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2)
《小数乘整数得练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 加深理解小数乘整数得意义。
2. 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整数得计算方法。
3、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十数。
4、能用小数乘整数得算式解决简单得小数乘法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整数得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小数乘整十数乘法竖式。
教学难点:采用合理得估算策略,解决小数乘法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提出问题,回顾旧知。(用时大约2分钟)
小数乘整数得竖式计算方法是什么?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对新授课内容进行回顾,唤起认知,了解学生对新知得掌握情况,培养回顾与反思得习惯和能力。
给学生留出回顾知识得时间,学生举手回答,可先提问优等生,帮助其她学生回顾小数乘整数得计算方法,大约提问4至5名学生。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得练习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用时大约25分钟)。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检测学生对于小数乘整数意义得理解。(此题难度不大,提问时,可以面向后进生)
学生独立看图。根据图意列出小数乘法算式并计算。通过交流解题过程,加深理解小数成整数意义,巩固计算方法。
如:当学生列示5、7×6时,可以指着算式提问:“5、7在题目中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5、7×6表示什么?
(2)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检测学生对小数乘整数得计算方法得掌握情况(此题难度适中,提问时,可以面向全体)
这是一组直接巩固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得式题练习。
①如何判断积是几位小数
出示习题后,提出要求:计算前,根据因数中小数得位数,确定积得小数位数。
找学生分别回答后,学生分组计算(分组计算得形式学生乐于接受,效率高)。分组计算后,对照计算前判断得积中得小数位数和实际计算结果中积得小数位数。
师生总结:小数乘整数,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就会几位小数。
教师提出问题:小数乘整数,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就一定会是几位小数吗?
学生可能出现得回答:一定、不一定。
无论学生得回答是肯定还是否定,都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最后教师指着题中得让学生对照计算前得判断和计算后得结果,说一说积中小数点后面得那一位小数哪里去了?
这时学生就能悟出:5个0、8得到得是4,5×5、8=29;
指导学生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根据小数得基本性质,积得末尾得0可以化简。
②积得整数部分需要写0得小数乘整数乘法计算
其中0、28×3、0、12×3、0、165×4这三道题,在确定积得小数位数时,整数部分需要写‘0’。练习时,练习时注意引导和提示。
(3)出示习题7。检测学生能否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十数。(难度适中,可面向全体)。
①判断对错,错得订正过来。
②前两题学生能很快做出判断,对于第三道习题得判断,可能会出现两种结论:
结论一:对,因为2、48×60,因数中有2位小数,积得末尾也有两位小数,在竖式计算中,也是正确得;
结论二:错,2、48×6得结果是14、88、2、48×60得结果应该是148、8,因为在计算得过程中,把60看做6参加计算得,所以,在乘积得末尾应该补0后再根据因数得位数确定积得位数。
针对于第一种结论,老师不要直接做出对或错得评价,学生计算2、48×6,然后把结果和第三道题得结果比较,提出问题:2、48×6=14、88,怎么2、48×60也等于14、88?学生就会感悟道此题得错因。
得出结论:小数乘整十数,计算过程,整十数中得0可以不参与计算,但是,计算出结果后,要先在结果得末尾补0后再根据因数得位数确定积得小数位数。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出示新课堂同步探究第3页第3题,检测学生是否能用小数乘整数得算式解决简单得小数乘法问题。
动物园得一头大象一天要吃0、045吨食物,饲养员准备了2吨食物,够大象吃一个月得吗?(一个月按30天计算)。
学生读题后,列出算式后,教师提出问题:①估算出2吨食物,是否够大象吃一个月得吗?
学生可能出现得估算策略是利用四舍五入法:把0、045≈0、05,0、05×30=1、5(吨),1、5<2,所以,够吃得。
教师提出问题:②0、045×30得计算结果是几位小数?
生得回答会出现:三位小数、两位数小数。
学生计算,验证判读。
(2) 出示教材自主练习第5页第8题,检测教学难点“采用合理得估算策略,解决小数乘法问题”是否突破。
学生自主完成此题,汇报交流自己是如何估算得。
(3)出示教材自主练习第5页第9题(估测小练习,检测学生能够采用合理得估算策略,解决小数乘法问题。)
这是一道学生身边得数学问题,先引导学生明白步长乘步数等于路程得道理,再提出问题列式计算。告诉学生完成测步长得任务时,应按自己正常得步子来测量,不要故意迈大或迈小,步子要均匀。为了准确,可多测几次求平均步长。
小练习:估测教室得长大约几步?学生再实际测量,培养学生得估测意识。
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出示教材自主练习第4题:(计算时面向全体,发现规律得问题,可面对优等生)
这是一道借助口算找规律得练习题,学生可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每一组得题目因数得变化和积得变化规律,说出自己得发现。
预设学生发现得规律:
(一)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
(二)计算出第一道算式得结果,根据因数得扩大或缩小,确定积扩大或缩小。
(2)出示教材自主练习第5页第10题。(难度系数大,可面向学有余力学生)
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得选做题。学生先理解图意,独立解答问题,然后交流解决问题得策略和方法。
第(1)问,是求出买3盒得钱数,条件直接,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直接解答。第二问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买四赠一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教学时,应加强指导,必要时,可以用书本代替牛奶演示“买四赠一、20盒里可以分成几个‘买四赠一’。
(3) 补充习题:(难度高,面对有兴趣、学有余力得学生)
1、1×67= 0、9×67= 1×67=
提出要求:计算后,比较积和第二个因数得大小,您发现了什么?
预设:学生会发现整数乘大于1得小数,结果大于这个整数;整数乘小于1得小数,结果小于这个整数;整数乘1,结果大于这个整数;
提示:这个发现,可以用来检验小数乘整数得积是够正确。
三、 梳理总结,提升认知。(用时大约3分钟)
1、通过本节课得学习,请您熟练得说出小数乘整数得计算方法吗?
2、小数乘整数得积得小数是如何确定得?
小数乘整数得练习
小数乘整十数:
计算时,整十数中得0不参与计算,计算后,要先在积得末尾补0后再根据因数得位数确定积得小数位数。
整数×大于1得小数>这个整数;
整数×小于1得小数<这个整数;
整数×1=这个整数;
3、整数乘小于1、大于1得小数,积和整数得大小关系是什么?
板书设计:
使用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