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2000年,当湖南常德悍匪张君被辑拿归案时,许多人在焦急的等待着一睹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凶神恶煞的样子。他的相貌与其恐怖的罪恶行为相匹配吗?当他那国字型及书生气节十足的脸出现在媒体上时,人们被震惊了。,2003年5月1日伊拉克战争主要战事结束后,他组织策划多起大规模袭击,造成美军士兵和什叶派民众共计数百人死亡。2004年初扎卡维在费卢杰地区创建“统一和圣战组织”,并于10月宣布效忠于“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将组织更名为“伊拉克圣战基地组织”。,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当我们刚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要根据有限的信息对这个人形成印象,这一形成印象的过程称为人知觉。,心理学家把人们对客观事物或他人的整体性认识叫做知觉。,社会知觉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仅仅指对人有关知觉。,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社会知觉常常包括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的知觉等。,一、什么是人知觉?,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二、印象及其形成,印象(impression):,人们对认知对象的能力、性格、品质等总体特征的反映,是个体对人与事物的整体反映。,1.印象与第一印象,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的印象。,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13院校 P143、金盛华 P110),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社会心理学中把第一印象对社会认知的作用称为首因效应。,请思考下述三个问题:,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第一印象怎样持续发挥作用?,我们怎样管理与控制别人对我们的印象?,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印象形成,(Forming Impressions,),:,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是指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2.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印象形成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也是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属性作出判断或对其总体特征形成印象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与生活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往往是在有限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你对电影演员汤唯有何印象?关于她,你掌握的信息有多少?,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外貌与行为是决定我们第一印象的关键因素,(Appearance and behavior are key determin-ants of our first impressions),。,物理线索(Physical Cues),人们对一个陌生人的判断往往从其衣着打扮开始。这个包着头巾的人是什么人?你对他的印象如何?,1.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非言语行为面部表情、语调、手势、肢体位置和动作、身体接触、以及目光的注视,、,服饰打扮等。,言行听其言观其行,人们会更注意图形而非背景或场景设置,(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figure rather than to the ground or setting),显著性,(Salience),主题背景原则,他是个什么人?是一个非洲某丛林游击队战士?一个民兵抑或一个恐怖主义者?,最突出的线索被运用得最多,如:亮度、声音强度、运动和新颖程度。,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更突出的个体被认为在他所在的社会背景中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显著性的效果:,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显著性的行为举止会招来更多的注意;,提高了印象的整体性。,头顶效应,(top of the head):,它发生在相对较浅的层面简单地指引我们的注意。,当刺激足够有趣和令人兴奋而吸引观察者的注意时,显著性效果最为强烈。,2.对他人内在品质的认知从情境到品行,从行为到特质,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我们很快从一些可观察的信息,如外貌和行为,转向从这些信息推论出的人格特质,。由表及里,从情境认知到品行认知,由行为观察到特质判断。,乐国安P 185,特质记忆更经济;,特质推论是自动发生的。,我们如何进行特质推论?,我们经常使用,“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从一些特质内涵推论其他特质,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什么是内隐人格理论?,乐国安P 185,每一个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人格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理解,因而只要认识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这些理解称为内隐人格理论。,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换言之,这一理论由我们关于哪些类型的人格特质会组合在一起的观点所组成。我们常常运用少数己知特征来判断他人具有哪些特点:,善良,吝啬,慷慨大方、诚实、有责任心,暴躁易怒、虚伪、为人冷漠,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可见,这是一套阐述哪些人格特点与其他人格特点有关联的假设。这些理论分析了行为与各种人格特征的联系。,何以被称为,“内隐的”,(implicit),?那么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精确地检验这些假设,甚至并未明确地意识到它们的具体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隐人格理论”,这种理论会影响人们判断和评价他人,因此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内隐人格理论,因而对于同一个人,不同的人所形成的印象是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的。,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也正因为印象形成过程会受到人们既有内隐人格理论的影响,所以人们所形成的印象常常有个人偏见的参与,从而出现较大的误差。,大多数中国人印象中的国家领导人应该是举止肃穆庄重、不苟言笑,并且有着稳定的家庭与婚姻生活,而这恰恰是中国人的内隐人格理论。,实际上,人们的这种“内隐人格理论”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建立起来的非科学化的观念,没有系统的科学依据。,从功能的角度说,人们发展起自己的内隐人格理论是人们适应多变的社会情境的一种方式。人们建立起了自己对人的理解,就可以使自己所处的周围情境结构化,从而可以对自己在一个社会情境中的行为适当性进行预言,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的定向。,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普通人往往有一种较为稳定的对人格品质相互关系的观念,这就意味着一个人拥有一种品质也就会拥有另一些品质,而我们认为那些不类似的品质,它们是不会聚在一起的,也就不发生在同一个人上。如图所示:,i,maginative,skillful,shrewd,critical,dominating,serious,industrious,sentimintal,artistic,meditative,reliable,reserved,honest,helpful,tolerant,happy,modest,sincere,sociable,humorous,Good natured,warm,submissive,naive,unintelligent,wasteful,superficial,insignificant,boring,unimaginative,finicky,vain,unpopular,unsociable,pessimistic,practical,cold,scientific,persistent,determined,intelligent,stern,daring,moody,irritable,humorless,discriminating,cautious,important,popular,unhappy,impulsive,squeamish,wavering,clumsy,frivolous,foolish,unreliable,dishonest,BAD-INTELLEGTUAL,GOOD-INTELLECTUAL,BAD-SOCIAL,GOOD-SOCIAL,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在这张心理地图中相近的特征被排列在一起,说明具有一种特征的人可能具有类似的其他特征;不同的特征彼此颁布很远,说明在同一个人身上几乎不可能同时具备这些特征。,在这张心理地图中还包含两个不同的评价尺度:社会尺度和智力尺度。,罗森伯格等,(S.Rosenberg,C.Nelson,1968),把上图转换为下表来表示:,评价,社会特征,智慧特征,好的评价,乐于助人,为人诚实,能容忍人,平易近人,幽默感,科学,坚决,熟练,聪明,不懈,不好的评价,不快乐,自负,易怒,令人厌烦,缺乏人缘,愚蠢,轻薄,动摇,不可靠,笨拙,我们倾向于从智力特征与社会特征来评价他人,人们往往根据社会品质,(social qualities),和智慧品质(,intellectual qualities),去评价他人的。这两个维度分别有正(积极)负(消极)两极。,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Study Question,What is an,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What are functions of implicit personality,theories?,中心品质,(Central Traits)的作用,(13院校P143、乐国安P196-197),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某些特质起着中心作用,即与其他很多特征相联系,而另一些特质只起着边缘作用,前者被称为中心特质。,阿希,(S.E.Asch),凯利,(Kelley,1950),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除了中心品质问题,与人们的内隐人格理论相联系人知觉现象还有:,晕轮效应,(halo effect),(弗里德曼P99,金盛华P40,乐国安P184),由于一个人被标明是好的,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赋予一切好的品质,这就是晕轮效应。,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认为具有所有的坏品质,这叫做负晕轮效应,(negative-halo),或扫帚星效应,(forked-tail),。,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晕轮效应,还经常表现在身体方面有魅力的人往往被认为具有其他一系列必要的品质特点,即使实际上他们并不具有这些特点。,(J.L.FreedmanP99,,金盛华,P40),表5-6 论文被认为的质量印象评价的晕轮效应,论文的,客观质量,作者身体方面的吸引力,总计,有魅力的,对照组,无魅力的,好,6.7,6.6,5.9,6.4,不好,5.2,4.7,2.7,4.2,总计,6.0,5.5,4.3,Source:by D.Landy&H.Sigall。注:高指数表明论文被认为写得好。,评定特征,*,高吸引力,一般吸引力,无吸引力,人格的社会赞许性,65.39,62.42,56.31,职业地位,2.25,2.02,1.70,婚姻能力,1.70,0.71,0.37,做父母的能力,3.54,4.55,3.91,社会的、职业的幸福感,6.37,6.34,5.28,总体幸福程度,11.60,11.60,8.83,婚姻的可能性,2.17,1.82,1.52,表5-6 魅力与印象评价晕轮效应,*数值越高,该特征也就越有望具备这些社会合意性,职业也就越受人尊敬,等等。来源:戴恩等,“漂亮的就是好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1972。,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Categorization and stereotype,3.类别化,(Categorization),(13院校P143、乐国安P186),我们会自动地把刺激看作是某一组或某一类信息的一部分。换言之,知觉者总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类别化或分组过程是自动的、迅速的,并不需要很长时间的考虑。,最常见的类别化:人们会依靠外表的近似来分类或分组。,谁是恐怖分子?,最常见的类别化:人们会依靠外表的近似来分类或分组。,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Categorization and stereotype,导致以类别为基础的社会判断(刻板印象化)(leads to category-based social judgments(stereotyping),类别化的后果,(Consequences of Categorization),刻板印象,(stereotype impression),人们在人际知觉中不仅对某个人形成印象,而且对一类人或一群人也同样会形成印象。,刻板印象,(stereotype impression):,指人闪对某个事物或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群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刻板印象以许多形式影响着人们后继的信息加工。,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Categorization and stereotype,国 民 刻 板 印 象研究,G吉尔巴特,英国人:绅士风度,聪明,守旧,爱传统,保守;,黑 人:爱好音乐,无忧无虑,迷信无知,懒惰;,日本人:聪明,勤劳,有进取心,机灵,狡猾;,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苏联人:唯物、勤劳、狡猾、有野心和残酷。,台湾心理学家李本华和杨国枢(1969)曾于1963年调查了台湾大学生对于各国人的一般印象。,台湾大学生对不同人种的刻板印象,人种,美国人,日本人,前苏联人,印度人,黑人,特征,民主,善模仿,狡猾,迷信,耐劳,天真,爱国,欺诈,懒惰,落后,乐观,尚武,有野心,落后,肮脏,友善,进取,残酷,折衷,懒惰,热情,有野心,唯物,肮脏,好音乐,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Categorization and stereotype,性别角色刻板印象(sex roles stereotypes)研究,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则反映了人们对男性和女性所具有的行为与品质特征的期待,(Sex roles stereotypes reflect peoples expectations about the behaviors and traits that males and females possess)。,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Categorization and stereotype,性别角色刻板印象,(gender self-schema):,关于女性和男性个人特征的信念。,不同的文化对男性化或女性化的定义、强调的性别差异或相似性不同。但是使用性别来对社会生活进行组织分类却是最基本的方式,(Burn,1996;Yoder,1999),。,1945年时刊登在,Housekeeping Monthly,May 13,1945,好妻子指南,准备好饭菜。甚至在昨晚之前就要事先计划好准备一顿美餐,准时地迎接他的归来。这可以让他知道你一直在为他考虑并且关心他的需要。大多数男人回家的时候都很饿,并且期望一顿美餐(特别是他喜爱的菜),这是热情欢迎所必需的一部分。,收拾好你自己。休息15分钟以便他回来时你会生气勃勃。修饰一下你的装扮,用缎带装饰你的头发,使你看上去很明朗。他可是一直和一些因工作而疲倦的人在一起。,清理杂乱的东西。在你丈夫回来之前,在房间的主要部分上做最后一次巡视。,把教科书、玩具、纸等等拾拢起来,然后再擦一遍桌子。,见到他时要很高兴。,听他讲话。也许你有一打重要的事要告诉他,但他到家的一刻不是时候。记住让他先说,他的话题要比你的重要得多。,让他觉得舒适。让他的倚在舒服的椅子上或躺在卧室里。为他准备好冷饮或热饮。,不要对他的行为发出疑问,也不要质疑他的公正或正直。记住,他是房子的主人,你没有权利质问他。,一个好妻子总是知道她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布洛沃曼及其同事,(Broverman,et al.,1972),对青少年的几项调查,检验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化改变的程度。,Competency Cluster:Masculine Pole is More Desirable,Feminine Masculine,Not at all skilled in business,Very skilled in business,Very sneaky,Very direct,Does not know the way of the world,Knows the way of the world,Feelings easily hurt,Feelings not easily hurt,Not at all adventurous,Very adventurous,Has difficulty making decisions,Can make decisions easily,Cries very easily,Never cries,Almost never acts as a leader,Almost always acts as a leader,Not at all self-confident,Very self-confident,Very uncomfortable about being aggressive,Not at all uncomfortable about being aggressive,Not at all ambitious,Very ambitious,Unable to separate feelings from ideas,Easily able to separate feelings from ideas,Warmth-Expressive Cluster:Masculine Pole is More Desirable,Feminine Masculine,Doesnt use harsh language at all,Uses very harsh language,Very talkative,Not at all talkative,Very tactful,Very blunt,Very gentle,Very rough,Very aware of feelings of others,Not at all aware of feelings of others,Very religious,Not at all religious,Very interested in own appearance,Not at all interested in own appearance,Very quiet,Very loud,Very neat in habits,Very sloppy in habits,Very strong need for security,Very little need for security,Easily expresses tender feelings,Does not express tender feelings at all easily,Source:From“Social Psychology”.By Steven Penrod,117.1983.,续上表,三、印象的整合,(Integrating Impressions),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ntegrating Impressions,印象形成是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是一个评价、综合、概括的过程,因此总带有一定的评估性。,1.评估(evaluation),奥斯古德,(C.E.Osgood,1957),,语义分化,(semantic differential),实验,(乐国安 P195),在知觉他人时往往会获得许多信息,人们又是如何把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的呢?,其中,评价维度在印象形成中最为重要,一旦人们对他人或物的判断在这个维度上确定了,其它两个维度作用就不太大了。这一研究结果得到了后人的支持。,如前所述,罗森伯格等,(S.Rosenberg,C.Nelson,1968),在对评估进行的研究中,用多维度测量的程序发现,人们往往根据社会品质,(social qualities),和智慧品质(,intellectual qualities,)去评价他人的。这两个维度分别有正(积极)负(消极)两极。,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ntegrating Impressions,结果发现,人们根据三个基本的维度进行评估,即评价,(evaluation)(,如好坏)、力度,(potency)(,如强弱)和活动向度,(activity)(,如主动被动)。,2.积极性偏见与负性效应,(positive bias and negativity effect),(Freedman,P101;13院校,P137;候玉波,P36),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ntegrating Impressions,积极性偏见,亦称慈悲效应,(leniency effect),,即知觉者表达积极肯定的评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评价。这种倾向又称为宽大效应。,见乐国安P184(积极性偏见),研究表明,积极性偏见只适用于对人的估价,当认知对象不是人格的物体时,它就不会出现。,积极性偏见产生的原因:,1),Matlinr,提出的“极快乐原则”,(pollyanna principle),2),假设相似作用(similarity assumption),(Freedman,P103),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ntegrating Impressions,负性效应,(Freedman,P91),我们形成对一个人的整体印象时,消极信息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即在其他情况相等的时候,一个消极的品质要比积极的品质更能影响印象的形成。,见乐国安P184(负性效应),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积极肯定的印象比消极否定的印象更容易改变。,不管一个人具有其他什么品质,一种极端消极否定的品质会产生一种极端消极否定的印象。,中新网3月29日电 盖洛普民意,民意测验中心今天公布的最新民调,调显示,美国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奥,巴马目前以百分之五十比百分之四,十二领先党内对手希拉里。这是一,个月以来,奥巴马领先希拉里的最,大差距。,据“中央社”报道,盖洛普分析,,在奥巴马好不容易渡过因 黑人,牧师赖特发表反美言论所引发的,风暴后,希拉里却因在造势场合夸大她拼外交功劳,遭媒体戳破谎言,导致民调下滑。,希拉里日前在一个造势场合,向支持者诉说她在第一夫人任内,如何冒生命危险访问波斯尼亚,下机时必须低头快跑躲子弹。结果电视台调出当时的录像带,发现根本没那回事。,美总统大选:希拉里夸大拼外交功劳民调下跌,相关链接,夸大事件曝光后,希拉里民调跌了四个百分点,奥巴马则上升三个百分点。,在两党竞争方面,希拉里也因夸大事件,被共和党准总统候选人麦凯恩拉开领先差距。,民调显示,如果由希拉里代表民主党与麦凯恩对决,麦凯恩将以百分之四十八对百分之四十四击败希拉里。这是盖洛普进行这项民调以来,麦凯恩领先希拉里的最大幅度;如果由奥巴马迎战麦凯恩,麦凯恩以百分之四十六比百分之四十四获胜。,以上民主党初选民调是于二十五至二十七日进行,共访问一千二百十八位民主党和亲民主党选民,抽样误差正负三个百分点。两党对决民调是于二十二日及至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进行,共访问四千三百九十八位登记选民,抽样误差正负二个百分点。,关于,负性效应,的两种解释:,(Freedman,P91),1)消极否定品质越特殊,它就越明显。,2)基于琼斯和戴卫斯,(E.E.Jones&K.E.Davis,1965),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需要中比较缺乏或少见的行为(不从习俗、坏的行为)一般易为他人觉察,而且它比传统的、普遍的行为更能说明一个人真正的人格。,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ntegrating Impressions,情绪信息(,Emotional information,),(,候玉波,,P37),我们常常根据他人的情绪来推断其内部心理状态,所以情绪是我们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线索之一。,在同一实验中研究者还发现,打保龄球的人在全中后有30%的时间在微笑,其他时候有23%的时间在微笑。可见,微笑既是一种沟通手段,也是快乐的表达。在另一项观察研究中,研究者想考察跑步者的微笑是由于有朋友同行(正在进行社会接触)或是因天气好而感到快乐。如表2-4所示:观察者发现天气的影响极小,而朋友同等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微笑是社会互动的一部分,是一种沟通技巧,而不仅仅是愉快情绪的一种信号。,一般认为,微笑的含义有两种;第一种含义认为,微笑是快乐或高兴等基本情绪,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售价快乐的事都能使人微笑;另一种观点认为,微笑是一种沟通性的动作,而与基本情绪无关。为了弄清这个问题,,Kraut&Johnston(1979),做了一项实验,通过日常人际接触,以验证微笑的这两种含义。,在研究中他们发现打保龄球的人在做社会接触,比如看他的朋友时便微笑;而逃避社会接触,比如看地面时便不微笑。,Kraut&Johnston 据此推断说微笑并不全代表快乐。,专 栏,微笑有哪些含义,好天气,坏天气,与朋友同行,61%,57%,单独,12%,5%,跑步者微笑的百分比,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社会心理学家们还从信息加工过程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式,代表性的如下:,3.信息加工的观点,(乐国安P197),1.平均原则,(averaging principle),该模式认为,有些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单个品质评估的值平均起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的。在平均模式中,所追加的新信息其效用要取决于它比己有的印象更好一些,还是更坏一些。,由,C.A.Anderson,提出,可用如下模式表示:,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ntegrating Impressions,Our,Personal,Disposition,Friendly,+,+,Stubborn,Intelligent,Lazy,=,Our Global,Impression,of the Individual,5,Anderson Averaging Model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 Impression Formation.,Source:From,“Social Psychology”,by Steven Penrod.P 175.,2.加法模式,(additive principle),(累加模式),累加模式认为,知觉者形成一个对他人的整体印象是把所有单个品质的评估值相加而得到的。,A B,真诚(+3)严肃 (+1),热情(+2)不负责任 (-3),聪慧(+1)不诚实 (-3),谨慎(+1)缺乏想象力(-1),+7,-6,按照加法模式,A者的总印象分值要高于B者,因此A者给人的印象要优于B者。社会心理学家们所做的大量研究证实,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总的印象的形成,都遵循加法模式。,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3.加权平均模式,(weighted averaging),安德森对自己的平均模式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与修改。1981年他提出了加权平均模式。按照该模式,知觉者在形成印象时,平均了单个品质的评估值,但是他们给予某些品质更多的权重,再加以平均。对每一个品质乘上它的权重,再加以平均。,研究者认为,影响知觉者对品质信息所赋予的权重的因素有:,首先,与可信程度低的信息源相比,我们对于可信程度高的信息源所传递的信息会会赋予更大的权重。,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ntegrating Impressions,其次,与积极的品质相比,我们会对消极的品质赋予更大的权重。,第三,我们会特别注意那些与目前的目的和判断有关的信息。,第四,我们往往会削弱与先前的印象和定型不一致的信息以及己知的和多余的信息的作用。,第五,同以后形成的印象相比,我们会对早先形成的印象赋予更大的权重。,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ntegrating Impressions,-3,5=-15,15,A,B,特征,特征,活泼,+5,3=15,友好,+5,3=15,有魅力,+5,3=15,兴趣广泛,+5,3=15,吸毒,不整洁,-3,2=-6,24,加权平均值,15,3=5,24,3=8,结果:B总体印象分高于A,明显度 权数,明显度 权数,加权平均值,4.一致性,(consistency),(乐国安P195、,Freedman,P89;13院校,P141),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人们总是趋向于把他作为协调一致来观察,尤其是在估价这个人的时候。甚至当关于某个的信息资料自相矛盾时,人们也极力消除或减少这种冲突,把对方看成是多种特性一致的人。见下图:,特性1,特性2,特性3,特性n,协调组织,一致性印象,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ntegrating Impressions,5.图式,(schema),(乐国安P179、乐国安,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P17;巴伦P97:候玉波P48),Taylor等认为,,图式是指组织好的、结构化的一系列认知。,巴伦认为,围绕某中心主题,帮助我们组织社会信息的心理架构。,图式,(schema):,图式是人脑中的知识单位或进行认知活动时的认知结构。,英国学者巴特利特则认为,认知图式是“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图式由我们对刺激的知识与期望构成。图式被认为不仅能代表记忆中的社会信息,而且还能对我们加工与选择新信息的方式产生影响(Taylor&Croker),根据不同的包含内容把图式分为以下几种:,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对人的人格进行描述的认知结构,一般应用于特殊的个人或者典型的一类人身上。,1)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有关个人,譬如,有关拉登这个人的图式可能包含的要素;,个人的图式也可以聚集于某种特定类型的人,譬如穆斯林的图式所包括的要素。,人们形成个人图式的目的在于组织起了关于他人人格的概念,帮助人们收集关于这些个体的信息,指导我们与他们的社会交往,并且可以使人们形成对他人行为的期望。,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ntegrating Impressions,恐怖分子,阿拉伯,原教旨主义者,反犹太人,反西方文明,极端宗教狂,凶残,缺乏理性,愚昧落后,图2-1,恐怖分子,的图式,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ntegrating Impressions,人的图式分为明确的和抽象的两种。明确的人的图式是特殊的,且属于特殊人群。人们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关于人的图式,就可以因此而预测这个人对新环境、机会或困难的反应。,抽象的人的图式描述的是人格特征间的关系。这种图式类型就是所谓的隐含人格理论(implicit personality)。,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Forming Impressions of Others,Integrating Impressions,2),自我图式,(self schemas),自我图式(self schemas):,帮助人们去组织对自己进行了解的心理结构,它会影响人们所注意到的、所思考的和所识记的关于他们自身的信息。,自我图式组织形成了人们对自己的品质和特征的概念。人们运用自我图式的维度来衡量自己。,自我图式对于人的一些认知活动具有影响:,首先,自我图式会影响人的信息加工的速度和确定性。人们在判断和说明与自我图式相一致的信息时,速度和确定性都要更快一些。,Chapter 4,Person Perceptio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