对地中海文明的影响。
4、(本题5分)论述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塑造。
5、(本题5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与轴心国的战略战术及其胜负原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简述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2、(本题5分)阐释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发展策略及国际影响。
3、(本题5分)阐释近代以来科技进步对军事战略和武器发展的影响。
4、(本题5分)阐释中国古代瓷器制作技术的发展、主要窑口及外销影响。
5、(本题5分)分析古代印度文明的种姓制度的内容、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材料:“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何独特价值?”探讨墨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伦理和政治等方面的独特贡献。
2、(本题10分)以下是一段关于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传播的描述材料:“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请依据该材料,分析四大发明传播的途径和对世界文明的重要意义。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