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龙县2024-2025学年四下数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在计算453×65的时候,其中“4×6”表示( )。
A.6个4 B.60个4 C.60个400
2.高压电线塔上有许多的三角形,这是运用了三角形的( ) 特性。
A.易变形 B.稳定性 C.外观好看
3.大于0.1 而小于0.9的小数一共有( )个.
A.7 B.9 C.无数
4.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时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时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他加快了骑车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关系图,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5. “1.2×0.96○1.2”,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
A.> B.< C.= D.×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2 分)
6.把98765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10亿. (_______)
7.10.0和10.00的大小相等,意义完全相同._____.
8.如果▲十■=●,△×口=〇,那么●一■=▲,〇×△=口.(_____)
9.等边三角形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______)
10.1.26先扩大到它的1000倍,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后是0.126。(______)
11.三角形的两边之和有时可以等于第三边._____.(判断对错)
三、我能填。(每题 2 分, 共24分)
12.根据A+B=C,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C-A=(______) C-B=(______)。
13.590米=(_____)千米 4千克30克=(______)千克
0.06公顷=(_____)平方米 8元7分=(______)元
14.4500千克=________吨 1.63米=________厘米 2.3平方米=________平方分米
5吨200千克=________吨 37元5角4分=________元
15.如图,(______)。
16.8.045千米=(_____)千米(_____)米 30.02千克=(_____)克
8吨70千克=(_____)吨 240平方分米=(_____)平方米
17.计算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把半圆(_______)后得到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_________)dm2。
18.如下图,一块三角形玻璃被打碎了一个角,被打碎的角是(_____)°,如果按边分类这是个(_____)三角形.
19.玲玲和芳芳共折了124只千纸鹤,玲玲比芳芳少折了28只,玲玲和芳芳各折了多少只?
(1)在线段图上标出已知条件。
(2)如果列式(124-28)÷2,表示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列式(124+28)÷2,表示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
20.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709800309 789300090 780009309 70009839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边长是24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长是(__________)厘米.
22.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下图中的涂色部分。
分数(______)小数(______)
分数(______)小数(______)
23.小明去书店买书,付了50元,找回31.6元,小明说:“阿姨,您找错了,多给了我5.2元。”这本书实际是(_____)元。
四、我会计算。(每题 6 分, 共12分)
24.直接写出得数.
20×30= 0.5×100= 90×100= 1÷1000=
2.1-1.7= 3.16+5.4= 0.1×100= 2.8+3.5=
25.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3.48+45.92 30-21.83 36×79 *789÷36
五、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26.连一连。
27.连一连.
28.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一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六、我能解决下面各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一个长方形泳池原来长80米,宽65米,扩建后长增加20米,宽增加15米,这个泳池扩建后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0.一批布料,每1.4米做一套儿童服装,一共做了26套,还剩1.1米,这批布原长多少米?
31.四年级有两个班同学打算去文化宫看电影,四(1)班有14名、四(2)班有24名,电影票价如下表:
数量/张
1~15
16~30
31~45
45以上
单价/元
20
18
15
13
电影院还有一项优惠措施,消费满500元返还现金60元。
(1)如果单独买票,两个班分别需要花多少钱?
(2)如果两个班合起来购票,最少花钱多少元?
32.京城拖拉机厂要生产1070台拖拉机,已经生产了7天,平均每天生产85台,剩下的要5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台?
33.四、五年级同学采集树种,四年级采了12.5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少采了2.8千克。四、五年级同学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C
【分析】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453上的4表示4个百,65上的6表示6个十,那么“4×6”表示4个百乘6个十,即400×60,也就是60个40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53上的4表示4个百,65上的6表示6个十,那么“4×6”表示4个百乘6个十,即400×60,也就是60个400。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的灵活运用。
2、B
【详解】略
3、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要求的在0.1和0.9之间没有说明是几位小数,可以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所以有无数个小数.
解:大于0.1而小于0.9的一位小数有0.2、0.3、0.4、0.5、0.6、0.7、0.8共7个.
而题干中没有说是几位小数,所有无数个.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在两个小数之间有多少个小数的判定方法,应分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即可确定.
4、C
【分析】本题直接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及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小明上学时的速度是匀速的,所以开始是以直线的形状行驶的,当车子坏掉修车时,小明则是停止的状态,所以中间的时间段则用平的线段表示,修好车后又以匀速行驶,所以后来的速度也要用直线表示。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正比例的意义及行程问题,虽然不难,是个小综合题。
5、B
【解析】略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2 分)
6、×
【详解】略
7、×
【解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10.0和10.00的大小相等;由于10.0和10.00的最低位不同,所以意义不相同.
故答案为×.
8、×
【解析】因为▲十■=●,
所以:●一■=▲正确
因为△×口=〇
所以〇÷△=口
所以:〇×△=口错误
所以整个题目错误.
故答案为×.
9、×
【详解】[分析]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10、×
【分析】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详解】1.26×1000=1260,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后是126000。
故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11、×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解:根据三角形的特性可知: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所以三角形的两边之和有时可以等于第三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是考查三角形的特性,应灵活掌握和运用.
三、我能填。(每题 2 分, 共24分)
12、B A
【分析】根据加数+加数=和,可得到两道减法算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A+B=C,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C-A=(B) C-B=(A)
故答案为:(1)B (2)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公式:加数+加数=和的灵活应用。
13、0.59 4.03 600 8.07
【解析】略
14、4.5 163 230 5.2 37.54
【分析】(1)把4500千克换算成吨数,用4500除以进率1000;
(2)把1.63米换算成厘米数,用1.63乘以进率100;
(3)把2.3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数,用2.3乘以进率100;
(4)把200千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0.2吨再加5吨;
(5)把37元5角4分化成元数,用5除以进率10,得0.5元,用4除以进率100,得0.04,再把37,0.5,0.04加起来即可。
【详解】4500千克=4500÷1000=(4.5)吨 1.63米=1.63×100=(163)厘米 2.3平方米=2.3×100=(230)平方分米
5吨200千克=5+200÷1000=(5.2)吨 37元5角4分=37+5÷10+4÷100=(37.54)元
故答案为:4.5;163;230;5.2;37.54
【点睛】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5、100°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减去两个已知角的度数,即可解答。
【详解】180°-38°-42°=10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16、8 45 30020 8.07 2.4
【详解】略
17、平移(割补) 8
【解析】略
18、45 等腰
【解析】略
19、(1)
(2)玲玲折的只数;芳芳折的只数
【分析】(1)玲玲和芳芳共折了124只千纸鹤,玲玲比芳芳少折了28只,所以大括号表示的是124,虚线表示的是28;
(2)根据和差公式可知: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据此判断。
【详解】(1)
(2)芳芳比玲玲折的多,所以(124-28)÷2,表示求的是玲玲折的只数;(124+28)÷2,表示求的是芳芳折的只数。
【点睛】
本题是典型的和差问题,牢记公式:在和差公式中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
20、700098390 709800309 780009309 789300090
【解析】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故: 700098390<709800309<780009309<789300090
21、32
【解析】略
22、 0.4 0.36
【分析】分数的意义为: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当整体被十等分、百等分、千等分……等时,此时的分量,还可以使用小数表示:如记作0.1,记作0.01,据此对题目中的图形进行分析后用分数和小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即可。
【详解】图1被平均分成10份,其中阴影部分为4份,根据分数及小数的意义可知,阴影部分占这个图形的,用小数表示为0.4;图2被平均分成100份,其中阴影部分为36份,根据分数及小数的意义可知,阴影部分占这个图形的,用小数表示为0.36。
【点睛】
了解小数的意义,可从分数的意义着手,小数的意义是分数意义的一环。
23、23.6
【解析】略
四、我会计算。(每题 6 分, 共12分)
24、600; 50; 9000; 0.001;
0.4; 8.56; 10; 6.3
【详解】略
25、69.4;8.17;2844;21……33
【分析】根据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小数加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
【详解】23.48+45.92=69.4 30-21.83=8.17 36×79=2844 *789÷36=21……33
验算: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的加减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二位数笔算方法的掌握。
五、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26、
【分析】从正面看有两层,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位于左侧,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并列;
从左面看有两层,上层有一个正方形位于左侧,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并列;
从上面看有两层,上层、下层均有3个小正方形并列。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如下:
【点睛】
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需结合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求解。
27、
【解析】略
28、
【解析】略
六、我能解决下面各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8000平方米
【解析】80+20=100(米)
65+15=80(米)
100×80=8000(平方米)
30、37.5米
【详解】1.4×26+1.1
=36.4+1.1
=37.5(米)
答:这批布原长37.5米.
31、(1)四(1)班280元;四(2)班432元;(2)510元
【分析】(1)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用两个班的人数乘以对应人数的票价计算出结果即可;
(2)先计算出两个班合起来的人数,再用合起来的人数乘以对应的单价,计算出总钱数,根据消费满500元返还现金60元,再减去60元就是最少要花的钱数。
【详解】(1)14×20=280(元)
24×18=432(元)
答:如果单独买票,四(1)班需要280元,四(2)班需要432元。
(2)14+24=38(人)
38×15=570(元)
570-60=510(元)
答:如果两个班合起来购票,最少花钱510元。
【点睛】
本题关键是确定购票人数的范围,得出因人数不同所得的票价,然后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32、95台
【分析】用要生产的总台数1070减去7天生产的7×85台,剩下的台数除以5天,即可求出平均每天要生产的台数。
【详解】(1070﹣85×7)÷5,
=(1070﹣595)÷5,
=475÷5,
=95(台);
答:平均每天要生产95台。
【点睛】
此题考查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理清思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3、22.2千克
【解析】12.5-2.8+12.5=22.2(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