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精神健康与精神康复,丰台区精神病防治院,1,心身健康的标准,生理健康标准:,1,身体各器官发育、功能正常。,2,对疾病有高度抵抗力。,3,在工作、学习、劳动、家务中能保持头脑清醒、精神贯注,有较高的效率。,4,情绪正常,精神愉快。,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操作能力达到正常人水平,,IQ,(智商检测)值,70,分以上。,2,稳定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3,意志坚强,行动自觉、果敢。,4,思想与行动协调统一,有条不紊。,5,良好的人际关系。,6,良好的反应和适应能力。,2,概念,精神障碍,是指大脑活动功能发生紊乱,使得思维、情感、行为等精神活动显著偏离正常,以精神病性症状和社会功能下降,或本人感到精神痛苦为特征。泛指各类精神疾病,包括精神病、神经症、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等。,3,概念,精神病,指一组严重精神障碍的疾病。有感知、记忆、思维能力受损、情绪反应与行为不适当,常出现各种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理症状,同时有现实检验能力和社会功能严重下降,自知力缺乏,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4,精神障碍的病因,不清楚,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病因与诱因,遗传倾向,精神刺激,5,精神活动的三个组成部分,认知:,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注意、智力、自知力、定向力等,情感:,内心体验和外在表现,意志行为:,低级意志和高级意志,知,情,意,6,症状演变趋势,病程,时间,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衰退,9,治疗,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全病程治疗,早期干预,急性期治疗,维持治疗,10,结局的影响因素,家族史,发病年龄,精神刺激,起病形式,病前性格,分型,治疗,治疗是否及时,对治疗的反应,维持治疗,复发次数,病程长短,家庭和社会支持,*,11,评估预后,判断疗效,确定诊断,防止意外,早期发现,了解症状,的意义,12,如何获取症状?,诊断精神疾病尚缺乏有效的生物学指标,观其言行,了解内心感受,症状之间的相互联系原发与继发,动态观察,13,错觉与幻觉,错觉:,歪曲的知觉,幻觉:,虚幻的知觉无中生有,幻觉,*,幻听,幻味,幻触,幻嗅,幻视,14,妄想,一种病理的信念,病与非病的分水岭,妄想的三大特点:,歪曲事实,,甚至荒谬离奇,坚信不移,无法说服,个人独有,连最亲近的人也无法理解,15,自知力,对自己疾病的判断能力,包括三个层次:,认识到自己的症状不是客观事实,是由于精神疾病所至,需要治疗,16,“临床痊愈”,的标准,精神病症状全部消失,自知力完全恢复,17,如何看待药物的副作用,天平效应,急性期,康复期,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18,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原则,药量,逐渐加量 最低有效剂量 逐渐减量 维持治疗 时间,19,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原则,缓慢加减,系统治疗,足量:,只要未达痊愈,又无严重副作用,就应坚决加至最高治疗量,足程:,急性期6-8周,慢性期3个月以上,尽可能单一用药,长期维持治疗:,剂量与疗程因人而异,20,家属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患者,家属,医生,21,患者不吃药怎么办?,拒绝服药的原因,副作用,认识问题,病情(自知力缺乏),对策,减药或换药,反复说明停药的危害,一劝二骗三强制,“暗服药”尽量不用或少用,22,药吃下去了吗?谈“,藏药,”,方式:,将药片藏在舌下、腮部或夹在手指缝中,危害,疗效无法保证,血药浓度不稳,导致严重副作用,对策,家属保管药物,看着患者把药服下,检查口腔,不要马上离开,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反应,监督要从严,说教要从宽,使用长效针剂治疗,23,精神病人的,危险,行为,危险行为:自伤、自杀;伤人、毁物;出走,易导致危险行为的症状,命令性幻听,被害妄想,药源性焦虑、抑郁,兴奋、躁动,24,就诊注意事项,初诊,程序:家属患者家属,需提供的病史资料:起病时间、诱因、表现、诊疗过程、疾病转归以及患者的生活、社交、工作、学习等情况。,复诊:,介绍上次就诊以来的变化,包括症状、服药情况、疗效、副作用、生活、工作情况等,注意事项,明确就诊目的,提供病史要真实、客观,叙述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最好作书面准备,谁在场,谁不在场?,保留病人的文字材料,记录病人的原话,25,何时需要住院?,自伤、伤人倾向,严重的情绪抑郁,悲观绝望,原有的症状反复出现,有日趋加重的迹象;,拒绝治疗,劝说无效;,伴有继发性问题,如严重躯体疾病、酒或药物滥用。,26,患者服药期间,家属应观察,睡眠:每天的睡眠时数,有无入睡困难、多梦、早醒?,饮食:有无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或呛咳?,大便:几天一次,是否干燥?,小便:是否排尿困难?,脉搏:是否感到心慌?安静时每分钟多少次?,口水:感到口干,或流涎?,运动:是否不灵活,或颤抖?,情绪:沉默寡言?躁动不安,?,性功能:性欲亢进或减退?月经不调?,体重:增加或减轻?,皮肤:皮疹?色素沉着?,化验:血常规、生化、心电图,27,严重不良反应的处理,急性肌张力障碍,口服安坦,送医院,吞咽困难,吃半流食,立即通知医生,减药或换药,血白细胞下降,立即通知医生,加用升白细胞的药物,密切监测血象,停药,过敏性皮疹,通知医生,寻找过敏源,服用抗过敏药,停药观察,药源性癫痫大发作,防止摔伤,不要用力按压四肢,减药或换药,加用抗癫痫药物,28,沟通方式,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体态:端庄,平等,目光:对视、平视,身体接触:拍肩、拉手、拥抱,经常给他以微笑和问候,表现你对他的关怀与挚爱,29,语言表达,尽量中性语言,避免笼统使用术语,讲话清晰、平和、中肯,必要时重复所说的话,内容简洁、明确,如果要向他提出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说一件事,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嘲笑他,30,正式交谈的过程,轻松的开场白,多听少说,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抓住蛛丝马迹,挖掘症状,察言观色,适可而止,结束语:安抚、鼓励、铺垫,31,家属常见的误区及注意事项,发病早期(发病,接受正规治疗),常见误区,注意事项,否认患有精神病,早期发现精神异常,紧张、恐惧、不知所措,尽快接受现实、稳定情绪,内疚、自责、羞耻感,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亲友、书报、咨询等,),了解有关知识,盲目就诊、服药,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惧怕西药的副作用而不遵医嘱,严格遵医嘱,督促病人服药,32,家属常见的误区及注意事项,治疗中期(接受正规治疗临床治愈),常见误区,注意事项,对加药犹豫不决,了解药物常识,住院恐惧,正确掌握住院和出院时机,求治心切,频繁换药或换医生,与医生建立固定的联系,建立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见好就收,不了解何为“治愈”,了解疗效判定标准,复诊不及时,督促病人定期复诊,记录患者康复日记,33,家属常见的误区及注意事项,康复期(痊愈之后,),常见误区,注意事项,擅自停药,“好了伤疤忘了疼”,摸索维持治疗的药物品种和剂量,过度保护,用药简单化,冷漠、指责,鼓励病人料理生活、交流情感,对“病”过于敏感,“草木皆兵”,合理安排生活节奏,期望值过高或过低,识别复发早期征兆,34,家属的角色,护士,关心、照料患者的生活,医生,向患者讲解各种药物的作用,督促他遵医嘱服药,朋友,诚恳地交换意见、讨论问题,长者,迫使患者去完成那些他不愿做、却必须要做的事,比如定时休息、生活自理、门诊复查、按时按量服药等。,35,了解患者的感受,病态感受随时出现、无法自控,难以区分症状与现实,正常人难以想象的主观痛苦,既发的紧张、恐惧、敏感,注意力难以集中,敌视、攻击倾向,孤独无助、渴望关心,36,家庭沟通的意义,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介绍知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调节情绪,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帮助家属缓解心理压力,37,针对不同病情患者的接触技巧,兴奋躁动:口气平和,安抚为主,等待药物起效,抑郁自责:态度和蔼,耐心解释,减压,依赖型:让他先作决定,启发式谈话,保持距离,要求多:坚持原则,话到为止,软中带硬,易激惹:出言谨慎,连哄带夸,幻觉妄想:相信其感受的真实性,只关心,不反驳,躯体化:淡化不适感,正性暗示,敏感多疑:解释、保证、不厌其烦,自杀观念:敢于讨论自杀,加强看护,38,如何与精神病人谈“病”,对于自知力丧失的病人,交谈中尽量回避“病”字,以建立信任的关系,对于对疾病过份担心的病人,也要淡化“病”字,以减轻焦虑,对于受症状支配,主观痛苦感强烈的病人,应强化疾病的不可自控性,以缓解病人的压力,主动涉及症状,不要怕刺激患者,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自然地讨论症状,39,如何传递坏消息,失业、退学、亲人病故、离婚,预期对本人的严重性,评估承受能力:病情、性格、躯体,与医生协商,尊重病人意愿,40,精神残疾,定义:患精神病一年以上未愈,并且导致患者对家庭、社会应尽的职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精神病,精神残疾,41,精神残疾的产生,治疗不及时,病情久治不愈,病情反复发作,病人缺乏照顾,42,精神残疾的评定,WHO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患者最近一个月内的情况:,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生活职能表现,对家人的关心与责任心,职业劳动能力,社交活动能力,43,精 神 康 复,治病医院内,防复发、防残疾医院外,康复治疗应与临床治疗,同步实施,精神康复的最终目的:,让病人能够自如地与人交往,能够胜任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44,康复的具体内容 ,整体康复,医学康复,(基础):治病、防复发。,心理康复,(巩固):对疾病的态度、面对歧视、提高心理承受力、纠正性格缺陷等。,社会康复,(社会化的前提条件):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职业康复,(最高层次):就业咨询、职业技能的测定与培训、在工作中发现自我价值等。,45,精神康复的疗法,生活技能训练:,个人卫生、饮食、衣着、管理个人物品等。,文娱治疗:,音乐、舞蹈、书法、绘画、体操、棋牌、球类比赛等。,社会技能训练:,用药自我管理、症状处置、休闲娱乐活动、基本对话、整洁与自理生活等。,作业治疗:,编织、烹饪、服装缝制裁剪、玩具制作、美术品等。,其他与康复有关的治疗:,认知治疗、行为矫正、森田疗法等。,46,如何促进病人自知力的康复,要主动涉及症状,不要怕刺激病人。,谈话时语气要平和,以商量、讨论的方式同病人交换看法,避免说教。,谈话要自然,要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为素材。,掌握谈话的分寸。对每一个症状都要充分分析。,47,如何防止病情复发?,家属要定期带患者门诊复查,坚持维持治疗,帮助患者客观认识疾病,理解复发的危害,去除诱因,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识别复发先兆,自知力丧失拒绝服药,失眠昼夜节律颠倒,情绪波动,猜疑,复写症状,季节因素,48,关于药物维持治疗,目的:,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维持用药的时间:,首次发作,1-2,年,复发者,2-5,年,终生服药的一般标准:,病程持续,5,年以上未治愈,复发次数,3,次,维持用药的剂量:,因人而异,病情稳定的时间越长,维持剂量越小。,49,家庭康复训练,步骤:,建立观念,不要过分依赖医生,找出病人目前的主要问题,与病人平等交换意见,制定改进计划,实施计划时应有奖惩措施,定期记录、阶段总结,50,家庭康复训练,注意事项,期望值适度,只制定短期目标,计划尽可能明确具体,全家人要保持一致,鼓励微小的进步,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忽略你无法改变的事实,给予他们活动的空间和机会,循序渐进,控制情绪,接纳挫折,51,精神病人如何面对歧视?,对各种歧视现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不盲目乐观,也不要自暴自弃,主动关心、帮助别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用行动证明自身价值,消除别人的歧视,如果出现心理困扰,不能自行排解,请及时向家人倾诉,或找医生咨询。,52,在患者的一生中,急性期治疗毕竟是短暂的,精神康复是要持续终生的,53,谢谢!,5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