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原核细胞微生物的分类,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一、支原体,一类,没有细胞壁,、,能够独立生活,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活细胞外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1、生物学性状,形态:呈高度多形性,结构:细胞膜、细胞质、DNA和RNA,培养:需氧或兼性厌氧,抵抗力:对低渗敏感、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敏感。,2、主要致病性支原体,支原体,致病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炎,人型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生殖器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穿透支原体,多见于艾滋病,发酵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二分裂方式繁殖,生长缓慢,需氧,典型菌落呈油煎蛋样,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细菌弱,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菌落,所致疾病-,支原体肺炎,传播途径:经,飞沫,传播,发病年龄:儿童及青少年多见,潜伏期:23W,临床表现,发热(约39)、头痛、,持续性顽固咳嗽,、胸痛等。一般经310d主要症状消失,但咳嗽可以持续1个月之久。,二、立克次体,一类专性在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类似细菌的形态结构,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1、生物学性状,短杆状或球状,革兰染色阴性,专性细胞内寄生,抵抗力较弱,对四环素或氯霉素敏感,2、主要致病立克次体,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所致疾病,普氏立克次体,人虱,流行性斑疹伤寒(虱型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鼠蚤、鼠虱,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恙虫病,东方体,恙螨,恙虫病,普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人虱(虱粪中的立克次体从抓破的小伤口进入人体),传染源:病人,流行性斑疹伤寒,普氏立克次体,人虱,人,人,人虱,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播方式,莫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鼠蚤(叮咬人),储存宿主:鼠,地方性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传播方式,鼠,鼠蚤,鼠虱,鼠蚤,人 人,鼠,人蚤,人蚤,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螨既是储存宿主,又是传播媒介,恙虫病,特征性病变:焦痂,恙虫病,东方体,卵 成虫 稚虫,稚虫 成虫 卵,鼠,恙螨幼虫,恙螨幼虫(第二代)人,恙虫病的传播方式,恙螨,羊城晚报讯记者张小磊、夏杨、刘玮宁报道:记者25日获悉,广州近日出现疑似“恙虫病”病例,4名患者前后被送到广医二院救治。虽经医院全力挽救,仍有两人不幸去世。,疾控中心已到现场喷灭虫药,两人染恙虫病致死续:晓港园鼠未见恙螨病原体,新快报讯 记者 李斯璐 报道:广州两名七旬老人染恙虫病去世,但是,恙虫从何来?疑云仍未解开。,尽管两名死者生前曾去过晓港公园,市疾控中心连日在公园内放置捕鼠器,欲通过捉园鼠“钓”出恙虫的病原体立克次体。然而昨日市疾控中心表示,虽捕到部分老鼠,却未有新发现。,来源:金羊网-新快报发表时间:2012-05-27 08:47,病案举例,羊城晚报讯:一位19岁的大学生在校园除草后感染上“恙虫病”,被某大医院误诊误治两个月几乎送命,最后在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获救,昨天病愈出院。,这位死里逃生的病人是广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系学生。去年11月,他参加一次除草劳动后高烧不退,甚至经常“爆表”(体温高于体温计能显示的最高刻度42摄氏度)。在某大医院治疗了两个月,被当作,“恶性淋巴瘤”,等多种疾病尝试性使用各种药物和方法治疗,病人病情日趋严重,体重掉了20公斤,还出现了肾功能、呼吸、心脏和脑衰竭,医院只好通知家属“准备后事”。,今年2月14日,病人家属将病人转至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该院陈为宪主任发现,病人有可能是感染了广东一种并不少见的传染病-恙虫病,但是据权威医学教科书记载该病在发烧17-21天后会自愈,而且98%的病人可以在身上找到一个焦痂,病人的情况与教科书写的内容极其矛盾。陈主任经过反复推敲,大胆地给病人下了恙虫病的诊断,并给予特效药,“强力氯霉素”,治疗。凭这瓶仅需18元的抗生素,就把病人从鬼门关拽了回来。,3、微生物学检查,外斐反应,(Weil-Felix test),原理:,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如OX,19,、OX,2,、OX,k,等)的菌体抗原有,共同,的抗原成分,本质:,交叉凝集试验,预防,治疗,1、,控制和消灭中间宿主及储存宿主,2、,特异性:鼠肺疫苗(全细胞灭活疫苗),斑疹伤寒,氯霉素、四环素,禁用磺胺类药,4、防治原则,三、衣原体,一类严格在,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生物学性状,圆形或椭圆形体,具有细胞壁,其组成与革兰阴性菌相似,专性细胞内寄生,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对多种抗生素敏感,衣原体的发育周期,2、主要致病衣原体,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包涵体,易感细胞内含繁殖的始体和子代原体的空泡。,沙眼衣原体包涵体,透射电镜,5000,肺炎衣原体,包涵体,沙眼衣原体所致疾病,沙眼,滤泡性结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女性: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四、螺旋体,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3个属:,密螺旋体属,疏螺旋体属,钩端螺旋体属,梅毒螺旋体,8-14致密螺旋,镀银法染色呈棕褐色,抵抗力较弱:,干燥1-2h死亡,4,库存血,3天死亡,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传染源:人(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性接触、母婴传播,临床分期:一、二、三期,梅毒的临床分期,一期:硬性下疳,二期梅毒:皮肤粘膜的梅毒疹、淋巴结肿大,三期梅毒:皮肤粘膜溃疡性坏死,内脏器官肉芽肿样病变,可危及生命,先天性梅毒,(胎传梅毒),多发生于妊娠4个月之后。,苍白亚种螺旋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流,引起胎儿的全身性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出生梅毒儿,呈现马鞍鼻、锯齿形牙、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耳聋等特殊体征。,梅毒的防治原则,预防为主,避免不洁性接触,疫苗尚无,治疗:长效青霉素,剂量足,7-10d,钩端螺旋体,一般呈,12,18,个细密规则的螺旋状结构,一端或两端呈钩状,故称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性,传染源:,南方以野鼠为主,北方以猪为主,感染途径:,经,由皮,肤伤,口、口咽,粘,膜、眼,结,膜、鼻腔或生殖道的,伤,口,感染,易感性:,普遍,致病性,四个基本体征,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出血倾向,防治原则,搞好灭鼠工作,加强带菌家畜的管理;,注意保护水源,避免与疫水或疫土接触;,对易感人群接种,多价全细胞死疫苗,治疗,首选青霉素,也可用庆大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真菌学,1、真菌概述,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典型的细胞核及完善的细胞器,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数为多细胞,少数为单细胞,形态与结构,单细胞性真菌,酵母型真菌(Yeast),类酵母型真菌(Candida albicans),多细胞性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多细胞真菌形态,孢子,菌丝,菌丝(Hypha),由孢子长出芽管,芽管逐渐延长形成的丝状结构,识别不同菌种的依据,A大分生孢子(小孢子菌)B芽生孢子和假菌丝(假丝酵母菌),C厚膜孢子(假丝酵母菌)D关节孢子(球孢子菌),E孢子囊孢子(毛霉)F小分生孢子(曲霉),孢子(Spore),真菌的繁殖体,由特化菌丝产生,无性孢子,有性孢子,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生长缓慢,常用培养基:沙保培养基,需要较高的湿度与氧,最适合温度:22-28(浅部真菌),37 (深部真菌),最适酸碱度:PH4.0-6.0(浅部真菌),变异性和抵抗力,易发生变异,不耐热,,菌丝与孢子60 1小时均可被杀死,耐干燥、紫外线及消毒剂,常用抗生素不敏感,不同的,酵母菌,针对不同的对象可产生出许多令人垂涎三尺的食品来,例如用糯米做的甜,米,酒、不同风格的葡萄酒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几种真菌,霉菌,属真菌类。通过霉菌的发酵作用,可以产生出许多鲜美的食品来。,青霉(左),产生青霉素(右)。20世纪40年代问世。,与中药有关的真菌,冬虫夏草,茯苓,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2、真菌的致病性,真菌感染,浅部真菌感染: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深部真菌感染:侵犯深部组织、内脏,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真菌中毒,真菌中毒,有毒真菌:如磨菇类,真菌毒素中毒,无传染性,一般药物与抗生素治疗无效,与特定食物、饲料、农作物有关,主要侵害肝、肾、神经系统,致癌性真菌(如黄曲霉素),黄,3、常见致病真菌,皮肤癣菌浅部感染真菌,侵犯人或动物体表角质组织,所致疾病:,皮肤癣菌病(癣),皮肤、毛发、指(趾)甲受损,浅部真菌,致病特点:,途径:接触传染,一种癣病可由多种癣菌引起,一种癣菌可引起多种癣病,一般无疤痕(除黄癣菌所致头癣,),深部感染真菌,条件致病性真菌,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白假丝酵母菌,沙保培养基,白色念珠菌所致疾病,粘膜:,鹅口疮、口角炎、外阴、阴道炎,皮肤:,指间糜烂症,内脏:,支气管肺念珠菌病,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感染,肠炎、脑膜炎,鹅口疮,以口腔发生白膜斑为特征,最常见于颊粘膜与舌,可从组织表面剥离,疮面可见点状出血。,指间糜烂症,指间皮肤浸渍发白,去除浸渍的皮肤,呈界限清楚的湿润面,基底潮红,可有少量渗液,念珠菌性肺炎,念珠菌性食管炎,防治原则,增强患者抵抗力,避免应用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两性霉素B,新生隐球菌,广泛存于土壤和鸽粪中,球形,外周有较厚的荚膜,印度墨汁负染法,致病作用,在鸽子的分泌物和碎屑发现,不会引起鸽子病,致病作用,主要侵犯的器官:,肺脏,中枢神经系统:,多继发于白血病、霍奇金病、AIDS,小结,1、,掌握深部感染真菌所致疾病;浅部感染真菌所致疾病。,2、,熟悉真菌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