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设计题目及基本设计资料
1、1设计题目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设计(上部结构含支座)
1、2基本设计资料
1、2、1桥面净空
净-7+2×0、75m人行道
1、2、2主梁跨径与全长
标准跨径:=20、00m(墩中心距离)
计算跨径:=19、50m(支座中心距离)
主梁全长:=19、96m(主梁预制长度)
1、2、3设计荷载标准
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kN/m2
1、2、4材料
钢筋:主筋用HRB335,其它用R235;混凝土:用C25或C30
1、2、5计算方法
极限状态设计法。
1、2、6结构尺寸
选用如图1所示尺寸,其中横梁用五根。
图1 结构尺寸示意图(尺寸单位:mm)
1、2、7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桥梁工程》,姚玲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10月;
《桥梁工程》,刘龄嘉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1月。
2、 主梁设计
2、1主梁横向荷载分布系数计算
2、1、1跨中弯矩横向荷载分布系数计算(G—M法)
(1) 主梁得抗弯及抗扭惯性矩与
重心位置:
= 412mm
主梁抗弯惯性矩:
主梁抗扭惯性矩按式查表得:
对于翼板:
对于梁肋:
单位宽度抗弯及抗扭惯性矩:
(2)横隔梁抗弯及抗扭惯性矩Iy与ITy :
翼板有效宽度λ计算:
查表得:
重心位置ay:
(3) 单位抗弯及抗扭惯性矩:
计算抗弯参数θ与抗扭参数α
(4)计算各主梁横向影响线坐标
由θ=0、324由附表查得K1、K2值计算用表
系数
梁位
荷载位置
校核
B
3B/4
B/2
B/4
0
B/4
B/2
3B/4
B
K1
0
0、94
0、97
1、00
1、03
1、05
1、03
1、00
0、97
0、94
7、99
B/4
1、05
1、06
1、07
1、07
1、02
0、97
0、93
0、87
0、83
7、93
B/2
1、22
1、18
1、14
1、07
1、00
0、93
0、87
0、85
0、75
7、98
3B/4
1、41
1、31
1、20
1、07
0、97
0、87
0、79
0、72
0、67
7、97
B
1、65
1、42
1、24
1、07
0、93
0、84
0、74
0、68
0、60
8、04
K2
0
0、86
0、91
0、99
1、08
1、13
1、08
0、99
0、91
0、83
7、92
B/4
1、66
1、51
1、35
1、23
1、06
0、88
0、63
0、39
0、18
7、97
B/2
2、46
2、10
1、73
1、38
0、98
0、64
0、23
0、17
0、55
7、95
3B/4
3、32
2、73
2、10
1、51
0、94
0、40
0、16
0、62
1、13
8、00
B
4、10
3、40
2、44
1、64
0、83
0、18
0、54
1、14
1、77
7、98
用内插法求实际梁位处得K1、K0值,实际梁位与列表梁位得关系如图所示:
1号梁:
2号梁:
3号梁:
梁号
荷载位置
B
3B/4
B/2
B/4
0
B/4
B/2
3B/4
B
1
0、632
0、524
0、403
0、292
0、185
0、087
0、015
0、099
0、191
2
0、397
0、350
0、301
0、256
0、202
0、154
0、094
0、035
0、019
3
0、170
0、184
0、198
0、214
0、223
0、214
0、198
0、184
0、170
1、2、3号梁横向影响线坐标值计算如下:
汽车荷载:
人群荷载:
人行道板荷载:
2、1、2 梁端剪力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杠杆法)
绘制1、2、3号梁得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
求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汽车荷载:
人群荷载:
2、2主梁内力计算
2、2、1 永久作用效应
永久作用,混凝土垫层厚度取90mm
构件名
单元构件体积
重度KN/
每米重力KN/m
主梁
0、39
25
9、75
横隔梁
边:0、095
25
0、61
中:0、19
1、22
桥面铺装
砼:0、126
25
3、02
沥青:0、036
23
0、83
人行道
2
各梁恒载汇总:
梁号
主梁
横隔梁
人行道
桥面铺装
总计KN/
1(5)
9、75
0、61
0、882
3、85
15、092
2(4)
9、75
1、22
0、756
3、85
15、576
3
9、75
1、22
0、68
3、85
15、5
永久作用计算
影响线面积计算
项 目
计 算 图 式
顶点坐标
影 响 线 面 积ω0
·
永久作用计算结果:
梁号
Q KN/m
KN*m
KN*m
KN
Ω
qΩ
Ω
qΩ
Ω
qΩ
1(5)
15、092
47、53
717、32
35、65
538、03
9、75
147、15
2(4)
15、576
47、53
740、33
35、65
555、28
9、75
151、87
3
15、5
47、53
736、72
35、65
552、58
9、75
151、13
2、2、2可变作用计算
(1)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
选用C30混凝土,
(2) 弯矩计算
公路—Ⅱ级:
公路—Ⅱ级产生得弯矩
计算公式:
梁号
内力
mc
1+μ
Ω
ξ
Sq
1
0、505
1、25
7、875
47、53
178、5
4、875
1
785、58
35、65
3、656
648、23
2
0、456
47、53
4、875
709、36
35、65
3、656
585、33
3
0、409
47、53
4、875
636、24
35、65
3、656
525、00
人群产生得弯矩
计算公式:
梁号
内力
mr
qr
Ω
Sr
1
0、62
3、0
47、53
88、41
35、65
68
2
0、391
47、53
55、76
35、65
42、88
3
0、342
47、53
48、77
35、65
37、51
弯矩基本组合:
梁号
内力
永久荷载
汽车荷载
人群荷载
组合值
1
717、32
785、58
88、41
2059、62
538、03
648、23
68
1629、32
2
740、33
709、36
55、76
1943、95
555、28
585、33
42、88
1533、82
3
736、72
636、24
48、77
1829、42
552、58
525、00
37、51
1440、11
(3) 剪力计算
跨中剪力计算
公路—Ⅱ级产生得剪力(kN)
计算公式:
梁号
mc
1+μ
qk
Ω
pk
ξ
yk
Sq
1
0、505
1、25
7、875
2、44
178、5
1
0、5
79、73
2
0、456
72、00
3
0、409
64、58
人群产生得剪力(kN)
计算公式:
梁号
mr
qr
Ω
Sr
1
0、62
3
2、44
4、54
2
0、391
2、86
3
0、342
2、50
梁端剪力计算
公路—Ⅱ级产生得剪力(kN)
计算公式:
梁号
1+μ
ξ
m0
mc
qk
Ω
pk
yk
a
y
Vd
1
1、25
1
0、438
0、505
7、875
9、75
178、5
1
4、9
1
139、77
2
0、5
0、456
159、55
3
0、594
0、409
189、55
人群产生得剪力(kN)
计算公式:
梁号
mor
mcr
qr
Ω
y
a
Vd
1
1、422
0、63
3
9、75
1
4、9
41、59
2
0
0、391
2、87
3
0
0、342
2、51
剪力基本组合:
梁号
内力
永久荷载
汽车荷载
人群荷载
组合值
1
147、15
139、77
41、59
418、84
0
79、73
4、54
116、71
2
151、87
159、55
2、87
405、61
0
72、00
2、86
104、00
3
151、13
189、55
2
446、73
0
64、58
2、50
93、21
(四) 主梁内力计算结果
梁号
(kN*m)
(kN*m)
(kN)
(kN)
1
2059、62
1629、32
418、84
116、71
2
1943、95
1533、82
405、61
104、00
3
1829、42
1440、11
446、73
93、21
2、3主梁截面设计、配筋及验算
弯矩设计值:
剪力设计值:
选用C30混凝土,主筋选用HRB335钢筋,箍筋选用R235钢筋。
2、3、1 截面设计
(1)T型截面梁受压翼板得有效宽度
故受压翼缘板得有效宽度:
因采用得就是焊接钢筋骨架,故设:
;
则截面得有效高度:
(2)判定T型截面类型:
=
故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
(3)受压区高度:
整理后可得:
解方程得合适解为:
(4)求受拉区钢筋面积:
将各已知值及代入式,
可得:
现选择钢筋为与截面面积为AS=6890mm2,钢筋叠高层数为5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及规范中规定得,钢筋得横向净距,满足构造要求。
2、3、2截面复核
则实际有效高度:
(1)判定T形截面类型
由于,故为第一类T型截面。
(2)求受压区高度
由,求,即:
(3)正截面得抗弯承载力
又 故截面复核满足要求。
2、3、3 腹筋设计
(1)截面尺寸检查
根据构造要求梁最底层钢筋通过支座截面,支点截面有效高度为。
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就是否需要根据计算配置箍筋
跨中段截面 ;
支座截面;
故可梁跨中得某长度范围内按构造配置箍筋,其余区段应按计算配置腹筋。
(3)计算剪力图分配
支点处得剪力计算值,
跨中截面处剪力计算值。
由得截面距跨中截面得距离可由剪力包络图按比例求得:。
在长度内可按构造要求布置箍筋。
同时,根据《公路桥规》规定,在支座中心线向跨径长度方向不小于1倍梁高范围内,箍筋得间距为。距支座中心线为处得计算剪力值由剪力包络图按比例求得,为:
其中应由混凝土与箍筋承担得剪力计算值至少为,应由弯起钢筋(包括斜筋)承担得剪力计算值最多为,设置弯起钢筋区段长度为5023mm。
(4)箍筋设计
采用直径为得双肢箍筋,箍筋截面积。
设计箍筋时,式中得斜截面内纵筋配筋率及截面有效高度可近似按支座截面与跨中截面得平均值取用,计算如下:
跨中截面:,取,;
支点截面:,;
则平均值分别为:,
箍筋间距为:
箍筋间距取及,就是满足规范要求得。
箍筋得配筋率,满足规范要求。
在支座中心向跨径长度方向得范围内,设计箍筋间距,尔后至跨中截面统一得箍筋间距取。
(5)弯起钢筋及斜筋设计
设焊接钢筋骨架得架立钢筋(HRB335)为,钢筋重心至梁受压翼板上边缘距离。
弯起钢筋得弯起角度为,弯起钢筋末端与架立钢筋焊接。为了得到每对弯起钢筋分配得剪力,由各排弯起钢筋得末端折点应落在前一排弯起钢筋弯起点得构造规定来得到各排弯起钢筋得弯起点得计算位置,首先要计算弯起钢筋上、下弯点之间垂直距离。
现拟将钢筋N1~N5弯起。将计算得各排起钢筋弯起点截面得以及至支座中心距离、分配得剪力计算值、所需得弯起钢筋面积列如下表:
弯起钢筋计算表
弯起点
1
2
3
4
5
(mm)
1133
1102
1070
1042
1014
距支座中心距离(mm)
1133
2235
3305
4347
5361
分配得剪力计算值(kN)
170
153、65
116、36
80、14
44、88
所需得弯起钢筋面积(mm2)
1145
1034
784
540
302
可提供得弯筋面积(mm2)
1232
1232
1232
982
982
弯筋与梁轴交点到支座中心距离(mm)
565
1699
2801
3872
4915
梁得弯矩包络图与抵抗弯矩图
各排弯起钢筋弯起后,相应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如下表:
钢筋弯起后相应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梁区段
截面纵筋
有效高度
T型截面类型
受压区高度
抗弯承载力
支点1点
1249
第一类
16、7
425、99
1点2点
1233
第一类
33、4
840、93
2点3点
1217
第一类
50、1
1236、14
3点4点
1201
第一类
66、8
1614、51
4点5点
1189
第一类
79、9
1900、37
5点跨中
1177
第一类
93、2
2176、32
将上表得正截面承载力在图31上用各平行直线表示,她们与弯矩包络图得交点分别为,以各值代入式:
,可求得到跨中截面距离值。
第一排弯起钢筋:
其充分利用点得横坐标,而得弯起点得横坐标,说明点位于点得左边,且,满足要求。
其不需要点得横坐标,而钢筋与梁中轴线交点得横坐标,亦满足要求。
第二排弯起钢筋:
其充分利用点得横坐标,而得弯起点得横坐标,说明点位于点得左边,且,满足要求。
其不需要点得横坐标,而钢筋与梁中轴线交点得横坐标,亦满足要求。
第三排弯起钢筋:
其充分利用点得横坐标,而得弯起点得横坐标,说明点位于点得左边,且,满足要求。
其不需要点得横坐标,而钢筋与梁中轴线交点得横坐标,亦满足要求。
第四排弯起钢筋:
其充分利用点j得横坐标x=2717mm,而得弯起点2得横坐标,说明点位于j点得左边,且,满足要求。
其不需要点得横坐标,而钢筋与梁中轴线交点得横坐标,亦满足要求。
第五排弯起钢筋:
其充分利用点得横坐标,而得弯起点得横坐标,说明点位于点得左边,且,满足要求。
其不需要点得横坐标,而钢筋与梁中轴线交点得横坐标,亦满足要求。
2、3、4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得复核
剪力计算值得包络图
弯矩计算值得包络图
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得复核,按照《公路桥规》关于复核截面位置与复核方法得要求进行逐一进行。
(1)距支座中心处为处斜截面承载力复核
选定斜截面顶端位置
该点得横坐标为,正截面有效高度,得到选择得斜截面顶端位置,其横坐标为;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
处正截面上得剪力及相应得弯矩计算如下:
处正截面有效高度则广义剪跨比及斜截面投影长度分别为:
斜角
斜截面内纵向受拉主筋有,
相应得主筋配筋率;
箍筋得配筋率;
与斜截面相交得弯起钢筋有、;
则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为:
所以距支座中心处为处斜截面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箍筋间距改变处斜截面承载力复核
选定斜截面顶端位置
该点得横坐标为,正截面有效高度,得到选择得斜截面顶端位置,其横坐标为;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
处正截面上得剪力及相应得弯矩计算如下:
处正截面有效高度则广义剪跨比及斜截面投影长度分别为:
斜角
斜截面内纵向受拉主筋有、
相应得主筋配筋率;
箍筋得配筋率;
与斜截面相交得弯起钢筋有、;
则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为:
所以箍筋间距改变处斜截面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3)弯起点1处斜截面承载力复核
斜截面顶点位置
该点得横坐标为,正截面有效高度,得到选择得斜截面顶端位置,其横坐标为;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
处正截面上得剪力及相应得弯矩计算如下:
处正截面有效高度则广义剪跨比及斜截面投影长度分别为:
斜角
斜截面内纵向受拉主筋有,
相应得主筋配筋率;
箍筋得配筋率;
与斜截面相交得弯起钢筋有、;
则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为:
所以弯起点1处斜截面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4)弯起点2处斜截面承载力复核
斜截面顶点位置
该点得横坐标为,正截面有效高度,得到选择得斜截面顶端位置,其横坐标为;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
处正截面上得剪力及相应得弯矩计算如下:
处正截面有效高度则广义剪跨比及斜截面投影长度分别为:
斜角
斜截面内纵向受拉主筋有、、
相应得主筋配筋率;
箍筋得配筋率;
与斜截面相交得弯起钢筋有、
则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为:
所以弯起点2处斜截面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5)弯起点3处斜截面承载力复核
斜截面顶点位置
该点得横坐标为,正截面有效高度,得到选择得斜截面顶端位置,其横坐标为;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
处正截面上得剪力及相应得弯矩计算如下:
处正截面有效高度则广义剪跨比及斜截面投影长度分别为:
斜角
斜截面内纵向受拉主筋有、、、
相应得主筋配筋率;
箍筋得配筋率;
与斜截面相交得弯起钢筋有、
则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为:
所以弯起点3处斜截面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经验算,弯起点4、5处斜截面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2、4 主梁变形验算
在进行梁变形计算时,取梁与相邻梁连接后截面得全宽度受压翼板计算,
2、4、1判定T梁截面类型
由式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为:
解得:
故该T梁为第二类T型截面。
2、4、2受压区高度
故:
2、4、3开裂截得换算惯性矩
2、4、4梁中挠度计算
故变形满足规范要求。
2、5 主梁裂缝宽度验算
2、5、1系数计算
带肋钢筋系数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弯矩计算值为:
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弯矩计算值为:
系数;
2、5、2钢筋应力
钢筋应力得计算:;
2、5、3换算直径得计算
;
对于焊接钢筋骨架
2、5、4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得计算
取
2、5、5最大裂缝宽度得计算
3、横梁设计
3、1 横梁弯矩计算
3、1、1确定作用在中横隔梁上得计算荷载
对于跨中横隔梁得最不利荷载布置如图所示,纵向一行车轮对横隔梁得计算荷载为:
跨中横隔梁得受载图式(尺寸单位:mm)
计算弯矩效应时;;
计算剪力效应时:;
3、1、2绘制中横隔梁得影响线
根据公式:计算主梁得横向影响线坐标值,列表如下:
梁号
横向影响线坐标值
①
②
③
当作用在①号梁轴线上时:
;
当作用在③号梁轴线上时:
;
当作用在⑤号梁轴线上时:
;
有了此三个竖坐标与已经影响线折点位置(即所计算截面得位置),就可以绘出影响线
3、1、3绘制中横隔梁得影响线
对于作用在计算截面以右时: 即(就就是1号梁荷载横向影响线);
作用在计算截面以左时: 即,绘制影响线如图所示。
3、2 横梁荷载组合
将求得得计算荷载在相应得影响线上按最不利位置加载,并计入冲击影响(近似地取用主梁得冲击系数,)则得:
弯矩:
剪力:
鉴于横隔梁得恒载内力甚小,计算中可略去不计,则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得计算内力为:
;
3、3 横梁截面配筋与验算
横隔梁矩形截面尺寸为,、、,。弯矩设计值。
采用绑扎钢筋骨架,按二层钢筋布置,假设,则有效高度。
3、3、1求受压区高度
将已知值代入式,可得:
整理,解之,得:
求所需钢筋数量
将各已知值代入下式,求得:
选
最小配筋率计算:,且根据规范要求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故取,
实际配筋率为:满足要求。
横梁得配筋如图所示
4、行车道板设计
4、1 计算图式
因为,所以,且在两主梁得翼板在接缝处沿全长设置连接钢筋,故行车道板可按两端固结与中间铰接得板计算。
4、2 恒载及其内力(按纵向1m宽得半条计算)
每延米板条上恒载得计算结果:
沥青混凝土面层
混凝土垫层
T型梁翼板自重
合计
每米宽板条得恒载内力:
4、3 活载及其内力
将车辆荷载作用在最不利荷载位置即铰缝轴线上,此时两边得悬臂板各承受一般得车轮荷载。按“桥规”规定后车轮着地宽度为,着地长度为。则:
按规定冲击系数:
当双轮作用在一个板上时得有效分布宽度为:
当单轮作用在一个板上时得有效分布宽度为:
二者取大值:、。
4、4 荷载组合
4、4、1内力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内力组合(用于验算强度):
短期效应组合:
长期效应组合:
4、5 行车道板截面设计、配筋与强度验算
已知计算板宽,板厚,、、,。最小配筋率设,则。
检查就是否需要采用双筋截面
;
因为,所以不需要采用双筋截面。
4、5、1求解
将各已知数据代入下式:
整理后可得:
解方程得到合适解为:
4、5、2配置钢筋
现取板得受力钢筋为,查表可知钢筋得间距时,单位板宽得钢筋面积
实际配筋率,满足设计要求。
按照《公路桥规》得规定配置分布钢筋:钢筋得直径为,钢筋间距,分布钢筋应放置在受力钢筋得上侧。所有主钢筋得弯折处,均应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得配筋率满足要求。
桥面板得配筋如下图:
4、5、3截面复核
受压区高度:,
不会发生超筋情况。
抗弯承载力,
因为,所以截面强度符合要求。
5、支座设计
5、1 选定平面尺寸
由橡胶支座得抗压强度控制设计,其有效承压面积按下式计算:
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故尺寸定为符合设计要求。
5、2 确定支座厚度
郑州处于寒冷地区,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规定,当地得最高温度取34℃,最低温度取10℃。桥梁安装时得温度取20℃。
混凝土收缩引起得变形:
最高温度时梁得伸长量:
最低温度时梁得收缩量:
所以,不计入冲击力,故,所以。
取橡胶片得总厚度,加劲薄钢板得得厚度
,符合规范要求。
所以橡胶支座得厚度:。
5、3 支座偏转验算
根据材料力学公式简支梁在均布荷载得作用下,支座处得转角,简支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支座处得转角。
①号梁得转角计算:
其中混凝土T梁得,。
在恒载作用下:
在汽车荷载作用下:
在人群荷载作用下
所以梁支座处得转角
;
。
,;
所以该支座符合偏转得要求。
5、4 支座抗滑稳定性验算
当不计入汽车制动力时,应满足式:;
;
;
满足式;
当计入汽车制动力时,应满足式:;
;
;
满足式;;
故支座得抗滑性验算符合要求。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
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姓名:张权
学号:20140460233
指导老师:李清富
时间:201705
目录
1、 设计题目及基本设计资料、、、、、、、、、、、、、、、、、、、、、、、、、、、、、、、、1
1、1设计题目、、、、、、、、、、、、、、、、、、、、、、、、、、、、、、、、、、、、、、、、、、、、1
1、2基本设计资料、、、、、、、、、、、、、、、、、、、、、、、、、、、、、、、、、、、、、、、、1
2、 主梁设计、、、、、、、、、、、、、、、、、、、、、、、、、、、、、、、、、、、、、、、、、、、、、、2
2、1主梁横向荷载分布系数计算、、、、、、、、、、、、、、、、、、、、、、、、、、、、2
2、2主梁内力计算、、、、、、、、、、、、、、、、、、、、、、、、、、、、、、、、、、、、、、、、8
2、3主梁截面设计、配筋及验算、、、、、、、、、、、、、、、、、、、、、、、、、、、、12
2、4主梁变形验算、、、、、、、、、、、、、、、、、、、、、、、、、、、、、、、、、、、、、、、、26
2、5主梁裂缝宽度验算、、、、、、、、、、、、、、、、、、、、、、、、、、、、、、、、、、、、27
3、 横梁设计、、、、、、、、、、、、、、、、、、、、、、、、、、、、、、、、、、、、、、、、、、、、、、28
3、1横梁弯矩计算、、、、、、、、、、、、、、、、、、、、、、、、、、、、、、、、、、、、、、、、28
3、2横梁荷载组合、、、、、、、、、、、、、、、、、、、、、、、、、、、、、、、、、、、、、、、、30
3、3横梁截面设计、配筋及验算、、、、、、、、、、、、、、、、、、、、、、、、、、、、31
4、 行车道板设计、、、、、、、、、、、、、、、、、、、、、、、、、、、、、、、、、、、、、、、、、、32
4、1计算图示、、、、、、、、、、、、、、、、、、、、、、、、、、、、、、、、、、、、、、、、、、、、32
4、2恒载及其内力、、、、、、、、、、、、、、、、、、、、、、、、、、、、、、、、、、、、、、、、33
4、3活载及其内力、、、、、、、、、、、、、、、、、、、、、、、、、、、、、、、、、、、、、、、、33
4、4荷载组合、、、、、、、、、、、、、、、、、、、、、、、、、、、、、、、、、、、、、、、、、、、、34
4、5行车道板截面设计、配筋及验算、、、、、、、、、、、、、、、、、、、、、、、、34
5、 支座设计、、、、、、、、、、、、、、、、、、、、、、、、、、、、、、、、、、、、、、、、、、、、、、36
5、1选定平面尺寸、、、、、、、、、、、、、、、、、、、、、、、、、、、、、、、、、、、、、、、、36
5、2确定支座厚度、、、、、、、、、、、、、、、、、、、、、、、、、、、、、、、、、、、、、、、、37
5、3支座偏转验算、、、、、、、、、、、、、、、、、、、、、、、、、、、、、、、、、、、、、、、、37
5、4支座抗滑稳定性验算、、、、、、、、、、、、、、、、、、、、、、、、、、、、、、、、、、3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