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订线
中国计量大学
《老化与健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生物的遗传密码子,以下关于其特性和作用的描述,哪种说法是比较合理的?( )
A. 遗传密码子是 m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它具有通用性、简并性和不重叠性等特点。通用性意味着几乎所有生物都使用同一套密码子;简并性指多个密码子可以编码同一种氨基酸;不重叠性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读取。遗传密码子是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的关键环节
B. 遗传密码子是随意设定的,不同生物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密码子
C. 遗传密码子没有简并性,每个氨基酸都由唯一的密码子编码
D. 遗传密码子的特性对生物的遗传和进化没有意义
2、在生物的物质代谢中,关于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关系,以下描述不准确的是?( )
A.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糖类可以通过糖酵解途径转化为脂肪酸,进而合成脂肪
B. 当体内糖类供应不足时,脂肪可以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进一步转化为糖类,为机体提供能量
C. 蛋白质可以在体内经过脱氨基作用转化为糖类和脂肪,但糖类和脂肪不能完全转化为氨基酸,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
D.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是相互独立的,不会受到其他物质代谢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其他物质的代谢
3、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有关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影响,以下哪种描述是恰当的?( )
A.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结构变异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数目变异如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引起疾病或影响物种的进化
B. 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没有任何影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C. 染色体变异只会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无性生殖不会出现
D. 染色体变异都是有害的,会导致生物死亡
4、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关于生物膜系统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构成,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B. 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C. 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同时还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会随着细胞的生命活动而发生变化
5、在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中,胚胎发育的过程受到精确的调控。当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是原因之一?( )
A. 基因表达的异常调控、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或细胞间的通讯障碍
B. 胚胎会自动修复所有的异常,正常发育
C. 异常只会影响胚胎的外观,不影响其内部器官的形成
D. 异常是随机发生的,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6、关于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假设要研究一个特定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以下哪种方法是有效的?( )
A. 分析该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寻找可能的调控元件,如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结合位点,以了解基因转录起始的调控机制
B. 检测细胞内与该基因表达相关的转录因子的浓度和活性变化,转录因子可以与基因的特定序列结合,促进或抑制基因的转录
C. 研究该基因的染色质结构,包括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等,这些表观遗传修饰可以影响基因的可及性和转录效率
D. 以上方法都可以综合运用,从多个层面揭示基因表达调控的复杂机制,从而深入理解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及其生物学意义
7、在生物的进化证据方面,关于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证据如何支持进化论,以下哪一种阐述是最有力的?( )
A. 化石记录展示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化历程;比较解剖学揭示了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同源器官,表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胚胎学研究发现不同动物胚胎早期发育相似,反映了物种进化的亲缘关系;分子生物学通过分析基因和蛋白质的序列差异,为物种的进化关系提供了更精确的证据
B. 这些进化证据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不能完全支持进化论的观点,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修正
C. 化石记录是最重要的进化证据,其他如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作用相对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D. 进化证据只是一些巧合和相似性,并不能确凿地证明生物是进化而来的,进化论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
8、在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中,当探讨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响应机制时,以下哪种信号分子通常能够在细胞内快速传递信号并引发一系列反应?( )
A. 激素
B. 神经递质
C. 第二信使
D. 细胞因子
9、在微生物学的知识体系中,当研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时,以下哪种环境因素对于细菌的生长速率影响最为显著?( )
A. 温度
B. pH 值
C. 氧气浓度
D. 光照强度
10、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其特征对于种群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通过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进行调查
C. 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稳定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 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但对种群密度没有直接影响
11、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物种的形成是一个重要的事件。当一个种群由于地理隔离而逐渐分化时,以下哪种因素最有可能促进新物种的形成?( )
A. 不同的自然选择压力、遗传漂变和基因交流的限制
B. 种群之间保持频繁的基因交流,共享遗传变异
C. 环境条件保持完全一致,没有差异
D. 随机的基因突变,不考虑其对适应性的影响
12、对于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探讨 DNA 和 RNA 的结构与功能差异时,以下哪一项分析是最透彻的?( )
A. DNA 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呈双螺旋结构,稳定性高,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负责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RNA 通常为单链结构,包括 mRNA、tRNA、rRNA 等,在遗传信息的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转录和翻译
B. DNA 和 RNA 的区别仅仅在于碱基的种类和五碳糖的不同,它们的功能基本相似,都可以作为遗传物质
C. RNA 的结构比 DNA 更复杂,功能也更多样化,因此在某些生物中,R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DNA 只存在于细胞核中,RNA 只存在于细胞质中,它们在细胞内的分布是绝对分离的
13、对于生物的种群特征和数量变化,以下关于其相关概念和规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这些特征可以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通过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进行调查
C.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其数学模型为 Nt = N0λt ,其中λ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D. 在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 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且 K 值是固定不变的
14、在植物的生殖器官和发育过程中,以下关于花的结构和果实形成的描述,哪一项是恰当的?( )
A. 花的结构和果实的形成是随机的,与植物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无关
B. 花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部分组成,不同部分在传粉和受精过程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果实的形成通常是经过传粉、受精后,由子房发育而成,其类型和结构与花的结构和发育过程密切相关
C. 果实的形成只与雌蕊有关,雄蕊没有作用
D. 花的结构和果实的形成在不同植物种类中是完全相同的
15、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中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B. 自由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的跨膜运输
C.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D. 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如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
16、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特点和影响,以下哪种描述是恰当的?( )
A.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是随机发生的,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没有意义
B. 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通常发生在 DNA 复制时,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等特点;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往往会导致较大范围的遗传物质改变,对生物的性状和生存可能产生更显著的影响
C.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D.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程度相同,没有差异
17、在生态学的研究中,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时,以下哪种服务功能最有可能首先受到影响?( )
A. 提供食物、水和原材料等物质产品
B.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等生态调节功能
C. 文化和精神方面的服务功能,如旅游和娱乐
D. 所有服务功能同时受到同等程度的影响
18、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细菌在土壤中的分解作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以下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生殖方式主要是二分裂
B. 真菌都是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等,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
D.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样,包括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等
19、对于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以下关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相互关系的描述,哪一项是准确的?( )
A.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B. 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和蛋白质,脂肪和蛋白质也能轻易地转化为糖类
C. 在一定条件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糖类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可以经过转化生成糖类;蛋白质经过脱氨基作用生成的不含氮部分可以转变为糖类和脂肪
D. 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是单向的,糖类只能被消耗,不能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
20、在生物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机制中,关于两者的协同作用和相互关系,以下哪一种解释是最清晰的?( )
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但作用时间短暂,激素调节作用缓慢、广泛但持久。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例如,在应激情况下,神经系统首先做出反应,随后激素调节也参与进来,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B.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调节方式,彼此没有任何关联,各自独立发挥作用
C. 激素调节是生物体主要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只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起辅助作用
D.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在作用效果上总是相互拮抗的,以维持生物体生理功能的平衡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某医院的急诊室平均每天接诊患者 88 人次,其中需要留观的患者占 21%,求该急诊室每天需要安排多少张留观床位?
2、(本题5分)某患者进行一项心脏超声检查,测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为 160ml,收缩末期容积为 60ml,求左心室射血分数是多少?
3、(本题5分)某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45g,溶液总质量为 300g,求该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本题5分)已知某患者的呼吸频率为 22 次/分,潮气量为 450ml,求该患者每分钟的通气量是多少?
5、(本题5分)某种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 25 分钟繁殖一代,现初始有 150 个细菌,经过 2.5 小时后,细菌总数是多少?
三、病例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一名 55 岁女性,有糖尿病病史。近期出现足部麻木、疼痛,皮肤颜色变暗。请分析该患者可能出现了什么并发症?应如何进行治疗?
2、(本题5分)患者,男,16 岁。因咽痛、发热 3 天,全身水肿 1 天入院。患者 3 天前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 38.5℃,自行服用感冒药后症状无缓解。1 天前出现双眼睑及双下肢水肿,逐渐加重。查体:血压 150/90 mmHg,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全身皮肤水肿,以颜面及双下肢为著。实验室检查: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白蛋白降低,补体 C3 下降。请诊断该患者的疾病,并阐述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
3、(本题5分)一位 48 岁男性,因咳嗽、咳痰 2 个月,痰中带血 1 周入院。胸部 CT 显示右肺上叶有一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取活检。请分析可能的诊断,并说明治疗策略。
4、(本题5分)一个 22 岁的大学生,因不洁饮食后出现腹痛、腹泻,大便为水样,每日 10 余次,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查体有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请诊断可能的疾病,并给出治疗建议和预防方法。
5、(本题5分)一位 78 岁女性,因突发左侧肢体瘫痪 3 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房颤病史。头颅 MRI 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请分析该患者的病因,脑梗死的分期,治疗原则及康复治疗方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分析人体免疫学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2、(本题10分)阐述脑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3、(本题10分)分析大动脉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