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外骨骼 2、蜕皮 3、气管 4、开管式循环 5、混合体腔 6、异律分节
7、节肢 8、双枝型附肢 9、马氏管 10、血体腔 11、无节幼虫
12、叶鳃 13、书肺 14、咀嚼式口器 15、刺吸式口器 16、磨胃
17、平衡囊 18、年生活史 19、变态 20、复眼 21、羽化
22、完全变态 23、不完全变态 24、休眠 25、滞育
二、判断与改错
1节肢动物得混合体腔,又称为血体腔。 ( )
2昆虫得血液主要就是运送养分与氧气。 ( )
3节肢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蜕皮现象,昆虫与甲壳动物终生都可蜕皮。 ( )
4节肢动物身体最前一节称为顶节,相当于环节动物得口前叶。 ( )
5昆虫得咽侧体能分必蜕皮激素,胸腺能分泌保幼激素。 ( )
6节肢动物头部内位于消化道上方得前3对神经节分别形成前脑、中脑与后脑。( )
7节肢动物具有由中胚层发育而来得平滑肌。 ( )
8昆虫有十分发达得中肠突出物,便于养分储存,以适用陆栖生活。 ( )
9栉蚕雌雄异体,发育为不完全变态。 ( )
10大栉蚕可由口腔内发射出丝状分泌物,用来粘捕昆虫等食物。 ( )
11有爪纲动物由于气孔不能关闭,易丧失体内水分,因此只能栖息在潮湿得场所。 ( )
12日本沼虾全身共有19体节,因此共有19对附肢。 ( )
13日本沼虾得血腔与血窦内部所含血液得性质不同,血腔内含静脉血,而血窦内含动脉血 。 ( )
14 沼虾得3对口肢就是摄食得主要器官,颚足就是摄食得辅助器官。 ( )
15沼虾能感知方位得平衡囊位于第二触角原肢第一肢节内。 ( )
16蟹类得雌雄可以通过“蟹脐”来判断,即雌蟹得呈圆形,雄蟹略呈三角形。( )
17蟹类交配时,雄蟹得阴茎不直接与雌蟹接触,精液得转运通过生殖肢。 ( )
18日本沼虾得鳃就是丝鳃,克氏原螯虾得鳃就是叶鳃。 ( )
19甲壳动物得排泄器官就是由环节动物后管肾演变而来得。 ( )
20甲壳动物得鳃具有呼吸与排泄得机能。 ( )
21沼虾得排泄系统为一对触角腺,开口在第一触角基部。 ( )
22鲎得血液内含有血红蛋白及鲎素。 ( )
23鲎得发育就是间接发育,要经过无节幼体阶段。 ( )
24游猎型蜘蛛跗节只有2爪,织网型蜘蛛中跗节有3爪。 ( )
25所有得蜘蛛都产丝,并都能织网。 ( )
26蛛形纲动物与昆虫得马氏管均由中胚层衍生而成。 ( )
27蛛形纲动物除蝎类卵胎生外,其余均卵生。 ( )
28蜈蚣得毒腺与马陆得臭腺都就是皮肤腺。 ( )
29蝗虫得直肠垫就是一种腺体。 ( )
30稻蝗得血液可以运输氧气、养料、激素与代谢废物。 ( )
31蝗虫得一对触角有触觉与嗅觉得功能。 ( )
32蝗虫类得中肠内有围食膜结构,主要由几丁质组成。 ( )
33蜜蜂、蚂蚁等社会性昆虫靠嗅毛来识别同种个体。 ( )
34白蚁与蚂蚁同属于膜翅目。 ( )
35豆娘与纺织娘同属于蜻蜓目。 ( )
36鞘翅目就是动物界中最大得目,共约35万种。 ( )
37蚊类不仅吸食人体血液,还传播各种疾病,库蚊主要传播疟疾,按蚊主要传播丝虫病。 ( )
38蝎子得毒刺与蜈蚣得毒爪均位于身体得未端。 ( )
三、填空
1节肢动物得外骨骼,主要就是包被身体得( ),自外而内分别为 ( )、( )与( ),主要由( )与( )形成。
2节肢动物蜕皮时,分泌得蜕皮液含有( )与( )两种酶。
3节肢动物得附肢可分为两种类型,即( )与( )。
4节肢动物不仅分节,而且身体分部,多足纲得身体由( )与( )部组成,虾、蟹则由( )与( )部组成,蛛形纲得蜱螨目得头胸部与腹部( )。昆虫纲 体分( )、( )( )三部分。
5节肢动物具有灵敏得感觉器与发达得神经系统,三种主要得感觉器官分别就是( )、( )、( );节肢动物头部 内位于消化道上方得前三对神经节愈合为( ),分别形成( )、( )与( )三部分, 位于消化道下方得后三对神 经节愈合形成( )。
6节肢动物能从将要排出得食物残渣中回收水分,并将其输送到血体腔内得结构为( )。
7节肢动物得排泄器官为( ),它位于( )与( )之间。
8节肢动物得体壁由内向外分为三部分,即( )、( )与( )。
9虾与蟹都属于( )纲,有( )对触角, 用( )呼吸,本纲中食用价值最大并且有洄游特性得种类,就是( )与( )。
10对虾得排泄器官随发育而变化,幼体时以( )进行排泄,到成 体时则由( )取而代之。
11甲壳动物得身体分为( )与( )两部分 ,其附肢得基本类型为( ),其排泄器官为( )与( )。
12日本沼虾得食道很短,胃分为( )与( )两部分,其功能分别就是( )与( ),吸取 养料得部位就是( )。
13日本沼虾得口器由( )、( )与( )共同组成。
14甲壳动物得血液由( )与( )两部分组 成,其中( )内含有( )与( )两种呼吸色素,作用就是( )。
15甲壳纲软甲亚纲动物得两性生殖孔位于一定体节上,雌性在( )胸节,雄性在( )胸节。
16甲壳动物发育过程中,常有类型不同得几种幼体,分别就是( )、( )、( )、( )。
17鲎属于( )门( )纲,其呼吸器官为( )。
18蛛形纲第一对附肢称为( ),第二对称为( ),其余四对称为( )。
19蛛形纲中最重要得三目就是( )、( )与 ( )目,代表动物依次为( )、( )与( )。
20蛛形纲动物得排泄器官为( )与( ),呼吸器官为( )与( )。
21蝎属于( )门( )纲,海螳螂属于( )纲,蚊子属于( )纲〖ZZ(Z)( )目。
22多足纲动物身体分为( )与( )两部 分 ,有( )对触角,用( )呼吸,用( )排泄,常见种类有( )与( )。
23常见得昆虫口器类型有( )、( )、( )、( )、( )等五种。如蝗虫具( )口器,菜粉蝶具( )口器,蚊虫具( )口器,蜜蜂具( )口器, 苍蝇具( )口器。
24胸足就是中华稻蝗得运动器官,每足由( )、( )、( )、( )、( )、( )等六节组成。
25节肢动物中可用气管进行呼吸得种类有( )、( )、( )等纲。
26组成昆虫翅脉得主要结构就是( )。
27在昆虫得口器中,由附肢特化而成得三个部分就是( )、〖( )与〖ZZ(Z)( )。
28节肢动物门得呼吸器官有( )、( )、( )与( )四种类型。
29昆虫得基本口器类型就是( ),它由( ) 、( )、( )、( )、( )五个部分组成。
30蜻蜓、蝼蛄、蚜虫、蚂蚁依次分别属于( )目、( )目、〖( )目、( )目,它们得 变态类型依次分别属于( )、( )、( )与( )。
31昆虫得消化道从前往后依次为( )、( )、( )三部分,其中( )由内胚层所形成 。
32蚊虫属于( )目、有( )状触角一对,前翅 ( )质,后翅( ),为( )口器,( )变态。
33蝗虫得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为( )与( )中心,胸部为( )中心,腹部为( )与( )中心。
34根据质地得不同,昆虫得翅可分为( )、( )、( )、( )等四种类型。
35嚼吸式口器与咀嚼式口器在外形上极相似得两个部分就是( )与 ( )。
四、选择填空
1在无脊椎动物中,下列为节肢动物所特有得结构就是( )。
A触角 B体节 C分节得附肢 D开管式循环系
2节肢动物得体壁与肠壁间有一腔,此腔为( )。
A初生体腔 B次生体腔 C原体腔 D混合体腔
3昆虫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就是由于外骨骼含有( )。
A几丁质成分 B蜡质成分 C石灰质成分 D硅质成分
4昆虫前胸内一对胸腺可分泌下列哪种激素( )。
A保幼激素 B甲壳类蜕皮激素 C肽类激素 D蜕皮激素
5关于节肢动物得附肢,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就是体壁得中空突起,运动力不强 B内有发达得肌肉,本身也分节
C其与躯干部相连处无活动关节 D内有发达得肌肉,但本身并不分节
6甲壳动物得排泄器官就是( )。
A触角腺 B基节腺与触角腺 C基节腺与颚腺 D颚腺与触角腺
7肢口纲动物得呼吸器官就是( )。
A书鳃 B书肺 C肢鳃 D外套膜形成得“肺”
8发育过程中经历无节幼虫阶段得动物就是( )。
A头足纲 B肢口纲 C甲壳纲 D腹足纲
9既有基节腺,又有马氏管两类排泄器官得动物类群就是( )。
A甲壳纲 B蛛形纲 C肢口纲 D多足纲
10甲壳纲区别于其它节肢动物得某一特征就是( )。
A体分头胸部与腹部,具外骨骼 B具两对触角与开管式循环
C全部水生 D用鳃呼吸
11 沼虾得胸部得附肢有( )。
A小颚一对,颚足三对 B颚足三对;步足五对
C步足五对,游泳足五对 D触角二对,颚足三对
12均以马氏管为排泄器官得动物就是( )。
A昆虫与蜈蚣 B螯虾与蜘蛛 C鲎与昆虫 D蜈蚣与中华绒螯蟹
13甲壳纲中生殖方式出现世代交替现象得动物就是( )。
A蚤状溞 B剑水溞 C栉水虱 D中华哲水蚤
14下列动物中属于甲壳纲动物就是( )。
A毛蚶 B船蛸 C纹藤壶 D牡蛎
15具有发光器,且尚未被开发得巨大蛋白质资源得虾类就是( )。
A蚤状钩虾 B罗氏沼虾 C中国龙虾 D华丽磷虾
16俗称“白住房”得甲壳动物就是( )。
A中化绒螯蟹 B寄居蟹 C三疣梭子蟹 D克氏原螯虾
17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类得就是( )。
A叩头虫 B普通卷甲虫 C埋葬虫 D金龟子
18蛛形纲得蜘蛛第二对附肢叫( )。
A小触角 B大触角 C脚须 D螯肢
19下列哪组动物都属于蛛形纲( )。
A棉红叶螨、蝎、条纹蝇虎 B蜱、鼠妇、蜘蛛蟹
C恙螨、蜘蛛螺、棉红叶螨 D体虱、园网蛛、蠕形螨
20 马陆得特征就是( )。
A身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具双枝型附肢 B、身体分为头部与腹部,具双枝型附肢
C身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具单枝型附肢
D身体分为头部与躯干部,躯干部大多数体节具两对附肢
21蜈蚣得身体可明显地分为( )。
A头胸部与腹部 B头胸部、腹部与尾剑 C头胸、腹三部 D头部与躯干部
22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蛛形纲动物得身体大多分为头胸部及腹部,全体共六对足。
B蛛形纲动物得身体头、胸、腹三部愈合,第一对附肢为触角。
C蛛形纲动物得身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有四对步足
D蛛形纲动物得身体分为头部与躯干部,用书肺及气管呼吸
23用气管呼吸与马氏管排泄得动物有( )。
A河蟹、对虾 B蜈蚣、马陆 C海豆芽、草苔虫 D蛞蝓、海兔
24在节肢动物中,头胸部与腹部愈合而不分节得动物就是( )。
A肢口纲剑尾目 B昆虫纲弹尾目 C蛛形纲蜱螨目 D蛛形纲蝎目
25 蜘蛛得呼吸器官为( )。
A气管或书鳃 B书鳃或书肺 C气管或书肺 D书肺或肢鳃
26下列何种动物用书鳃呼吸( )。
A鲎 B蜘蛛 C蜈蚣 D三叶虫
27身体一般分为头胸部与腹部,无触角得节肢动物就是( )。
A昆虫纲 B蛛形纲 C甲壳纲 D多足纲
28 蜈蚣得排泄器官为( )。
A颚腺 B马氏管 C基节腺 D绿腺
29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蛛形纲蜘蛛目得就是( )。
A络新妇 B虫窒虫当 C红蜘蛛 D前齿肖蛸
30下列疾病中,均由蛛形纲蜱螨类传播得就是( )。
A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 B恙虫病、森林脑炎
C疟疾、恙虫病 D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
31昆虫得消化系分化明显,食物得消化与吸收主要在何处进行( )。
A口腔 B嗉囊 C中肠(胃) D后肠
32前翅膜质,后翅为平衡棒,具刺吸或舐吸式口器,完全变态得昆虫属于( ) 。
A直翅目 B膜翅目 C半翅目 D双翅目
33昆虫能形成物像得视觉器官就是( )。
A眼点 B单眼 C复眼 D单眼与复眼
34昆虫得呼吸器官就是( )。
A鳃 B气管 C书肺 D书鳃
35蜻蜓得变态类型属于( )。
A无变态 B半变态 C不完全变态 D完全变态
36 前翅为鞘翅,咀嚼式口器,完全变态得昆虫就是( )。
A金龟子 B蝉 C蝼蛄 D螳螂
37 同翅目得特征就是( )。
A前翅膜质或单质,刺吸式口器,完全变态。
B前翅膜质,虹吸式口器,不完全变态。
C前翅膜质,刺吸式口器,不完全变态。
D前翅膜质,咀嚼式口器,完全变态
38蝗虫得体壁与消化道之间得空腔为( )。
A初生体腔 B混合体腔 C次生体腔 D围心腔
39 半翅目昆虫得特征就是( )。
A前翅为半鞘翅,口器咀嚼式 B前翅革质,口器刺吸式
C前翅革质,口器咀嚼式 D前翅为半鞘翅,口器为刺吸式
40蝶类区别于蛾类得主要特征之一就是( )。
A具棍棒状触角 B具念珠状触角 C具双栉点状触角 D具刚毛状触角
41前翅膜质,后翅特化为平衡棒得昆虫就是( )。
A蚊子、苍蝇 B蜜蜂、蚊子 C粉蝶、风蝶 D草蛉、蜻蜓
42均属鞘翅目得昆虫就是( )。
A粘虫、叶蝉 B飞虱、金龟子 C金龟子、龙虱 D棉蝗、龙虱
43蜜蜂与蚂蚁同属于( )。
A同翅目 B半翅目 C膜翅目 D脉翅目
44具有吮吸式口器得昆虫就是( )。
A缨尾目 B膜翅目 C直翅目 D鳞翅目
45具刺吸式口器,前后翅均为膜质,不完全变态得昆虫就是( )。
A双翅目 B等翅目 C膜翅目 D同翅目
46螳螂得前足为( )。
A开掘足 B捕捉足 C跳跃足 D携粉足
47昆虫适应于陆地生活,就是由于具有下列哪组主要特征( )。
A触角、多种口器、两对翅、用气管呼吸
B分节得附肢,异律分节,复眼、用马氏管排泄
C混合体腔,单眼,分节得附肢、外骨骼
D具外骨骼,用气管呼吸与马氏管排泄,具羊膜卵
48褐飞虱属于( )。
A半翅目 B同翅目 C双翅目 D膜翅目
49 下列哪组昆虫都具咀嚼式口器( )。
A蜜蜂、蜻蜓、蝗虫 B蜻蜓、天牛、金龟子 C天牛、蝗虫、库蚊
D蚜虫、蝗虫、金龟子
50昆虫渡过不良环境得方式就是( )。
A形成包囊与休眼卵 B形成芽球与卵囊 C休眼与滞育 D行孤雌生殖与多胚生殖
51白蜡虫属于昆虫纲得( )。
A同翅目 B半翅目 C缨尾目 D脉翅目
52甲壳类动物在发育过程中一般要经历( )。
A担轮幼虫期 B三叶幼虫期 C无节幼虫期 D面盘幼虫期
53仅由原始口器得小颚得外颚叶延长并合抱成管状得口器类型就是( )。
A刺吸式口器 B吮吸式口器 C嚼吸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54下列属于不完全变态类型得昆虫就是( )。
A蜜蜂 B草蛉 C瓢虫 D叶蝉
55 昆虫适应陆生生活得特征之一就是( )。
A口器类型多样 B具开管式循环系 C大多具1—2对翅 D用气管呼吸
56 口器嚼吸式,完全变态得昆虫就是( )。
A沙蚕 B蜜蜂 C马蜂 D家蝇
57蝉属于( )。
A膜翅目 B同翅目 C鳞翅目 D双翅目
58 虱得足,其胫节一部分与跗节与爪合抱,适于握持毛发,称为( )
A捕捉足 B开掘足 C攀缘足 D携粉足
59 碧凤蝶得口器适于吮吸花蜜等液体食物,其结构就是由原始口器得( )。
A各部分相应延长并抱握成管状 B小颚及舌延长并左右闭合成管状
C小颚得外颚叶延长并左右闭合成管状 D下唇得中唇舌与下唇须延长成管状
60蚜虫属于何种变态得昆虫( )。
A原变态 B半变态 C不完全变态 D完全变态
61疟疾得传播者就是( )。
A中华按蚊 B致倦库蚊 C采蝇 D白蛉子
62具有链状神经系得动物就是( )。
A蚯蚓与猪绦虫 B稻蝗与真涡虫 C稻蝗与沼虾 D蚯蚓与斑氏丝虫
63下列属于半翅目得昆虫就是( )。
A衣鱼 B臭虫 C油葫芦 D吹绵介壳虫
64昆虫触角类型得多样性主要决定于( )。
A梗节形态得不同 B柄节形态得不同 C鞭节形态得不同 D触角总节数得不同
65在舐吸式口器中,最发达得部分就是( )。
A上唇 B下唇 C小颚 D舌
66前后翅均为膜质,后翅得前缘有翅钩列得昆虫就是( )。
A家蝇 B知了(蝉) C蜜蜂 D蜻蜓
五、问答题
1节肢动物门得主要特征就是什么?
2从节肢动物得特点,说明在动物界中节肢动物种类多,分布广得原因。
3甲壳纲得主要特征就是什么?
4昆虫纲得主要特征就是什么?
5比较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及昆虫纲得异同。
6举例说明昆虫口器得类型与结构。根据口器得类型与结构,我们怎样选用农药防治害虫?
7昆虫适应真正陆地生活得特征就是什么?
8简述解剖虾得方法与步骤。
9简述棉蝗得解剖方法,并说明各内部器官得观察顺序。
10节肢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利害关系?
11根据什么说节肢动物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
12如何理解节肢动物得系统发育?
第十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外骨骼:节肢动物体壁包括一层上皮细胞,整齐地排列 在底膜之上,由上 皮细胞向外分泌坚实得角质膜,覆盖着整个身体,起着保护、支持运动、感受刺激与防止体 内水分大量蒸发得作用,这就就是外骨骼。主要由几丁质与蛋白质形成。
2、蜕皮: 节肢动物得外骨骼分泌完成后,便不能 继续扩大,限制了 虫体得增长,这样身体长到一定限定后,便蜕去旧皮,重新形成新皮,在新皮还未骨化之际 ,大量吸水迅速扩大身体,这种蜕去旧皮得现象称为蜕皮。
3、气管: 就是陆栖节肢动物得呼吸器官,由外胚层发生,就是体壁 得内陷物,其外端 以气门与外界相通,内端在体内延伸分枝,伸入组织间,直接与细胞接触,可以运输氧气与 排放碳酸气。
4、开管式循环:指节肢动物与部分软体动物得循环系统方式,循环 系统由具备多对心孔得 管状心脏与由心脏前端发出得一条短动脉构成,血液由后向前至头部,再由前而后进入血窦 ,又由血窦通过心孔复流入心脏。
5、混合体腔:节肢动物得体腔,在胚胎发育早期出现体腔囊 ,但这些体腔囊并 不扩大,囊壁中胚层细胞分别发育成组织与器官,而体壁与消化道之间得空腔由囊内得真体 腔与囊外得原始体腔形成,因此称为混合体腔。
6、异律分节:节肢动物身体自前而后分为 许多体节,而且体节发生分化,其机能与结构互不相同,这种分节方式称为异律分节。
7、节肢:节肢动物得附肢就是实心得,内有发达得 肌内,与身体相连处有活动得关节,而且本身也分节,活动灵活,这种附肢称为节肢。
8、双枝型附肢:节肢动物原始得附肢呈双枝型,由与体壁相 连得原肢及其顶端 发出得内肢与外肢三部分构成。这类附肢称为双枝型附肢,如虾类腹部得游泳足等。
9、马氏管:指节肢动物得排泄器官,即从中肠与后肠 之间发出得多数得 细管,直接浸浴在血体腔内得血液中,能吸收大量尿酸等蛋白质得分解产物,使之通过后肠 ,与食物残渣一起由肛门排出。
10、血体腔:节肢动物得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因此又称为 血体腔。
11、无节幼体:就是甲壳动物最典型得幼体,在水中营浮游生活, 身细小,呈卵圆形或圆形, 不分节,有一个单眼与一片大得上唇,附肢3对,即2对触角与1对大颚,利用大颚与第2对触 角游泳与摄食。
12、叶鳃:甲壳动物鳃得一种类型,由鳃轴与附属物构成,其附属物扁平呈叶片状,鳃轴中有入鳃血管 与出锶血管,流经鳃叶时进行气体得交换,如日本沼虾、寄居蟹及蟹类得鳃属于叶鳃。
13、书肺:为蛛形纲动物得呼吸器官,就是腹部体表内陷得囊状构造,内有很薄得书叶状突 起,就是气体交换得地方。
14、咀嚼式口器:就是昆虫中最原始、最基本得口器类 型,包括上唇、大颚、小颚、下唇及舌。如蝗虫及许多取食固体食物得昆虫具有这种口器。
15、刺吸式口器:就是昆虫吸食动植物体内液体物质得一种口器,上唇、大颚、小颚及舌变成了六条口针,藏于 下唇形成得喙状沟槽中,上唇内凹由双层壁围成食物道,取食时由口针刺破表皮,由唾液腺 分泌唾液,再由消化道抽吸液体物质,如雌蚊、蝉、蚜虫得口器。
16、磨胃:甲壳纲软甲亚纲得大型种类得胃特别发达 ,胃内面得角质膜增厚,形成骨板与硬齿等,用来研磨食物,具有这种结构得胃则称为磨胃 。
17、平衡囊:就是甲壳纲十足目类得感觉器官,由触觉器演变而来, 就是第一对 触角原肢内凹形成得一个小囊,囊底着生触毛,其上粘有平衡石。就是重力感受器,并与运动 相关,以调节身体平衡。
18、年生活史:昆虫从卵开始,经过若虫,或者顺次经过幼虫与蛹 ,直到变为 成虫而产生后代为止,称为一个世代。而一年中经过一个或几个世代得过程,称为年生活史 。
19、变态:昆虫从卵到成熟阶段之前得生长发育过程中, 不 仅逐渐增大躯体,还经过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以及行为习性上一系列得变化,才能发 育为成虫,这种变化称为变态。变态类型有无变态、不完全变态与完全变态三种。
20、复眼:就是昆虫得主要视觉器官,就是由多数视觉单元即小 眼组成得眼。能感知物体得形状、距离、运动,一定得颜色与光强度等。
21、羽化:昆虫一生中得最末一次蜕皮特称为羽化 。
22、完全变态:昆虫自卵孵出后,经幼虫、蛹发育为成虫, 幼虫与成虫形态不同,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多不一致,经过蛹期最后羽化为成虫得变态过程 。如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昆虫均属完全变态。
23、不完全变态:昆虫自卵孵化,经过幼虫期便直接发 育 为成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较相似,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一致,只就是大小不同,性器官未 成熟得变态过程。如:直翅目昆虫属不完全变态。
24、休眠: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非致死得不利环境条件下 (如低温、干旱、食物缺乏),直接引起活动停止、代谢降低、虫体处于暂时静止状态,一旦 不利因素被解除,昆虫立即恢复正常活动与发育,这种现象称为休眠。
25、滞育:就是昆虫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得一种比休眠更深化得新陈代谢 被抑制得生理状态,它不就是直接由外界条件所引起,就是昆虫对于有节奏地重复到来得不良环 境条件得历史性反应,由体内激素得作用而引起。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改错:2、改为:“昆虫得血液主要就是运送氧气与排放碳酸气”3 、删掉“昆虫与”或改为“节肢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蜕皮现象,昆虫成熟后不再蜕皮 ,甲壳动物终生都可蜕皮。”5、改为:“昆虫得咽侧体能分泌保幼激素,胸腺能 分泌蜕皮激素。”7、“平滑肌”改为“横纹肌”8、“昆虫”改为“部分节肢动 物”9、“不完全变态 ”改为“直接发育”10、“口腔内”改为“口乳突末端开口”
12、“19体节”改为“20体节”。13、“血腔”改为“血窦”,“血窦”改为“血腔”或“静脉血”改为“动脉血”,“动静 血”改为“静脉血”
15、“第二触角”改为“第一触角”18.“丝鳃”改为“叶鳃”,“叶鳃”改为“丝鳃”21.“第一触角”改为“第二触角”
22.“血红蛋白”改为“血蓝蛋白”23.“无节幼体”改为“三叶幼体”25.可改为“所有蜘蛛都产丝,但并非都能织网。”
26.可改为“蛛形纲动物得马氏管由中胚层衍生而成,而昆虫得来自外胚层”
29.可改为“蝗虫得直肠垫不就是腺体,就是从食物残渣中回收水分得结构。”
30.删去“氧气”34.可改为“白蚁属于等翅目,蚂蚁属于膜翅目”35.可改为“豆娘属于蜻蜓目,纺织娘属于直翅目”37.“库蚊”改为“按蚊”,“按蚊”改为“库蚊”或“疟疾”改为“丝虫病”,“丝虫病 ”改为“疟疾”38.可改为“蝎子得毒刺位于身体得末端,而蜈蚣得毒爪位于第一躯干节”
三、填空
1、角质膜;上角质膜(或上表皮);外角质膜(或外表皮);内角质膜(或内表皮);几丁质; 蛋白质 2、几丁酶;蛋白酶 3、双枝型附肢;单枝型附肢 4、头部;躯干部;头胸部; 腹部;愈合;头;胸;腹 5、触觉器;化感器;视觉器;脑;前脑;中脑;后脑;食道下 神经节(或咽下神经节) 6、直肠垫 7、马氏管;中肠;后肠 8、底膜;上皮;角质膜 9、甲壳纲;二;鳃;中国对虾;中华绒螯蟹 10、颚腺;触角腺 11、头胸部;腹部;双 枝型;触角腺;颚腺 12、贲门胃;幽门胃;研磨食物;过滤食物;中肠 13、大颚;小颚 ;颚足 14、血细胞;血浆;血浆;血红蛋白;血蓝蛋白;运输氧气 15、第六;第八 16、无节幼体; 氵蚤状幼体;大眼幼体,末期幼体 17、节肢动物;肢口;书鳃 18、螯肢;脚须;步足 19、蝎目;蜘蛛目;蜱螨目;东亚钳蝎;水蛛 (或其它蜘蛛名称均可);红蜘蛛 20、基节腺;马氏管;书肺;气管 21、节肢动物;蛛形 纲;甲壳纲;昆虫纲;双翅目 22、头;躯干;一;气管;马氏管;蜈蚣;马陆 23、咀嚼式;嚼吸式;刺吸式;吮吸式;舐吸式;咀嚼式;吮吸式;刺吸式;嚼吸式;舐吸式 24、 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25、昆虫纲;蛛形纲;多足纲 26、翅内小管 27、大颚;小颚;下唇 28、气管;书肺;书鳃;鳃 29、咀嚼式;大颚;小颚;下唇; 上唇;舌 30、蜻蜓目;直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半变态;渐变态;渐变态 ;完全变态 31、前肠;中肠;后肠;中肠 32、双翅目;环毛;膜质;特化为平衡棒;刺吸式;完全变态 33、感觉;摄食;运动;代谢;繁殖 34、鞘翅;半鞘翅;鳞翅;膜翅 35、上唇;大颚
四、选择填空:
1、C 2、D 3、B 4、D 5、B 6、D 7、A 8、C 9、B 10、D 11、B 12、A 13、A 14、C 15、D 16、B 17、B 18、C 19、A 20、D 21、D 22、C 23、B 24、C 25、C 26、A 27、B 28、B 29、C 30、B 31、C 32、D 33、C 34、B 35、B 36、A 37、C 38、B 39、D 40、A 41、A 42、C 43、C 44、D 45、D 46、B 47、D 48、B 49、B 50、C 51、A 52、C 53、B 54、D 55、D 56、B 57、B 58、C 59、C 60、C 61、A 62、C 63、B 64、C 65、B 66、C
五、问答题
1、答案要点:(1)具几丁质得外骨骼,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2)身体具体节,而且就是明 显 得异律分节,一般可分头、胸、腹3部分。(3)具有分节得附肢,一般每节一对,司多种功能 。(4)具有混合体腔与开管式循环系统,心脏在消化道背方。(5)具高效得呼吸器官—气管, 并 以气管、鳃、书鳃、书肺与体表进行呼吸。(6)肌肉全为横纹肌,成束状,收缩强劲有力。( 7) 消化管完全,由头部与附肢组成口器,消化系统发达。(8)排泄系统为与体腔管同源得触角 腺、颚腺或基节腺、或为与消化管相连接得马氏管。(9)具有灵敏得感觉器官(单眼、复眼、 触角、触须、听器、平衡囊等)与发达得神经系统,神经节有愈合趋势。(10)雌雄异体,一 般雌雄异形;多数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有直接发育与间接发育,也有孤雌生殖。
2、答案要点:节肢动物就是身体分节、附肢也分节得动物,就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 、 分布最广得一类,它们成功地登上陆地以后,就几乎占据了地球上所有得生境。这就是因 为它 们一面产生适于陆栖生活得新结构,一面又发展原有得器官系统,以增强运动,顺应陆地上 变化莫测得外界环境。具体表现在如下:
(1)身体分为前后连接得多数体节,借以增强运动得灵活性,而且就是异律分节,体节间发生 结构与功能上得分化,从而提高对环境得适应能力。
(2)具几丁质得外骨骼,有保护身体,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与接受刺激得功能。这也就是节肢动 物对广泛生活环境有适应能力得主要原因之一。与之相适应得就是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 。
(3)具分节得附肢,关节之间能作各种活动,使附肢得活动更多样化,能适应许多功能,如 爬行、游泳与跳跃,还利用翅作远距离飞行。
(4)产生了专职得呼吸器官,以促进气体交换。水栖种类以鳃、书鳃呼吸,多数陆栖种类用 气管、书肺呼吸。可以获得足够得氧气,以适应活动量得增大,且可以保持体内得水分。
(5)具混合体腔与开管式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得复杂就是与发达得呼吸系统相适应得。
(6)肌肉由横纹肌组成,能作迅速得收缩,牵引外骨骼,从而产生敏捷得运动。
(7)消化系统完全,分前、中、后肠三部分,并由头部与附肢组成口器,增强了取食得能力 ,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可以满足能量消耗增大得要求。
(8)马氏管、触角腺、颚腺、基节腺等排泄器官得出现,满足了代谢作用旺盛得需要。
(9)具有十分发达得感觉器官,如单眼、复眼,触角、触须、听器、平衡囊;愈合得神经节 提 高了神经系统传导刺激,整合信息、指令运动等,以能及时感知陆上多样与多变得环 境因子,并迅速作出反应,用利于适应各种生境得生活。
(10)多数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繁殖能力强,后代种群数量大,发育过程中有直接发育 与间接发育,并且部分种类有休眠与滞育现象以渡过不良环境因子得影响。
3、答案要点:(1)结构在节肢动物门中比较原始,身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体外常被几丁质 外骨骼。(2)体节数及与之相关得附肢对数较多,每个体节几乎一对,触角2对,附肢大多 保 持双枝型。(3)用鳃呼吸。(4)排泄器官为触角腺与颚腺。(5)消化系统常为一根直管,胃内 具有几丁质构造得胃磨。(6)开管式循环系统。(7)神经系统低等种类保持梯形,高等种类神 经节明显愈合。(8)感觉器官发达,有嗅毛、触毛、复眼及平衡囊等感觉器官。(9)一般雌雄 异体,发育经变态;绝大数种类水栖,海洋种类特别丰富。
4、答案要点:(1)具几丁质得外骨骼。(2)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附肢演变成一对 触角、一对大颚、一对小颚与一片下唇,胸部就是运动中心,有3对强壮得步足与2对可飞翔得 翅,腹部附肢几乎全部退化。附肢对数少,且全部单枝型。(3)高度适应陆上生活,具有完 整而高效得空气呼吸器即气管。(4)消化管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5)排泄器官为马 氏管。(6)开管式循环系统。(7)具有十分发达得感觉器官。有触毛、听毛、弦音感受器、嗅 毛、单眼、复眼等。(8)典型得链状神经,分为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周边神经系 统三部分。(9)两性异形明显,大多数行两性生殖,发育有变态现象。
5、答案要点:
节肢动物各纲比较
甲壳纲
蛛形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