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宿州市砀山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3:30时,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6cm和7cm,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
A.1cm B.0.5cm C.3cm D.13cm
3.三位小数6.595中的“9”表示( ).
A.9个十分之一 B.9个百分之一 C.9个千分之一
4.王老师从学校去商场买文具,要知道走了多远,应该用的数量关系是( )。
A.时间=路程÷速度 B.速度=路程÷时间 C.路程=速度×时间4
5.3.25里面有( )个0.001。
A.325 B.3250 C.32.5 D.32500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2 分)
6.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________)
7.35×16=35×2×1.(______)
8.小数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____)
9.篮球架、桥梁斜拉索的设计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_______)
10.两根小棒分别是44厘米和56厘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不能有剩余,每段最长2厘米。(______)
11.在男子1000米竞赛中,明明跑了4分30秒,小军跑了5分钟,小军跑得快。(______)
三、我能填。(每题 2 分, 共24分)
12.1990年的2月是(________)天。
13.一个数由8个1、3个0.01和9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是(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
14.2.805是(________)位小数,计数单位是(________),保留整数是(________)。
15.数一数,填一填。
(1)图①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
(2)图②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
16.一个数由5个十,9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_____,保留一位小数是_____。
17.常用的统计图有(________)统计图和(________)统计图。(________)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________)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18.把48缩小为原来的(__________)是0.048,把2.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__________)。
19.如图,一块三角形纸片被撕去了一个角.这个角是(_____)度,原来这块纸片的形状是(_____)三角形.
20.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_______)
21.一个数由3个十,9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______),把它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__)。
22.下图两个椭圆重合的部分应是(________)三角形.
23.二十五点八写作:(________),它是由25个一和8个(________)组成的。把9.3扩大到它的(________)倍是930。
四、我会计算。(每题 6 分, 共12分)
24.直接写得数。
0.9÷10= 229×0= 0.45+0.63= 4.5×100=
3.7-1.8= 2.9×125×8= 34-6×5= 10-6.4=
25.竖式计算
4.85×0.73= 32.9﹣24.85= 16.58+3.9=
9﹣5.48=" 5.07×80=" 25.73+8.3=
五、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26.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27.图中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请连一连.
28.连一连。(将结果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32+87+68 89+(206+194)
(206+89)+194 300-(26+54)
300-26-54 40×(60+40)
40×60+40×40 125÷(5×5)
125÷5÷5 87+(32+68)
六、我能解决下面各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在一个停车场上,停了汽车和摩托车一共30辆。其中汽车有4个轮子,摩托车有2个轮子,这些车一共有110个轮子。问汽车和摩托车各有多少辆?
30.学校有一个正方形花园(如图),如果把花园的一组对边各增加2米,这样花园就变成了长方形,面积增加了16平方米。
(1)学校的正方形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2)为了方便同学们参观,学校要在正方形花园的四周加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1.买文具。
名称
书包
文具盒
彩笔
故事书
擦子
单价(元)
16.50
5.30
6.50
3.40
1.20
(1)张老师买5个文具盒,一共用多少元?
(2)小红买一个书包、一盒彩笔和3个擦子,共用去多少元?
(3)如果给你30元,买上面哪些物品,你能刚好全部用完?
32.学校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各8袋,大米每袋50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一共运来粮食多少千克?
33.某工厂运来184吨煤,前8天平均每天用去15吨。剩下的预计4天用完,平均每天要用多少吨?(4分)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A
【分析】钟面上12个数字,以表芯为旋转点,表针转一圈是360°,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份,每一份也就是两数之间夹角是30°。3:30时,时针在3和4之间,分针指向6。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大于2×30°,小于3×30°。
【详解】2×30°=60°
3×30°=90°
则3:30时,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大于60°,小于90°,是锐角。
故答案为:A。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钟面上每相邻两个数字间的夹角是30°。
2、C
【解析】解:7﹣6<第三边<7+6, 所以1<第三边<13,0.5<1<3<13;
故选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3、B
【解析】略
4、C
【详解】略
5、B
【分析】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小数的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3.25=3.250,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01,它里面有3250个0.001,由此解答。
【详解】3.25里面有3250个0.001;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组成及计数单位,注意搞清这个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2 分)
6、×
【详解】当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是90度时,两直线互相垂直。
故答案为:×
7、√
【详解】略
8、×
【解析】略
9、√
【详解】略
10、×
【分析】根据“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没有剩余”,要使每一段的长度最长,也就是求44和56的最大公因数,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44=2×2×11
56=2×2×2×7
44和56的最大公因数是:2×2=4
所以每段最长4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解题关键是理解要求每小段最长是多少,就是求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1、×
【分析】1000米竞赛中,路程一定,谁用的时间越短,谁的速度就越快,由此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4分30秒<5分钟
所以明明跑得快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要明白:时间越少的,跑得就越快。
三、我能填。(每题 2 分, 共24分)
12、28
【解析】略
13、8.039 8.0 8.04
【分析】8个1即个位上是8,3个0.01即百分位上是3,9个0.001即千分位上是9,十分位上没有计数单位用0补足,即可写出这个小数。
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可知,保留一位小数即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判断百分位上的3,要舍去。保留两位小数即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判断千分位上的9,要进1。
【详解】一个数由8个1、3个0.01和9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8.039,保留一位小数是8.0,保留两位小数是8.04。
故答案为:8.039;8.0;8.04。
【点睛】
小数精确到哪一位,就看下一位上的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解答。
14、三 0.001 3
【分析】(1)首先要弄清楚小数的位数,有一位小数,计数单位就是0.1;有两位小数计数单位就是0.01,……,以此类推,2.805是三位小数,所以它的计数单位是0.001;
(2)根据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看十分位上的数确定用“四舍”还是用“五入”,2.805的十分位上是8,满“5”要向个位进“1”,所以2.805保留整数是3。
【详解】据分析得出:
2.805是三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01,保留整数是3。
故答案为:三;0.001;3
【点睛】
此题考查了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以及近似数的求法。
15、下 6 上 7
【分析】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图形平移后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解答时,首先要看清图形向哪个方向平移,平移了多少格。
【详解】通过观察可知:
(1)图1向下平移了6格.
(2)图2向上平移了7格.
故答案为:下、6;上、7。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图形平移的性质及应用,明确: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16、50.09 50.1
【分析】(1)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的用“0”补足;
(2)保留一位小数,看小数点后面第二位,运用“四舍五入”法即可解答。
【详解】一个数由5个十,9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50.09,百位上是9,用“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是50.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的写法和“四舍五入”求小数近似数知识的掌握。
17、条形 折线 条形 折线
【分析】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条形,折线,条形,折线。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统计图和它们的特点知识的掌握,准确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290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反之也成立。
【详解】由48变成0.048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了3位,此数缩小1000倍,也就是缩小为原来的;
把2.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数是290。
故答案为:;290
【点睛】
此题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通过小数点左移右移判断数是扩大还是缩小。
19、67 等腰
【解析】略
20、正确
【解析】略
21、30.95 31.0
【分析】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的用“0”补足;
把写出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十分位即可。
【详解】一个数由3个十,9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30.95,精确到十分位31.0。
故答案为:30.95;31.0。
【点睛】
此题考查了小数的写法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22、等腰直角
【解析】略
23、25.8 十分之一 100
【分析】小数的写法: 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读,如果是“零”就写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要写成圆点,不能写成“,”或“、”;小数部分按顺序写,把每位都写出来。据此写出这个小数。25.8是由25个一和8个十分之一组成的。从9.3变成930,小数点向右移动和两位,则把原数扩大了100倍。
【详解】二十五点八写作:25.8,它是由25个一和8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把9.3扩大到它的100倍是930。
故答案为:25.8;十分之一;100。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的写法和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扩大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缩小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
四、我会计算。(每题 6 分, 共12分)
24、0.09;0;1.08;450;
1.9;2900;4;3.6
【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详解】0.9÷10=0.09 229×0=0 0.45+0.63=1.08 4.5×100=450
3.7-1.8=1.9 2.9×125×8=2.9×(125×8)=2.9×1000=2900 34-6×5=34-30=4 10-6.4=3.6
【点睛】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仔细解答即可。
25、解:①4.85×0.73=3.5405
②32.9﹣24.85=8.05
③16.58+3.9=20.48
④9﹣5.48=3.52
⑤5.07×80=405.6
⑥25.73+8.3=34.03
【解析】根据小数和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考查了小数加减乘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五、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26、
【解析】略
27、
【详解】略
28、
【分析】先观察运算符号,再观察数据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判断哪两个式子相等,连起来。
【详解】观察左边32+87+68与右边87+(32+68)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结果不变,所以相等;观察左边(206+89)+194与右边89+(206+194)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结果不变,所以相等;观察左边300-26-54与右边300-(26+54)利用减法的性质,所以相等;观察左边40×60+40×40与右边40×(60+40)利用乘法分配律,所以相等;观察左边125÷5÷5与右边125÷(5×5)利用除法的性质,所以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判断时注意根据运算符号和数据特点进行判断。
六、我能解决下面各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汽车25辆;摩托车5辆
【分析】假设全是摩托车,则有轮子30×2=60个,假设就比实际少了110-60=50个轮子,这是因一辆摩托车比一辆汽车少4-2=2个轮子。据此可求出汽车的辆数,然后再用30减去汽车的辆数就是摩托车的辆数。
【详解】假设都是摩托车。
汽车:(110-30×2)÷(4-2)
=(110-60)÷2
=50÷2
=25(辆)
摩托车:30-25=5(辆)
答:汽车有25辆,摩托车有5辆。
【点睛】
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
30、(1)画图无;64平方米
(2)36平方米
【详解】【分析】(1)因为花园的一组对边各增加2米,面积增加了16平方米,所以新增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米,新增的长方形的宽是2米,可以求出新增长方形的长,而新增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边长。
(2)因为正方形花园的四周加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所以可以发现新图形还是正方形并且边长比原来增加了2米,所以要求小路的面积可以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原本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小路的面积。
【详解】(1)16÷2=8(米)
8×8=64(平方米)
答:学校的正方形花园的面积是64平方米。
(2)8+1+1=10(米)
10×10-8×8
=100-64
=36(平方米)
答:这条小路的面积是36平方米。
【点睛】此题考查画示意图的策略,考查学生能正确应用所学策略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1)26.5元
(2)26.6元
(3)一个书包、一盒彩笔、三个擦子和一本故事书。
【分析】用文具盒的单价乘5,计算出张老师买5个文具盒的总价即可;
先用擦子的单价乘3,计算出3个擦子的价格,再用一个书包、一盒彩笔和3个擦子的价格相加算出总价;
根据各个物品的单价,计算出怎样搭配能够刚好把30元用完。
【详解】(1)5.3×5=26.5(元)
答:张老师买5个文具盒。一共用26.5元。
(2)16.5+6.5+3×1.2=16.5+6.5+3.6=23+3.6=26.6(元)
答:小红买一个书包、一盒彩笔和3个擦子,共用去26.6元。
(3)16.5+6.5+3×1.2+3.4=16.5+6.5+3.6+3.4=23+3.6+3.4=26.6+3.4=30(元)
答:一个书包、一盒彩笔、三个擦子和一本故事书,刚好把30元全部用完。
【点睛】
在解题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在“把30元全部花完”的问题中,可以结合前两道小题的答案,再进行搭配。
32、600千克
【分析】只需将大米和面粉运来的总重量分别算出来再相加即得一共运来的粮食。
【详解】50×8+25×8
=(50+25)×8
=75×8
=600(千克)
答:一共运来粮食600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整数多步运算解决问题。
33、16吨
【详解】(184-15×8)÷4
=(184-120)÷4
=64÷4
=16(吨)
答:平均每天要用16吨。
综合式按步得分;分步列式算对全得分,若第一步错全扣;若最后一步得数算错扣一半分。答名、单位名称各0.5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