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数学三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A、H、S、T、Y、Z这6个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4个 B.5个 C.6个
2.王老师散步,每分钟走8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1小时大约可以走( )千米。
A.3 B.4 C.5
3.下面( )代表2.3。
A.点 B.点 C.点 D.点
4.205.9的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是 ,正确选项是( )。
A.205、0.9 B.0.9、9 C.9、0.9
5.和0.6米不一样长的是( ).
A.6分米 B.6厘米 C.米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9.26<9.62。 (___)
7.小丽只过了4个生日,她一定只有4岁。(______)
8.302不管乘几,积的中间一定会有0。(____)
9.小明跑50米用了8.8秒,小强用了9.1秒.小强的成绩好.(____)
10.阴影部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______)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440÷5的商是(______)位数;89×52的积是(______)位数.
12.在括号里填上小数。
13.按规律接着往下写。
0.2,0.5,0.8,1.1,(________),(________)。
14.一节课40分钟,上课时间是14:40,下课时间是(________)。
15.在括号里填上“>”“<”或“=”。
5平方分米(________)50平方厘米 4.2(________)3.4
1.98(________)1.89 72时(________)2日
16.想一想,480里面有(________)个8;18的30倍是(________)。
17.钟面上,如果时针转了2圈,就是走了(________)小时,分针就要转(________)圈。
18.47÷4,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_____);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_____).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直接写出得数。
0÷5= 2400÷6= 0.8+0.6= 14×50=
230×4= 7.5+1.5= 12×12= 267÷3≈
20.用竖式计算。
58×45 = 497÷7= 918÷3=
21.47乘以27得多少?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请你连一连。
23.上面的轴对称图形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请你连一连.
24.连一连。
480÷4 318÷3 550÷5 749÷7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
①参加表演的共48人;②平均分成2队;③每队平均分成3组;④每组有8人。
(1)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个小组?”,需要选择上面的信息( )和( )。(填序号)
(2)根据所选的信息,解决:一共有多少个小组?
26.学校的“空中百草园”中有一块长10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请问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27.广州到北京的航程是1950千米.一架客机上午11:30从广州机场起飞,下午2:30到达北京机场.这架客机平均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8.用一根100米长的篱笆围一个长方形绿化地,长比宽多16米,这个长方形绿化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9.在立定跳远测试中,小海跳了1.5米,小波的成绩比小海高0.6米,小勇的成绩比小波低0.3米。小勇跳了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A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沿中间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所以A是轴对称图形;
H沿中间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所以H是轴对称图形;
S没有对称轴,所以S不是轴对称图形;
T沿中间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所以T是轴对称图形;
Y沿中间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所以Y是轴对称图形;
Z没有对称轴,所以Z不是轴对称图形。
A、H、S、T、Y、Z这6个字母中A,H,T,Y是轴对称图形,一共4个。
故答案为:A。
【点睛】
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征,借助画图,更容易解答。
2、C
【分析】先把1小时化成分,1小时=60分,“照这样计算”意思是每分钟步行80米,先求1小时(60分钟)能步行多少米,就是求60个80是多少,列式为80×60;求出结果后,再换算成千米数。
【详解】1小时=60分
80×60=4800(米)
4800米接近于5000米
4800米≈5千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答本题时要看清题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先求出走了多少米,在结合数据进行估算。
3、D
【分析】代表2.3的点一定是在整数2和3之间。点和点代表的数没有超过1,点代表的数没有超过2,点超过2三个小格,正好表示2.3。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点D代表2.3。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一大格表示1,一小格表示0.1。
4、A
【分析】根据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205.9的整数部分是205,小数部分是0.9。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了小数的组成,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5、B
【详解】略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
【解析】略
7、×
【分析】4年一闰年,闰年2月有29天,在闰年的2月29日出生的人,每4年才过一次生日,据此即可解题。
【详解】如果小丽是在闰年的2月29出生的,每4年才过一次生日,只过了4个生日,小丽不是4岁,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年月日的知识,注意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
8、×
【详解】假设另一个因数分别是2、5、6,
302×2=604
302×5=1510
302×6=1812
所以,302乘一个数,三位数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9、错误
【解析】【解答】错误.8.8<9.1,小明的用时少,所以成绩好.
【分析】本题考点:小数大小的比较;简单的行程问题.
考点点评: 本题的关键是路程一定,用时少成绩好.
10、×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详解】观察可知,图形不是平均分,即原题说法错误。
所以判断为错误。
【点睛】
用分数表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平均分。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两 四
【详解】略
12、0.3;2.6;3.8
【分析】根据一个大的单位长度表示1,然后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表示0.1;由此写出小数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第一个括号填0.3,第二个括号填2.6,第三个括号填3.8。
故答案为:0.3;2.6;3.8。
【点睛】
明确每个单位长度表示0.1,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1.4 1.7
【分析】观察这组数字,0.5-0.2=0.3,0.8-0.5=0.3,1.1-0.8=0.3,则可推出这组数字的规律为: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0.3。根据这个规律填写后面两个数。
【详解】这组数字的规律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0.3。
1.1+0.3=1.4,1.4+0.3=1.7
则这组数字为:0.2,0.5,0.8,1.1,1.4,1.7。
故答案为:1.4;1.7。
【点睛】
根据已知的数字得出前后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和规律,然后利用这个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14、15:20
【分析】根据题意,用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时间,即可求下课的时间。
【详解】14:40+00:40=15:2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注意时和分是60进制。
15、> > > >
【分析】不同单位数量比较大小,要先换算成相同单位再比较大小。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以次类推。
【详解】5平方分米=500平方厘米>50平方厘米;
4.2>3.4;
1.98>1.89;
72小时=3日>2日;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不同单位数量的大小比较问题。掌握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16、60 540
【分析】求480里面有几个8,则用480除以8解答;要求18的30倍是多少,则用18乘30解答。
【详解】480÷8=60
则480里面有60个8。
18×30=540
则18的30倍是540。
故答案为:60;540。
【点睛】
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求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17、24 24
【分析】钟面上,时针转1圈,就是走了12小时,则时针转了2圈,就是走了12×2=24小时。分针转1圈是1个小时,则分针转24圈才是24小时。
【详解】12×2=24(小时)
则时针转了2圈,就是走了24小时。
分针转1圈是1个小时,转24圈是24个小时。也就是时针转了2圈,分针就要转24圈。
故答案为:24;24。
【点睛】
时针转1圈是12个小时,分针转1圈是1个小时。
18、4 3
【详解】略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0;400;1.4;700
920;9;144;90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和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即可。
【详解】0÷5=0 2400÷6=400 0.8+0.6=1.4 14×50=700
230×4=920 7.5+1.5=9 12×12=144 267÷3≈90
故答案为:0;400;1.4;700;920;9;144;9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口算和小数加法的口算,需要掌握0除以任何数都为0。
20、2610;71;306
【分析】(1)两位数乘两位数:末位对齐;用下面乘数的个位与上面的两位数相乘,积的个位与下面乘数的个位对齐;用下面乘数的十位与上面的两位数相乘,积的十位与下面乘数的十位对齐;将两次算出的积相加。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先用被除数最高位去除以除数,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且在被除数右边一位写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详解】58×45 =2610 497÷7=71 918÷3=306
【点睛】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我们根据乘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来计算。
21、47×27=1269
【详解】略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见详解
【分析】此题考查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边能完全重叠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详解】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23、
【解析】略
24、见详解
【分析】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被除数中间没有0):一位数除三位数,在求出商的百位上的数后,若被除数的百位上没有余数,并且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则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然后把十位上的数落下来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末位是0,且前一位正好除尽,就直接在个位上商0占位;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480÷4=120
318÷3=106
550÷5=110
749÷7=107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除法的计算法则。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1)②和③或①和④
(2)6组
【分析】
(1)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个小组?”,可以根据: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解答;也可以根据:参加表演的共48人,每组有8人解答。
(2)参加表演的共48人,每组有8人,则一共有48÷8组;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则一共有2×3组。
【详解】
(1)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个小组?”,需要选择上面的信息②和③或①和④。
(2)48÷8=6(组),2×3=6(组)
则一共有6个小组。
故答案为:(1)②和③或①和④;(2)6组
【点睛】
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选择需要的信息。
26、80平方米
【分析】已知学校的“空中百草园”是一块长10米,宽8米的长方形的菜地,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求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据此解答。
【详解】10×8=80(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有80平方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应熟练掌握。
27、650千米
【解析】根据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即可求出经过的时间,然后利用总路程÷时间即可求解.
【详解】14:30-11:30=3(时)
1950÷3=650(千米)
答:这架客机平均每小时飞行650千米.
28、561平方米
【分析】已知这个长方形周长,就可求得长加宽是多少,又已知长减宽是16米,就可以求得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可以求出这个绿化地的面积。
【详解】长+宽=100÷2
=50(米)
长-宽=16(米)
长=33(米);宽=17(米)
面积:33×17=561(平方米)
答:这个长方形绿化地的面积是561平方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察长方形的面积,需牢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9、1.8米
【分析】先用小海跳的高度加上0.6米,求出小波跳的高度,然后再减去0.3米就是小勇跳的高度。
【详解】1.5+0.6-0.3
=2.1-0.3
=1.8(米)
答:小勇跳了1.8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运用加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