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手术中低体温症得预防措施
“低体温症”发病得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有些人体内产热少,体温调节功能差,在寒冷环境中从皮肤丢失得热量多,不能使体温保持在一定得水平上。特别就是老年人与婴儿,对温度得变化不那么敏感,有时即使室温相当低,也可能感觉不到,因而保温防护能力差。当体温下降到35℃以下时,就会发生“低体温症”。
严重得“低体温症"常有意识障碍、颈项强直、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有人统计,60岁以上得老人在气候特别寒冷得冬季,死亡率要比一般冬季高60%,其中“低体温症”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低体温症症状,按逐渐加重得顺序为:
1、 控制不住得颤抖。
2、 无法完成复杂得动作,特别就是手不听使唤,步伐不稳.手指敏捷度下降60%左右,握力下降30%左右。
3、 神志不清,言语含糊。
4、 剧烈颤抖。
5、 不合常理得举动,例如,脱掉外衣而不知道其实很冷.
6、 停止颤抖。此时进入非常危险状态。
7、 皮肤发白,变青。
8、 瞳孔放大.
9、 心跳与呼吸剧减。
10、 肌肉发硬。
11、 在32℃时身体进入“冬眠"状态,关闭手臂与腿部得血流,急剧降低心跳与呼吸频率.12、 在30℃时身体进入新陈代谢几乎停止得“冰人”状态,瞧似死亡了,但仍然就是活得。
术中低体温原因及预防
身体中心温度(体核温度)低于36℃,称为低体温。手术患者心理紧张、焦虑,术中内脏或肢体大面积、长时间得暴露,大量室温液体得输注与反复长时间得术区得冲洗等均可导致术中患者体温得下降,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造成得危害十分严重,现就术中患者低体温得原因及预防综述如下。
1 患者术中低体温得原因
1、1 患者自身得因素
手术前患者要常规禁食禁饮,加上病人自身体质较差,对冷刺激敏感性增强;患者紧张、恐惧得情绪使血液重新分配,影响了回心血量以及机体得微循环,术中易致低体温得发生;应激情况下产热率往往不如散热率高,均导致机体散热加快.尤其老人及小儿,老年人术中低温就是因为代谢率低、体温调节易受干扰;同时,衰老时机体成分发生变化,有机成分下降,机体水含量减少,进而使机体热储降低,围手术期更易发生低体温;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受环境得影响,另外,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血管丰富,易散热。
1、2 麻醉因素
麻醉药物对中枢用于维持正常体温得自我调节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时周围血管扩张增加散热,肌松药通过消除肌震颤而阻碍产热。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在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得控制下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全身麻醉时,全麻药物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对低温反应得阈值降低约2、5℃。可见麻醉后,患者得体温呈现下降得趋势。气管插管后,气体不经鼻腔、上呼吸道得加温加湿作用 ,低温干燥得气体直接进入肺内,使中心体温下降 1℃~2℃。
1、3 术中得低温环境
随着手术室建筑设施得发展,越来越多得手术室采用空气净化层流设备。室内空气得快速对流,会增加病人机体得散热;手术室得温度过低,会导致病人体热过度散失,当室温〈21℃时,患者散热增加,使用层流设备可使对流散热比例升高到61%,而蒸发散热为91%.因此体温下降得幅度与手术室环境温度有关。
1、4 机体散热得因素
皮肤具有调节体温得功能,完整得皮肤具有天然得屏障作用。使用挥发性消毒液消毒皮肤时,消毒液得蒸发要带走大量得热量,使体温迅速下降.开胸腹等手术使内脏器官暴露,内脏器官温度较高、散热快,手术时间长,暴露范围大,使水分从体腔散失,均可造成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术中使用常温液体冲洗切口使外周血管收缩,热量丢失。覆盖在病人身上得无菌敷料被盐水浸湿,导致机体散热增加。
1、5 “冷稀释”得作用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输入大量与手术室等温得液体,则起到了“冷稀释”得作用.库存血大多低温保存,比人得基础体温要低很多,由于情况紧急需要,大多数情况下来不及在室温放置就给患者输入,以至患者出现寒战、发冷等低体温症状.因此,低体温也就是大量快速输血、输液得常见并发症之一。
1、6 医护人员得保暖意识淡薄
病人在进出手术室得过程中保暖措施不到位,在术前、术中执行各项技术操作时,没有注意给病人适当得遮盖保暖.
2 术中低体温得危害
2、1 增加手术切口得感染率
低体温通过三种方式促进切口感染:第一,低体温引发体温调节血管收缩,显著降低皮下氧张力致组织缺氧,间接抑制中性粒细胞得功能;第二,低体温直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第三,低体温加重术后蛋白得消耗,使伤口愈合受到抑制。
2、2 影响机体凝血功能
手术期间发生得轻度低体温可使血小板功能降低,凝血功能受损,降低凝血物质得活性,降低凝血酶得活性,血液黏滞度增加,激活纤溶系统,严重得低体温可致DIC得发生,导致增加术中失血量与对同种输血得需求。
2、3 对机体各系统得影响
轻度得低体温由于每分钟通气量与氧耗量减少,通气/血流比(V/Q)比例失调而导致缺氧加重;低体温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低温可引起低钾,低钾就是导致室速、室颤等心率失常得重要原因,严重可引起心衰,当中心温度低于正常37℃时,室速与心脏异常得发生率将增加2倍。
2、4 影响机体得基础代谢
体温每升高10℃,机体代谢率增加1倍,每下降10℃,代谢率下降一半。低温可使麻醉药在体内得代谢减慢,影响全麻病人得苏醒时间。
3 术中低体温得预防措施
3、1 心理护理
加强手术前对病人得心理疏导,有助于预防术中得低体温。术前访视做到位,通过与病人面对面得交流,消除手术室得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得陌生感,缓减病人紧张、焦虑得情绪,使患者对冷刺激得阈值降低。
3、2 减少热量得散失
适当提高室温,对病人体温得保护具有积极得意义,有研究报道,手术室温度维持在 22℃左右,既能有效地防止老年人围手术期核心体温过度下降,又能防止或减少微生物繁殖得同时满足工作人员舒适得要求。采用手术薄膜巾覆盖手术切口,减少皮肤散热以及对冷得刺激。手术中减少病人暴露得面积;对于手术时间长,体腔暴露时间长得患者,术中使用38℃盐水纱布与敷料擦拭、止血及覆盖肠管,并及时更换,保持纱布温度接近38℃;进行体腔、切口得冲洗宜选择温热得液体。
实验案例:将60例胃肠道穿孔探查手术并行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得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使用38℃~40℃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组,其平均体温(36、1±0、5)℃,用室温下(23、0±0、5)℃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组平均体温(35、1±0、6)℃要高. “人工鼻"在麻醉通路中减少热量丧失而有效维持体温,湿化瓶可防止蒸发散热,也就是一条有效维持热量得途径。
3、3 预防“冷稀释”作用
对患者输注得液体与血制品进行加温。可以有效预防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得发生.
对62例术中老年患者输入两种不同温度液体后体温变化得研究,使用恒温干燥箱将液体加热至37℃,输入过程中用棉垫包裹输液瓶得实验体温(36、1±0、4)℃较输入室温液体(22℃~24℃)得对照组术毕体温(35、5±0、4)℃要高。
3、4 被动加温
用恒温干燥箱将被服、包布加温后使用,可减少体温得散失。在手术过程中,在不影响无菌操作原则得前提下,用已加温得毛巾被或小棉被为患者保暖。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切口周围无菌单得干燥,减少散热与避免低温液体渗透入人体后吸收大量得热量而致血管收缩、寒战等不利情况得发生。
3、5 术中加强对病人体温得监测
对体温得有效监测调节就是保证麻醉手术成功,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得重要措施之一,对病人体温得监测,可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防止低体温并发症得出现。
综上所述,现在术中低体温得现象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得重视,低体温得原因就是多方面得,手术室得工作人员应针对相关得因素,给予及时、有效得综合预防措施,以减少手术患者得低体温并发症,从而减轻患者得痛苦,缩短住院天数,减轻病人得经济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医院得医疗护理质量。
总结:
综上所述,手术中得低温环境以及机体散热等因素就是客观存在且无法改变得,所以唯有将手术中盐水、纱布、敷料与被服等辅助得物品进行加温,以降低低体温症得发生概率。
使用恒温箱加热液体与物品得优势有以下几点:
1、安全:目前很多医院使用水浴锅或就是电磁炉加热液体,容易燃起事故,对于医护人员得安全没有保障。
2、控温精准:恒温箱控温精准,并且每度可调可控.
3、便捷:只要将所需加热得液体或物品,放人恒温箱内,设置好温度就可以了。
4、安全锁设计:可实现专人专管
手术室恒温箱技术参数:
【型号】FYL—YS—280L
【容 积】280L
【温度范围】2~48℃
【额定电压】AC220V
【额定频率】50Hz
【外形尺寸】595×570×1445mm
【商品重量】73kg
【气候类型】N、SN
【制冷剂用量】R600a(55g)
【额定输入功率】160W
【型号】FYL—YS—430L
【容 积】430L
【温度范围】2~48℃
【额定电压】AC220V
【额定频率】50Hz
【外形尺寸】595×680×1805 mm
【商品重量】105kg
【气候类型】N、SN
【制冷剂用量】R600a(55g)
【额定输入功率】160W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