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目录,一 心脏和心电,二 心电图各波段的特征,三 心率的测量,四 心率失常,五 名词解释,一 心脏和心电,心脏和心电,心脏位于胸腔之内,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它主要由心肌构成,共有四个腔,分别为: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左心房。,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通过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这些生物电的变化称为心电。,心电的产生过程,心电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心肌细胞的内外离子交换的过程。,每一个完整的心电波形都包括了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的过程。,二 心电图各波段的特征,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从左至右,分别为:V1-V6,心电图各波段特征,一个完整的心电图波形包括有: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T波、QT间期、u波等。,P,波的形态一般呈钝圆形,可能有轻度切迹。在、,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P,波的宽度一般不超过,0.12,秒,电压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在胸导联不超过,0.2mV,。,P波时限超过,0.11S,,并出现明显切迹称为,P,波增宽。,P,波增宽提示心房除极时间,延,长,多见于,左,心房肥大及心房内传导阻滞等情况,P波电压大于,0.25mV,即为,P,波增高,常见有右心房肥大、右心房负荷过重、电解质紊乱,等,P波增高增宽,常见有双心房肥大,P波特征,P-R,间期特征,代表了房室传导时间,PR,间期,正常值0.120.20秒,年龄越大,心率越慢,P-R间期越长,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QRS,波群特征,QRS波群代表两个心室兴奋传播过程的电位变化。由于这三个波紧密相连且总时间不超过0.10秒,故合称QRS波群。正常人在0.060.10秒之间。,QRS波群可为早搏、心室、心房肥大、心力衰竭、心肌损伤、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QRS,波群的波形命名示意图,ST,段特征,ST段一般位于等电线上,无明显偏移,偏移正常范围:,所有导联ST段下移0.05mV,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ST抬高0.1mV,V1-V2导联ST段抬高0.3mV,V3导联ST段抬高0.5mV,ST段压低以及抬高均作为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以及心绞痛心包炎,的重要依据,。,形态,:两支不对称,上升支平缓,下降支陡,方向,:I、II、V3-V6导联直立,avR倒置,其余可直立、平坦、倒置、双相,振幅,:QRS波群直立的导联,T波电压应超过同一导联R波的十分之一,T波异常:,T波高尖:振幅在标准肢体导联上超过,0.7mV,;在加压肢体导联上超过,0.5mV,;在胸导联上超过,2.0mV,,可见于正常人或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急性心肌梗死衍变、变异心绞痛,、,早期复极综合症、高钾血症、急性心脏压塞、脑血管意外,T波倒置,,,可分为:良性,T,波倒置和病理性,T,波倒置,可能导致,Q,波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非梗,死,性心肌缺血、心尖肥厚性心肌病、左心室肥厚伴劳损、二尖瓣脱垂,T,波特征,QT间期,QT间期指,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正常范围在,0.32-0.44s,之间。,U 波,心室除极后电位,心室后继电位,机理不清,异常U波为心室复极异常,正常人可无U,波,如有应较低小,一般,V3,V4导联较明显,电压、时间应显著小于T波,U,波必须直立,明显增高,见于血钾过低,三 心率的测量,心率的测量,心率就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下是最常用的测算方法:,测量5个或5个以上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即心率(次分)=60/PP或RR(s),,,我们的远程无线实,时心,电监护系统的WEB端采用的是选择8个R-R间期来测量心率,。,R-R间距为2.8sec,平均值为0.35sec,心率60/0.35171次/min,四 心率失常,心率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率的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意一项失常。我们的远程无线实时心电监护系统主要涉及到了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早搏等。,如何看心电图,首先看它的整体,看它的波形是否完整、规律。,仔细查看有异常的波段,看它是因为心脏隐患引起的异常还是在采集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引起的。,判定是哪一类异常,仔细观察它的每一段波形,在前后对比之后判定它到底是那一类异常。,心动过速:正常的成年人心率超过100bpm即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正常的成年人心率低于60bpm即为心动过缓。,1.,心动过速和过缓,窦性停搏:又称窦性静止,是指窦房结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出激动的情况。,在心电图上的表现为:,在正常的窦性心律之后,突然出现一段显著的长间歇,,其中无任何心电波形出现,,且其P-P间期与正常窦性心律的P-P间期无倍数关系,2.,窦性停搏,3,.早搏,过早搏动简称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按起源部位可分为,室上,性和室性。,房性早搏:即由心房产生的过早搏动。其特点为:QRS波时限、形态正常,P,波提前出现,P可能与前面T波重合,多伴不完全代偿间歇。,交界性早搏:即由心脏房室交界区产生的过早搏动。其特点为:QRS波时限、形态正常,没有P波,多伴有完全的代偿间歇。,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即由心室产生的过早搏动。,其特点为:QRS波宽大畸形 (0.12s),T波倒置,没有P波,具有完全的代偿间歇。,还有另一种靠近心尖部的室早,它在V5导联上时,QRS波群主波是向下的。,成对早搏和室速/室上速,成对早搏:连续出现2个室性/室上性早搏,即称为成对的室性/室上性早搏。,如下图(成对的室早),室速/室上速: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的室早/室上早,即称为室速/室上速。,如下图(室速),二联率和三联律,室早/室上早二联率:正常波形与室早/室上早交替出现,并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即称之为室早/室上早二联率。,室早/室上早三联律:2个正常波形之后出现一个室早/室上早,或者2个室早/室上早之后出现一个正常波形,并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即称之为室早/室上早三联律。,4.传导阻滞,当心脏的某一部分对激动不能正常传导时称之为心脏传导阻滞。心脏传导阻滞按其阻滞的程度可分为三度:即,传导阻滞、,传导阻滞、,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度(正常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年龄有关),一般0.20秒。,房室传导阻滞,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型房室传导阻滞,规律的窦性PP中,突然有一长间歇与短PP成倍数关系,房室传导阻滞,1、PP间期相等,,P,R间期相等2、P与R无固定时间关系(PR间期不等)3、心房率快于心室率4、QRS正常,表示心室起搏点在交界区;QRS增宽变形,表示起搏点在心室。,五 名词解释,代偿间歇是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的窦性搏动(即早搏),其后出现的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如上图:,室早之后的一个较长的间歇(R3),即为代偿间歇。,完全的代偿间歇是指:早搏前后2个RR间期的和,为正常窦性RR间期的2倍。若不相等,则为不完全的代偿间歇。,计算公式:R2+R3=R12,代偿间歇,切迹,切迹在心电图中指的是:波形因某种因素导致波形出现中断,之后又立即回归原本的波形。,如图:,心房肥大,心房肥大包括了心房肥厚以及心房扩大,可同时出现肥厚和扩大,亦可单独出现肥厚或扩大。心房肥大多表现为心房的扩大而较少表现心房肌肥厚。,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