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一、中国转基因安全性的争议,2,2009,年,中国颁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品种,以及两个转抗虫基因水稻品种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这一举措被业界认为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但是,部分社会公众曾经对此心存疑虑,担心转基因作物存在安全性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范云六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历经,12,年完成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研究项目,日前获得农业部正式颁发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带领的上述研究团队食用转基因大米已经多年,但此次意义非凡:他们研发的两种转基因水稻,率先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在华恢,1,号和汕优,63,这两种水稻品种中转入具有,Bt,抗虫蛋白的基因,Cry1Ab/Cry1Ac,。,转基因作物的一大特点就是抗虫、抗病性,那虫子吃了都受不了的东西,人吃就没事吗?,粮食产量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一方面,但安全性更重要。光有产量,但大家都不敢吃,或者吃完之后还有一些后顾之忧,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何谈起,转基因主粮是否推广,应该听取民众意见,不能任由少数专家和少数官员“悄悄”作决定。,举其十利不能掩一弊”,风险将难以估量。,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饲料中磷酸氢钙的添加量,降低饲养成本;减少动物粪、尿中植酸磷的排泄,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利用农业种植方式生产植酸酶,还具有节能、环保、低成本的优势。,转抗虫基因水稻不仅能有效控制螟虫等鳞翅目害虫危害,保障水稻增产,还能减少,80%,的化学农药用量,。,对转基因作物对人安全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转基因安全问题不能“一棒子打死”。要想证明抗病抗虫的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到底有没有问题,目前唯一的办法是用人来做实验。我是第一个报名的志愿者,!,一方面我们需要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不断完善这项技术。“这就像核能的发展。,10,年前,大家对发展核能也很恐慌,但我们知道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可以避免泄漏。如今,核能已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为人类减轻能源压力。”,法国环绿色和平组织摧毁,5,个转基因作物基地,GM,抗议者在英国,绿色和平组织领导者被捕,1999,9,12,二、转基因引起的安全性事件,13,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争论,国际上有,5,个典型事件:,英国,Pusztai,事件,,美国帝王蝶事件,,加拿大“超级杂草事件”事件,,墨西哥玉米事件,,中国,Bt,抗虫棉事件,山西省农业厅对,山西、吉林动物异常现象调查,一文所反映情况的调查说明,美国转基因玉米,MON863,事件,美国转基因长粒米污染事件,转基因玉米品种对大鼠肾,湖北省农业厅关于转基因水稻监管的声明,、,Pusztai,事件,Pusztai,博士,Killer,“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能够对大鼠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1998年,15,英国皇家学会的评论 1999.5,不能确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份有差异,饲喂转基因土豆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动物数量少,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很少统计意义,试验设计差,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试验结果无一致性,英国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研究人员,ArpadPusztai1998,年秋在电视台宣称,他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饲喂大鼠,“导致大鼠体重及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被损坏”。从此引发了国际上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争论。英国皇家学会对此十分重视,组织了专门的同行评议,并于,1999,年,5,月公布报告,花粉,Bt,玉米,马利筋,斑蝶幼虫死亡44%(室内),、斑蝶事件,17,斑蝶,事件,1999.5 康乃尔大学研究组报道,,撒在马利筋,草,叶片上的,Bt玉米花粉,,可使44%的斑蝶幼虫死亡,Science、Nature,拒绝发表斑蝶文章,审稿人指出这并不代表田间的情况,加拿大,Guelph,大学环境生物学系主任,Mark Sears,教授认为,康乃尔大学的研究没有说服力,研究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的,且没有公开其使用的花粉数量,转,Bt,基因的玉米造成,帝王蝶的死亡嗎,?,18,对斑蝶的影响,玉米花粉大而重,扩散不远。玉米地里可发现150个花粉/,cm,2,草叶,玉米地边缘有 80100个,玉米地以外5米,只找到 1个花粉,斑蝶通常不吃玉米花粉,在玉米散完粉后才大量产卵,美国中西部,Bt,玉米占40,但斑蝶群体数量很大,斑蝶因杀虫剂而死亡的数量大大超过玉米花粉,结论:转基因玉米对斑蝶不是一种威胁;,在,过,去的,几,年,里,尽,管,Bt,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了,40%,但,与此同时,大斑蝶的,种,群也增加了,30%,。,、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2001,年,11,月,29,日,“,轉基因,DNA,滲入墨西哥,Oaxaca,當地傳統玉米品種”一文在,Nature,上發表,20,A Brazil-nut Allergen in Transgenic Soybeans,2S methionine-rich albumin transferred from Brazil nut to soybeans,2S albumin is a major Brazil nut allergen,Patients allergic to Brazil nuts showed positive reactions to extracts of transgenic soybeans,Transgenic soybeans never reached the market,Nordlee et al.,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March 1996:688-692,、巴西坚果过敏事件,Skin Prick Testing Brazil Nut,Source:University of Toronto,22,2003,年,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与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召开会议,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绿色和平组织顾问薛达元在会上发表了题为“转,Bt,基因抗虫棉环境影响研究综合报告”。绿色和平组织也于当天在其网站上刊登了薛达元长达,26,页的英文报告,从而再次引发国际争论,在欧、美产生巨大反响,成为国际上争论,GMO,安全性的重大事件之一。,德国,农业报,文章的标题进一步升级,称”,Chinese Research,:,Large Environment Damage by Bt Cotton”,。绿色和平组织的“中国项目主管”卢思聘声称,棉农“将面对不受控制的超级害虫,转基因抗虫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多的问题”,“棉农将被迫使用更多、更毒的化学农药”。抗虫棉在中国实践多年,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相信不会同意他的这些结论。,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比利时、印度等国的科学家已在网上纷纷发表评论,反驳绿色和平组织的观点。,、中国,Bt,抗虫棉事件,23,由于基因漂流,在加拿大的油菜地里发现了个别油菜植株可以抗,1-3,种除草剂,因而有人称此为“超级杂草”。事实上,这种油菜在喷施另一种除草剂,2,4-D,后即被全部杀死。应当指出的是,“超级杂草”并不是一个科学术语,而只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已有“超级杂草”的存在。,同时,基因漂流并不是从转基因作物开始,而是历来都有。如果没有基因漂流,就不会有进化,世界上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种的植物和现在的作物栽培品种。即使发现有抗多种除草剂的杂草,人们还可以研制出新的除草剂来对付它们。科学进步的历史就是这样。当然,油菜是异花授粉作物,为虫媒传粉,花粉传播距离比较远,且在自然界中存在相关的物种和杂草,可以与它杂交,因此对其基因漂流的后果需要加强跟踪研究。,、加拿大“超级杂草”事件,24,7,、美国转基因玉米,MON863,事件,2005,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披露了转基因研发巨头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秘密报告。据报告显示,吃了转基因玉米的老鼠,血液和肾脏中会出现异常。最后迫于压力,应欧盟要求,公布了完整的,1139,页的试验报告。欧盟对安全评价的材料及补充试验报告进行分析后,认为将“,Mon863”,投放市场不会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于,2005,年,8,月,8,日决定授权进口该玉米用于动物饲料,但不允许用于人类食用和田间种植。,2009,年,10,月,欧洲食品安全局转基因生物小组按照转基因植物及相关食品和饲料风险评估指导办法及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风险评估指导办法提出的原则对转基因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Mon89034 x NK603,用于食品和饲料的进口和加工申请给出了科学意见。欧洲食品安全局在总结报告中说,目前有关,MON89034 x NK603,玉米的信息代表了各成员国对该品种玉米的科学观点,在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及环境的影响方面,这种玉米与其非转基因亲本一样安全。因此,,EFSA,转基因小组认为这种玉米品种不大可能在应用中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或环境造成任何不良影响。,25,8,、美国转基因长粒米污染事件,2006,年,8,月,拜耳公司对外公布未经批准的转基因水稻,LLRice601,少量混入商品稻米中,立即引起日本和欧盟采取紧急措施限制进口美国大米。,8,月,21,日本厚生劳动省马上宣布停止进口美国长粒米。,8,月,23,日,欧盟采取紧急措施,规定只有提交独立实验室按照认可的检测方法出具的检测报告证明不含有,LLRice601,,美国长粒大米才能进入欧盟市场。,结果导致美国米出口下挫,41%,,农民控告拜耳公司要求赔偿超过,25,件,多国禁止美国长粒米进口,许多国家要求测试进口米,对中粒和短粒米的市场也造成影响,美国米可能再也无法以“非转基因稻米”出售。因此,,2006,年底,美国经严格的安全评价批准了该产品的种植。,三、转基因技术发展是一场技术革命,26,转基因作物种类:,主要为大豆(,81%,)、玉米(,35%,)、棉花和油菜等,以,转基因大豆,面积最大。,The first GM tomato(Flavor savor)in 1994,、转基因育种内容,1.1,抗病毒方面,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普通番茄,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番茄,继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番茄培育成功之后,抗黄瓜花叶病毒的转基因植株也陆续获得成功。我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病毒烟草、抗病毒甜椒和抗病毒番茄,而且已进行了田间试验,并被批准进行商品化生产。,1.2,抗虫害方面,迄今研究最多并取得,成效的有两类基因,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Bt,),从豇豆马铃薯中分离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试验已证明,如果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与蛋白酶抑制剂配合使用,可提高杀虫,2,20,倍,效果更佳。可以预料,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将两类基因同时转入植物,以提高抗虫能力。,1.3,抗除草剂方面,有资料报道:农业上因杂草危害减产由,40,年代的,8%,上升为,12%,。而我们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大部分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因此只能在作物播种前使用。而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了抗除草剂作物,不但可以降低化学除草剂的施用量,而且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对轮作或兼作作物的选择给予更大的灵活性。目前已获得的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有大豆、棉花(,棉田面积的以上都是转基因抗虫棉,)、玉米、油菜、马铃薯、甜菜等,大多已进入了实用阶段。,美国孟山都公司已经在河北和安徽建立了转基因抗虫棉合资公司,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与我国抗虫棉公司进行竞争,1.4,提高产量,方面,“,超级水稻,”,在水稻基因中插入玉米高光效基因,从而使水稻拥有更高速度的光合作用,使大米产量提高了,35%,。这项工程是由我国首先完成的。,一种转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玉米,,由于它可以大大提高对氮肥的利用率,所以其产量提高了,10%,。,1.5,改良品质方面,一个被称作“金水稻”的转基因品种(孟山都等公司开发的),可以使食用者,避免维生素,A,缺乏症,。因为这种水稻通过转基因后高含胡萝卜素,人体可以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再如,美国生物技术研究人员把月桂树基因导入油菜中,生产出含月桂酸油达,40,的油菜籽,大大降低了成本并增加了产量。,1.6,医疗保健方面,2002,年,我国报道一种“抗乙肝西红柿”在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培育成功,又被称为“口服疫苗”。目前,在转基因植物中已表达的口服疫苗除乙肝病毒疫苗外,还有霍乱弧菌疫苗,、肺结核疫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疫苗、狂犬病毒疫苗、轮状病毒疫苗、麻疹病毒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等。生产出口服疫苗的转基因作物有番茄、黄瓜、香蕉,还有马铃薯、烟草等。,1.7,抗逆境方面,针对旱、涝、盐碱、低温等不良因子而培育的各类抗逆作物也是“第二代”转基因作物研究开发的重点。美国最近这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一些微生物专家发现,通过调节植物中拥有耐旱、耐寒及耐盐基因的活性,能使植物适应于在恶劣条件下生长。,伊利诺大学生物学家从,“,冰叶日中花,”,中找到产生渗透保护剂的基因,并将其引入烟草作物,结果改性后的烟草特别耐旱。,密执安州立大学的汤马肖对阿拉伯地区生长的一种作物进行研究,发现它们能调控基因,使作物能表现出超级耐寒性。,戴维斯加州大学,利用凸显特定基因功能的方法,已大大改变了西红柿、水稻和苜蓿耐盐的能力,使作物可在更严苛的条件下 茁壮生长。,38,转 基 因 西 红 柿,散发柠檬香味和玫瑰芳香的转基因西红柿,39,40,由中国农科院生物工程中心开发的,Bt,棉对棉铃虫有显著的抗性。与对照相比减少农药用量,80,,并减少用工,150,个,/hm,2,,以上两者可使每公顷节省,1500,元,,Bt,转基因棉种深受棉农的欢迎。,41,转 基 因 甜 椒,转基因辣椒可在冬季生长,(,以色列,),42,无子的转基因茄子,(,意大利,),43,44,四、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与发展,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晚熟西红柿正式投放美国市场,1996,年,:,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仅为,170,万公顷,2002,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已扩大到,5870,万公顷。,迄今,全世界已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转基因作物种植实验,有,16,个国家的近,600,万农民以种植转基因作物为主。,转基因烟草,贮存保鲜番茄,自从,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烟草获得以来,至今已有,120,种植物转基因获得成功。,1996,年全球大面积种植,并不断扩大。,25,个国家种植了,1.34,亿公顷的转基因作物,比,2008,年增长了,7%,。,美国最大,种植面积为,6400,万公顷;其次是巴西,,2140,万,;阿根廷,,2130,万;印度,,840,万;加拿大,,820,万;中国,,370,万;巴拉圭,,220,万;南非,,210,万。,47,48,GMC,出口额,GMC,出口量,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势不可挡,151,万吨,1996,1248,万吨,1997,3570,万吨,1998,5467,万吨,1999,7.2,亿美元,1996,41.1,亿美元,1997,87.8,亿美元,1998,102.5,亿美元,1999,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日前发布的全球转基因作物育种产业发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有,25,个国家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24,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继续快速增长,总面积已达,1.34,亿公顷,较产业化初始的,1996,年增长近,79,倍。,50,全球转基因植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996,至,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累计收益高达,44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220,亿美元,发达国家,220,亿美元,累计减少使用杀虫剂有效成分,35.9,万吨。,2008,年,全球共有,5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进入市场销售,市场价值达到,75,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57,亿美元,发展中国家,18,亿美元。,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将转基因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能够培育多抗、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大大提高品种改良效率,并在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51,、减轻病虫害危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拓展产业形态,提高产品附加值。,全球转基因植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52,Agricultural,Biotechnology,can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food,转基因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资源保护,环境污染和控制,生态恢复,全球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消除贫困,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卫生和健康,消费与社会服务,人口与教育,交通发展,持续可再生能源,持续农业发展,清洁生产与环境产业,产业政策,转基因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预计到,2020,年,生物经济的规模就将达到,15,万亿美元,超过信息经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力量。,54,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十多年来,转基因食品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有关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不但没有平息,反而越来越激烈。,由于对转基因技术认识上的误区,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了许多困惑,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引发了很大的争议。,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批准应用转基因植物的不安全的;,也不是说,转什么基因都是安全的。,所以,第一,转基因技术是新的技术革命,势不可当;,第二,国家严加监管,严格评价后才可环境释放,五、正确认识转基因生物及其安全性,.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食品可能具有毒性,;,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过敏反应,;,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病毒重组,发生基因重组,产生新的病毒,产生变异,或产生新病毒,过敏原进入体内,粪便中分离的变异菌株,.2,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涉及转基因作物释放到田间去,是否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植物中,是否会造成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和生物多样性等。转基因作物所引起的生态安全性问题,已有部分在实验室水平得以证实或发生了实例,.,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演变为农田杂草,超级杂草,靶生物,非靶生物,.3,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转基因作物作为外来品种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往往具有较强的“选择优势”,可能会影响植物基因库的遗传结构,淘汰原来栖息地上的物种及其它遗传资源,致使物种呈单一化趋势,造成生物数量剧减,甚至会使原有物种灭绝,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58,人们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认识有何误区?,不了解什么是转基因技术;,混淆不同研制阶段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将不同安全等级的转基因产品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是转基因生物,就很危险;,要求转基因食品“零风险”;,不了解什么是转基因成分,转基因成分是否会降低营养价值;,认为转基因生物只有风险没有好处,宁可不发展;,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安全的,不需要管理。,1,、不了解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亿万年来一直在进行,地球生命从简单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到现在的物种丰富多彩的生物圈,一直不断地进化发展着,物种的进化历程本身就是个基因的不断转变过程。,例如,细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种内外细胞间“转基因”,如接合、转化、转导和细胞融合。动植物物种内、物种之间也经常发生基因流动,某一种植物可以通过基因流动从另一种群甚至另一物种中获得原来不拥有的基因,这种自然界的“转基因”在生物进化史上导致了新物种的出现。,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第一,传统杂交育种技术只能在相同生物物种内进行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则不受生物物种生殖隔离限制,可以在不同物种间转移基因。第二,传统的杂交育种转移的往往是一次转移大量的基因,对于后代的表现较难预期和把握。转基因技术只转移一个或少数具有明确功能的基因,后代表现容易预期和把握。可见,转基因技术是传统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延伸。,60,、将不同安全等级的转基因产品混为一谈,只要是转基因生物,就很危险,转基因生物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个等级。,级转基因生物是安全的,甚至是更加健康和环保的。,级转基因生物具有一定风险,但是很容易管理和控制,通过适当措施就能实现安全使用。目前进入市场的转基因生物基本上都属于以上两类。,和级转基因生物具有明显风险,甚至较大风险,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或环境安全,不能释放到环境中,但可以在控制的环境中生产和利用,一般在工厂设施内,密闭的温室内才能生产。,61,、要求转基因食品,“,零风险,”,汽车会压死人是否要生产汽车?,任何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转基因技术也不例外。将,“,转基因,”,混同于农药中毒、食品污染是认识的误区,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已经排除或澄清了许多风险问题,要求转基因生物,“,零风险,”,等提法并不科学。科学、理性的态度是加强管理、深入研究,在努力预防和规避风险的同时加快发展。,有人提出,转基因产品的动物实验只做了,5,年,那么你怎么保证,50,年后的安全?保证,100,年后的安全?如果这样去问的话,没有一种产品可以用。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数亿人口食用多年,并未真正发现转基因产品对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累计,6.9,亿公顷,未发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006,年美国含转基因成分食品超过,3000,种,说明当今的科学技术完全可以掌控转基因生物,可以将转基因生物的风险降低到人们可以接受的水平。,62,、转基因成分是否会降低营养价值,转基因成分是指食品中含有的外源基因,DNA,以及由它编码的蛋白质。转基因产品不一定都带有转基因成分。不带转基因成分的转基因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是没有差异的。例如,转基因大豆油与非转基因大豆油的化学成分基本上完全一样,用灵敏的仪器都很难检测出转基因成分。这是因为,大豆油是从大豆中提炼出来的脂肪酸油脂,其他成分(如,DNA,和蛋白质)都被去除。,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不一定不安全(经过安全评价和批准上市的产品应该是安全的),不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应该与传统食品没有区别。如果不是专门改变营养成分,一般来说,精练食品(油脂、白糖、淀粉等)与常规食品是完全等价的。,63,、转基因生物有好处也有风险,安全起见宁可不发展,转基因技术是把双刃剑,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摧毁世界。转基因技术的机遇和风险同在。,转基因技术已经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例如,我国推广使用,Bt,转基因抗虫棉不仅基本解决了棉花中棉铃虫的侵害,而且也使邻近作物免受这种病虫侵害,棉农由于农药减少,75%-80%,。用工减少,产量增加,增收节支约,166,亿元人民币。棉田剧毒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大大减少了对土壤、水体、饮用水的污染和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传统技术(杂交育种、化肥、农药等)的使用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和人口发展的需要,发展转基因技术是不可犹豫的选择。发展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还可以显著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家畜养殖污染,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农业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明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64,、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安全的,不需要管理,也有人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安全的,不需要管理。这种观点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转基因技术完全可以生产生物武器,产生危害人类安全和环境安全的产品。如果不加强管理是容易出问题的。这就是为什么各国都制订法律和法规对转基因生物研制和产业化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转基因技术可以从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两个方面产生危害,主要包括,:,第一,食用安全性。(,1,)毒性。(,2,)过敏反应。(,3,)产生对抗生素的抗药性。(,4,)改变食品的营养成分。(,5,)降低生物的免疫力。,第二,对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1,)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会转变为杂草。(,2,)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漂流可能会导致新型杂草产生。(,3,)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导致新型病原体产生。(,4,)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生态系统中的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5,)转基因生物可能危及生物的多样性。,只有经过科学评估,确认安全的转基因生物才能够释放到环境中,.,因此,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和管理十分必要,.,65,、世卫组织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无任何危害,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在其发布的一份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最新总结报告中称,新的转基因,(GM),食品有助于增进人类的健康和发展,该报告也强调,在转基因食品销售之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估,以预防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在这份题为,现代食品生物技术、人类健康和发展,的报告中,有关专家提出了与转基因食品相关的潜在益处和风险。报告认为,转基因食品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食品质量以及在一个特定地区生长的食物的多样性。这将有助于人们增进健康和营养,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有助于提高健康和生活标准。,报告同时指出,一些用于生产转基因食品的基因以前从未出现在食品链中,因此,采用新的基因可能会改变农作物现有的遗传基因。在新的转基因食品生产和销售之前,应就它们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同时开展长期监测,以便及早发现任何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66,、我们对生物科技应有的正确态度,1,、,相信由科学技术带来的问题,必须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2,、生物技术的积极作用要远远超过消极作用。,3,、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生物科技,为人类造福!,67,、“转基因”,现代农业的明天,转基因是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转基因技术是绿色农业成功的保证,转基因是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必需。如果我们放弃转基因,其短视行为与闭关锁国无异,其结果是丧失掉中国在这一朝阳领域的所有优势,是自残的表现。,近年中国粮食虽然连年增产,但是,人口、资源、生态问题突出,粮食安全面临许多多挑战。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必须依靠科学创新,虽然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大幅度提高了水稻产量。然而,袁隆平也很清楚的表示,如果不加快发展农业生物技术,杂交水稻的优势会在,5-10,年内丧失,今后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是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转基因技术是分子技术中的一类,因此必须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没有技术就没有地位。对待转基因产品,科学慎重的态度并不是拒绝的态度。,转基因是现在农业的明天,是推动粮食增产、品质提高的不二选择。虽然转基因在发展过程可能会出现些许小问题,但不能抹杀其巨大的潜力。对待转基因,必须用发展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而不是盲目排斥,更不能“妖魔化”而耽误了发展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