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理护理安全管理与优质护理服务安全管理与优质护理服务目录目录一、护理安全管理的概述二、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内容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3 3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本节重点难点重点: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内容难点: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 4 4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法规及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从广义的角度,护理安全既指患者的安全,还包括护士自身的执业安全,指在执业的过程中不因环境污染、各种病原体、细胞毒性药物、放射性物质、各种锐器伤等对护士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健康损害。一、护理安全管理的概述(一
2、)护理安全概念5 5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一、护理安全管理的概述(二)护理安全管理概念 护理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对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护理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防范护理事故,从而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确保患者安全。零缺陷是护理安全管理的理想追求。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护理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客观需求。6 6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二、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内容 1.医院管理方面的因素 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
3、或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或未能发挥安全管理组织的作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或制度执行不力: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监督检查不到位。护理安全培训和教育不到位:没有对护理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意识教育。岗前教育培训内容中缺少安全教育的内容。“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专科知识的培训不扎实,不重视护理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在职护士继续教育培训重形式,效果无考核。(一)影响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7 7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二、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内容 人力资源不足与使用不合理:护理人力资源未按床护比或患护比进行配备,特别是临床一线护理岗位人员配备不足,不能做到动态调整和弹性排班,护
4、理人员超负荷工作等。未建立护理工作应急预案或有预案没有进行现场演练。医院的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安全防护标识未设置或防护用品质量偏差,药品质量低下,护理专用仪器及设备未及时更新;计算机系统运行速度缓慢,老式医疗用房不能满足护理安全需要都是导致不安全的因素。(一)影响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8 8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二、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内容 2.护理人员的因素 部分护士安全意识不强、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忽视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如泄露患者隐私、护理文件书写不客观、不及时,忽视证据的保存、收集、管理。部分护理人员三基理论知识和专科知识不扎实,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解决问题的能
5、力不足,操作技能不熟练,流程不规范,不重视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在护理的过程中,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延误治疗和抢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纠纷。(一)影响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9 9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二、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内容 服务意识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中不能“以患者为中心”,服务态度生硬,工作马虎,规章制度尤其是护理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医嘱执行不规范,病情观察不细致、不及时等。有效沟通能力欠缺,缺乏与医生、患者或家属的沟通技巧,部分新上岗护士因工作环境不熟、工作任务繁重、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倾向于完成事务性工作,进行护理操作时不能很好地做好解释工作,不能针对性进行心理
6、护理及健康宣教,易引起医护、护患纠纷。(一)影响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10 10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二、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内容 3、患者方面的因素:部分患者遵医行为差,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患者和医护人员所掌握的医学知识不对等,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医护对其进行医疗护理告知与专业教育时沟通困难,容易引起误解。患者和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一旦医疗护理效果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就怀疑诊断和治疗错误,导致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一)影响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11 11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二、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内容 4.其他因素 患者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多变性、危险性和个体差异性;药物性因
7、素如药源性疾病等;差错事故的鉴定处理机制不成熟、没有使医患双方都信赖满意的机制;社会、媒体等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缺乏公正的评价等。(一)影响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12 12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二、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内容1、部分护理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不到位,该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到位而导致的院内感染、锐器损伤等。2、医院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各种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措施达不到要求、化疗药物不能在输液配置中心配置、有时会直接暴露于射线当中。3、护理人员资源不足,护士工作负荷和压力过大,造成机体功能和心理上的负担过重,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二)影响护理人员执业安全的因素13 13 第一节
8、 护理安全管理二、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内容4、医患关系紧张对护士执业造成的影响 患者的自身素质高低不一,少数患者或家属在争取个人医疗权利时,不尊重医护人员和其他病患,甚至无理取闹、殴打他人。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疾病,特别是突发疾病的影响及经济承受的限制等因素,容易产生不良心境,导致过激行为,引发护患冲突。(二)影响护理人员执业安全的因素14 14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二、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内容 1.病人安全管理 病人安全是指在医疗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或预防病人出现不良的结果或者受到伤害,其目的就是使病人免于由于医疗照顾过程中的意外而导致的不必要的伤害。提高病人安全的重点在于降低系统中不
9、安全的设计、操作及行为,如建立国家病人安全管理中心、健全医疗错误报告制度、规范操作规程等。(三)护理安全管理内容15 15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二、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内容 2.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 在护理工作中积极采取适当措施来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激励员工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整体的护理质量,如加强对针刺伤预防、噪声预防、麻醉废气的管理、化疗药物预防、精神缓解等。(三)护理安全管理内容16 16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 1、护理不良事件的概念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护理行为失误所出现的不在计划内、未预计到的或不希望发生的事件。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
10、要组成部分。(一)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17 17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2、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分级(1)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包括压疮、跌倒/坠床、烫伤、给药错误、标本错误、输液外渗、非计划性拔管、自杀、走失、分娩意外、仪器设备等。(一)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18 18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2)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级:永久
11、性功能丧失。级:死亡。(一)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19 19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 1.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坚持非惩罚性、主动上报原则,早发现早报告,一般不良事件报告时间24-48小时以内,严重不良事件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事后24-48小时以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通过不良事件上报后的缺陷文化共享,可使护理人员从他人的过失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避免类似不良事件的发生。(二)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20 20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 2.对护理不良事件应当立即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力争将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后果降到最低限度。护理部应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调查
12、分析,总结原因,帮助改进工作。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以事实为准绳,实事求是地公正处理。建立和健全护理不良事件登记、统计制度,详细记录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性质、原因、经过、处理结果及改进措施。(二)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21 21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 1.建立安全管理组织 建立和完善以护理部-科护士长-单元护士长-单元质控员为主体,所有护理人员参与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形成自我控制、科内自控、科室互控、护理部监控的自下而上的管理网络。2.健全规章制度 制度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注重事前控制,强化环节和事后控制,进行科学化、制度化、
13、规范化管理,确保护理安全。(三)护理安全管理措施22 22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 3.合理配备人员 结合各科工作性质及护理人员配备要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及实行科学工作模式,并根据护理人员自身条件、业务能力、年龄及职称结构等因素形成护理梯队,保证患者安全。4.重视教育培训 重视全体护理人员职业道德、风险意识、法律意识教育,组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护士业务素质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保证安全的能力。(三)护理安全管理措施23 23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 5.抓住重点内容 针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管理,如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产房、手术室等重点科室,婴
14、幼儿、年老体弱、危重、昏迷、新入院、大手术等重点患者,治疗、抢救危重患者、交接班、护理记录书写等重点环节,中班、夜班、节假日等重点时段,进修护士、实习护士、新职工、责任心不强等,确保护理安全。6.落实保障措施 医院行政、后勤、医技等部门在医院布局设计、环境卫生、设施齐全、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药品供给、辅助检查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为护理安全保驾护航。(三)护理安全管理措施24 24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 7.遵循处理原则 执行上报制度: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室护士长,科室护士长应立即报告护理部、医务处及医院相关负责人,并在24小时内填写报表上报护理部。现场正确
15、处理:针对安全事件性质进行针对性处理。如出现过敏性休克,发生用药差错等安全事件,应立即组织专家会诊、抢救,采取补救性措施,尽量控制事件的范围及损害程度;对已经发生的严重差错或护理事故,应派专人妥善保管好各种相关记录、检验报告、可疑药品、血制品、器械等,不得私自涂改或销毁,需要时封病历。(三)护理安全管理措施25 25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 组织调查处理:立即组织职能部门、相关科室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并上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院相关处理规定,根据发生问题情节的严重程度及调查鉴定结果,对当事人给予口头批评、通报批评、书面检讨、处分、经济处罚、辞退等处理
16、。及时总结反馈:发生事件的护理单元应在第一时间内组织所有护理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发生事件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护理部应根据科室上报材料,深入临床调查,对存在的隐患及问题,从全院管理角度进行相关制度及措施的改进。(三)护理安全管理措施26 26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 (四)患者安全十大目标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2.建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正确执行医嘱3.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5.加强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27 27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 (四
17、)患者安全十大目标6.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9.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10.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28 28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完善各项护理职业安全防护设施,使护理人员掌握相应的各项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从而主动实施防护措施,是避免和减少护理人员职业伤害的重要途径。主要防护措施有: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和健康管理,如洗手、使用防护用物,重视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建立锐器伤上报制度和紧急处理流程,建立受伤护理人员的追踪监控系统。(五)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措施29 29
18、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 锐器伤防护的关键是建立锐器伤防护制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锐器操作行为。如禁止回套护针帽;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及时将用后的注射器针头、锐器放入锐器盒,减少二次处理;选用有安全装置、性能好的护理器材,如带保护性针头护套的注射器和输液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化疗药物损害的防护,配制化疗药物在专用层流柜内,建立化疗药物外漏、人员暴露、污染废弃物的处置流程。(五)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措施30 30 第一节 护理安全管理三、护理安全预防及控制 加强护理人员的身体锻炼,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如腰围、弹力袜等。合理调控人力资源,按需配置护理人员。各类防护设备设施齐全,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合理设计工作流程,使护理人员处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状态。(五)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措施31 31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