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数学三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一块布料,妈妈做衣服用去了,做床单用去了,用去的比剩下的多( )。
A. B. 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
B.商店一共要运来120袋面粉,一次最多运7袋,至少要运17次
C.一个未关紧的水龙头,1分钟滴水50克,1小时滴水500克
3.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4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
A. B. C.
4.平均每个同学体重25千克,( )名同学重1吨。
A.4 B.40 C.400
5.有一种橙子,6个橙子装一盒,8盒装一箱。960个橙子可以装多少箱?列式不正确的是( )。
A.960÷8×6 B.960÷6÷8 C.960÷(6×8)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一张试卷的面积大约是12平方分米。(______)
7.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______)
8.物体的运动除了平移就是旋转.(_____)
9.用12米长的铁丝围成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______)
10.一个乘数(不为0)不变,在另一个乘数(不为0)的末尾添上一个0,积的末尾也应该添上一个0。(________)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商是________位数, 商是________位数。
12.☆÷7=24……△中,△最大可以填(_____),当△最大值时,☆是(______).
1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钢笔长16(________)。
(2)电视屏幕的面积约是45(________)。
(3)一张10元人民币的面积约是80(________)。
(4)教室门的面积约是2(________)。
14.找规律填数。
1.9,2.8,3.7,(______),(______)。
1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28(________)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________)
16.5□5÷5,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可以填(_____)个不同的数.
17.找规律填数。
(1)9.1,8.2,7.3,(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18.0.88元=(______)角(______)分 3元5分=(______)元
4.40米=(______)米(______)分米 5角=(______)元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口算。
30×3= 99×1= 192÷8= 6.8-3= 238÷8≈
1.4+0.6= 6.7-3.6= 7.2+3.9= 17×3= 79×5≈
20.用竖式计算(加☆要验算)
☆506÷4= 425÷5= ☆522÷4=
62×25= 70×28= 13.1-9.8=
21.500加上23乘19的积,和是多少?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下面的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23.下面的鞋子和帽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连一连.
24.估计下面各题的积,用线连一连。
38×49 32×41 38×41
大约1600 大约2000 大约1200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一共90人,先排成人数相同的9列,再围成人数相同的3个圆圈.每列有多少人?每个圆圈多少人?
26.三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有45名学生,每人买2本作业本,一共要买多少本作业本?
27.乐乐家的客厅长8米,宽5米。用面积8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面,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块?(不计损耗)
28.下面是新民滩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
年 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人数(人)
41
44
40
40
39
42
(1)根据上表中的有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2)该校共有学生多少人?平均每个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29.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6~29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如下:
第26届 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2枚
第27届 金牌28枚、银牌16枚、铜牌15枚
第28届 金牌32枚、银牌17枚、铜牌14枚
第29届 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
1.完成下表。
中国体育代表团奥运会获得的奖牌情况统计表
2.第29届奥运会中国一共获得( )枚奖牌,第27届获得的金牌比第29届的少( )枚。
3.中国第( )届获得金牌最多,第( )届获得银牌最多。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C
【分析】在这道题中单位“1”是布料,用1减去妈妈做衣服和做床单用去的布料,计算出剩下的布料,把妈妈做床单的布料和做衣服的布料相加,计算出“用去的布料”,用“用去的布料”减去“剩下的布料”,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差即可。
【详解】剩下的布料:1--=-=
用去的布料:+=
-=
用去的比剩下的多。
故答案为:C。
【点睛】
在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要注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A
【分析】根据题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A.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举例100÷25=4;故此说法正确。
B.120÷7=17(次)……1(袋),由于不能超载,最后有余下的袋数还要运一次;所以商店一共要运来120袋面粉,一次最多运7袋,至少要运17次,故此说法不正确。
C.1小时=60分;50×60=3000(克),所以一个未关紧的水龙头,1分钟滴水50克,1小时滴水500克,故此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只要认真,容易完成,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3、C
【详解】略
4、B
【分析】1吨等于1000千克,除以一位同学的重量就是学生的人数。
【详解】1吨=1000千克
1000÷25=40(人)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运用单位体重,人数,总重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5、A
【分析】6个橙子装一盒,960个橙子可以装960÷6盒,8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960÷6÷8箱;
6个橙子装一盒,8盒装一箱,一箱可以装6×8个橙子,960个橙子可以装960÷(6×8)箱;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求960个橙子可以装多少箱,可列式为:960÷6÷8或960÷(6×8)。
故答案为:A。
【点睛】
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
【分析】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据此判断出合适的面积单位。
【详解】由分析可得,表示一张试卷的面积用平方分米比较合适,大约是12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
【点睛】
联系生活实际并且明确各面积单位的大小进行正确判断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
【详解】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
故答案为:√
8、×
【解析】略
9、√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结合题中的数据即可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再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要假设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
【详解】正方形的边长:12÷4=3(米),正方形的面积=3×3=9(平方米);长方形的长与宽之和:12÷2=6(米),假设长方形的长为5米,宽为1米,即长方形的面积为5×1=5(平方米);若长方形的长为4米,宽为2米,即长方形的面积为4×2=8(平方米)。所以用12米长的铁丝围成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明确: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大于长方形的面积。
10、√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也会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也就是另一个乘数都扩大10倍,积会扩大10倍;据此得解。
【详解】例如:25×10=250
25×100=2500
所以一个乘数(不为0)不变,在另一个乘数(不为0)的末尾添上一个0,积的末尾也应该添上一个0,故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三 两
【解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位数大于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字,商是三位数;一位数小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字,商是两位数。
【详解】第一题,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字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第二题,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字小于除数,商是两位数。
故答案为:三;两。
12、6 174
【详解】略
13、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平方米
【解析】略
14、4.6 5.5
【分析】2.8-1.9=0.9,3.7-2.8=0.9,从左向右,依次增加0.9,由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填空为1.9,2.8,3.7,4.6,5.5。
【点睛】
解决本题关键是找出相邻两个数的变化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15、厘米 平方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明身高用“厘米”作单位。计量一块黑板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
【详解】小明身高128厘米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平方米
故答案为:厘米;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6、5
【解析】略
17、6.4 5.5
【解析】略
18、8 8 3.05 4 4 0.5
【分析】(1)(2)(4)1元=10角,1角=10分,根据小数的意义,整数部分表示元,小数点后第一位表示角,小数点后第二位表示分,由此按要求换算即可;
(3)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根据小数的意义,整数部分表示米,小数点后第一位表示分米,小数点后第二位表示厘米,由此按要求换算即可。
【详解】0.88元=8角8分 3元5分=3.05元
4.40米=4米4分米 5角=0.5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名数的换算,理解小数中每一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和单位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90;99;24;3.8;30
2;3.1;11.1;51;400
【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乘除法的估算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30×3=90 99×1=99 192÷8=24 6.8-3=3.8 238÷8≈30
1.4+0.6=2 6.7-3.6=3.1 7.2+3.9=11.1 17×3=51 79×5≈400
【点睛】
此题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20、126……2;85;130……2
1550;1960;3.3
【分析】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笔算小数减法时,先将小数点对齐,从右边最末一位开始算起,哪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再减,最后结果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将“0”去掉。
【详解】☆506÷4=126……2 425÷5=85
验算:
☆522÷4=130……2 62×25=1550
验算:
70×28=1960 13.1-9.8=3.3
21、937
【分析】先用23乘上19求出积,再用500加上求出的积即可。
【详解】500+23×19,
=500+437,
=937;
答:和是937.
【点睛】
本题根据最后求和,找出计算的顺序,然后列式求解。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
【解析】略
23、16种.
【解析】略
24、
【分析】在乘法估算时,一般要把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的数相乘进行估算,由此求出上一行估算的结果,再连线。
【详解】38×49≈2000,32×41≈1200,38×41≈160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整数乘法算式的估算能力,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10人 30人
【解析】用总人数除以列数即可求出每列的人数;用总人数除以圆圈的个数即可求出每个圆圈的人数.
【详解】90÷9=10(人)
90÷3=30(人)
答:每列有10人,每个圆圈有30人.
26、360本
【分析】先根据总人数=每班人数×班数,求出总人数,再依据作业本数=总人数×每人本数即可解答。
【详解】4×45×2
=180×2
=360(本)
答:一共要买360本作业本。
【点睛】
依据等量关系式:总人数=每班人数×班数,求出总人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500块
【分析】首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长×宽,求出客厅的面积,然后用客厅的面积除以每块方砖的面积。
【详解】8=80分米
5米=50分米
80×50=4000(平方分米)
4000÷8=500(块)
答:需要500块这样的方块。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注意单位的统一。
28、 (1)
(2)246人,41人
【解析】(1)
(2)41+44+40+40+39+42=246(人)
246÷6=41(人)
29、1.如下表。 2.100 23 3.29 26
4.第28届奥运会中国一共获得多少枚奖牌?(答案不唯一)
【解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