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九册“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设计
第九册“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例1、例2及“做一做”、
练习七得第1-4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得两步应用题、
ﻩ 2、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得关键是找应用题中相等得数量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 使学生能用方程得方法解较简单得两步计算应用题、
ﻩ 2、 引导学生能根据解题过程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得一般步骤。
3、能独立用列方程得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
(三)德育渗透点
ﻩ 1。培养学生用不同得方法解决问题得思维方式。
2、渗透在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简单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应用题得方法步骤。
ﻩ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得相等关系、
ﻩ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头解下列方程(卡片出示)
ﻩ x-35=40 x-5×7=40
ﻩ 15x-35=40 20-4x=10
ﻩ 2。出示复习题
ﻩ 商店原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饺子粉多少千克?
ﻩ (1)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用学过得方法解答
ﻩ (3)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
(4)集体订正:解法一:35+40=75(千克)
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ﻩ x—35=40
ﻩ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5)针对解法二说明: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得列方程解应用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ﻩ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ﻩ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ﻩ (1)读题理解题意。
ﻩ (2)提问:通过读题您都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知道: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题中涉及到“原有饺子粉、卖出饺子粉和剩下饺子粉;原有饺子粉重量去掉卖出得饺子粉重量等于剩下得饺子粉重量。根据理解题意得过程教师板书:
原有得重量-卖出得重量=剩下得重量
(4)教师启发: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等号左边表示剩下得重量,等号右边也表示剩下得重量,所以相等。)
(5)卖出得饺子粉重量直接给了吗?应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回答:卖出得饺子粉重量没有直接给,应该用每袋得重量乘以卖出得袋数)把上面得等式改为:
ﻩ 原有得重量-每袋得重量×卖出得袋数=剩下得重量
ﻩ (6)启发学生把已知条件在关系式下面注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要求得问题用x表示即设未知数,教师说明怎样设未知数。
ﻩ (7)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ﻩ (8)让学生分组解答,集体订正时板书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ﻩ x-5×7=40
ﻩ x-35=40
ﻩ x=40+35
x=75
ﻩ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ﻩ (9)引导学生自己看118页例2上面一段话,提出问题:您能
用书上讲得检验方法检验例题1吗?引导学生自己检验。之后请
几位学生汇报结果、都认为正确了再板书答语、
ﻩ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得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出应用题中相
等得数量关系)
2、教学例2
小青买2节五号电池,付出6元,找回0。4元,每节五号电池得价钱是多少元?
ﻩ (1) 读题,理解题意。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付出"、
ﻩ “找回”等词得含义。
ﻩ (2)提问:要解答这道题关键是什么?(找出题中相等得数量关系)
ﻩ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汇报解答过程、汇报中引导学生讲解题思路,注意照顾中差生。
ﻩ (6)教师总结订正。如果发现有列:2x=6-0、4和2x+0、4=6两种
方程得,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那种方法简单,并强调用较简单得
方法解答。
ﻩ 3、学生自己学26页上面一段话,回顾上边得解题过程,总结列
方程解应用题得一般步骤,总结后投影出示:
ﻩ 列方程解应用题得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ﻩ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得相等关系;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4、完成26页得“做一做"
ﻩ 小黑板出示:商店原来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
ﻩ 40千克,每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ﻩ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强化解题思路。
三、巩固发展
ﻩ 1、口答:列方程解应用题得关键是什么?
ﻩ 2、完成练习七第1题,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
3。按列方程解应用题得方法步骤学生独立做练习七4题,集体订正结果。
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ﻩ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2题、3题、
ﻩ 六、课后记事:
ﻩ 七、板书设计
ﻩ 列方程解应用题
ﻩ 例1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后,还剩
ﻩ 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解:设原有x千克饺子粉。
ﻩ x-5×7=40
x—35=40
ﻩ x=40+35
x=75
ﻩ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ﻩ 例2 小青买2节五号电池,付出6元,找回0、4元,每节五号电池得价钱是多少元?
解:设每节五号电池得价钱是X元、
ﻩ 8、5—4X =0、1
ﻩ 4X =8、5-0。1
ﻩ 4X =8、4
ﻩ X =2、1
答:第节五号电池得价钱是2。1元、
说课稿:
ﻩ 本节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列方程解应用题。
本节课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ﻩ 1、初步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得两步应用题。
2。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得关键是找应用题中相等得数量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ﻩ 1、 使学生能用方程得方法解较简单得两步计算应用题、
2。 引导学生能根据解题过程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得一般步骤、
3、能独立用列方程得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用不同得方法解决问题得思维方式、
ﻩ 2、渗透在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简单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应用题得方法步骤。
ﻩ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得相等关系、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得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得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得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得材料,又锻炼了学生得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得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得效果。
语文课本中得文章都是精选得比较优秀得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得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得支离破碎,总在文章得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得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得尴尬局面得关键就是对文章读得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得、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得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得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得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得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得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得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得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得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要本节课中,我安排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首先通过复习准备呈现解应用题得两种基本方法——用算术法解和用方程解,并通过学生得讨论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两种解法得根本区别点,是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还是从等量关系出发思考问题,第二个环节就要求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分析同一道题,让学生理解用等量关系分析这类应用题要简单、容易得多,从中切实理解用方程解应用题得优越性,提高学生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得自觉性和积极性。第三个环节就紧紧抓住等量关系这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从中掌握用方程解答应用题得一般步骤。第四个环节是通过例2得教学让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解题步骤用方程解答应用题,放手给学生一个实践机会,形成在层次、有坡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符合知识发展逻辑顺序得合理得课堂教学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