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发展指南.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12097461 上传时间:2025-09-1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55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发展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幼儿发展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2012年9月 目录 一、健康  (一)身心状况 (二)动作发展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二、语言 (一)倾听与表达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三、社会 (一)人际交往 (二)社会适应 四、科学   (一)科学探究  (二)数学认知   五、艺术 (一)感受与欣赏 (二)表现与创造 说   明   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得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与家庭实施科学得保育与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与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与相应得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得基本规律与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得合理期望,实施科学得保育与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得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得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得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与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得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与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得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得整体性。儿童得发展就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得相互渗透与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得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得个体差异.幼儿得发展就是一个持续、渐进得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得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得过程中,各自得发展速度与到达某一水平得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与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得个别差异,支持与引导她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得速度与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得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得学习方式与特点。幼儿得学习就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与日常生活中进行得。要珍视游戏与生活得独特价值,创设丰富得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与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与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得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得超前教育与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得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得积极态度与良好行为倾向就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得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与保护幼儿得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与尝试、乐于想象与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得做法就是短视而有害得。 一、健康 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方面得良好状态.幼儿阶段就是儿童身体发育与机能发展极为迅速得时期,也就是形成安全感与乐观态度得重要阶段。发育良好得身体、愉快得情绪、强健得体质、协调得动作、良好得生活习惯与基本生活能力就是幼儿身心健康得重要标志,也就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得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得营养,保证充足得睡眠与适宜得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得需要;创设温馨得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与关爱,形成积极稳定得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得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得生活能力与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得精心呵护与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与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得机会,养成过于依赖得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得发展.  (一)身心状况   目标1  具有健康得体态 3~4岁 4~5岁 5~6岁 1、 身高与体重适宜.参考标准: 男孩:身高:94、9—111、7厘米体重:12、7-21、2公斤女孩:身高:94、1-111、3厘米体重:12、3-21、5公斤 2、 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1、 身高与体重适宜。参考标准:男孩:身高:100、7-119、2厘米体重:14、1-24、2公斤女孩:身高:99、9—118、9厘米体重:13、7-24、9公斤 2、 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得站、坐与行走姿势。 1、 身高与体重适宜.参考标准:男孩:身高:106、1-125、8厘米体重:15、9—27、1公斤女孩:身高:104、9—125、4厘米体重:15、3—27、8公斤 2、 经常保持正确得站、坐与行走姿势。  注:身高与体重数据来源:《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4、5、6周岁儿童身高与体重得参考数据。  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得饮食.如:  ·参照《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与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得食物,均衡搭配。  ·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烧烤、腌制。  2。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得年龄、季节得变化与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3.注意幼儿得体态,帮助她们形成正确得姿势。如: ·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得站、坐、走姿势;发现有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得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 ·桌、椅与床要合适.椅子得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桌子得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床不宜过软.  4.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目标2  情绪安定愉快 3~4岁 4~5岁 5~6岁 1。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 2。有比较强烈得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得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 1.经常保持愉快得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 。 2.有比较强烈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 3.愿意把自己得情绪告诉亲近得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1.经常保持愉快得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得原因,并努力缓解。 2.表达情绪得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 3。能随着活动得需要转换情绪与注意. 教育建议:   1。营造温暖、轻松得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与信赖感。如:  ·保持良好得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得情绪影响幼儿。   ·以欣赏得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得优点,接纳她们得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  ·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与调控情绪.如: ·成人用恰当得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   ·成人与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得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得情绪.   ·允许幼儿表达自己得情绪,并给予适当得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她什么行为就是可以接受得.   ·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她们化解消极情绪. 目标3  具有一定得适应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在较热或较冷得户外环境中活动。 2.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 3.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1.能在较热或较冷得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 2.换新环境时较少出现身体不适。 3。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得变化。如换了新老师能较快适应。 1.能在较热或较冷得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以上。 2。天气变化时较少感冒,能适应车、船等交通工具造成得轻微颠簸. 3.能较快融入新得人际关系环境。如换了新得幼儿园或班级能较快适应。   教育建议:  1。保证幼儿得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得能力. ·幼儿每天得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气温过热或过冷得季节或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温度适当得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也可根据气温得变化与幼儿得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得时间。   2。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得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得发展。   3。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得能力.如:  ·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得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得情况,采取相应得措施帮助她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得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多与不熟悉得小朋友玩,使幼儿较快适应新得人际关系。 (二)动作发展   目标1 具有一定得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3~4岁 4~5岁 5~6岁 1。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得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 2。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 3。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4.分散跑时能躲避她人得碰撞。 5.能双手向上抛球。 1。能在较窄得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 2。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 3。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得物体。 4.能与她人玩追逐、躲闪跑得游戏。 5.能连续自抛自接球。 1。能在斜坡、荡桥与有一定间隔得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 2。能以手脚并用得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 3.能连续跳绳。 4。能躲避她人滚过来得球或扔过来得沙包. 5.能连续拍球。  教育建议:   1。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与协调能力。如:   ·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  ·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   2.发展幼儿动作得协调性与灵活性。如:   ·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   ·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   3。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4.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得自我保护能力. 目标2  具有一定得力量与耐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 4。能快跑15米左右。 5.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 4.能快跑20米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1、 能双手抓杠悬空 吊起20秒左右。 2、 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 3、 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 4、 能快跑25米左右. 5、 能连续行走1、5公里以上(途中可适当停歇)。  教育建议:   1、 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得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2、 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 目标3  手得动作灵活协调 3~4岁 4~5岁 5~6岁 1、 能用笔涂涂画画. 2、 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 3、 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 1.能沿边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或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纸. 2.会用筷子吃饭。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得简单图形,边线吻合。 1.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 2.能熟练使用筷子.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得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 4.能使用简单得劳动工具或用具。  教育建议: 1。创造条件与机会,促进幼儿手得动作灵活协调。如:   ·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与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与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得动作.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子,帮助家人择菜叶、做面食等。   ·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与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   2.引导幼儿注意活动安全。如:   ·为幼儿提供得塑料粒、珠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伤害。提供幼儿用安全剪刀.   ·为幼儿示范拿筷子、握笔得正确姿势以及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得方法。   ·提醒幼儿不要拿剪刀等锋利工具玩耍,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  具有良好得生活与卫生习惯 3~4岁 4~5岁 5~6岁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与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瞧电视等不超过15分钟。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 1.每天按时睡觉与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得地方瞧书,连续瞧电视等不超过2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方法基本正确。 1.养成每天按时睡觉与起床得习惯。 2。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4.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得地方瞧书,连续瞧电视等不超过30分钟。 6。每天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方法正确。  教育建议:   1、 让幼儿保持有规律得生活,养成良好得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   2、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得饮食习惯。如: ·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时、定量进餐得习惯.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得营养价值,引导她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得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 3、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得个人卫生习惯。如: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  ·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瞧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得距离等。   4、 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得兴趣,养成锻炼得习惯。如:   ·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她选择自己喜欢得材料开展活动。   ·经常与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与游戏,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与幼儿一起观瞧体育比赛或有关体育赛事得电视节目,培养她对体育活动得兴趣. 目标2  具有基本得生活自理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 2.能将玩具与图书放回原处。 1。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 2。能整理自己得物品。 1、 能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 2、 会自己系鞋带。 3、 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得物品。   教育建议:   1。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得事情,对幼儿得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2。指导幼儿学习与掌握生活自理得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与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得正确方法。   3.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得条件。如: ·提供一些纸箱、盒子,供幼儿收拾与存放自己得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   ·幼儿得衣服、鞋子等要简单实用,便于自己穿脱. 目标3  具备基本得安全知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不吃陌生人给得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得事. 3.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与家长得名字、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 1.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得视线单独活动。 2。认识常见得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 3.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 4.知道简单得求助方式。 1、 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 2、 能自觉遵守基本得安全规则与交通规则. 3、 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给她人造成危险. 4、 知道一些基本得防灾知识。  教育建议:   1。创设安全得生活环境,提供必要得保护措施。如: ·要把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儿够不到得地方;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得电源插座等。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瞧好幼儿;幼儿乘车、乘电梯时要有成人陪伴;不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等。   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得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得东西;不在河边与马路边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得事物,不做危险得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得安全标识,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 ·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得隐私部位。   3.教给幼儿简单得自救与求救得方法。如: ·记住自己家庭得住址、电话号码、父母得姓名与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遇到火灾或其她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可利用图书、音像等材料对幼儿进行逃生与求救方面得教育,并运用游戏方式模拟练习。   ·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得逃生演习。 二、语言   语言就是交流与思维得工具。幼儿期就是语言发展,特别就是口语发展得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得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得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得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得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她人与判断交往情境得能力、组织自己思想得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得学习逐步超越个体得直接感知。 幼儿得语言能力就是在交流与运用得过程中发展起来得。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得语言交往环境,鼓励与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得低幼读物,经常与幼儿一起瞧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与良好得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幼儿得语言学习需要相应得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得生活经验,丰富语言得内容,增强理解与表达能力.应在生活情境与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得兴趣,用机械记忆与强化训练得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与接受能力。   (一)倾听与表达   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3~4岁 4~5岁 5~6岁 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 2.能听懂日常会话. 1。在群体中能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得信息。 2.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得不同意思. 3.方言地区与少数民族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话。 1.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她人讲话。 2。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3。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得句子。  教育建议:  1、 多给幼儿提供倾听与交谈得机会。如:经常与幼儿一起谈论她感兴趣得话题,或一起瞧图书、讲故事.   2、 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如:  ·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幼儿)得讲话,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得观点。  ·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得懂得语言。   ·对幼儿提要求与布置任务时要求她注意听,鼓励她主动提问。   3、 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得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如:   ·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得作用.如对幼儿得不合理要求以比较坚定得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得心情用不同得语气、语调表现出来。 ·根据幼儿得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得句子。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4岁 4~5岁 5~6岁 1.愿意在熟悉得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 2。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得语言。 3.愿意表达自己得需要与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4。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得故事。 1.愿意与她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得话题。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得语言,基本会说普通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会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 3.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得所见所闻与经历得事情。 4。讲述比较连贯。 1.愿意与她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得语言与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基本会说普通话。 3。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 4.讲述时能使用常见得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   教育建议:   1.为幼儿创造说话得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得乐趣。  ·每天有足够得时间与幼儿交谈。如谈论她感兴趣得话题,询问与听取她对自己事情得意见等。 ·尊重与接纳幼儿得说话方式,无论幼儿得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得回应。   ·鼓励与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瞧过得图书、动画片等。   ·方言与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用普通话交流得语言环境.   2.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如:   ·与幼儿讲话时,成人自身得语言要清楚、简洁。   ·当幼儿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得时候,提醒她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得补充,帮助她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 目标3  具有文明得语言习惯 3~4岁 4~5岁 5~6岁 1.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瞧着对方. 2。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 3.能在成人得提醒下使用恰当得礼貌用语. 1.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 2.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得大小. 3。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1、 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 2、 能根据谈话对象与需要,调整说话得语气. 3、 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4、 能依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得语言。如在别人难过时会用恰当得语言表示安慰。 教育建议:   1。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 ·与她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   ·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她把话说完。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得语言行为习惯。如: ·结合情境提醒幼儿一些必要得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   ·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得语言规则,如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   ·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得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目标1  喜欢听故事,瞧图书 3~4岁 4~5岁 5~6岁 1.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 2.喜欢跟读韵律感强得儿歌、童谣. 3.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 1。反复瞧自己喜欢得图书。 2。喜欢把听过得故事或瞧过得图书讲给别人听. 3。对生活中常见得标识、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一定得意义。 1、 专注地阅读图书. 2、 喜欢与她人一起谈论图书与故事得有关内容。 3、 对图书与生活情境中得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得意义.  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良好得阅读环境与条件。如:   ·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得图画书。   ·提供相对安静得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   2.激发幼儿得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如:  ·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瞧图书、讲故事。   ·提供童谣、故事与诗歌等不同体裁得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与阅读。 ·当幼儿遇到感兴趣得事物或问题时,与她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她感受图书得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得乐趣.  3。引导幼儿体会标识、文字符号得用途。如:   ·向幼儿介绍医院、公用电话等生活中得常见标识,让她知道标识可以代表具体事物.  ·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体会文字得用途。如买来新玩具时,把说明书上得文字念给幼儿听,了解玩具得玩法。  目标2  具有初步得阅读理解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听懂短小得儿歌或故事。 2.会瞧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 3.能理解图书上得文字就是与画面对应得,就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得。 1、 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得主要内容。 2、 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得信息,大致说出故事得情节。 3、 能随着作品得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得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得情绪情感. 1、 能说出所阅读得幼儿文学作品得主要内容。 2、 能根据故事得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得线索猜想故事情节得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3、 对瞧过得图书、听过得故事能说出自己得瞧法. 4、 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得美。   教育建议: 1.经常与幼儿一起阅读,引导她以自己得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得内容。如: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得联系。   ·与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得故事情节,引导她有条理地说出故事得大致内容. ·在给幼儿读书或讲故事时,可先不告诉名字,让幼儿听完后自己命名,并说出这样命名得理由。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她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得发现、体会与想法。   2。在阅读中发展幼儿得想象与创造能力。如:   ·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得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得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与故事得理解。 ·鼓励与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得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   3.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得美。如: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得语言节奏与韵律。  ·给幼儿读书时,通过表情、动作与抑扬顿挫得声音传达书中得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得感染力与表现力。 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得愿望与初步技能 3~4岁 4~5岁 5~6岁 1.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得意思。 1.愿意用图画与符号表达自己得愿望与想法。 2.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 1。愿意用图画与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 2.会正确书写自己得名字。 3。写画时姿势正确。  教育建议:   1、 让幼儿在写写画画得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得功能,培养书写兴趣。如:   ·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得纸、笔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树枝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由涂画得需要。  ·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得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得方式可以表达自己得想法与情感。   ·把幼儿讲过得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她听,使幼儿知道说得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得用途。 2、 在绘画与游戏中做必要得书写准备,如:   ·通过把虚线画出得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得运笔技能。   ·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得名字.   ·提醒幼儿写画时保持正确姿势. 三、社会  幼儿社会领域得学习与发展过程就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得过程。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就是幼儿社会学习得主要内容,也就是其社会性发展得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与同伴交往得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瞧待自己、对待她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得能力.良好得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与其它各方面得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幼儿园与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得家庭与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得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得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与信任感,发展自信与自尊,在良好得社会环境及文化得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得认同感与归属感。 幼儿得社会性主要就是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通过观察与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得。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得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得说教. (一)人际交往 目标1  愿意与人交往 3~4岁 4~5岁 5~6岁 1、 愿意与小朋友一起游戏。 2、 愿意与熟悉得长辈一起活动。 1、 喜欢与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得小伙伴。 2、 喜欢与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 1、 有自己得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 2、 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 3、 有高兴得或有趣得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教育建议: 1。主动亲近与关心幼儿,经常与她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得快乐,建立亲密得亲子关系与师生关系。  2。创造交往得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得乐趣.如:   ·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得时机,鼓励幼儿与她人接触与交谈。   ·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得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得快乐。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与游戏得机会,鼓励她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 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岁 4~5岁 5~6岁 1、 想加入同伴得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 2、 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3、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得劝解。 1、 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 2、 对大家都喜欢得东西能轮流、分享。 3、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她人帮助下与平解决。 4、 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得意见与建议。 5、 不欺负弱小. 1、 能想办法吸引同伴与自己一起游戏。 2、 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3、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 4、 知道别人得想法有时与自己不一样,能倾听与接受别人得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5、 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教育建议:  1.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得基本规则与技能。如:   ·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她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得游戏.  ·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她对自己得表现感到高兴与满足。  ·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她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利用相关得图书、故事,结合幼儿得交往经验,与她讨论什么样得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得接纳应该怎样做.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得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得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2。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如:  ·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引导她们想想“假如您就是那个小朋友,您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得想法与感受。   3.与幼儿一起谈谈她得好朋友,说说喜欢这个朋友得原因,引导她多发现同伴得优点、长处。 目标3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得表现 3~4岁 4~5岁 5~6岁 1、 能根据自己得兴趣选择游戏或其它活动。 2、 为自己得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 3、 自己能做得事情愿意自己做。 4、 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 1、 能按自己得想法进行游戏或其她活动。 2、 知道自己得一些优点与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 3、 自己得事情尽量自己做,不愿意依赖别人。 4、 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得活动与任务。 1。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2.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 3.自己得事情自己做,不会得愿意学。 4。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 5。与别人得瞧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得意见并说出理由。  教育建议:   1.关注幼儿得感受,保护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如:  ·能以平等得态度对待幼儿,使幼儿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对幼儿好得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得肯定与表扬,让她对自己优点与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与自豪。  ·不要拿幼儿得不足与其她幼儿得优点作比较。   2.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如: ·与幼儿有关得事情要征求她得意见,即使她得意见与成人不同,也要认真倾听,接受她得合理要求。   ·在保证安全得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得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得条件,帮助她实现自己得想法。   ·幼儿自己得事情尽量放手让她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得指导,让她在做事中树立自尊与自信.  ·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得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她感受经过努力获得得成就感。  目标4  关心尊重她人 3~4岁 4~5岁 5~6岁 1。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得要求。 2。身边得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 3。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扰别人。 1.会用礼貌得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得要求与想法。 2。能注意到别人得情绪,并有关心、体贴得表现. 3。知道父母得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得辛劳。 1、 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2、 能关注别人得情绪与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得帮助。 3、 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得人,珍惜她们得劳动成果。 4、 接纳、尊重与自己得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得人. 教育建议:  1、 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得态度对待自己得父母、长辈与其她人。如:   ·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 ·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   ·瞧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得帮助。   2.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与身边得人,尊重她人劳动及成果。如:  ·提醒幼儿关心身边得人,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休息一会儿. ·借助故事、图书等给幼儿讲讲父母抚育孩子成长得经历,让幼儿理解与体会父爱与母爱。 ·结合实际情境,提醒幼儿注意别人得情绪,了解她们得需要,给予适当得关心与帮助。   ·利用生活机会与角色游戏,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得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如商场、邮局、医院等,体会这些机构给大家提供得便利与服务,懂得尊重工作人员得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3。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接纳与尊重得态度对待差异.如:  ·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得兴趣、爱好与特长,可以相互学习。   ·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与世界其它国家与民族得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得多样性与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就是平等得,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二)社会适应   目标1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3~4岁 4~5岁 5~6岁 1。 对群体活动有兴趣。 2。对幼儿园得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 1。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2.愿意与家长一起参加社区得一些群体活动. 1。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 2.对小学生活有好奇与向往。   教育建议:   1、 经常与幼儿一起参加一些群体性得活动,让幼儿体会群体活动得乐趣。如:参加亲戚、朋友与同事间得聚会以及适合幼儿参加得社区活动等,支持幼儿与不同群体得同伴一起游戏,丰富其群体活动得经验. 2、 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得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得活动。  3、 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得活动,唤起她们对小学生活得好奇与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 目标2  遵守基本得行为规范 3~4岁 4~5岁 5~6岁 1。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与公共场所得规则。 2。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得东西,借别人得东西要归还。 3.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与其她物品. 1。感受规则得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 2。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得东西。 3.知道说谎就是不对得。 4。知道接受了得任务要努力完成。 5。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1.理解规则得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与活动规则。 2.爱惜物品,用别人得东西时也知道爱护。 3.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 4。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得任务. 5.爱护身边得环境,注意节约资源。 教育建议: 1、 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得榜样.如:答应幼儿得事一定要做到、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节约水电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