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江苏省盐城市一小四下数学期末统考试题
一、神奇小帮手。(每题2分,共16分)
1.196÷28﹣21,数的顺序不变,要改变成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算式应该改为_____.
2.若3a-2=7,则4a-2=(______)。
3.________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________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要把梧桐山项的气温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最好选用________统计图;要统计深圳市去年各月份的平均降雨量,应选用________统计图。
4.0.62公顷=(_____)平方米 210000平方米=(____)公顷=(____)平方千米
5.下图是四年级两个班的跳绳比赛记录,按要求做题。
(1)每班各(________)名学生参加比赛。
(2)一班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次。二班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次。
(3) (__________)班的综合成绩要好一些。
6.大于0而小于1的一位小数有________个.
7.3.202是由(______)个一、(______)个十分之一和(______)个千分之一组成。
8.在括号里填“>”“<”或“=”。
________0.06 10.56________11.3 9.7-0.6________9.7×0.6
2.07________2.70 1.55×0.8________1.55×1.1 3.28×10________3280÷100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20 分)
9.8×9.6×0.125=8×0.125×9.6______
10.三根长度分别为4厘米、4厘米、9厘米的小棒能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______)
11.两个因数(非0数)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______)
12.(125-50)×8=125×8-50。(______)
13.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____)
14.一个数乘一个小数,积不一定小于这个数。(________)
15.85.7-(15.7-4.8)=85.7-15.7+4.8。(______)
16.20103>20万。(______)
17.一个三角形的最小内角是49°,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_____)
18.小红画了一个锐角三角形,其中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42°和38°。(______)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9.下面图形是把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是( )。
A. B. C.
20.下面的物体,( )从正面看与从左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A. B.
C. D.
21.学校50米跑步比赛,前3名同学的成绩如下。根据比赛成绩判断,下面图( )最符合当时冲刺时的画面。
选手
甲
乙
丙
成绩(秒)
8.1
8.2
8.7
A.
B.
C.
D.
22.下列选项中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5cm、8cm、6cm B.17cm、15cm、40cm
C.7cm、9cm、16cm D.10cm、10cm、25cm
23.大于2.4而小于2.5的小数有( )
A.9个 B.10个 C.无数个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4.直接写得数.
35×4= 37+56= 0.17×100= 4÷100=
5.6+3.6= 96÷8= 120-65= 8-0.76=
25÷100= 2.8+1.06=
25.解方程。
+9.2=82.6 -2.6×8=45 13÷4=91
26.求图中涂色部分的周长。(单位:厘米)
五、操作题。(共6分)
27.他们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你连一连.
六、解决问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8.一部小说24万字,李阿姨每分钟打100字,照这样计算,她把这部小说全部输入电脑,一共需要多少小时?
29.李叔叔骑摩托车从甲地赶往乙地,当行驶到超过中点 10 千米时,离终点还有 140千米,李叔叔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从甲地到达乙地?
30.一根彩带,每1.4分米剪一段做1个蝴蝶结,一共做了27个蝴蝶结,还剩1.2分米,这根彩带原长多少分米?
31.商城促销,所有袜子买5双送1双,小林一共买了12双袜子每双8.9元。小林买袜子一共用了多少钱?
32.爷爷今年60岁,爷爷的年龄比小刚年龄的4倍还大12岁,小刚今年多少岁?(列方程并解答)
参考答案
一、神奇小帮手。(每题2分,共16分)
1、196÷(28﹣21).
【详解】试题分析:196÷28﹣21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要变成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就把算式变成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就给减法加上小括号,由此求解.
解:196÷28﹣21,变成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算式就是:
196÷(28﹣21).
故答案为196÷(28﹣21).
【点评】
解决本题关键是找出算式前后的变化,合理的利用小括号进行求解.
2、10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3a-2=7的两边同时加2,再同时除以3,得出a的值,再代入4a-2计算即可。
【详解】3a-2=7
解:3a-2+2=7+2
3a=9
3a÷3=9÷3
a=3
则4a-2
=4×3-2
=12-2
=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含字母式子的求值,关键是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条形 折线 折线 条形
【解析】表示气温时不仅要表示温度的高低还要表示气温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选择折线统计图;要表示平均降水量只需要表示数据,因此选用条形统计图。
【详解】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要把梧桐山项的气温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最好选用折线统计图;要统计深圳市去年各月份的平均降雨量,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条形;折线;条形;折线
4、6200 21 0.21
【详解】略
5、5 145 146 二
【分析】此题先从复式统计图中得到各班参加比赛的人数,一个条形表示一个人,据此可看出各有5人;再根据“总分÷人数=平均成绩”计算出各班的平均成绩;综合成绩好的班就是平均成绩好且学生之间成绩悬殊小的班。
【详解】根据图例,一个条形表示一个人,据此可看出两班各有5人;
一班的平均成绩:(138+151+134+163+139)÷5
=725÷5
=145(分)
二班的平均成绩:(142+145+147+150+146)÷5
=730÷5
=146(分)
综合成绩好的班就是平均成绩好且学生之间成绩悬殊小的班,可以看到二班学生成绩之间悬殊小,而且二班平均分比一班高,因此二班综合成绩要好一些。
故答案为:(1)5;(2)145;146;(3)二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复式统计图,关键是知道复式统计图便于比较数据的大小,知道平均成绩的计算方法。
6、1
【详解】大于0而小于1的一位小数有0.1,0.2,0.3,0.4,0.5,0.6,0.7,0.8,0.1共1个.解答此题要先认真审题,再根据题意解答即可.
由分析可得:大于0而小于1的一位小数有:0.1,0.2,0.3,0.4,0.5,0.6,0.7,0.8,0.1共1个.
故答案为1.
7、3 2 2
【分析】首先明确这个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3.202的个位上是3,表示3个一;十分位上是2表示2个十分之一;千分位上是2表示2个千分之一。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的计数单位,解答时要分清楚是一共有多少个计数单位,还是把计数单位分开考虑。
8、> < > < < =
【分析】将分数换算成小数,有计算的计算出结果,然后按照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进行比较。
【详解】=0.9>0.06
9.7-0.6=9.1,9.7×0.6=5.82<9.1;
1.55×0.8=1.24,1.55×1.1=1.705>1.24;
3.28×10=32.8,3280÷100=32.8;
所以>0.06 10.56<11.3 9.7-0.6>9.7×0.6
2.07<2.70 1.55×0.8<1.55×1.1 3.28×10=3280÷10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多位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20 分)
9、√
【分析】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乘法交换律简算,先交换9.6与0.125的位置,然后先算8×0.125,据此判断。
【详解】8×9.6×0.125=8×0.125×9.6,此题计算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小数乘法运算律的掌握,注意整数乘法运算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通用。
10、×
【分析】三根小棒能不能拼成三角形,主要看是不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详解】4+4=8<9,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三根长度分别为4厘米、4厘米、9厘米的小棒不能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熟练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11、√
【分析】在乘法计算中,可以先计算出因数除了0之外的结果,然后数出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刚刚计算得出的结果后面加上几个0。
【详解】两个因数(非0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故判断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的乘法及其应用,关键对于两因数末尾有0时计算方法的熟悉掌握。
12、×
【解析】略
13、√
【解析】略
14、√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假如这个数是1,1×0.5=0.5,积小于1,1×1.5=1.5,积大于1,所以一个数乘一个小数,积不一定小于这个数。
故答案为:√
【点睛】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数小。
15、√
【分析】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或去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前面的符号,如果是加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是减号,括号里面加变减,减变加,据此可解此题。
【详解】85.7-(15.7-4.8)=85.7-15.7+4.8,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添括号或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括号前是加号运算符号不变,括号前是减号,要变号。
16、×
【详解】【分析】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先比较数位,数位多的数也大。
【详解】因为20103是五位数,20万是六位数,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此题考查对数的大小比较的理解,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先比较数位,数位多的数也大,数位相同再比较最高位,最高位上大的数也大,最高位上数相同再比较下一位。
17、√
【解析】略
18、×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再进行判断。
【详解】180°-42°-38°=138°-38°=100°,100°>90°,所以第三个角是钝角。而三个角均为锐角的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所以小红画的三角形不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睛】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9、C
【分析】据题意分析可知,把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旋转点O的位置不变,A选项是按照逆时针旋转,所以A错误;B选项中旋转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B错误;C选项是按照顺时针旋转9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逆时针旋转了90°;
B.旋转点发生了改变;
C.是按照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一个物体围绕一个点转动是旋转,旋转点的位置不变。
20、A
【解析】略
21、B
【解析】略
22、A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A.5+6>8,这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B.17+15<40,这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C.7+9=16,这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D.10+10<25,这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
23、C
【解析】略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4、140; 93; 17; 0.04;
9.2; 12; 55; 7.24;
0.25; 3.86
【详解】略
25、x=73.4;x=65.8;x=28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9.2求解;
(2)先计算出2.6×8的积,再两边同时加上2.6×8的积求解;
(3)两边同时乘以4,再同时除以13求解。
【详解】+9.2=82.6
解:+9.2-9.2=82.6-9.2
=73.4
-2.6×8=45
解:-20.8=45
-20.8+20.8=45+20.8
x=65.8
13÷4=91
解:13÷4×4=91×4
13=364
13÷13=364÷13
=28
【点睛】
此题考查了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上或同减去、同乘上或同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
26、40厘米
【分析】通过观察可知,通过平移可以把求涂色部分的周长转化为求长为12厘米、宽为8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12+8)×2
=20×2
=40(厘米)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平移把求涂色部分的周长转化为求最大长方形的周长。
五、操作题。(共6分)
27、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观察到的平面图,进行判断是分别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六、解决问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8、40小时
【分析】一共需要的时间=小说字数÷李阿姨每分钟打的字数,可以算出来李阿姨一共需要几分钟,再把分钟换算成小时就可以了。
【详解】李阿姨每分钟打字100个,小说一共24万字。
240000÷100÷60
=2400÷60
=40(小时)
答:李阿姨一共需要40小时。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理清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解答。
29、(10+140)×2=300(千米)
300÷60=5(小时)
答:李叔叔要行驶 5 小时才能从甲地到达乙地。
【解析】略
30、39分米
【解析】解:1.4×27+1.2
=37.8+1.2
=39(分米)
答:这根彩带原长39分米。
用每个蝴蝶结需要的彩带长度乘27,再加上还剩的长度即可求出原来的长度。
31、89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花费5×8.9元可以买6双袜子。小林一共买了12双袜子,12÷6=2,也就是买了2个6双袜子,需要花费2×5×8.9元。
【详解】12÷6×5×8.9
=2×5×8.9
=10×8.9
=89(元)
答:小林买袜子一共用了89元。
【点睛】
明确买6双袜子需要花费5×8.9元,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2、12岁
【分析】根据题意,爷爷的年龄=4×小刚的年龄+12,设小刚今年x岁,代入等式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小刚今年x岁。
4x+12=60
4x+12-12=60-12
4x=48
4x÷4=48÷4
x=12
答:小刚今年12岁。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和二解方程,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成立,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