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2419502 上传时间:2025-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订线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生物化学中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下关于其各级结构特点和功能体现的描述,哪一个是恰当的?( ) A. 蛋白质具有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一级结构是氨基酸的线性排列,决定了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二级结构如α螺旋和β折叠通过氢键维持;三级结构由疏水相互作用等维持,形成特定的三维构象;四级结构是多个亚基的组合。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例如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特定的结构 B.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没有必然联系,结构的变化不会影响其功能 C.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最重要的,决定了其所有的功能 D.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一旦形成,就无法改变,从而限制了其功能的多样性 2、关于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以下关于其各个时期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体形成 B.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清晰,便于观察和计数 C.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 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细胞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3、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细菌在土壤中的分解作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以下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生殖方式主要是二分裂 B. 真菌都是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等,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 D.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样,包括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等 4、在微生物学的知识体系中,当研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时,以下哪种环境因素对于细菌的生长速率影响最为显著?( ) A. 温度 B. pH 值 C. 氧气浓度 D. 光照强度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分为 DNA 和 RNA 两大类。以下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 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B. RNA 通常是单链结构,包括 mRNA、tRNA 和 rRNA 等,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 DNA 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两条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稳定的结构,其中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 D. 细胞中的核酸只有 DNA ,RNA 是在细胞合成蛋白质时临时转录形成的 6、动物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维持着生命活动的平衡。以下关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C. 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其作用具有微量高效、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等特点 D.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但在多数情况下,激素调节起着主导作用 7、在生物的免疫系统方面,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同作用,以下哪种描述是最恰当的?( ) A. 体液免疫主要通过产生抗体来清除游离在体液中的抗原,细胞免疫则通过效应 T 细胞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防御功能。例如,对于某些病原体,体液免疫先发挥作用,若病原体侵入细胞内,细胞免疫则进一步清除 B.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两个独立的免疫过程,彼此之间没有关联,分别应对不同类型的病原体感染 C. 细胞免疫在免疫系统中起主导作用,体液免疫只是辅助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D.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效果是相互抵消的,因此在免疫反应中需要精确调控两者的平衡 8、对于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以下关于其各个时期的特征和重要性的描述,哪一种是准确的?( ) A.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前期染色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末期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有丝分裂保证了细胞的遗传物质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之间的精确传递,维持了细胞的遗传稳定性 B.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是随机的,没有规律可循 C. 有丝分裂对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没有直接影响,只是一种简单的细胞分裂方式 D. 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可以随意颠倒,不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 9、在动物营养学的研究中,当考虑动物的营养需求时,以下哪种营养素对于维持动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是不可或缺的?( ) A. 碳水化合物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 10、基因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以下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可能导致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B.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等特点 C.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性状,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11、对于细胞呼吸这一生物过程,以下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相同,只是反应场所不同 B. 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参与,产生大量能量,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产生少量能量,产物为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两者在能量产生效率、产物和适用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C. 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更高效,是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相似,只是有无氧气的区别,对细胞的影响不大 12、关于生物进化的机制,在探讨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时,以下哪一种解释是最深入的?( ) A. 遗传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作用于这些变异,使得适应环境的个体有更多机会生存和繁殖,从而逐渐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当种群的基因库发生足够大的变化,形成生殖隔离时,新的物种就可能产生 B.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动力,遗传变异和物种形成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没有自然选择,就不会有遗传变异和物种形成 C. 物种形成是一个突然发生的过程,与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由环境的剧烈变化导致的 D. 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相互独立地作用于生物种群,它们对物种形成的贡献是均等的 13、关于生物的生殖方式,以下对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有性生殖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后代,增加了遗传变异的机会,有利于物种的进化 B.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能够快速繁殖后代,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C.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而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 D. 无性生殖在生物界中比有性生殖更普遍,是大多数生物主要的生殖方式 14、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带来了许多可能性。当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一种生物时,以下哪种考虑是至关重要的?( ) A. 评估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遵循伦理和法律规范 B. 只关注技术的可行性,不考虑其他因素 C. 不进行任何风险评估,随意进行基因改造 D. 只考虑短期的经济效益,忽略长期影响 15、在动物生理学中,关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B.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心房和心室组成,心房收缩将血液泵入心室,心室收缩将血液泵出心脏 C.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D. 血压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其高低受到心脏收缩力、血管阻力、血容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某医院的门诊量为每天 500 人次,其中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占 10%,求该医院每天需要安排多少张病床? 2、(本题5分)已知某溶液的浓度为 12%,现要将该溶液稀释成浓度为 6%的溶液 1000ml,需取原溶液多少毫升? 3、(本题5分)某种疾病的治愈率为 78%,在一个有 220 名患者的治疗组中,有多少人可能被治愈?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阐述生理学中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及调节机制。 2、(本题5分)分析预防医学中三级预防的概念及具体措施。 3、(本题5分)分析预防医学中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4、(本题5分)分析预防医学中疫苗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5、(本题5分)分析预防医学中职业卫生的重要性及防护措施。 四、病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一名 30 岁女性,近两个月来感到疲劳、乏力,皮肤出现瘀点和瘀斑,牙龈易出血。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白细胞计数正常,血红蛋白轻度降低。请探讨可能的病因、还需完善的检查项目以及相应的治疗策略。 2、(本题10分)一位 65 岁男性,突发右侧肢体瘫痪,伴言语不清 3 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头颅 CT 检查显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请分析病情,急性期的治疗措施,以及康复治疗计划。 3、(本题10分)一名 45 岁女性,反复咳嗽、咳痰 5 年,每年冬季加重。近一周来咳嗽加剧,伴有呼吸困难。听诊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胸部 X 线显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请判断可能的诊断、需要进一步做的检查以及治疗原则。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