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江西师范大学《分子免疫学》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重要过程。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有机物的合成。以小麦为例,其光合作用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产生的 ATP 和 NADPH 用于暗反应
B. 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CO2 的固定和 C3 的还原都需要酶的催化
C. 光照强度、温度和 CO2 浓度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D.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 CO2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复杂多样。在观察细胞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则没有。以下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C.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 ATP 中的化学能
D. 所有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器,只是数量和形态有所不同
3、在植物生理学的领域,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存和生长的关键过程。当植物处于不同的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时,其光合作用的效率会发生变化。以下哪种情况会最显著地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
A. 同时增加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B. 只增加光照强度,不改变二氧化碳浓度
C. 只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不改变光照强度
D. 减少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4、生物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关于生物变异的类型和特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C.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 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的,都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促进生物的进化
5、群落是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其结构和演替具有一定的规律。在一片森林中,不同的物种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群落结构。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B. 群落的水平结构常呈镶嵌分布,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因素有关
C.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D. 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群落会按照自然规律发展
6、关于动物的行为学,以下对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和联系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没有区别,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B.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能够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C. 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与先天性行为一样固定不变
D. 先天性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没有意义,学习行为才是重要的
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通常越弱
B.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基础,其调节机制主要是负反馈调节
C. 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甚至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D.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无关,只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变化
8、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以下关于其结构和功能的说法,哪一个是准确的?( )
A.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生物只存在捕食关系,没有其他相互作用
B. 食物链是由生产者、消费者组成的单向营养传递链,食物网则是由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它们不仅反映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还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C.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差
D.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能量传递是没有损耗的,效率为 100%
9、在植物病理学的范畴里,当探讨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时,以下哪个因素对于病害的传播和扩散起着重要作用?( )
A.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B. 寄主植物的抗性
C. 环境条件
D. 农业栽培措施
10、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其特征对于种群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通过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进行调查
C. 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稳定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 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但对种群密度没有直接影响
11、在生物的能量流动研究中,对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以下哪个因素会产生显著影响?( )
A. 食物链的长度,越长的食物链能量损失越多
B. 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消费者的能量摄取和利用效率不同
C. 生态系统的类型,如森林、草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特点各异
D. 以上因素都会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共同决定了能量在生物群落中的流动和分配模式
12、在动物生理学的研究中,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调节生物体的生理过程。当内分泌系统失调时,以下哪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 )
A.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等功能可能出现异常
B. 生物体能够自行调整,恢复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C. 内分泌系统失调对生物体没有任何影响
13、在生物遗传变异的研究中,对于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的贡献,以下哪种观点是恰当的?( )
A. 基因突变是罕见的事件,对生物进化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B. 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大多数是有害的,只有极少数有利的突变能够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从而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 基因突变总是导致生物性状的显著改变,直接推动生物的进化
D.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非编码区域,对生物的表型和进化没有实质性影响
14、关于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在解释细胞分化的机制以及全能性的实现条件时,以下哪一种论述是最准确的?( )
A.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不同类型的细胞表达不同的基因组合,从而形成特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具有全能性的细胞,如受精卵和早期胚胎细胞,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但其全能性的实现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
B. 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过程,一旦细胞分化完成,就不能再恢复到未分化状态,全能性也随之丧失
C. 细胞的全能性意味着任何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不受细胞类型和发育阶段的影响
D. 细胞分化和全能性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是由不同的机制控制的独立过程
15、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配子的特殊分裂方式,它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例如,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以下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B. 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C. 减数分裂Ⅱ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但没有同源染色体
D.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以形成四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
16、在细胞生物学中,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下哪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
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其脂质双分子层结构为细胞提供了稳定的屏障
B.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如物质运输、信号转导、细胞识别等,它们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C. 细胞膜的流动性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它使得细胞能够进行变形运动、胞吞胞吐等过程
D. 细胞膜能够完全阻止有害物质进入细胞,并且可以精确地控制物质进出,不会出现任何错误或异常
17、在生物的分类学中,有关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等级,以下哪种描述是正确的?( )
A. 分类等级越高,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B. 这些分类等级是随意划分的,没有科学依据
C. 分类等级越低,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分类等级越高,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差异越大。这一分类系统有助于我们了解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
D. 界是最小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18、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了解物种的濒危机制是制定有效保护策略的基础。当一个物种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时,以下哪种情况最有可能导致该物种濒危?( )
A. 物种的生存空间缩小,食物资源减少,繁殖成功率下降
B. 物种会迅速适应新的环境,不会受到栖息地破坏的影响
C. 物种会迁移到其他地方,不会面临濒危的风险
D. 栖息地的破坏只会影响物种的个体数量,不会影响其生存能力
19、在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中,关于激素的分泌调节和作用机制,以下哪项描述是恰当的?( )
A. 激素的分泌受到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反馈调节等多种机制的调控。激素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从而调节细胞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功能。不同激素之间还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B. 激素的分泌是恒定不变的,不受任何调节机制的影响
C. 激素与受体的结合是不可逆的,一旦结合就会持续发挥作用
D. 激素只对特定的器官和组织起作用,对全身的生理功能影响不大
20、关于生物的遗传变异,以下对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内部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可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B.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结构变异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数目变异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染色体组的成倍增加或减少
C. 基因突变通常是微小的、随机发生的,而染色体变异往往是较大范围的、比较明显的变化
D.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对生物的进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更大
2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C.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 内环境稳态一旦遭到破坏,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但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22、在遗传学的领域,基因的表达调控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当研究一个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的表达时,如果环境因素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下哪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 )
A. 基因的表达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
B. 基因的表达不受环境影响,始终保持恒定的水平
C. 环境变化会导致基因结构的突变,从而改变基因的表达模式
D. 环境因素只影响蛋白质的结构,不影响基因的表达
23、对于生物的适应性进化,假设要探讨一个物种如何适应极端环境,以下哪个方面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
A. 物种的形态结构变化,如特殊的身体构造和器官
B. 生理生化过程的调整,例如代谢途径和酶活性的改变
C. 行为模式的改变,以更好地获取资源和躲避威胁
D. 以上方面都可能是物种适应极端环境的重要机制,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方面,可以揭示生物适应性进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4、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关于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和重要特征的演变,以下哪种描述是合理的?( )
A.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依次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在进化过程中,身体结构、呼吸方式、生殖方式等重要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从水生到陆生,呼吸器官从鳃进化为肺;生殖方式从体外受精逐渐发展为体内受精;身体结构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B. 脊椎动物的进化是跳跃式的,没有明显的顺序和规律
C. 脊椎动物的重要特征在进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保持着原始的形态和功能
D. 脊椎动物的进化只与环境变化有关,与遗传变异没有关系
25、在免疫学的范畴内,当探讨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时,以下哪种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到识别和呈递抗原的关键作用?( )
A. 巨噬细胞
B. B 淋巴细胞
C. T 淋巴细胞
D. 树突状细胞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免疫系统的紊乱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请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例,说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
2、(本题5分)论述动物的生殖策略,包括卵生、胎生、卵胎生等方式的特点和适应意义。
3、(本题5分)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分析其异同点和进化上的意义。
4、(本题5分)阐述植物的激素在种子萌发和休眠中的调控作用,分析激素如何协同影响种子的萌发过程和休眠状态的解除。
三、实验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植物生理学实验中,学生们研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他们通过测量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请分析该实验的原理、步骤和结果的解释,以及如何协调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提高产量。
2、(本题5分)在探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实验中,通过构建食物链或食物网模型,分析能量在不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请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规律,实验中如何测量和计算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如何通过实验结果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并探讨能量流动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3、(本题5分)在探究细胞的自噬作用实验中,通过荧光标记、电镜观察等方法检测细胞内自噬体的形成和降解。请分析细胞自噬的生理意义和调控机制,解释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和判断标准,以及该实验在疾病研究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4、(本题5分)在动物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实验中,测定血清中葡萄糖、胆固醇、肌酐等指标。发现不同动物个体或疾病模型中,这些指标的水平变化显著。请分析血液生化指标与动物生理病理状态的关系,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样本处理方式。
5、(本题5分)为了研究基因的表达,实验小组进行了蛋白质合成的实验。他们利用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观察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过程。请分析该实验的目的、实验技术的原理、实验结果的解读以及对基因表达机制的揭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论述动物的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
2、(本题10分)论述细胞的高尔基体在细胞壁合成中的作用。
3、(本题10分)论述动物体内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及其生理意义。
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