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定西地区岷县2025届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已知8.□2>8.4,□中符合条件的数有( )。
A.8个 B.7个 C.6个
2.与63×101的计算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
A.63×(100+1) B.63×100+1
C.63×100+63 D.63×100+63×1
3.给添一个小正方体变成后,从( )看到的图形不变。
A.前面 B.上面 C.左面 D.后面
4.在8.45的末尾添上一个0后,小数的计数单位是( )
A.0.01 B.0.001 C.千分位 D.百分之一
5.把一根15cm长的小棒截成3段(每段都是整厘米数),下面能搭成三角形的有( )。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1号小棒
3cm
4cm
5cm
6cm
2号小棒
3cm
4cm
5cm
6cm
3号小棒
9cm
7cm
5cm
3cm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2 分)
6.150×32的积的末尾有一个0。(______)
7.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有可能是钝角._____.
8.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角是钝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____)
9.计算器上“OFF” 键是清除键。 (___________)
10.0除以一个大于0的数,商也一定大于0。 (____)
11.一般三角形有三条高,而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____)
三、我能填。(每题 2 分, 共24分)
12.0 乘任何数都得(__________);0 加任何数都得(__________);0不能作(_________).
13.妈妈准备晚饭,(蒸米饭和炒菜用不同的锅和炉子)淘米用了2分钟,蒸米饭用了25分钟,洗菜用了5分钟,切菜用了3分钟,炒菜用了8分钟,妈妈完成这些事,至少需要(________)分钟。
14.69□247≈70万,□里面最小可以填(_________)。73□1000000≈73亿,□里面可以填(________)种答案。
15.根据35×16=560,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3.5×16=(_____) 0.35×1.6=(_____) 3.5×1.6=(_____)
16×0.35=(_____) 0.16×3.5=(_____) 0.35×0.16=(_____)
16.某景区5月2日的游客人数是67328人,把这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人.
17.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6.3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
18.把“1”平均分成100分,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_________),用小数表示是(_________)。
19.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0+(________)×8=250 (________)÷3-15=3 5×(________)-15=20
20.把一条长15厘米的绳子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底边长7厘米,腰长(________)厘米
21.王军在使用计算器计算734-198时,发现“8”键坏了,怎样按键可以算出结果?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__________)。
22.9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__________)。
23.184,234,9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一定比( )大,一定比( )小,这个平均数是( )。
四、我会计算。(每题 6 分, 共12分)
24.口算下面各题。
3+4.8= 1.25×8= 4.3-1.3= 10-2.5=
82÷100= 0.8×0.5= 0.45+0.24= 11÷1000=
25.用竖式计算。
850×4.62= 70-68.02= 9.6+14.78=
五、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26.看图连线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27.连一连。
28.化简下面各数。
0.500 7.4050 38.5000 0.2050
六、我能解决下面各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用100kg大豆可以榨出15千克豆油。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吨豆油?
30.今年五一劳动节,四年级(2)班54名同学和李老师一起到桐梓“花海”去赏花,买票时他看到“花海”对团体票有优惠,原来每人每张票20元,现在购买一张150元的团体票可以让10人进去,请你帮李老师设计一下怎样买票更划算,他们师生一共要花多少钱?
31.某地的野生动物园疫情后,为了吸引游客,对于购票方案做了一些调整。
方案一:成人每人100元,儿童每人60元。
方案二:5人以上团体,团体票每人70元。
张导游带了一个VIP小型旅游团,6个大人,2个小孩,方案一和方案二哪一种购票方案更划算?(导游持导游证无需另外购票)
32.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两地相距200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甲车到达终点时,乙车离终点多少千米?
33.学校新购置了25套课桌椅,每张桌子125元,每个凳子75元.购这批桌凳共需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C
【分析】因为8.□2的百分位是2,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可知:当□为4~9时,8.□2>8.4;然后数出即可。
【详解】当□时4、5、6、7、8、9时,8.□2>8.4,共6个;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小数的比较方法,应明确这两个小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个位)相同,只要第一个小数十分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个小数十分位上的数即可。
2、B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可知,
63×101
=63×(100+1)
=63×100+63×1
=63×100+63
则与63×101的计算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63×100+1。
故答案为:B
【点睛】
乘法分配律是乘法中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需熟练掌握,达到能认会用的地步。
3、C
【详解】两个图形从左面和右面看都是由两个小正方形组成,从上面和前面看到的图形中的小正方形数量不一样,因此从左面看形状不变。
故选:C。
4、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发生了变化;8.45的计数单位是0.01,8.450的计数单位是0.1,据此判断.
解:8.45的计数单位是0.01,在8.45的末尾添上一个0,即8.450,千分位上是0,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1.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关键要知道添加“0”前后小数计数单位的变化.
5、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3+3<9,所以第一组不能搭成三角形;
4+4>7,所以第二组能搭成三角形;
5+5>5,所以第三组能搭成三角形;
6+3>6,所以第四组能搭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解答关键是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解决问题。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2 分)
6、×
【详解】【分析】积的变换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以几,得数也乘以几。
【详解】15×32=480,所以150×32=4800,积有两个0,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此题考查两位数乘法的计算以及积的变换规律。
7、×
【解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等腰三角形底角的两个相等,而钝角的度数大于90度,如果一个三角形内有两个钝角,则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度,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两个钝角,由此判断即可.
8、√
【分析】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决定它属于什么(按角分)三角形。
【详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知,有一个角是钝角,则其余两个是锐角,三个角中最大的是钝角,所以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睛】
重点考查三角形按角的分类要看最大的内角。
9、×
【详解】计算器“OFF” 键是关机键,“CE”键是清除键,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0、×
【解析】略
11、×
【详解】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就是以另一直角边为底的高,即它的两条直角边都是它的高,从直角顶点向斜边画垂直线段,这条线段就是以斜边为底的高,因此,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三、我能填。(每题 2 分, 共24分)
12、0 任何数 除数
【详解】略
13、27
【分析】要想时间最省,妈妈应先淘米,然后再蒸米饭。而妈妈蒸米饭的同时可以洗菜、切菜和炒菜。也就是妈妈完成这些事,至少需要2+25分钟。
【详解】2+25=27(分钟)
则妈妈完成这些事,至少需要27分钟。
故答案为:27。
【点睛】
本题考查优化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蒸米饭的同时可以洗菜、切菜和炒菜。
14、5 5
【解析】略
15、56 0.56 5.6 5.6 0.56 0.056
【详解】略
16、7万
【解析】略
17、6.304 6.295
【分析】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6.30,也就是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则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字。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分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百分位进1;若千分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千分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
【详解】“四舍”得到的6.30最大是6.304,“五入”得到的6.30最小是6.295。
故答案为:6.304;6.295。
【点睛】
小数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下一位上的数字,再根据四舍五入原则解答。
18、 0.01
【解析】略
19、25 54 7
【分析】根据题意,使用倒推的方法,从结果向前倒推出缺失的部分即可。
【详解】(250-50)÷8
=200÷8
=25
(3+15)×3
=18×3
=54
(20+15)÷5
=35÷5
=7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使用逆向计算的方法解答。
20、4
【解析】略
21、734-200+2
【解析】略
22、0.09
【解析】略
23、98,234,172
【解析】略
四、我会计算。(每题 6 分, 共12分)
24、7.8;10;3;7.5
0.82;0.4;0.69;0.011
【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将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整数乘小数(小数乘小数),将末位数字对齐,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积的小数位数是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一个数除以100、1000,就是将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三位。
【详解】3+4.8=7.8 1.25×8=10 4.3-1.3=3 10-2.5=7.5
82÷100=0.82 0.8×0.5=0.4 0.45+0.24=0.69 11÷1000=0.011
【点睛】
观察数字特点,细心计算即可。
25、3927;1.98;24.38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注意:计算的结果,如果小数末尾有0的,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加减法法则: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数位上没有数字的添0补位,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商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详解】850×4.62=3927 70-68.02=1.98 9.6+14.78=24.38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计算时要仔细、认真。
五、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26、
【详解】略
27、
【分析】从正面看有两层,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位于左侧,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并列;
从左面看有两层,上层有一个正方形位于左侧,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并列;
从上面看有两层,上层、下层均有3个小正方形并列。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如下:
【点睛】
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需结合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求解。
28、0.5;7.405;38.5;0.205
【分析】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0.500=0.5 7.4050=7.405 38.5000=38.5 0.2050=0.205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注意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中间的“0”不能随意去掉。
六、我能解决下面各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0.15吨
【分析】先把1吨换算成1000千克,求出1000千克里面有多少个100千克,就可以榨出多少个15千克的油,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1吨=1000千克
1000÷100×15
=10×15
=150(千克)
150千克=0.15吨
答:大豆可以榨出0.15吨豆油。
【点睛】
解决本题也可以先用15千克除以100千克,求出每千克的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千克的油,再乘上1000千克,然后换算单位。
30、850元
【解析】买5张团体票和5张个人票最划算
150×5+20×5
=850(元)
答:买5张团体票和5张个人票最划算,他们师生一共要花850元
31、方案二
【分析】根据题意,用成人票的价格×成人人数+儿童票的价格×儿童的人数,计算出方案一的钱数;用总人数×团体票价格,计算出方案二的钱数,再比较即可。
【详解】方案一:6×100+2×60
=600+120
=720(元)
方案二:(6+2)×70
=8×70
=560(元)
720元>560元
选择方案二
答:方案二更划算。
【点睛】
此类题目可以先计算出每一种方案需要花的钱数,然后比较得出最佳方案。
32、500千米
【解析】2000÷80=25(小时) 25×60=1500(千米) 2000-1500=500(千米)
答: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500千米。
33、5000元
【解析】试题分析:每张桌子11元,每个凳子75元,那么一套课桌椅的单价是11+75=200元,然后再单价乘上数量求出总价,即200×1.
解:(11+75)×1
=200×1
=5000(元).
答:购这批桌凳共需5000元钱.
【点评】本题关键的每套课桌椅的单价,然后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