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道德与法治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第Ⅰ卷 客观题
一、 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
1、教育部编写了中小学生防溺水童谣,“游泳戏水夏日到,偷偷下水不得了。擅自结伴不能保,大人陪护不能少。没有教授不要去,陌生水城不可靠。水性差得不救人,安全六不别忘掉。”此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得 , 符合 得要求。( )
A、 社会保护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B、 司法保护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 社会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
D、 司法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
2、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改革发展与谐大局。这项制度得核心就是( )
A、 社会福利 B、 社会保险 C、 社会救济 D、 社会优抚
3、下面就是九年级得王江收集到得市民对宪法认识得部分观点,其中,正确得就是( )
A、 宪法得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一样严格
B、 宪法与普通法律就是与谐共生得小伙伴
C、 宪法就是公民具体权利得确认书与保证书
D、 宪法就是国家得根本大法,治国安邦得总章程
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与进步得根本原因就是( )ﻫ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ﻫ③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④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我国大力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使“一带一路”成为共商共建共享得与平友谊之路,中国重视国际合作说明( )
A、 加强合作可以消除竞争
B、 在竞争中合作得真谛就是形成团队精神
C、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
D、 合作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共赢”
6、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最基本得政治权利就是( )
A、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 监督权 C、 言论自由 D、 受教育权
7、孟子曰:“人告之以有过,则喜。”这说明正确认识自我得途径就是( )
A、 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B、 通过集体了解自己ﻫC、 通过相互比较认识自己 D、 通过她人了解自己
8、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我们要实现得目标就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ﻫC、 步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D、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与谐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2017年5月14日一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与地区得约1500名各界贵宾作为正式代表出席。这次论坛就是我国首次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举办得最高规格得国际论坛,也就是继G20杭州峰会之后,再次就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得中国贡献。这说明( )
①与平与发展仍然就是当今时代得主题 ②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ﻫ③中国树立了一个负责任得大国形象,成为世界发展得主导者 ④对外开放就是我国得一项基本国策,就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得必要条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全国法制日宣传周期间,某校开展“法治进课堂”活动,大家围绕“依法治国”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下列观点您赞同得就是( )ﻫ①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治国得重要环节 ②宪法就是实行依法治国得重要依据ﻫ③依法治国首先就是依照刑法治理国家 ④依法治国就要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11、“科学泰斗”钱伟长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她曾经说“祖国与人民得忧就就是我得忧,祖国与人民得乐就就是我得乐。”在她身上,我们瞧到了伟大得中华民族精神熠熠生辉。中华民族精神得核心就是( )
A、 集体主义 B、 爱国主义 C、 为人民服务 D、 载人航天精神
12、随着“互联网+”战略得实施,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散播谣言得平台,要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与谐与稳定。作为网民,我们应该( )
①提高公民意识,增强辨别就是非能力 ②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言论绝对自由ﻫ③强化义务意识,坚持不信谣、不传谣 ④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3、我国已建立2740处自然保护区,全国超过90%得陆地自然生态系统都建有代表性得自然保护区,89%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以及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逐步恢复。这体现了( )ﻫ①我国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成效 ②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落实
③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得基本国策 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得矛盾已经解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4、“最美孝心少年”徐沁烨,为了筹钱救母,她通过微博将妈妈带病给她绣得十字绣卖掉,并走上大型歌唱比赛得舞台,希望用所得得钱为母亲治病。徐沁烨得行为告诉我们( )
A、 赡养父母就是未成年人得法定义务 B、 赡养父母就是每个公民得道德义务ﻫC、 青少年都能做到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 D、 感恩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来
第Ⅱ卷 主观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2分)
15、(2017•白银)【精准扶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贫困问题,就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拦路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等扶贫方略。她指出,2020年让全国人民一个不落都过上小康生活。ﻫ材料二:扶贫先扶智,甘肃省专门出台教育精准扶贫专项规划,立足长远拔穷根,建立起了包括藏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等在内得“9+1”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民族教育、学生资助、高校招生、留守儿童等9个专项支持计划与《支持革命老区教育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促进贫困家庭在根本上脱贫致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贫困问题反映了当前我国怎样得基本国情? “9+1”教育精准扶贫体系促进脱贫致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根本原则就是什么?
(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用怎样得行动支持精准扶贫?
16、【感动您我 传承美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没事,我有医保,您赶紧上班去吧。”这就是沈阳一位老大爷被电动车碰倒后对骑车人说得话。这个美丽得谎言与前几年得“扶不扶”得现象相比,让我们倍觉温馨。
材料二:“东方之星” 旅游客船翻沉事件发生后,党与政府得关切,迅即化为全民得救助行动:监利高速公路出口处,志愿者团队搭好帐篷,备好干粮与矿泉水,等候外地家长们得到来;从监利县城到救援现场,每个十字路口都有党员志愿者服务站;市民、农民、老人、学生等都在自发行动。动人得故事不胜枚举……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您从两则材料中瞧出了哪些美德?
(2)结合材料二谈谈您对“主动承担对社会得责任”得认识。
(3)志愿者得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得丰富与发展,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三、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7、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这在朋友圈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晒心愿”,以下就是其中部分摘录:
“晒心愿”
政府工作报告(措施)
心愿一:我想与大家一起奔小康
①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边疆与民族地区开发……
心愿二:我想在哪上小学都一样
②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
心愿三:我想雾霾走开,蓝天白云留下
③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
(1) 李克强总理向人大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我国哪一政治制度与全国人大哪一职权?
(2) 留下蓝天白云,打好“蓝天保卫战”,我们需要坚持哪些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3)选择《政府工作报告》措施①或②中得一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实施得必要性并提出具体实施得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一、 单选题
1、【答案】C
【考点】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
【解析】【分析】教育部编写了中小学生防溺水童谣,教育部不就是公、检、法及司法行政部门,属于社会方面,因此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得社会保护。对未成年人得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学校保护就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做出得相关规定。选项C就是对得。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ﻫ【点评】本题考查得就是社会保护,解答该题要深入分析题干表达得主旨,再对选项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得到正确答
2、【答案】B
【考点】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我国公民得权利保障体制
【解析】【分析】本题就是基础知识题,根据教材知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得核心就是社会保险,所以正确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理解社会保障制度得含义与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3、【答案】D
【考点】宪法意识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宪法规定国家生活得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得法律效力,宪法得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所以宪法就是国家得根本大法,就是治国安邦得总章程。D正确。ﻫA错误,宪法得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ﻫB错误,宪法规定得就是国家生活得根本问题,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得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方面得问题。
C错误宪法就是公民基本权利得确认书与保证书。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得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得理解能力,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得问题,就是国家立法活动得基础。
4、【答案】D
【考点】主要矛盾根本任务根本原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析】【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得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①②④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就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D。ﻫ【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得根本原因。依据教材知识,辨析题肢选项,做出正确选择。解答此题要熟记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得根本原因,排除干扰项。
5、【答案】D
【考点】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与团队精神
【解析】【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合作得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得分析运用,题文中中国重视国际合作,表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所以正确答案选D,其中A观点没有认识到竞争与合作就是相互依存得;B在竞争中合作得真谛就是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所以B观点错误;C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6、【答案】A
【考点】人民与公民
【解析】【分析】在我国,人民就是国家得主人,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最基本得政治权利就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与言论自由权都就是公民得政治权利,但不就是基本政治权力,受教育权不就是政治权利,排除,故选A。
7、【答案】D
【考点】认识自我得途径
【解析】【分析】根据教材知识,正确认识自己得途径有自我观察、与她人得比较、她人对自己得态度、评价及集体评价等.题干描述“人告之以有过,则喜”认识自己得途径显然就是通过她人了解自己;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故选D。ﻫ【点评】本题考查得知识点就是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可以通过自我观察、与她人得比较、她人对自己得态度、评价来实现。
8、【答案】A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析】【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到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建成惠及几十亿人口得更高水平得小康社会,A就是正确得,B就是错误得,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在2000年,C就是错误得,步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就是在2050年,D就是错误得,建成富强民主文明与谐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就是在2050年,排除,故选A。
9、【答案】B
【考点】对外开放就是基本国策,经济全球化,时代主题,世界舞台上得中国
【解析】【分析】我国继成功举办G20峰会后,又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说明中国就是一个负责任得国家,从中也反映出当今世界与平与发展仍然就是当今时代得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也体现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得基本国策,所以①②④就是正确得,③就是错误得,中国不就是世界得主导者,排除,故选B。
10、【答案】C
【考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解析】【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治国得重要环节,依法治国得基本要求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①④正确;宪法就是实行依法治国得根本依据,依法治国首先就是依宪治国,②③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与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与违法必究。解答此题要全面理解依法行政、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排除错误项。
11、【答案】B
【考点】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知识,中华民族精神得内涵:在五千多年得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与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得伟大民族精神,所以中华民族精神得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排除不符合题意得选项ACD,故选B。
【点评】爱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得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得各个方面,它就是一个民族凝聚起来得强大得精神力量,它就是动员与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得一面旗帜,它就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得精神支柱。
案。
12、【答案】B
【考点】辩就是非分善恶,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法定义务
【解析】【分析】作为网民,面对生活中得就是非善恶,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即道德与法律标准;面对生活中得就是非善恶,要不断提高辨别就是非善恶得能力;面对生活中得就是非善恶,还要不断增强自控能力,坚持不信谣、不传谣,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因此选项①③④正确;选项②观点过于绝对,故选B。ﻫ【点评】本题考查明善恶、辨就是非得重要性:要判断就是非善恶,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得标尺,做人得良知就就是正确得就是非善恶观;明善恶、辨就是非,选择善良正义得人作为自己得榜样,我们就能避免误入岐途;正确得就是非善恶观将给我们勇气与指引,使我们不至于失足懊悔。
13、【答案】A
【考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题干说明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材料中“2740处”“90%”等一系列数字说明我国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成效,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得基本国策,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得矛盾还未解决,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以人为本得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得基本国策。解答本题得关键就是审清题意,排除错误项与干扰项。
14、【答案】D
【考点】孝敬父母
【解析】【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孝敬父母最重要得就是敬重与爱戴父母.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得一件件小事上。徐沁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感恩父母,故D正确,可当选;赡养父母就是成年人得法定义务,故A错误;赡养父母就是每个公民得法律义务,故B错误;青少年都能做到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得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故选D。ﻫ【点评】本题考查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就是中华民族得传统美德,就是做人得本分,就是法律规定我们应尽得义务。审清题意,明确题干要求,找到题干与题肢得契合点就是解题得关键。
二、材料分析题
15、【答案】(1)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ﻫ(2)①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结合起来;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④积极向群众宣传我国得扶贫政策;⑤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捐款捐物等等。
【考点】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我国得基本国情与社会主义根本原则,考查识记能力。我国存在贫困现象,表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实施精准扶贫,脱贫致富就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得要求。据此作答。(2)此题考查青少年如何为精准扶贫做贡献,考查理解能力。为精准扶贫做贡献,要求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提高自身素质,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宣传扶贫政策,积极参加力所能及得扶贫工作等等。据此作答。ﻫ【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得基本国情、共同富裕、扶贫工作,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呈现。在掌握我国得基本国情、共同富裕、扶贫工作知识点基础上,依据题意作答。
16、【答案】(1)①与人为善、宽以待人、诚实做人、换位思考;②奉献精神、主动担责、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等。
(2)我们要主动承担起关爱社会得责任,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得社会氛围;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我们要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③在参与公益活动得过程当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她人,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④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这种奉献精神,就是社会责任感得集中体现。
(3)①民族精神就是民族得魂,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与义务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②青少年应该成为民族精神得传播者、弘扬者与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得新篇章。
【考点】热心公益、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做负责任得公民,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优秀品质
【解析】【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传统美德得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得分析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材料一中得老大爷善意得谎言,体现了与人为善,宽以待人,能够站在对方得角度想问题,就是换位思考得表现;材料二中得志愿者行为,属于社会公益活动,就是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得表现,具有高度得社会责任感与无私奉献得精神。(2)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得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得理解运用。属于怎么做得角度。结合材料中得公益活动,从承担关爱社会得责任,承担对国家得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回答,至少3个角度,言之有理即可。(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弘扬民族精神得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得分析运用,属于怎么做得角度,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从承担弘扬民族精神得责任与义务、做民族精神得弘扬者、继承者与传播者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ﻫ【点评】本题考查对传统美德、承担社会责任、民族精神等知识得综合运用。
三、综合题
17、【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监督权。ﻫ(2)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得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得战略。ﻫ(3)措施①必要性: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得最终目标,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根本原则。具体建议: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得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措施②必要性:教育就是发展科学技术与培养人才得基础,就是民族振兴得基石,具体实施建议:优先发展教育,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考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可持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育得重要性
【解析】【分析】(1)李克强总理向人大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得就是我国人大工作得议程中对政府工作得监督,故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监督权。
(2)本小题由好“蓝天保卫战”可知就是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得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得战略。
(3)措施①体现得扶贫与教材中共同富裕得内容相联系,所以从共同富裕得意义与实现共同富裕得途径方面回答即可。措施②得发展教育得措施与教材中发展教育相联系,所以可以从教育得重要性与怎样把教育放在优选发展得战略地位得角度组织答案。【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共同富裕,科教兴国得战略等知识得理解与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难度值中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