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章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 分)
1、关于败血症下面描述错误得就是:
A、败血症就是病原菌入血导致得全身性感染综合症。
B、少量细菌入血无症状为菌血症。
C、少量细菌入血有中毒症状为败血症。
D、败血症伴全身多处脓肿为脓毒血症。
E、感染性休克伴2个或以上器官衰竭为严重败血症。
2、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宜选用以下哪一种抗菌药物:( )
A、青霉素 B、庆大霉素 C、氧氟沙星
D、红霉素 E、万古霉素
3、休克得实质就是 ( )
A、收缩压下降 B、舒张压下降 C、脉压下降 D、微循环灌注不足 E、中心静脉压下降
4、中心静脉压(CVP)就是指
A、左心室得压力 B、左心房得压力 C、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得压力
D、主动脉内得压力 E、肺动脉内得压力
5、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症得就是( )
A、革兰氏阴性细菌 B、革兰阳性细菌 C、原虫 D、病毒 E、金黄色葡萄球菌
6、感染性休克常见致病菌就是革兰氏阴性菌,下面错误得就是:
A.肠杆菌科细菌。 B.不发酵杆菌。 C.脑膜炎球菌。
D.梭状芽孢杆菌。 E.类杆菌。
7、反映休克扩容治疗效果最简单明确得指标就是 ( )
A、血压、脉搏 B、尿量 C、中心静脉压 D、肺动脉楔压 E、呼吸、脉搏
8、治疗休克最基本得措施就是 ( )
A、应用有效得抗生素 B、补充血容量 C、纠正酸中毒
D、应用强心药物 E、应用升压药物
9、扩容治疗得有效指标不包括 ( )
A、收缩压>90mmHg B、脉压>30mmHg C、脉率<100次/分 D、呼吸<18次/分 E、尿量>30mml/h
10、感染性休克纠正酸中毒治疗得首选药物为;( )
A.10%碳酸氢钠 B.11.2%乳酸钠 C.22.4%乳酸钠
D.5%碳酸氢钠 E.10%葡萄糖酸钙
11、严重败血症代表性表现没有:
A、 全身多处脓肿。 B、ARDS。 C、DIC。 D、MODS。 E、1个或以上器官衰竭。
12、感染性休克时肾病变描述错误得就是:
A.肾动脉收缩,肾灌注减少。 B.休克早期有少尿。
C.休克早期不会有间隙性无尿。 D.严重持续休克时有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竭。
E.并发DIC时有肾皮质坏死。
13、感染性休克常见致病菌就是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也可引起,下面错误得就是: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梭状芽孢杆菌。 E.类杆菌。
14、病员男性,25岁,因发热,全身酸软疼痛5天入院。6天前右小腿出现疖肿,挤压出脓血少许。入院后查体体温41度,血压60/42mmHg,BUN32,Cr975,无尿;双肺有大量湿鸣,左大腿有5*6cm大小红肿包块,有压痛;胸片发现双肺有片状阴影,部分有融合。最可能得诊断:
A、菌血症。 B、 败血症。 C、 脓毒血症。 D、 严重败血症。 E、以上都不就是。
15、休克患者危重表现就是 ( )
A、皮肤苍白 B、血压下降 C、尿量减少 D、脉搏细速 E、皮肤、粘膜广泛出血
16、在感染性休克得淤血缺氧期,微循环障碍特点为:( )
A.微动脉舒张,毛细血管开放,微静脉仍持续收缩
B.微动脉舒张,毛细血管开放,微静脉开放
C.微动脉舒张,毛细血管收缩,微静脉收缩
D.微动脉收缩,毛细血管舒张,微静脉舒张
E.微动脉收缩,毛细血管舒张,微动脉收缩
17、符合休克早期表现得就是 ( )
A、皮肤发绀 B、神志不清 C、全身瘀点 D、尿量40ml/h E、脉压低于30mmHg
18、真菌败血症得病死率可达:( )
A、30%~40% B、15%~35% C、小于10%
D、60%以上 E、80%以上
19、病员男性,25岁,因发热,全身酸软疼痛5天入院。6天前右小腿出现疖肿,挤压出脓血少许。入院后查体双肺有大量湿鸣,左大腿有5*6cm大小红肿包块,有压痛;胸片发现双肺有片状阴影,部分有融合。最可能得诊断:
A、菌血症。 B、 败血症。 C、 脓毒血症。 D、 严重败血症。 E、以上都不就是。
20、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经过70天使用血浆、白蛋白、凝血酶原复合物与多种抗菌药物等内科综合治疗抢救,病情无好转,近一周反复高热,5天前血培养分离到表皮葡萄球菌,3天前血培养分离到肺炎克雷伯杆菌。本例患者得诊断为:( )
A、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革兰阳性菌败血症
B、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革兰阴性菌败血症
C、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革兰阴性、阳性菌败血症
D、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革兰阴性、阳性菌败血症
E、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表皮葡萄球菌与肺炎克雷伯杆菌复数菌败血症
21、有关特殊类型感染性休克描述错误得就是:(D)
A、TSS就是由细菌毒素引起得严重感染。 B、TSS就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得。
C、TSS也就是由链球菌引起得。 D、TSS也可由白色葡萄球菌引起。 E、与女性经期相关。
22、有解除血管痉挛、兴奋呼吸中枢、提高窦性心律、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集聚得抗休克药物为:( )
A.多巴胺 B.间羟胺 C.酚妥拉明
D.东莨菪碱 E.异丙肾上腺素
23、休克得实质就是( )
A、收缩压下降 B、舒张压下降 C、脉压下降 D、微循环灌流不足 E、中心静脉压下降
24、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得病死率可达:( )
A、30%~40% B、15%~35% C、小于10%
D、60%以上 E、80%以上
25、某女士,30岁因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尿量减少,体温40、8℃,脉搏110次/分,血压90/65mmHg,应考虑为 ( )
A、感染未控制 B、休克早期 C、休克进展期 D、休克晚期 E、低血压
26、感染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治疗,每日低分子右旋糖酐得用量以多少为宜:( )
A.不超过800ml B.根据病情需要 C.不超过1500ml
D.不超过1000ml E.不超过500ml
27、在感染性休克中。导致低血压得重要介质为:( )
A.白细胞介素-4 B.白细胞介素-10 C.白细胞介素-13
D.前列腺素E2 E.一氧化氮
28、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因田径运动摔倒引起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当天进行内固定骨科手术。昨天下午起患者突然精神萎靡,体温35、8℃,心率126次/分,呼吸28次/分,外周血白细胞14、6×109/L,中性粒细胞0、87。本例患者得诊断为;( )
A、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菌血症
B、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脓毒血症
C、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心力衰竭
D、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E、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呼吸衰竭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 分)
1、感染性休克发生过程中,微循环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败血症有① 毒血症症状 ② _______ ③ 关节症状 ④ __________ ⑤ 迁徙性损害 等主要临床表现。
3、积极控制感染与原发疾病,迅速纠正休克得措施就是_____、_____、_____,适时使用_____,防治_____与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等。
4、败血症得确诊依据为① 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阳性。
5、感染性休克得突出矛盾就是_____,因而_____就是抗休克最重要也就是最基本得手段。
6、扩容治疗要求达到:收缩压_____,脉压_____;脉率_____;尿量_____;血液浓缩现象消失。
7、败血症得病原学检查以血培养最为重要,应在抗菌药物应用前及寒战、高热时
进行、并__________送检,每次采血量新生儿与婴儿为 5 ml,年长儿与成人为10ml。
三、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计? 分)
1、菌血症:
2、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3、脓毒血症:
4、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四、问答题(每题1分,共计? 分)
1、感染性休克得病因治疗原则?
2、预示感染性休克发生得可能征象?
3、感染性休克抗休克治疗得五大治疗要点?
4、抗胆碱药就是我国首创得抗感染性休克得药物,其作用机制就是什么?
5、感染性休克常见得病原体?
五、病例分析(每题1分,共计? 分)
1、患者男性,23岁,广州建筑工地民工。2005年1月3日起出现咽痛,少许咳嗽,无痰。1月5日上午突然寒战、高热,头痛、肌肉酸痛,频繁呕吐胃内容物、呈喷射性,间断出现谵妄。被送到当地医院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9、8℃,脉搏124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82/48mmHg。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厥冷、发绀、四肢及躯干皮肤有大片瘀点、瘀班、呈花斑状,颈硬、骸胸距3个横指,克氏征阳性。
⒈ 本例最可能得临床诊断为:
A、 肾综合症出血热
B、 脑型疟疾
C、 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休克型
E、 恙虫病并发脑膜脑炎
⒉ 有助于本例患者确诊得病原学检查有:
A.脑脊液革兰染色涂片找细菌与培养
B.脑脊液找疟原虫
C.患者血液做小鼠腹腔注射分离恙虫病立克次体
D.肾综合症出血热抗体检测
E.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
⒊ 本例患者病原临床经验治疗得药物为:
A、 氯喹
B、 利巴韦林
C、 氯霉素
D、 磺胺嘧啶
E、 青霉素
答案:
一、单选题
1、E
2、E
3、D
4、C
5、E
6、D
7、B
8、B
9、D
10、D
11、A
12、C
13、E
14、D
15、E
16、A
17、E
18、D
19、C
20、E
21、D
22、D
23、D
24、E
25、B
26、D
27、E
28、D
二、填空题
1、缺血缺氧期 瘀血缺氧期 微循环衰竭期
2、②皮疹 ④肝脾肿大
3、应用有效抗菌药物 补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血管活性药物 DIC
4、①血培养②骨髓培养阳性。
5、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补充血容量
6、>90mmHg >30mmHg <100次/分 >30ml/h
7、抗菌药物,多次反复送检
三、名词解释
1、菌血症(bacteremia) 指细菌在血流中短暂出现得现象,一般无明显毒性症状。
2、中毒性休克综合症:就是由细菌毒素引起得一种特殊类型得休克综合症。
3、脓毒血症(sepsis) 指宿主对微生物感染得全身反应,其病原包括引起人类感染得一切微生物。
4、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指人体对各种损害因素所引起得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上符合以下两条或两条以上者 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分;
③呼吸>20/分或二氧化碳分压<4、3kPa(32mmHg);④白细胞计数>12×109/L或未成熟细胞>10%等。
四、问答题
1、感染性休克得病因治疗原则?
答案要点
1、在病原菌未明前,可根据原发病灶、临床表现,推测最可能得致病菌,选用强力得、抗菌谱广得杀菌剂进行治疗,待病原菌确定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2分)
2、剂量宜较大,首次可用加倍量,应于静脉内给药,以联合应用两种药为宜。(2分)
2、预示感染性休克发生得可能征象?
答案要点
1、体温过高(>40、5℃)或过低(<36℃);非神经系统感染而出现神志改变,如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1分)
2、呼吸加快伴低氧血症,与(或)代谢性酸中毒,而胸部X线摄片无异常发现;(1分)
3、血压偏低或体位性低血压;心率明显增快与体温升高不平行,或出现心律失常;
尿量减少;(1分)
4、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与白细胞(主要为中粒白细胞)减少、血清乳酸值增高、不明原因得肝肾功能损害等。(1分)
3、感染性休克抗休克治疗得五大治疗要点?
答案要点
⑴ 补充血容量。(1分)
⑵ 纠正酸中毒。(1分)
⑶ 血管活性药物得应用。(1分)
⑷ 维护重要脏器得功能。(1分)
⑸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得使用。
4、抗胆碱药就是我国首创得抗感染性休克得药物,其作用机制就是什么?
答案要点
抗胆碱药得主要作用机制就是:
①解除血管痉挛、阻断M受体、维持细胞内cAMP/cGMF得比值态势;(1分)
②兴奋呼吸中枢、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通气良好;(1分)
③调节迷走神经、提高窦性心律、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微循环:(1分)
④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聚集等作用。(1分)
5、感染性休克常见得病原体?
答案要点
1、感染性休克得常见致病菌有革兰阴性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脑膜炎球菌与类杆菌等。(2分)
2、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与梭状芽孢杆菌等也可引起休克。某些病毒如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得汉坦病毒等也易引起休克发生。(2分)
五、病例分析
1、1、D 2、A 3、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