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本章学习要点:,养老保险的实施方式,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中国城镇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7.1,老年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一、古代的老年社会保障,1,、我国古代的老年社会保障,(,1,)状况:以家庭养老为主导,社会养老为补充。,社会养老体现在:,a,、政府对养老做出法律、礼仪上的规定(伦理),b,、政府与社会组织举办敬老礼仪或慈善性活动。,(,2,)主要方式,a,、经济上,由国家规定亲属的赡养义务,(悲田院、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b,、古代法律从财产制度上对老年人提供物 质上的保障进行规定。,c,、我国古代实行的管理退休制度也是国家 对老年人社会地位的认定。,1,、法国:,1669,海员养老金(不能从事工作的老年海员),2,、德国:,1888,老年残障社会保险法,3,、其它欧美国家:丹麦、挪威、奥地利、英、美。,二、近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西方工业国家建立。,(,100,年历史),2,、西欧古代社会养老传统,(,1,)瑞典“仁仗”,“,保健储蓄箱”,(,2,)中世纪欧洲:退休供养,a,、富人:修道院,与世隔绝以示尊贵,b,、穷人:供养契约(继承供养),c,、中人:城市工商业者,退休,7.2,养老保险概述,一、养老保险的基本含义,(一),含义:,所谓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二,),养老保险的特点:,推行保险立法化,筹资渠道多元化,享受待遇标准化,(一)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与资格条件相对应的原则,1,、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与劳动义务对等的原则(苏联、东欧、中国对劳动年龄设上下限。),2,、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和投保期限(按保额)对等的原则(德、美、法、日对投保年龄的限制。,3,、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工作贡献相联系的原则(原工资标准与职位,),4,、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与国籍或居住年限相联系(瑞士、英、新加坡、澳大利亚,),二、养老社会保险应遵循的原则,1,、养老金随物价上涨而自动提高,2,、养老金随物价上涨而作不定期调整,(二)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三)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今天的社会成果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的,退休者为此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二、享受养老社会保险的资格与条件,(,大部分老年社会保险给付条件是复合型的,),1,、年龄,+,投保年限:,法、德、美,2,、年龄,+,工龄:,苏联、东欧、中国,3,、年龄,+,工龄,+,投保年限:,英国,4,、年龄,+,居住期限,:,丹麦、加拿大,三、养老保险金给付方式,1,、养老金的计算方法,a,、绝对剩余额制:分级定档,b,、薪资比例制:,与投保年限无关,(东欧)工资*替代率;,与投保年限有关,基数*比例*年限,2,、养老金的给付范围、项目及数额。,四、老年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与精算,1,、运营:要遵循安全、效率、社会效率的原则。,2,、精算: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口年龄结构、经济发展状况两个。,三、实施养老社会保险的重要意义,(,一,),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险体系中的地位最重要;由年导致的无劳动能力是一种确定性的和不可避免的风险;,(,二,),每个人都需要的;,(,三,),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需要。,(,四,),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代际接替及协调发展,7.3,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一、现收现付模式、完全积累模式和部分积累模式,1,、现收现付模式,2,、完全积累模式,3,、部分积累模式,现收现付模式,通常以“工资”税(费)进行筹资,按社会统筹的方式管理资金,按均等和给付确定原则在付给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实质是代际赡养的转移支付;,不积累资金,不存在因经济波动、自然灾害等对基金带来损失。,操作简单,完全积累模式,通常建立个人账户进行积累,遵循同代自养的原则,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对人口老龄化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通常采用缴费确定模式计算和发放养老保险待遇,缴费与待遇关联。,二、国家公共保险模式、企业年金模式和个人储蓄模式,1,、国家公共保险模式,2,、企业年金模式,3,、个人储蓄模式,国家公共保险模式,由政府通过立法强制建立,基于工资税(费)以现收现付方式筹集,以给付确定原则分配,与个人收入关联或不关联,实行公共管理,资金运营与资本市场不关联,企业年金模式,由雇主建立,政府通过立法实施监督和通过税收给予支持,可以依法强制、依集体协议半强制或自愿建立,可以选择公司或行业、劳资组织或专业养老基金机构等多种方式进行管理,可以建立统筹账户、集体账户和个人账户,可以采用确定给付或确定缴费等多种支付原则,多种支付方式。,三、给付确定模式和缴费确定模式,(,一,),给付确定模式,(,二,),缴费确定模式,四、普遍保险模式与收入关联模式,(,一,),普遍保险模式,(,二,),收入关联模式,7.4,中国城镇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一、我国养老社会保险的历史沿革,四个阶段,:,(,一,),初创阶段(,1951,1966),1,、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3,、,农业人口养老保险制度,(,二,),停滞阶段(,1966,1976,),停滞的标志表现在,:,1,、管理机构被撤销,2,、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被取消,社会保险倒退为企业保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针对“文化大革命”中实行的企业保险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恢复和重建工作。,1984,年开始恢复国有企业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实行集体企业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建立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制度,并对合同制个人实现个人缴纳部分养老保险费。,(,三,),恢复阶段(,1976,1992,),1991,年国务院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务院,199133,号文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目标、原则;,1995,年,3,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这几个文件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文件。根据两个决定,一个通知的精神,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入全面改革发展和完善时期。,(,四,),改革阶段(,1992,1997,),(,一,),建立新的基金筹集方式(由传统的现收现付制转 变为部分基金积累制),(,二,),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共济性积极性),(,三,),扩大养老保险金的来源(三三制),(,四,),扩大养老保险的社会覆盖面(一切劳动者)城镇,(,五,),建立养老基金增值的机制(银行信托管理),(,六,),建立退休金与社会经济发展挂钩和退休人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机制(物价机制、工资机制),(,七,),由单位管理转变为社会化管理,二、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要内容,三、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统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2,、统一个人账户的比例,3,、统一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四、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的基本内容,1,、基本养老保险,2,、企业年金,3,、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五、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隐性债务的责任未能落实,2,、个人账户基金“空帐”运转问题,3,、养老金资金困难,4,、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的安全问题,5,、养老保险的保障效果,7.5,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中国农村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轨的迫切性,1,、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原先壁垒深严的“户籍”、“身份”制开始松动,许多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或从事其它非农产业,成为以工薪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新型农民农村,,2,、计划生育的需要。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了家庭结构简化、家庭规模缩小。,3,、劳动力市场的需要,4,、伦理道德,二、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分三个阶段:,1,、试点阶段,2,、发展阶段,3,、加强管理阶段,三、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1,、在筹资方式上,实行“自我保障为主、集体保障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支持”的原则,2,、在缴费方式上,针对我国农村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实行“多档次”缴费方式,3,、在筹资模式上实行“完全积累制”也称个人账户储蓄积累制,4,、在养老基金管理运营层次上,实行县级统筹,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度设计有歧视,1,、社会化水平低,目标人群的覆盖面窄。,社会救助“三无人员”,(,2,)社会养老保险:领取人数,/,投保人数,/,应投保人数,2,、保障水平低:(平均,57,元,/,月),3,、缺乏法制化的管理与规范:,4,、思想观念不适应:,5,、投保能力有限,农民纯收入:,2002,年农业税收入,500,亿,占财政,2.6%,五、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探讨,(学生讨论),1,、由政府出面,理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2,、从实际出发,由政府领导负责,积极、稳步、适度发展,3,、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4,、对于特设对象,如独生子女的父母、军烈属等,应有一定的特殊优惠政策,5,、将社会化养老措施与家庭养老相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名词解释:,养老社会保险,、,老龄化,2,、实施养老社会保险的意义是什么?,3,、国际上养老社会保险有哪些模式?它们各有什么利弊?,4,、养老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5,、影响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精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7,、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方式有哪些?,8,、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