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2024何帆中国经济报告.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33734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PDF 页数:158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何帆中国经济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2023-2024何帆中国经济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2023-2024何帆中国经济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2023-2024何帆中国经济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2023-2024何帆中国经济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157 目录 发刊词:从明天起,关心大势,做好小事.1 01 中国经济下一步走势怎么样?.8 02 为什么说市场经济差不多够用就行?.17 03 什么样的政策信号能够提高信心?.25 04 宏观波动如何影响微观决策?.32 05 中国有通货紧缩压力吗?.41 06 需要担心债务危机吗?.49 07 需要担心金融危机吗?.57 08 房地产市场到底怎么了?.65 09 我们是不是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了?.72 10 怎样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替代?.82 11 新能源行业会成为下一个主导产业吗?.90 12 怎样判断火箭能不能上天?.98 13 怎样看清地缘政治的底层逻辑?.107 14 中美关

2、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113 15 遇到气候变化,怎么换个思路去做事?.122 16 为什么会加强对互联网大企业的监管?.128 17 就业形势有什么新变化?.134 18 为什么企业要创造更多的好工作?.140 19 怎样教育我们的下一代?.145 20 我为什么要去考个电工证?.152 发刊词:从明天起,关心大势,做好小事发刊词:从明天起,关心大势,做好小事 你好啊,我是何帆,欢迎来到我的年度报告。1.让我来猜一猜。过去一年,对你来说,很可能是等待的一年,观望的一年。很多事情你想做,但又不知道该不该做。2/157 做生意的,在考虑要不要再做下去。越做越不好做,再做下去赔钱了怎么办?就算运

3、气好,现在赚的不少,可谁又知道,明天会不会突然遇到巨大的风险?想买房的,不知道还要不要买。要是不买,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又该怎么投呢?有工作的,在想要不要换一份工作。没工作的,在想要不要找一份工作。有的时候,你觉得可能会有特别好的事情要发生,比如,疫情结束了,经济是不是要报复性反弹啊?结果,并没有发生。有时候,你又担心会有特别糟糕的事情发生,比如,会不会有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甚至战争啊?结果,也没有发生。往往是这样的:越是没有发生,你心里反而越慌,网络上又是各种耸人听闻的流言,搞得你心神不宁。那让我告诉你,接下来一年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大概率,接下来一年会回归正常。注意,我并不是说,能回到一个最

4、鼎盛的时期,每个行业都繁荣,每个人都乐观。但是,我们很可能已经闯过了最危险的关口。三年新冠疫情,我们熬过去了。很多行业经历了震荡,但现在都在学习适应新的游戏规则。是的,中美关系还很紧张,但彼此之间,大致已经知道对方的底牌,管控危机更有章法了。所以,你要是能看清你要是能看清这些大势,就会知道,现在不用再犹豫不定了。你现在就可这些大势,就会知道,现在不用再犹豫不定了。你现在就可以考虑为未来做规划,现在该动手做事了。以考虑为未来做规划,现在该动手做事了。2.这个结论,是我在过去一年在实地调研中收集信息,像做拼图游戏一样,一点点拼出来的。这一年我去了内蒙古、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湖

5、南、贵州、重庆、四川、陕西、山西我这可以算是报复性调研。我把今年的调研主题定为宏观,因为宏观是这一年最热 3/157 门,也是最重要的话题。凑巧的是,宏观经济学也是我长年研究的领域。算起来,我已经有将近 20 年的宏观政策研究经验了。但是,和宏观经济学惯常的研究方法不一样,我不只看统计数据,和同行交流,还会更多地去基层,看看宏观如何下到地面,接到地气,影响普通人的生活。3.今年的年度报告,我要首先带给你我对宏观形势的判断。今年的年度报告,我要首先带给你我对宏观形势的判断。我看到,中国经济的基本盘并没有动摇。市场经济还在,基础设施还在,制造业的实力也还在。这么多年重视教育,年轻一代的实力可不算差

6、。这还不算,更让我深受触动的是,咱们中国人还有一股子不甘心和不服气。就像爬山一样,我们已经爬了很久,终于能看到山顶了。距离山顶这么近,再想放弃,就会很不甘心。我们离山顶近到能看到那些先我们一步到达峰顶的人了。他们能上去,我们要是上不去,就会很不服气。在我看来,这股子不甘心和不服气的劲头,就是中国经济的火箭燃料。如果基本盘还在,那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就相当简单了。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总需求不足。对宏观经济学家来说,如果总供给出了问题,他们可能会直挠头,没有啥好办法,但遇到了总需求不足,他们的底气就足了,学的就是这个。总需求不足怎么办?用宏观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啊。政策要怎么出招?当然是要用组合拳,必要

7、的时候要出大招。宏观经济说到底靠的是信心。信心看什么?看政策的信号。我看到的是,中国经济正枕戈待旦,只等冲锋号令。讲完宏观形势,在今年的年度报告里,我还要向你报告讲完宏观形势,在今年的年度报告里,我还要向你报告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影响。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影响。没错,我们会讲到 AI。现在,大家都在谈论 AI,众说纷纭,听得你可能有点心慌。你会问,AI 4/157 会不会替代我的工作啊?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AI 会不会替代人类啊?其实,这不是你现在需要关心的问题。1879 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但过了 20 年,美国的家庭和企业里用上电的只有 3%,又过了 20 年,这个比例才急剧提高到一半左右。如

8、果说 AI 就是未来的电,那我们现在大概还在昏昏暗暗的 1880 年,而不是到处亮灯的 1920 年。但你不要忽视了真正的电,我指的是新能源。从电动汽车到光伏组件,从发电到电网,这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是的,这个行业现在还在苦苦奋战,群雄逐鹿,未知鹿死谁手,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这个行业是要成为主导产业的,这个行业是注定要改造地球的。所以,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今年的年度报告里,我还选了火箭行业,这是为了让你感受一下看起来离你很远的高科技行业,其实离你很近,就在你的身边。讲完技术进步,在今年的年度报告中,我还将为你指出讲完技术进步,在今年的年度报告中,我还将为你指

9、出四个未来要关注的重大趋势。四个未来要关注的重大趋势。两个趋势和政治有关。2024 年又到了美国的大选年,这场大选比往年更闹腾。那么,我们该怎么去看门道呢?谁当下一任美国总统,又会对中美关系有什么影响呢?还有,俄乌战争,以及中东危机,再一次提醒我们去关注地缘政治。我做政策研究这么多年,攒了一些心得体会,想跟你分享。我会告诉你,如何把地缘政治当成算术题来解。除了这两个跟政治有关的趋势,我还要跟你分享一个和技术有关的趋势,那就是为什么政府会对科技巨头企业加强监管。了解了这个趋势,你会对未来的行业发展和经济格局有更多的洞察。最后一个趋势是气候变化。我们会讲到气候变化对经济带来的挑战,当然也有机遇。在

10、这里,我还要再跟你预告一下,这些趋势将对未来有相当长期的影 5/157 响,所以,它们都是我未来调研的主题,我还会在以后的年度报告中为你做进一步深入的解读。4.说了这么多,到最后还是要回到最重要的问题。你一定会问,那我该怎么办?先别急,让我再帮你把宏观和微观的区别划出重点。宏观和微观最大的差别就是宏观和微观最大的差别就是:微观是自己决定的,宏观微观是自己决定的,宏观是要和别人一起决定的。是要和别人一起决定的。既然是大家一起决定的,宏观的最终结果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就是说,一个人相信的不是真理,所有人都相信的才是真理。你怎么看不重要,别人怎么看才重要。爱丽丝进入奇幻世界之后,发现所有的一切

11、都不可思议。在宏观世界里,你也会发现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在宏观世界里,同一件事物,你越相信它,它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你越不相信它,它成功的概率就越小。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要告诉你,宏观不是微观的加总,你不能总是用微观的思路去解宏观的题目。而且,你一定要告诉自己,个体的命运往往不取决于微观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宏观的趋势。你可能会问,可是,我只是一个微观个体,我决定不了宏观啊。那麻烦不就来了?如果我决定不了宏观,又该怎么办呢?你可以把宏观趋势想象成天气的变化,而微观主体是在田地里干活的农民。农民控制不了天气阴晴,但要学会“看天吃饭”。明天会不会下雨,是不是晴天,他们有一种本能的直觉。下雨多要排涝,下

12、雨少要抗旱,不管天气怎样,他们都要找到应对的方法。在经济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那些有智慧的微观主体都会注意去看宏观趋势,但更会找到应对宏观 6/157 趋势的办法。如果说宏观趋势就是潮流,那我们应该是去赶潮流,还是反潮流呢?其实都不是。你有没有注意到游泳健将到大江大河里游水?想游到对岸,按照直线距离往前游,会正好迎着浪,反而更费力气。省力省时的办法是斜着游,顺着波浪,把阻力变成推力,同时还要盯着自己的目标,不断调整方向,一点点靠近。通过做小事,不断做出小的调整,找准方向,就是微观通过做小事,不断做出小的调整,找准方向,就是微观主体应对宏观波动的最好经验。主体应对宏观波动的最好经验。在今年的年度报告

13、里,我想告诉你,我采访了那么多微观主体之后,从他们那里都学到了什么。我采访了做餐饮的小老板。他的创业经历很曲折,成功过,也失败过,干了一摊不行,那就另起一摊。如果你只看宏观,那他以前干失败的生意,都是宏观统计里活不下去的小微企业,但宏观数据是不对的。那些看似失败的“小生意人”又站起来了。当你把他们一生的奋斗连起来看,就能看到他们并不是失败者,而是成功者。他们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买了房买了车,养活了家庭,创造了就业机会,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你看,做小事就像串珠子,能把你的一生串成美丽的项链。我还采访了职业学校的老师。他们教的都是差生。在中国,只要学习成绩不好,就会被当成差生,于是,这些孩子就变得越

14、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厌恶学习。能教好学生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教这些所谓的差生。你只是一个普通老师,你改变不了教育体系,甚至改变不了教学大纲,那又能做什么呢?我采访的一个老师,对一个孩子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就改变了孩子的一生。他只是跟这个孩子说:“我看你挺能蹲 7/157 的,能蹲下去,就能学好焊工。”这个孩子后来真的在焊工技能大赛里拿了第一名。你看,做小事就像点穴,拿捏得准,可以四两拨千斤。所以,我最想告诉你的就是,当我们逐渐回归正常之后,你要用心去做的可能不是大事,而是小事。还记得你在饭桌上听过好多人吹牛皮,讲的都是宏伟目标,他们都说要改变中国、改造世界。那些人现在都去哪里了?大多数都消失得无影

15、无踪了。他们当年看起来那么神气,那么光鲜,其实不过是因为大时代有大浪,他们都是大浪激起的泡沫。不要去做泡沫,来和我一起做一块石头。不要去说大话,来和我一起踏踏实实地做好该做的小事。天才诗人海子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希望,从明天起,我们都来关心大势,做好小事,学习小的技能,享受小的快乐,攒够充足的底气,准备好迎接大的洪流。用户留言 潘津:又听见何老师熟悉的声音,我们一个个小浪来听何老师讲解大浪。虽然我们都是太阳光的受体,但是我们也是要弄明白太阳光的成因。Charles:我们每个人人都生活在大势里面,个人都在做着一件一件小事。全球气温在持

16、续的变高,从而导致极端异常气候频发,最近今天的极冷天气就是一个例子。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控制是全球的共识,12 号结束的全球气候大会是迄今为止参加国家及人数最多的一次!我们每个人在气候里面影响都非常非常小,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做到身体力行的为环保做一些贡献,那就是集体的力 8/157 量。比方少开车多坐公共交通、饭店点餐适量少产生店剩饭(餐厨垃圾).。减少碳排放人人可以贡献力量!用户 5286:慢学习和深学习,是学习应有的样子,也是唯一正确的学习方式。宁向东:我们要相信下一个经济周期的到来,要为那个时刻积蓄力量。经济周期是不可避免的。低谷固然是坏事,但从人生的长期性来看,也是好事。它可以让我们慢下来

17、,去反思成长周期里面发生的很多事。过去十几年,因为互联网触达率大幅提高,知识供给过于丰富,我们不自觉地进入到快学习的状态。现在,这股热乎劲应该过去了,这也许是回归正常学习状态的一次契机。李盈: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写全年的经济报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说经济不行,这是显而易见的,并不是了不起的洞见;如果说经济行,那就得提供坚实的数据并说明未来的增长点。不过这对于一直深入一线,走遍了祖国 15 个省市的何帆老师来说,是不难找到答案的。中华民族本来是一个极富韧性的民族,重压之下一定有很多好的解决方案涌现出来。因此,作为一个对现实负责的经济学家,帆老师所做的就是将他的所听、所见、想,用一条完整的逻辑

18、线把它描述出来,后讲给我们听,讲述这些群众的智慧。0101 中国经济下一步走势怎么样?中国经济下一步走势怎么样?你好啊,我是何帆,欢迎来到我的年度报告。9/157 今年的年度报告,既讲宏观,又讲趋势。我们先从宏观讲起。说到宏观,那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宏观经济到底怎么样了?下一步又会怎么样?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很多研究机构,各大券商,都要推出自己的研究报告,有分析,也有预测。但你听完之后还是觉得不踏实。专家的观点很可能不一样,有的乐观,有的悲观,你不知道该站谁。再说了,那都是别人告诉你的现成的答案,不是你自己推导出来的,少了这个中间的推导过程,你还是没有解出这道题。所以,这一讲,除了要告诉你结

19、论,我还要跟你分享一个方法,帮你在遇到纷繁复杂的宏观问题时,学会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1.为什么在宏观问题上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先跟你说说我碰到的一件有意思的事。有个搞房地产的企业家朋友约我喝茶,他说,想向我请教一下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我本来以为他要跟我抱怨中国经济有多糟糕,房地产的生意有多不好做。我还猜,他可能会问我,要不要转型啊,转到哪个行业更好啊。结果,我猜错了。他问我的问题是,何老师,你觉得现在是不是一个重大的机会啊?要是别的行业的企业家问我还有没有机会,我都不会觉得奇怪。可是,这位是搞房地产的啊,你也知道,现在房地产生意太不好做了,那他怎么还来问我有没有机会,而且还是重大机会呢?想啥呢

20、?我就问他,你先说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他说,我们这个企业不是上市公司,不追求报表上的业绩,一直稳扎稳打,特别谨慎,但企业发展的速度可不慢。回头去看,就是因为把握住了几个重大的时机,而这几个时 10/157 机都是在危机之后,别人都觉得很悲观的时候。比如,1997年和 1998 年东亚金融危机,2003 年出了 SARS,2008 年遇到全球金融危机,都是经济状况不好,企业经营困难,弥漫着悲观预期,但转过年来,都是好行情。他是商场上的老江湖,摸爬滚打几十年了。最近的状况让他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商业直觉:搞不好,又到了那种十年一遇的机会了。他说,要真是这样,那可就是我退休之前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21、,错过就不再有了。可是,他又有点心里没底,所以找我商量。你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回答他的?你先想想,要是你,会怎么回答。到了这节课的结尾,咱们再对对答案。为什么要跟你讲这个故事呢?这个故事能告诉你,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是多么地重要。宏观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都是猜答案,而且,要猜别人心中的答案。你觉得经济前景好不好不重要,别人觉得经济前景好不好才重要,于是,这就变成了一种心理博弈,能猜透别人心思的才是赢家。也就是说,你要知道自己怎么想,还要知道别人怎么想,还要知道别人怎么想你怎么想,还要知道别人怎么想你怎么想别人怎么想 你说,打住打住,这怎么猜得出来,太复杂了。2.怎样用“拼图法”判断宏观基本盘?其实,并

22、不复杂。宏观问题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都有参考答案。接下来,我来帮你找这个参考答案。怎么找呢?很简单,我们来给经济增长算一笔账。这就是你经常听到的“三驾马车”,也就是要看消费、投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净出口这三个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我把这叫做“拼图法”,也就是要像玩拼图游戏一样,把一块块拼 11/157 图拼起来。一说到“三驾马车”,你就要明白,这是从总需求的角度去看 GDP。总需求的意思是说,最后是谁把我们生产的东西买走了,买走了之后干嘛用了。好,我们一驾驾马车挨着看。第一驾马车是消费,这你很熟悉,生产出来的产品,手机也好,汽车也好,被消费者买走了。第二驾马车是投资,这是企业和政府的事,他们造机

23、器、盖厂房、修公路,这都是投资,投资是为了以后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投资的钱来自于储蓄,注意,宏观经济学里的储蓄不只是说你存在银行里的钱,事实上,只要你没有拿去消费,而是留下来等着以后消费,这部分钱都叫储蓄。第三驾马车是净出口,也就是出口减去进口,这计算的是来自国外的对本国产品的需求。玩拼图游戏的时候你知道,窍门是先易后难,比如,先找边框上的拼图,再找中间的拼图。按照这样的思路,我再帮你简化一下。在这三驾马车里,净出口的影响并不大。中国是大国,所有的大国,比如美国、日本、印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三只有小国,尤其是对外开放程度很高的小国,比如新加坡、挪威、科威特,才主要靠

24、外需。所以,结论有了:除非世界经济发生了特别好,或是特别差的消息,否则就不会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太大的影响。咱们主要还是看内需。内需又包括消费和投资。内需里消费所占的比例更高,粗略估算,消费占 GDP 的比例大约为55%,比一半略多,投资的比例大约为 40%,比一半略少。消费的特点是比较稳定,在短期内,想要显著提高消费是不大可能的。大致来说,在 2010 年之后,消费的增长速度和 GDP的增长速度大体相当,也就是说,消费只是跟着往前走,没 12/157 有掉队,但也没有领头。你可能会说,不对,疫情过后,大家都不敢消费了,花钱更省了。是的,有这种现象,但我们稍后会讲到,消费终究会回归正常,保持和 G

25、DP 增长大体相当的速度。说到这里,那就只剩下投资这一驾马车了。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变量。我们再把投资细分,最重要的又有三种投资,分别是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什么时候制造业投资的增长速度更快呢?有几种情况。比如,房子卖得好,房地产就会带动上下游的制造业。再比如,出口订单多,会拉动出口企业的投资。还有,技术进步的速度快就会掀起一波企业投资热潮。这个最后的影响因素是你特别需要关注的,因为 2023 年制造业投资总体来说不温不火,但高技术产业的投资速度明显快于一般的制造业企业。这是个信号。你看,拼到最后,我们手上还有最后两块拼图: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是拖后腿的,基础设施投

26、资呢?要在前面拽。2024 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就要看朝前拽的力量更大,还是拖后腿的力量更大。所以,当你去看那些让你眼花缭乱的宏观报告的时候,记住化繁为简,去找这两个关键变量,并不断地更新它们的动态。比如,我帮你查了,2023 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 7.9%,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7.2%。前三季度的数字出来之后,你会看到,1-9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9.7%,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6.2%。这说明,总的来说,拖后腿的力量更大一些,但朝前拽的力量也在使劲。你看,拼图法就是这么容易。你要找的最重要的两块拼图就是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找到了它们,你就能猜对八九成。那我们猜到了什

27、么?有什么结论?结论就是:中国经济中国经济 13/157 并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差。并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差。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疫情三年,中国经济就如同生了一场大病。一觉醒来,大汗淋漓。现在呢?虽然病情已经过去了,但总觉得这里那里还不舒服,体能好像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所以,想要完全康复,还得慢慢休养、好好锻炼。3.怎样用“和面法”调整宏观预期?问题来了,那为什么在2023年,尤其是2023年上半年,市场上有那么多的悲观情绪呢?这是因为,宏观趋势的变化宏观趋势的变化速度慢,但市场预期的变化速度快,这就很容易出现落差。速度慢,但市场预期的变化速度快,这就很容

28、易出现落差。这个落差就像个跷跷板,一头高,一头低。2023 年上半年,这个跷跷板是市场预期在上面,经济复苏在下面。什么意思呢?一开始,大家预期疫情过后,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所以,大家的期望很高。但经济复苏并没有达到预期,是的,人们是出门旅游了,但旅游支出比原来少了,原来要去新马泰,现在去趟淄博就挺心满意足了。是的,人们开始出去聚餐了,但点的菜少了,点的菜便宜了。看到这样的情况,大家就觉得失望了。那到了下半年呢?这个跷跷板就变成经济复苏在上面,市场预期在下面了。也就是说,经济已经逐渐回暖,但市场上的悲观情绪还像浓雾一样没有散尽。后来,有的企业就会回过味来,原来市场有点过度悲观了。好多企业挺过了过

29、去三年的冲击,但到了 2023 年上半年突然挺不住了,开始陆续退出市场,但是,之后又有很多新企业加入进来。这就是市场调整的过程,肯定是比较痛苦,但该来的总会来的,而且该来的已经来了。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启发是:机会往往就在这种落差中。机会往往就在这种落差中。14/157 有了落差,就要调整,偏离了基本盘,迟早是要回来的。有了落差,就要调整,偏离了基本盘,迟早是要回来的。所以,你就要学会不断地调整预期。我把这叫做“和面法”,水多了放面,面多了加水。同样,乐观过头了,就要来点理智的悲观。悲观过头了,就要来点乐观。你看,这也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好处,它能让你变得更加平和、冷静。回到我们一开始说的故事,你

30、可能想知道,我是怎么回答那位房地产企业家朋友的。我是这么跟他说的,现在就想找到十年不遇的好机会,那是没有的,但是你要是再等上十年,碰上二十年不遇的机会,倒是有可能的。所以,活得久更重要。你可能会说,照这么说,是不是中国经济在近期内很难再恢复高速经济增长呢?不,不是的。跟很多人的观点不一样,我觉得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必做到尽善尽美,只要能做到差不多够好就行。关于这个观点,我会在下一讲为你详细解释。思考题 说到这里,我给你出一道思考题吧。回想一下你经历过的经济变化,或是市场行情变化,你还记得什么时候大家曾经过度乐观,什么时候大家曾经过度悲观吗?欢迎你在留言区

31、留言,和大家分享。好了,这一讲先讲到这里,我是何帆,咱们下一讲再见。划重点 1.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三个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它们也被叫做“三驾马车”。2.宏观趋势的变化速度慢,但市场预期的变化速度快,这就很容易出现落差。机会往往就在这种落差中。15/157 3.我们要学会不断地调整预期。乐观过头了,就要来点理智的悲观;悲观过头了,就要来点乐观。用户留言 陈澍:中国经济没有以前那么好但也没有现在预期那么差,投资、消费、净出口的三驾马车都会往理性的均值回归,预期差并不是真的差,预期好可能需要时间好,人生与经济都有周期起伏,而我们需要穿越周期看趋势,站在未来看现在,调整预期看增长,修复信心看业绩,

32、这才是宏观的意义,近似的正确总好过精确的错误!Tian:对三架马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宏观层面来看,市场终究会回归理性,市场上的选择的背后暗含着疯狂与理性,很多时候人们的选择不是理性计算而来的,而是跟随市场的脚步而做出的抉择。市场回归理性其实就是人们退去幼稚,走向成熟的时候,而这也是对市场的考验,也是企业能够捕捉的机会,当所有的事情回归到本来面目的时候,就需要思考自身真正的价值所在。娄兰森林:哈哈哈,何帆老师太接地气了,一直等到 0点,等更新值得。1.大半夜被逗得嘎嘎乐。“你要知道自己怎么想,还要知道别人怎么想,还要知道别人怎么想你怎么想,还要知道别人怎么想你怎么想别人怎么想”2.“和面法”

33、,水多了放面,面多了加水。确实,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好处,它能让你变得更加平和、冷静。3.我市场经营不算丰富,前几年开生鲜网店,感觉明显的也是疫情刚放开时候大家曾经过度乐观,疫情第二年时候大家曾经过度悲观,四线小城老百姓的个人体感而已,待跟着何老师继续学习 诚:“和面法”调整预期,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乐观过度了来点理智的悲观,悲观过度了再来点乐观。16/157 生活就是这么起起伏伏的,人们的情绪也是不断变化的,适应才是最重要的。看清宏观,才能更好的把握微观,做好当下的决策。王梓:活的久最重要,各行各业均是这样,三驾马车抓关键,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复苏的关键,而且是相互影响,用投资带动消费,用消费刺

34、激各种投资,市场是动态变化,这两个关键点也需要各种政策的相互支持,期待后面的学习继续加深对宏观经济的认识与理解 王登峰:假如把房地产比做一栋房子的支柱,那么今天由于这根支柱特别粗,已经从原来支柱变成了地基,如何让接下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房地产不仅不是危机,反而会成为国家经济地基。至于如何进行利用或者转型,还在尝试阶段,过去该洗牌的已经洗的差不多,剩下来的的房企,反而机会更多,毕竟刚需过好,人们还需要进行改善住房,过去一胎三口之家,二居室或者三居室,需要进行换房,需要三居室、四居室,甚至五居室和六居室。人们对于美好生活追求不会放弃,那么刚需就会换另外一种方式出现,只要好好做房地产,往后还会有机会

35、,只是暴利时代过去了,人们不会拿房地产进行投资,投资保值的功能丧失了,刚需依然不变,如何要刚需什么时候买都是应该的。刘朔:为什么很多扛了三年的企业在 2023 年上半年跨了?这就像是期盼战争结束的希望,觉得圣诞节战争就会结束,新年战争就会结束,结果实际等到了那一天,发现不是如此,结果就崩溃了。就像“望梅止渴”说的一样,心里有希望,那你就能继续咬牙坚持下去,但这不应该是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或者里程碑,否则希望破灭人也就完了。反过来说,只要我们不是想着“只要 XX 就好了”,而是战略上乐观,17/157 战术上谨慎,那么我们就能够继续坚持下去,等待复苏的真正到来。遙望沈二:疫情三年中第二年和第三年物

36、流行业过于悲观的人比较多,因为私营企业采取和面法的就经营的很好,尤其药企的货量非常大,调整不好的变直接倒闭!疫情后物流行业整体恢复较慢,又有悲观情绪,但听完老师的课才明白:第一,预期值过高;第二继续调整开始和面才行呀 奇一:用我自己的话来记今天的重点:1.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净出口)要齐头并进,否则马车跑不快。2.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3.做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还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To be or not to be?特区粮民:2023 疫情放开之后,我也觉得经济有一波急速的增长,为此我还调整了我的经营策略,结果这个策略也没给我带来增长,反而还带来了压力,大家都在笼子里关了

37、三年吧,大门打开大家急于想接触外面的世界。都以为增长会飞速上升,结果出去以后三年没挣钱兜里是空空如也就是,是在空空如也的路上。所以我进了一批档次,稍微高一点的货,结果销量很惨淡。所以看起来做法很理性,但最终不适应,原因就是没有理性的分析,多听听何帆老师的课就对了!0202 为什么说市场经济差不多够用就行?为什么说市场经济差不多够用就行?你好啊,我是何帆,欢迎来到我的年度报告。上一讲,我们说到如何用拼图法找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变量,也说到如何在市场预期和经济复苏的落差中寻找机会。在上一讲的最后,我们引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经济还能实现高速经济增长吗?这一讲,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18/157

38、1.区分长期变量和短期变量很重要 你可能听到过一种说法,有人说,中国经济可能也就这样了,没法再恢复高速增长了。乍一看,好像是这么一回事。从 2012 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就跌到了 8%以下,之后,除了 2021 年,再也没有超过 8%。这几年,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也很大,GDP 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2020 年是2.24%,2022 年是 3%。觉得中国经济不可能再实现高速增长的人们经常会提到一些理由,比如,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那以后劳动人口数量就要减少,干活的人少了;再比如,中国经济要经历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到产业结构转型,但从国际经验来看,以服务业为主的成熟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很可能

39、不如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更高。这些观点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要是仔细去看,就会发现他们答题的时候洋洋洒洒,写了很多,但实际上没有认真审题,跑题了。注意,他们说的都是长期变量,长期变量是干吗的?它们会影响到一国经济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里的潜在增长速度,但它们会影响到短期的经济增长,也就是某一年的 GDP 增长目标吗?不会的,长期变量对短期目标并无影响。我来打个比方,就说跑马拉松吧。一个人 60 多岁的时候,和他 30 多岁的时候,跑出来的成绩肯定是不一样的。年纪大了,体能下降,成绩就没有年轻时候好。这是肯定的。但是,你下一场马拉松的成绩是由什么决定的?这跟年龄可没有关系。你不能说,我 1

40、1 月跑上海马拉松,成绩是四个小时,12 月跑深圳马拉松,成绩是五个小时,成绩不好,是因为年长了一个月。这么说是狡辩。那什么才是影响当下这场 19/157 马拉松成绩的变量?当然是你有没有认真训练啊。所以,你看,区分长期变量和短期变量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关心中国能不能实现高速经济增长的时候,就和关心下一场马拉松能不能跑个好成绩是一样的,我们关心的都是短期变量。那好,我们就从短期变量来分析。从短期来看,中国现在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不足,也就是说,居民的消费意愿不足,企业的投资意愿不足,大家都在观望。这看起来好像会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是有现成的药方的。这不是什么疑难病症,而是常见病。市场经济都会遇

41、到这样的问题:能把东西生产出来很容易,但想把它们都卖掉很难,也就是说,总需求经常会小于总供给,变成短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有时候会过度乐观,有时候会过度悲观,过度乐观,就会出现经济过热,过度悲观,就会出现经济低迷。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归根到底,要让大家有信心,而信心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宏观政策传递出来的信号。既然总需求不足是常见病,那对宏观经济学家来说,遇到这样的问题反而更有底气。那么多的历史经验、国际经验,都能帮我们找到方案。可以说,之所以会有宏观经济学,就是为了要解决总需求不足这个会周期性出现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找到了。要是用一句话总结,治疗总需求不足的方案很简

42、单:用一句话总结,治疗总需求不足的方案很简单: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就行。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就行。到底怎么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呢?别着急,我们到下一讲会更详细地解读。但是,在讨论该怎么做的问题之前,让我们先讨论一下该不该做。2.确定先后次序很重要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采取宏观刺激政策,理由是这 20/157 是治标的,不是治本的。那什么才是治本的?他们认为,应该是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建立更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中国的市场经济需要不需要完善呢?太需要了。比如说,有的地方政府还会搞保护主义;又比如说,有些领域可以让民间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再比如说,资本市场

43、需要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所以,从长远来看,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就能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这些观点我们都同意,但进一步朝前走,会有个岔路口,观点就有分歧了。在这个岔路口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先保增长,一个选择是先搞改革。问题来了,我们该怎么选呢?哪个先后次序更好呢?你可能会问,既然增长和改革都很重要,为什么不能同时做呢?因为至少在短期内,改革和增长是有冲突的。改革会带来阵痛,所以它不可能立竿见影地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在阵痛期,经济增长速度反而会下降。我们在刚开始改革的时候,改革的收益非常显著,比如农村改革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解决了粮食紧缺的状况。但越到后面,改革的成本越高,阵痛期可能会更长,

44、那就要忍受更长时间的经济低迷。经济低迷的时间长了,人们的信心没了,再想发动增长就非常难了。所以,海外才会有一种唱空中国的声音,他们说中国的改革改不动了,经济增长就要结束了。可是,过去四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如果一定要等到一切条件都具备,才能发展经济,那中国经济奇迹压根就不会发生。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 20 世纪 80年代出现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既没有明晰的产权,也没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它们很难从银行贷款,也很难招募 21/157 高端人才。要是按照教科书上的经济学,乡镇企业就是个不应该出生的怪胎,但恰恰是这样的“四不像”,适应了当时的经济环境,居然能遍地开花、由小变大、异军突

45、起。再后来呢?市场经济会进一步地演化,于是,新的物种,比如上市企业、跨国公司,就会逐渐替代原来的乡镇企业。这说明市场经济是个有机体。它会从小变大,小的时候你看它可能挺丑的,长大了就好看了。它也有复原的能力,你看它像是生病了,萎靡不振,过不了几天就好了,又生龙活虎了。我们再想,既然它是个有机体,那它越长越大,自我修复的能力会更强呢,还是更弱呢?我觉得和以前相比,现在的中国经济更有韧性。我先不说中国经济的规模这么大,单凭惯性就能继续朝前走,我也不说中国已经有了一批能干的企业家,特别勤奋,特别会想办法,一条路走不通,就换另一条路,我只说我看到的一种更为隐形,但极为强大的力量,那就是中国人的一股子不甘

46、心和不服气的劲头。要是到了最后,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是我们没法接受的。预判中国经济前景的时候,你不能忽视这种最基本、最深厚的民意。如果市场经济有自我进化和自我修复的能力,那是靠什么呢?靠的是经济增长。次序对了,也就是说,先稳定增长,再推进改革,保增长和搞改革这两件事都更容易。经济增长能推动改革。这是因为,改革总会让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想要顺利推进改革,就得尽可能扩大受益者,减少受损者,而有了经济增长的红利,这事更容易做得到。那换个次序呢?要是先改革,再增长,很可能改革和增长都不成功。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个相当漫长的经济低迷期,士气就会低落,信心更难恢复。于是,原来在经济增长时期没有出现

47、22/157 的问题,一个个都暴露出来了。越是想解决问题,问题反而越多,这就是次序颠倒惹出的麻烦。所以,理清轻重缓急很重要。增长容易,更轻,改革很难,更重,但增长很急,改革则缓。事缓则圆,欲速不达,这个道理到现在也没变。3.“差不多够用”生活哲学 所以,想要让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并不需要完美的市场经济,只要有一个差不多够用的市场经济就行。差不多够用?你会追问,到底多少算够用?60 分算及格,还是 80分算及格?要是拿一张卷子去考中国经济,那在改革开放之前,要到 60 分可能很不容易,到了 80 年代,能答出来 60 分,90年代能答 80 分,到了现在,我给中国经济打 90 分。你可能会问,

48、既然都考了 90 分了,为什么不再努把力,考个 100 分呢?以我这么多年当学生、教学生的经验,我可以告诉你,考 90 分比考 100 分更划算。当学生的都知道,从 60 分提高到 80 分,甚至 90 分并不难,但从 90 分提高到 100 分就太难了。考 90 分略有挑战,能逼着你好好学习,但又不会给你太大的压力,搞得你天天熬夜,精神紧张。学有余力,你还有时间去参加别的活动,做你想做的事情,生活更丰富多彩,技能更全面,人生也更丰富。把全部时间都拿来准备考 100分,无意中束缚了自己。执着于考 100 分的学生进到社会之后经常会觉得更有挫败感,更脆弱。真实世界中可没有那么多能考 100 分的

49、试卷。这里面其实有一个生活哲学,我把它称为这里面其实有一个生活哲学,我把它称为“差不多够用差不多够用哲学”,也就是说,我们不用追求最优解,只要有相对满意的哲学”,也就是说,我们不用追求最优解,只要有相对满意的解就足够了。解就足够了。23/157 我说的“差不多够好”哲学,既不是让我们降低标准,也不是让我们躺平不干,而是说,你要找好方向,选好次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相信成长的力量。只要是在成长,就有自我的变化,也有自我的修复。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去呵护这种成长的力量。这不仅需要智慧,而且需要耐心。思考题 最后,我给你出一道思考题吧。你觉得自己是完美主义者,还是更习惯“差不多够好”就行?对你来说,那

50、种生活哲学更有用?欢迎你在留言区留言,跟大家分享。好了,这一讲就先讲到这里,我是何帆,咱们下一讲再见。划重点 1.治疗总需求不足的方案通常是,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2.越是想解决问题,问题反而越多,这就是次序颠倒惹出的麻烦。3.我们可以多多借鉴“差不多够用哲学”,也就是,不用追求最优解,只要有相对满意的解就足够了。用户留言 陈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向中高速高质量增长是大势所趋,无论是人口结构调整还是经济结构转型都在印证这点,但长期变量对短期走势的影响或许还低于情绪影响;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声音需要有,保增长稳改革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有主次有轻重有缓急,这个“度”更需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