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深静脉血栓,病史:,患者,赵裕民,男,,75,岁,,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以行走后明显,无下肢皮肤发红,休息后肿胀疼痛无明显缓解,左下肢肿胀逐渐加重,遂到我院门诊就诊,查彩超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门诊拟“,1.,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肺恶性肿瘤伴转移”收住入院。病来,患者神志清楚,精神软,胃纳中,大小便通畅,夜眠尚安,体重未见明显增减。发现“肺恶性肿瘤”病史,4,年,未予手术治疗,一直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查体:双下肢等长,左下肢肿胀,无皮温升高,无破溃,左下肢膝上,10cm,处周径,35cm,,较对侧相应部位粗,1cm,,左下肢膝下,10cm,处周径,32cm,,较对侧相应部位粗,2cm,,腓肠肌张力稍高,无压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趾端血供可。,辅助检查:,本院胸部,CT,:右肺癌治疗后复查,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右侧胸膜增厚。对照,2016.4.11,,右肺肿块变小。,本院下肢,B,超: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胸部,CTA,(肺动脉):左下肺动脉分支栓塞。,凝血,+D-D,:,D-,二聚体,16ug/ml,。,Pro-BNP,,肿瘤筛查:癌胚抗原,43.83ng/ml,Pro-BNP255.2pg/ml,。,血常规: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06,,红细胞,3.07,*,1012/L,,血红蛋白,96g/L,,血小板,86,*,109,。,诊疗计划:,1.,完善相关检查,了解全身情况。,2.,绝对卧床休息,1-2,周,抬高患肢,勿挤压按摩患肢。,3.,克赛针,4000U,皮下注射,Q12H,抗凝及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改善静脉回流退肿,监测凝血情况。,4.,抗凝治疗有出血倾向。,5.,关注患者胸部,CTA,结果。,定义:,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以左下肢多见。在急性阶段,由于血栓脱落所引发的肺梗死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为什么以左下肢多见?,因为解剖位置的原因,左髂总静脉位于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岬之间,易受右髂总动脉骑跨压迫,造成远侧静脉回流障碍而发生血栓。,病因:,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3,个主要因素,病理生理:,静脉血栓以红血栓(或称凝固血栓)最常见。血栓形成后可向主干静脉近端和远端滋长蔓延;其后在纤维溶解酶的作用下血栓可溶解消散,或血栓与静脉壁粘连并逐渐纤维机化;最终形成边缘毛糙,管径粗细不一的再通经脉。同时因静脉瓣膜的破坏,造成继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血栓远端静脉回流障碍的症状:,1.,患肢肿胀:最常见的症状,为非凹陷性水肿。血栓部位不同,肿胀部位有差异: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者,整个患肢肿胀明显。小腿静脉丛血栓者,肿胀仅局限在小腿。下腔静脉血栓者,双下肢均出现血栓。,2.,疼痛、压痛和发热:疼痛的原因:炎症反应及回流障碍。急性期可出现低热。,3.,浅静脉曲张:属于代偿性反应。,4.,股青肿:下肢静脉血栓中最严重的一种。,辅助检查:,1.,彩色多普勒超声,2.,下肢静脉造影,3.,放射性核素检查,4.,血液检查:血液,D-,二聚体,处理原则:,急性期:,1.,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病情缓解后可进行轻便活动。离床活动时客使用弹力绷带或穿医用弹力袜,2.,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溶栓,祛聚等治疗。,3.,手术治疗:取栓术。,慢性期治疗:主要是保守治疗,如穿弹力袜和间歇性腿部充气压迫法。,护理诊断:,1.,水肿:与深静脉回流障碍有关。,2.,自理缺陷:与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有关。,3.,疼痛:与血栓堵塞静脉引起炎症反应及血液回流障碍有关。,4.,紧张、焦虑:担心疾病预后,5.,潜在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肺栓塞、休克、感染,护理措施:,1、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辛辣等食物,进低脂且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用力排便而致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2、为防止出血,减少穿刺次数,穿刺后静脉局部加强压迫,5,分钟,动脉穿刺后压迫,1015,分钟。,3、严格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强烈收缩,指趾皮温降低,2.53.5,摄氏度。,4、注意患肢温度、皮温及肿胀程度。急性期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与前日记录和健侧周径相比较,以判断治疗效果。如患肢高度肿胀、皮肤苍白或呈暗紫色、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说明有发生股青肿或股白肿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师紧急处理。,5、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病,6、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1014,天,避免下床活动,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待血栓机化粘附于静脉内壁,以防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避免膝下垫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7,、做好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关注长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溶栓护理,尿激酶持续用,72,小时,用药期间观察全身新老穿刺点有无出血倾向,密切观察患者皮肤色泽、温度、感觉和脉搏强度。注意有无消肿起皱,每日定时用皮尺精确测量并与健侧肢体对照,对病情加剧着及时报告医生,,使用抗凝药物前,应测定出凝血时间;使用抗凝剂后,注意有无出血倾向,用软质牙刷,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肺栓塞、,出血、,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并发症:,1,、肺栓塞 肺栓塞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2,、出血 溶栓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如血管穿刺点、皮肤、牙龈等部位。观察有无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有无,腹痛,、黑便等情况,严重的大出血应终止溶栓,并输血或血浆对症治疗。,3,、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数月至数年,主要表现为下肢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性跛行,),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变化,重者形成局部,溃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肺血栓栓塞症:,(五)弹力袜和弹力绷带的应用,急性期过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可以增加血液流速和促进血液回流,及维持最低限度的静脉压,有利于肢体肿胀的消退。包扎弹力绷带应从肢体远端开始,逐渐向上缠绕,注意松紧适度,平卧休息时解除。,应用期间应注意肢端皮肤色泽及患肢肿胀情况,。,预防,1,卧床期间定时进行下肢肢体的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护士进行指导、监督并检查病人 的活动情况。定时更换体位,,1,2h/,次,膝下垫枕,避免过度屈髋,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咳嗽,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尤其是使用刺 激性药物更要谨慎。,3,尽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有效措施,。,4,注意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有无深压痛,重视病人主诉,若病人站立后下肢有沉重、胀痛感,应警戒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如有改变应及时通知医师,5,低脂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肥腻之品,多食纤维素丰富食物,必要时用开塞露等,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6,各种术后病人应慎用止血药物,可适当垫高下肢或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或尽早下床活动,以利静脉血回流;应用下肢弹力绷带包扎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病人作足背屈活动,必要时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防止静脉血栓形成。,7,勿使用过紧衣物避免血液瘀滞。,8,高危病人应适当服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药物。,9,戒烟 由于烟中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影响静脉回流,故应告知病人及时戒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