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专升本测试题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zj****8 文档编号:12399886 上传时间:2025-10-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97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专升本测试题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5年专升本测试题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专升本测试题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 B.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D.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由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 答案:B 解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A错误;《史记》是纪传体通史,C错误;《资治通鉴》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D错误。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静谧 鞠躬尽瘁 妇孺皆知 B. 懊悔 锋芒必露 一拍即合 C. 撺掇 杂乱无张 参差不齐 D. 屏嶂 鞠躬尽瘁 参差不齐 答案:A 解析:B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C项“杂乱无张”应为“杂乱无章”;D项“屏嶂”应为“屏障”。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C. 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D. 他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项“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将“改进”改为“提高”;C项语序不当,应是“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艰巨任务”。 4. 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比喻) B.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 C.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比喻) D.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 答案:B 解析:A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项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B. “河”一般专指黄河,“关”一般专指函谷关 C. 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 古代女子成年是十五岁,称为“及笄”;男子成年是二十岁,称为“加冠” 答案:无(题目有误,四个选项表述均正确) 6.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表现了时光的匆匆流逝,蕴含着消极悲观的情感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C. 《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没有借助任何景物描写 D.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主要是为了展现大海的美丽 答案:B 解析:A项该句蕴含着积极乐观的情感;C项借助了景物描写来烘托情感;D项展现大海的雄伟壮阔,表达诗人的雄心壮志。 7.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个人物是刘备、关羽、张飞 B. 《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 C. 《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是孙悟空 D. 《红楼梦》中“葬花”的人物是薛宝钗 答案:D 解析:“葬花”的人物是林黛玉。 8.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确凿(què) 菜畦(wā) 桑葚(shèn) B. 轻捷(jié) 油蛉(líng) 斑蝥(máo) C. 攒成(cuán) 敛在(liǎn) 人迹罕至(hǎn) D. 秕谷(bǐ) 系长绳(jì) 拗过去(ǎo) 答案:B 解析:A项“菜畦”的“畦”读qí;C项“敛在”的“敛”读liǎn;D项“系长绳”的“系”读xì。 9. 下列对小说《骆驼祥子》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B. 祥子在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变得自私、懒惰、狡猾,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 C. 小说通过描写祥子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D. 以上表述都正确 答案:D 10. 下列关于议论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B.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C.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D. 论证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答案:D 解析: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是论据。 二、多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与“静谧”意思相近的有( ) A. 安静 B. 宁静 C. 寂静 D. 喧闹 答案:ABC 解析:“喧闹”与“静谧”意思相反。 2.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鲁迅作品的有( ) A. 《呐喊》 B. 《彷徨》 C. 《朝花夕拾》 D. 《骆驼祥子》 答案:ABC 解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作品。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有( ) A.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 C. 他的脸像熟透了的苹果 D. 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答案:ABC 解析:D项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4.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B.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C. 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 古代女子成年是十五岁,称为“及笄”;男子成年是二十岁,称为“加冠” 答案:ABCD 5. 下列诗歌中,属于唐代诗人作品的有( ) A. 《次北固山下》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C. 《天净沙·秋思》 D. 《观沧海》 答案:AB 解析:《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观沧海》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人。 6. 下列对小说《简·爱》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小说讲述了一个自幼父母双亡的孤女简·爱,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并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B. 简·爱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 C. 小说通过简·爱的爱情经历,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种种问题 D. 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是小说的主线 答案:ABCD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有( ) A. 鞠躬尽瘁 B. 锋芒毕露 C. 一拍即合 D. 杂乱无章 答案:ABCD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有( ) A. 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B.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C. 他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D. 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答案:BC 解析:A项“过去的”和“往事”语义重复;D项语序不当。 9.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有( )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B.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 C.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D.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答案:ABCD 10.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小说的有( ) A. 《骆驼祥子》 B. 《简·爱》 C. 《呐喊》 D. 《朝花夕拾》 答案:AB 解析:《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三、填空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论语》是一部记录_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__体著作。 答案:孔子 语录 解析:《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 “采菊东篱下,________。”这句诗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________》。 答案: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解析:此句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3. 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物 情节 环境 解析: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4.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解析:举例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对比论证突出强调论点。 四、判断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 答案:√ 解析:《孟子》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教诲,游说诸侯等内容。 2.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解析:赋予油蛉和蟋蟀人的行为“低唱”“弹琴”。 3.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 答案:√ 解析:这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基本常识。 4. 《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表现了时光的匆匆流逝,蕴含着消极悲观的情感。( ) 答案:×(蕴含着积极乐观的情感) 解析:该句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新旧交替,时光匆匆,但也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5. 《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 ) 答案:√ 解析:鲁智深为收服一众泼皮,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竟将杨柳树连根拔起。 6. 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在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变得自私、懒惰、狡猾,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 ) 答案:√ 解析:三起三落让祥子的希望一次次破灭,最终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 7.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其中论点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 答案:×(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解析: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8. 《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没有借助任何景物描写。( ) 答案:×(借助了景物描写来烘托情感) 解析:借夕阳西下的景象烘托出诗人的断肠之愁和漂泊天涯的孤寂。 9. 《红楼梦》中“葬花”的人物是薛宝钗。( ) 答案:×(是林黛玉) 解析:林黛玉因寄人篱下、父母双亡,又兼遭遇宝玉的“金玉良缘”试探,葬花时感花伤己,写下《葬花吟》。 10.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 答案:√ 解析:把红的、粉的、白的分别比作火、霞、雪,同时构成排比句式。 五、简答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请简要概括《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它强调了学习与思考要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获得智慧。 解析:学习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思考是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深入理解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 2. 请简要分析《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的妙处。 答案:这句诗妙在通过描写海上日出,残夜将尽,旧年未去,新春已至的景象,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生”“入”二字,将“日”与“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解析: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3. 请简要概括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三起三落。 答案: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埋葬虎妞,祥子又卖掉了车。 解析:祥子的命运随着这三起三落而跌宕起伏,最终走向堕落。 4. 请简要阐述议论文中举例论证的作用。 答案:举例论证的作用是通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它能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因为具体的事例能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论点所阐述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和可读性,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解析:如在论述某个观点时,列举一些典型的事例,能让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可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专升本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