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无忧,PPT,整理发布,无忧,PPT,整理发布,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天然有毒物质的中毒条件,遗传原因:,如牛奶的乳糖不耐症,过敏反应:,如菠萝中含有一种蛋白酶,有人过敏,当食用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同时有头痛、四肢及口舌发麻、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和昏迷。,食用量过大:,如连续多日食用荔枝可引起荔枝病,发病时有饥饿感、头昏、无力、出冷汗、抽搐、瞳孔缩小、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的症状,其实质是低血糖,含有一种可降低血糖浓度的物质。,食物成份不正常:,如发芽的马铃薯含龙葵素。,食品中天然有毒物质的种类,生物碱,苷类,有毒蛋白和肽,酶,草酸及草酸盐,酚类及其衍生物,河豚鱼毒素,贝类毒素,鱼体组胺,(一)生物碱,概念: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为复杂的环状结构,有类似碱的性质,可与酸结合成盐,在植物体中多以有机酸盐的形式存在。,性质:无色味苦的结晶形固体,少数有色或为液体。一般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但其矿酸盐或小分子有机酸盐可溶于水。,分布:罂粟科、茄科、毛茛科、豆科、夹竹桃科等植物;海狸、蟾蜍等动物,。,(二)苷类(甙类),概念:,植物糖分子中环状半缩醛形式的羟基和非糖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羟基脱水缩合而成具有环状缩醛结构的化合物,叫作苷。,性质:,味苦,可溶于水、醇,极易被酸或共同存在植物中的酶水解,最终产物为糖及苷元。,种类:,皂苷、氰苷、黄酮苷、蒽苷、强心苷等。,1.,氰苷(氰甙),概念:,结构中有氰基的苷类,水解后产生氢氰酸,(HCN),,能麻痹咳嗽中枢,有镇咳作用,过量则可中毒。,机理:,氰基易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阻断细胞呼吸时氧化与还原的电子传递,使细胞代谢停止,导致呼吸麻痹致死。,分布:,禾木科、豆科、果树的种子、幼枝、花、叶等;青鱼、草鱼、鲢鱼等的胆中含有氰苷。,2.,皂苷(皂甙),概念:,皂甙是类固醇或三萜系化合物的低聚配糖体的总称。,性质及危害:,无定形粉末或结晶,粘膜刺激性较大。内服量过大伤肠胃,发生呕吐。并引起中毒。,分布:,豆科、五加科、蔷薇科、菊科、葫芦科和苋科;海参、海星。,(,三,),有毒蛋白和肽,分布,毒伞菌、白毒伞菌、褐鳞环柄菇等;,青海湖裸鱼、鲶鱼、鳇鱼、石斑鱼等的鱼卵毒素;,植物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红血球凝集素、蓖麻毒素、巴豆毒素、刺槐毒素、硒蛋白等。,(,四,),酶,分解维生素等人体必须成分或释放出有毒化合物。,如蕨类中的硫胺素酶可破坏动植物体内的硫胺素,引起人和动物的硫胺素缺乏症。,大豆中存在着破坏胡萝卜素的脂,(,肪,),氧化酶,食入未处理的大豆可使家畜及人体的血液和肝脏内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五)草酸及草酸盐,草酸在人体中可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在组织中沉积。,分布:,盐生草、苋属植物、滨藜、酢浆草、马齿苋及一些蔬菜,如菠菜。,(六)酚类及其衍生物,包括:,简单酚类、鞣质、黄酮、异黄酮、香豆素等。,棉酚:,存在于棉花的叶、茎、根和种子中,它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对心、肝、肾及神经、血管等均有毒性。棉籽饼和粗制棉籽油中的棉酚含量都较高,如未经脱酚处理,且食用量过多时,有可能引起人畜中毒,。,(七)河豚鱼毒素,分布:,主要存在于河豚鱼的卵巢、肝、肠、皮肤及卵中。,危害:,河豚鱼毒素能专一性地堵塞为产生神经脉冲所必需的钠离子向神经或肌肉细胞的流动,使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发生麻痹,最后使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中枢麻痹而死。,(八)贝类毒素,来源:,是由一些浮游藻类合成的多种毒素在贝类中蓄积所形成,多为神经毒素。,危害:,抑制位于脑中的呼吸和心血管调节中枢,常使人呼吸衰竭而死。,中毒类型:,麻痹性贝类中毒(,PSP,)、腹泻性贝类中毒(,DSP,)、神经毒性贝类中毒(,NSP,)、失忆性贝类中毒(,ASP,)。,(九)鱼体组胺,来源:,鱼体被分泌组氨酸脱羧酶的细菌污染,在适宜的温度下,血红蛋白分解的组氨酸经脱羧后产生有毒的组胺。,中毒机理:,使毛细血管扩张和支气管收缩。,食物的中毒与解毒,特点:,潜伏期很短,食用某种食物后突然发病,常常伴有呕吐、头疼、腹泻等肠胃炎的病征。严重的可呈昏迷、休克等症状,甚至可引起死亡。,有些污染食品的有毒物质,或者由于在食品中数量过少,或者由于本身毒性作用的特点,并不引起食物中毒症状。但是长期、连续食用,可造成慢性毒害,甚至有致癌作用、致畸作用或致突变作用,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一)食物中毒,(,二,),解毒处理的几项原则,清除毒物:,催吐、洗胃、导泻。,应用有效解毒剂:,中和法、吸附法、沉淀法等。还可应用与其主要毒性作用相拮抗的药物。,促使体内毒物排泄:,输液、利尿、换血、透析等。,对症治疗,1,、非食用部位有毒,2,、在某个特定的发育期有毒,3,、其有毒成份经加工可去除,4,、含有微量有毒成份,食用量过大时引起中毒,植物毒素,植物中毒的分类,二、几种常见的食用有毒植物,豆类:,菜豆、蚕豆、生豆浆等。,粮食作物:,木薯、发芽马铃薯、荞麦花等。,蔬菜:,鲜黄花菜、十字花科蔬菜等。,水果:,果仁、白果、柿子等。,其他:,毒蕈(毒蘑菇)、蓖麻籽等。,(一)豆类,种类:大豆、豌豆、扁豆、菜豆、刀豆及蚕豆等。,其有害物质主要是凝血素、胰蛋白酶抑制物。大豆中还有皂甙。,通过加热可除去。,刀豆,扁豆,四季豆,红刀豆,白刀豆,各种“有毒”的豆角,1,、菜豆,中毒原因:,皂素对消化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凝血素有凝血作用;它的亚硝酸盐和胰蛋白酶抑制物均能产生一系列肠胃刺激症状。,症状:,胃肠炎,呕吐、腹泻,(,水样便,),、头痛、胸闷、四肢发麻,潜伏期一般为,2,4h,,病程为数小时或,1,2d,。,预防:,炒熟煮透方可食用。,05,年元月至,2,月,贵州各地已发生近,20,起菜豆中毒事件,不少事件发生在,学校、企业、工地食堂,,引起群体性中毒。据介绍,,1,月,6,日至,16,日,仅安顺市就发生,3,起四季豆中毒事件,,1,月,6,日,当地一企业职工食堂,90,多名民工就餐,随后,37,人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1,月,16,日,安顺某洗浴中心食堂,70,名职工就餐,,10,名中毒。仅贵阳地区就发生了,11,起菜豆中毒事件。其中,1,月,10,日,贵阳金华中学,46,名学生和,2,名老师在一饮食店就餐,餐后,11,人出现中毒症状,初步确定为,食用未烧熟的菜豆引起食物中毒,。每年,秋冬季节,正是各种菜豆大量上市的时候,特别需要防止因烹调不当食用未煮熟的菜豆引起食物中毒。,案例,2,、蚕豆,中毒原因:,蚕豆种子含有巢菜碱甙,是,6-,磷酸葡萄糖的竞争性抑制物,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即蚕豆黄病,),。,症状:,血尿、乏力、眩晕、胃肠紊乱及尿胆素排泄增加,严重者出现黄疸、呕吐、腰痛、发烧、贫血及休克。一般吃生蚕豆后,5,24h,后即可发病,如吸入其花粉,则发作更快。,预防:,不要生吃新鲜嫩蚕豆,吃干蚕豆时也要先用水浸泡,换几次水,然后煮熟后食用。,3,、生豆浆,中毒原因:,含有皂甙、胰蛋白酶抑制剂、红血球凝集素等有毒成分,如饮用未煮熟的豆浆,可引起中毒。,假沸:,煮豆浆时,当,80,左右,皂素受热膨胀,形成泡沫上浮,造成“假沸”现象。,症状:,胃肠炎症状。,预防:,“假沸”之后应继续加热至,100,,泡沫消失,再用小火煮,10min,,彻底破坏豆浆中的有害成分,以达到安全食用的目的。也可以在,93,加热,30,75min,,,1215,10min,或,121,喷雾干燥,30min,有效地消除有毒物质。,木薯,发芽马铃薯,荞麦花,(二)粮食作物,1,木薯,中毒原因:,亚麻仁苦甙经共存于木薯中的亚麻仁苦甙酶或胃酸水解,产生游离的氢氰酸。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症状:,早期症状为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躁动不安、瞳孔散大,甚至昏迷。最后可因抽搐、缺氧、休克或呼吸循环衰弱而死亡。,预防:,去皮,水浸薯肉,溶解氰甙再经加热煮熟,即可食用。木薯加工有多种方法,如切片水浸晒干法,(,去皮、切片、浸水,3,6d,,沥干、晒干,),,熟薯水浸法,(,去皮、切片、浸水,48h,、沥干、蒸熟,),。严格禁止生食木薯外,不能喝煮木薯的汤,不得空腹吃木薯,一次不宜吃得太多。,中毒原因:,马铃薯的致毒成分为茄碱,(,龙葵甙,),。对人体的毒性是刺激粘膜、麻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溶解红细胞等。,症状:,数十分钟至,10h,内发病,首先是咽喉部瘙痒和烧灼感、头晕,并有恶心、腹泻等症状;严重者有耳鸣、脱水、发烧、昏迷、瞳孔散大、脉搏细弱、全身抽搐、因呼吸麻痹而致死。,预防:,将马铃薯存放于干燥阴凉处,以防止发芽。发芽多的或皮肉为黑绿色的都不能食用。如发芽不多,可剔除芽及芽基部,去皮后水浸,30,60min,,烹调时加些醋,以破坏残余的毒素,因为茄碱可溶于水,与稀盐酸或醋酸共热可被水解为无毒的茄啶,(,茄次碱,),和一些糖。,2,发芽马铃薯,案例,04,年,5,月,10,日上午,惠州市博罗县某公司,发生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初步诊断为员工食用发芽马铃薯所致,。共,122,名员工中毒。,5,月,9,日中午,职工们在食堂就餐后就有人慢慢出现不适症状。“那天中午有,4,个菜,有猪肉、马铃薯、白菜等。刚吃过饭还没什么不良反应,没想到当晚,就有几名工人上吐下泻,浑身发热无力,头晕恶心。”经了解,事故发生后,到该工厂食堂调查,,在库存马铃薯上发现长有约两毫米长的嫩芽,,检测人员立即将其封存。经检测,,发芽马铃薯的龙葵素呈阳性,(,可致毒,),。,很快,检测人员将汞中毒、农药中毒等排除。从临床表现上观察:,中毒事故极有可能为发芽马铃薯所致。,3,荞麦花,中毒原因:,荞麦花中含有两种多酚的致光敏有毒色素,即荞麦素和原荞麦素。,症状:,4,5d,后,面部有烧灼感,颜面潮红并出现豆粒大小的红色斑点,经日晒后加重。在阴凉处又出现麻木感,尤以早晚为重。发麻的部位以口、唇、耳、鼻、手指等外露部位较明显。严重者颜面、小腿均有浮肿、皮肤破溃。病程持续约,2,3,周。一般无死亡,轻者数日可自愈。,(,三,),蔬菜,中毒原因:,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本身无毒,当它进入人体被氧化后,会迅速生成二秋水仙碱,这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体胃肠道、泌尿系统具有毒性并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症状:,一般在,4h,内发病,主要是嗓子发干、心慌胸闷、头痛、呕吐及腹痛、腹泻,重者还会出现血尿、血便、尿闭与昏迷等。,1、鲜黄花菜,鲜黄花菜中毒的预防措施,1.,浸泡处理:即先用开水将鲜黄花菜焯一下,然后用清水浸泡,2,3h(,中间需换一次水,),。因秋水仙碱易溶于水,这样可将大部分秋水仙碱除去。,2.,高温处理,即用水将鲜黄花菜煮沸,10,15min,,把菜煮熟煮透,这样可将其中的秋水仙碱破坏得充分一些。,3.,晒干后再食用。,2,、十字花科蔬菜,包括:,油菜、甘蓝、芥菜、萝卜等。,中毒原因:,含有芥子油甙,是一种阻抑机体生长发育和致甲状腺肿的毒素。,症状:,引起甲状腺肿大,导致生物代谢紊乱,阻抑机体生长发育,出现各种中毒症状。如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先快后慢,心跳慢而弱,并有肠胃炎、粪恶臭、血尿等症状,严重者死亡。,预防:,采用高温,(140,150,),或,70,加热,1h,破坏菜籽芥子酶的活性。,采用微生物发酵中和法将已产生的有毒物质除去。,选育出不含或仅含微量芥子甙的油菜品种。,(四)水果,中毒原因:,种子或其他部位含有氰甙,苦杏仁甙是最常见的一种氰甙,苦杏仁甙在口腔、食道及胃中遇水,经核仁本身所含苦杏仁酶的作用,水解产生氢氰酸。氢氰酸被吸收后,使人体呼吸不能正常进行,陷于窒息状态。,症状:,口苦涩、流涎、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脉频等,重者昏迷,继而意识丧失,可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预防:,不吃各种生果仁,苦杏仁经炒熟后可除去毒素。如用苦杏仁治病,应遵照医嘱,防止因食用过量中毒。,1、某些水果的果仁,2,、白果,中毒原因:,含白果二酚、白果酚、白果酸等。尤以白果二酚的毒性较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症状:,轻者精神呆滞、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口干、头昏等,,1,2d,可愈。重者除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抽搐、肢体强直、呼吸困难、紫绀、神志不清、脉细、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常于,1,2d,因呼吸衰弱、肺水肿或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少数人可引起末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两下肢轻度或重度瘫痪。,预防:,采集时避免与种皮接触,不生食白果,熟食也要控制数量,而且要除去果肉中绿色的胚。,3,、柿子,胃柿石,胃柿石形成原因:,柿胶酚遇到胃内的酸液后,产生凝固而沉淀;,红鞣质与胃酸结合凝成小块,并逐渐凝聚成大块;,柿中含有,14%,的胶质和,7,的果胶,在胃酸的作用下也可发生凝固,最终形成胃柿石。,症状:,剧烈腹痛、呕吐,重者引起呕血,久病还可并发胃溃疡。,预防:,不空腹或多量或与酸性食物同时食用柿子,还要注意不要吃生柿子和柿皮。,什么是胃柿石?,胃柿石是柿子在人的胃内凝聚成块所致,小者如杏核,大者如拳头,而且越积越大,越积越坚,以致无法排出,有时可被误诊为胃部肿瘤,小的柿石可以排出,大的只能采用手术排出。,(五)其他,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中毒性肝损害型,溶血型,1、毒蕈(毒蘑菇),胃肠炎型中毒,有毒物质:,松蕈酸、类树脂物质、石炭酸或甲酚样化合物。,症状:,胃肠道机能紊乱,出现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有因失水和电解质紊乱发生虚脱,甚至休克。,毒蕈:,褐绒盖牛肝、虎斑蘑、小毒蝇菇、黄粉牛肝、白乳菇、毛头乳菇、稀褐黑菇等。,神经精神类型中毒,有毒物质:,毒蝇碱、光盖伞素。,症状:,刺激交感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减低心率,引起视觉、听觉、味觉的紊乱。,毒蕈:,毒蝇伞、褐黄牛肝菌、豹斑毒伞、残托斑毒伞、角鳞灰伞、枯黄裸伞、星孢丝盖伞、裂丝盖伞、花褶伞等。,中毒性肝损害型,有毒物质:,毒肽和毒伞肽,症状:,可分为六期:,潜伏期;胃肠炎症状期;假愈期;内脏损伤期,,一般以肝脏为主,涉及心、肺、脑等;,精神症状期,,严重者最后进入,昏迷期,。临终出现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或死于中枢性高热。,毒蕈:,白毒伞、鳞柄白毒伞、包脚黑褶伞、褐鳞小伞、秋生盔孢伞等。,中毒性溶血型,有毒物质:,马鞍酸、毒蕈溶血素,症状:,贫血、虚弱,烦躁、气促,溶血性黄疸,并见血红蛋白尿。更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尿毒症。,毒蕈:,鹿花菌、纹缘鹅膏、白毒伞、鬼笔鹅膏等。,白毒伞,白毒鹅膏菌,大鹿花菌,白黄粘盖牛肝菌,毛头乳菇,半卵形斑褶菇,毒蝇鹅膏菌,粉红枝瑚菌,大青褶伞,毒粉褶菌,臭黄菇,粪锈伞,美丽粘草菇,细褐鳞蘑菇,毛头鬼伞,案例,2007,年,8,月,13,日解放军,307,医院先后接治了,21,名吃野蘑菇中毒的河北农民工,均被检查出不同程度的肝、肾等器官损伤。,2007,年,7,月,9,日普陀区金鼎路,298,弄上海家园小区一户居民家祖孙三代五人食用蘑菇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2,、蓖麻籽中毒,中毒原因:,蓖麻籽含蓖麻毒素、蓖麻碱和蓖麻血凝素,3,种毒素,以蓖麻毒素毒性最强,,1mg,蓖麻毒素或,160mg,蓖麻碱可致成人死亡,儿童生食,1,2,粒蓖麻籽可致死,成人生食,3,12,粒可导致严重中毒或死亡。,症状:,食用蓖麻籽的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严重的可出现脱水、休克、昏迷、抽风和黄疸,如救治不及时,,2,3,天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麻痹。目前对蓖麻毒素无特效解毒药物。,预防措施:,蓖麻籽无论生熟都不能食用。但由于蓖麻籽外观漂亮饱满,易被儿童误食。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案例,2006,年,4,月,6,日陕西省泾阳县,131,名中小学生在种蓖麻助学活动中因误食蓖麻籽,部分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到下午,5,时许有,103,名学生先后被送到西安西京医院治疗。陕西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救治措施。,动物毒素,鱼类,(河豚鱼、青皮红肉鱼类、胆毒鱼类、肝毒鱼类),贝类,(蛤类、螺类、鲍类、海兔),海参类,蟾蜍,某些含有毒物质的动物组织,(内分泌腺、动物肝脏);,一、鱼类,河豚鱼,青皮红肉鱼类,胆毒鱼类,肝毒鱼类,(,一,),河豚鱼,中毒原因:,河豚鱼的有毒部位主要是卵巢和肝脏。河豚毒素是一种很强的神经毒,它对神经细胞膜的,Na+,通道具有高度专一性作用,能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呼吸抑制,引起呼吸肌麻痹。对胃、肠道也有局部刺激作用,还可使血管神经麻痹、血压下降。,症状:,先感觉手指、唇、舌等部位剌疼,后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并有四肢无力、发冷,以及口唇、指尖、趾端等处麻痹。以后言语不清、紫绀、血压和体温下降,呼吸困难,最后死于呼吸衰竭。其死亡率较高。,预防:,严把供货源头,严禁流入市场销售。,案例,05,年,1,月,18,日上午,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五合村民在市场购买海鱼招待来访的亲戚,一起用餐者,20,多人,进食,2,小时后相继发生中毒,中毒人数,23,人,其中,2,人于中毒后,3,小时死亡。经定性试验证实为河豚毒素引起的中毒死亡。,05,年,1,月,18,日下午,儋州市,8,名渔民在海上捕鱼时,在渔船上集体进食河豚,进食者分别于进食后,2,小时左右发生中毒,中毒,8,人,其中,2,人于食后约,3,小时死亡。,不能存在侥幸吃河豚,虽然从理论上,正确处理后河豚可以食用,且有的国家和地区也有吃河豚的习惯,但实际上,一般民众难以正确、准确地掌握处理方法。同时,河豚加工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一名合格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才能安全处理,而且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然而一些渔民自认为有烹调秘诀而且家族是惯吃河豚的“行家”,还有的人错误认为河豚鱼肉和其皮毒性不强等,存在侥幸心理食用河豚,结果酿出了悲剧。,我国第一条河豚加工生产线,05,年,7,月,我国大连建立全国第一条经卫生部批准的河豚生产加工线,投资,1.3,亿,年加工能力,8000,吨,加工非常严格,每一道工序都由经过严格训练的专门技工来操作,而且每一道工序后都要经过检验,一共经过二十多道工序。河豚加工主要是三去,,“三去”要彻底去掉原料的头、皮、内脏等可能含毒部位,,剔除骨头,切除红色肉。腹腔内附有的黑膜,作为内脏与肌肉之间的屏障,与内脏直接接触,黑膜也含有一定的毒素,必须清洗干净。,河豚毒为剧毒且无特效药,河豚的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有毒素,其毒性稳定,经炒煮、盐腌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河豚的毒性比剧毒药品氰化钾还要强,1000,倍,约,0.5mg,即可致死。,河豚毒素主要使神经中枢和神经末梢发生麻痹。先是感觉神经麻痹,其次运动神经麻痹,最后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中枢麻痹,出现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如不积极救治,常可导致死亡。,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文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二,),青皮红肉鱼,中毒原因:,含有较高量的组氨酸,经脱羧酶作用强的细菌作用后,产生组胺。,症状:,脸红、头晕、头疼、心跳、脉快、胸闷和呼吸促迫等。部分病人有眼结膜充血、瞳孔散大、脸发胀、唇水肿、口舌及四肢发麻、荨麻疹、全身潮红、血压下降等症状。但多数人症状轻、恢复快、死亡者较少。,预防:,防止鱼类腐败,金枪鱼,沙丁鱼,香炸沙丁鱼,秋刀鱼,(,三,),胆毒鱼类,种类:,青鱼、草鱼、鲢鱼、鲤鱼。,中毒原因:,胆汁中含有组胺、胆盐及氧化物。鱼胆中毒主要是胆汁毒素严重损伤肝、肾,造成肝脏变性坏死和肾小管损害。脑细胞、心血管与神经系统亦有改变。,症状:,中毒初期都出现胃肠道症状。有的出现肝脏症状,有黄疸、肝大及触痛,严重者有腹水、肝昏迷等。有的出现泌尿系统症状,发生少尿、血压增高、全身浮肿,严重者出现尿闭、尿毒症。此外,还有少数出现造血系统或神经系统症状。,预防:,将鱼胆去掉,(,四,),肝毒鱼类,种类:,鲨鱼。,原因:,维生素,A,中毒。,症状:,初期为胃肠道症状,以后有皮肤症状,如鳞状脱皮,自口唇周围及鼻部开始,逐渐蔓及四肢和躯干,重者毛发脱落。此外,还有结膜充血、剧烈头痛等症状。,二、贝类,蛤类,螺类,鲍类,海兔,(一)蛤类,中毒原因:,“赤潮”期间,蛤类摄食膝沟藻科的藻类,这种藻类含有一种神经毒,可在蛤类中蓄积,人食用蛤肉后毒素被释放,引起中毒。,症状:,呼吸麻痹甚至死亡。,预防:,加强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督,作毒素含量测定,如超过规定标准,则应作出禁止食用的决定和措施。,(,二,),螺类,麻痹型:,包括节棘骨螺、蛎敌荔枝螺、红带织纹螺。含有影响神经的毒素,使人发生麻痹型中毒。,皮炎型:,食毒螺后经日光照射,于颜面、颈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现皮肤潮红、浮肿、随即呈红斑和荨麻疹症状,如泥螺。,(,三,),鲍类,包括:,杂色鲍、皱纹盘鲍和耳鲍等。,中毒原因:,鲍的肝及其他内脏中可提取出不定型的有光感力的色素毒素。人食用其肝和内脏后再经日光曝晒,可引起皮炎反应。,在鲍的中肠里也常积累一些毒素,这主要是由于在赤潮时,鲍进食了藻类所含的有毒物质。人食用后也可致病。,(,四,),海兔,在海兔皮肤组织中所含的有毒物质是一种挥发油,对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所以,误食其有毒部位或皮肤有伤口时接触海兔,都会引起中毒,。,三、海参类,海参体内含海参毒素,溶血作用很强。,少量的海参毒素能被胃酸水解为无毒的产物,一般常吃的食用海参是安全的。,因接触发生中毒时常表现局部症状,即局部有烧灼样疼痛、红肿,呈皮炎症反应;当毒液接触眼睛时可引起失明。,四、蟾蜍,含有蟾蜍毒素,人食入后表现出胃肠道,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症状,胸部胀闷、心悸、脉缓,重者发绀、休克、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头昏头痛、流涎、唇舌或四肢麻木,重者抽搐、不能言语和昏迷,死亡率高。,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严格不食蟾蜍。,五、某些含有毒物质的动物组织,(一)内分泌腺,1,、甲状腺,2,、肾上腺,3,、病变淋巴腺,(二)动物肝脏,(一)内分泌腺,甲状腺,中毒原因:,大量外来的甲状腺激素扰乱人体正常的内分泌活动。,症状:,头晕、头痛、胸闷、恶心、呕吐、便泌或腹泻,并伴有出汗,心悸等。严重者发高热,心动过速。,预防:,摘除牲畜的甲状腺,(一)内分泌腺,肾上腺,中毒原因:,屠宰牲畜时未加摘除或髓质软化在摘除时流失,被人误食,使机体内的肾上腺素浓度增高,引起中毒。,症状:,血压急剧升高、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四肢与口舌发麻、肌肉震颤,重者面色苍白、瞳孔散大,高血压、冠心病者可因此诱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危及生命。,(一)内分泌腺,病变淋巴腺,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可引起各种疾病,对人体健康有害。,正常的淋巴腺,因食入病原微生物引起相应疾病的可能性较小,但致癌物无法从外部形态判断。为了食用安全,无论对有无病变的淋巴腺,消费者应将其一律废弃。,(,二,),动物肝脏,1,、要选择健康肝脏,2,、食前必须彻底清除肝内毒物,3,、要慎重食用,不可一次过量食用,或小量连续食用,防止过量维生素,A,中毒。,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