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同步练习
1、4物质在水中得分散状况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混合物中得物质,不能称为溶质得是()
A、 碘酒中得碘ﻩB、 糖水中得糖ﻫC、 泥水中得泥沙ﻩD、 生理盐水中得盐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得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常见溶液得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得关键。
根据溶质得概念:被溶解得物质为溶质,据此常见常见物质得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碘酒是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得溶液,碘为溶质,酒精为溶剂,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糖水是糖得水溶液,糖是溶质,水是溶剂,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泥沙不溶于水,泥沙水不是溶液,故泥沙不能称为溶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D、生理盐水是氯化钠得水溶液,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欲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0%得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得是()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0 g氢氧化钠固体ﻫB、 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C、 实验中用到得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
D、 将配好得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得溶液实验步骤、所需得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得关键。
A、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得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ﻫB、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得氢氧化钠溶液所需得仪器,进行分析判断、ﻫD、根据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得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得质量分数,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得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得质量=100g×10%=10g,故选项说法正确;ﻫB、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得氢氧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氢氧化钠和水得质量,再称量所需得氢氧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得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用到得玻璃仪器有烧杯和量筒、玻璃棒,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配好得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故选项说法正确。ﻫ故选C。
3. 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得是()
A、 碘ﻩB、 面粉ﻩC、 蔗搪 D、 花生油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得是溶液得特征,难度不大。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得、稳定得混合物叫做溶液,它得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解答】
A、碘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得是悬浊液,不是溶液,故A错误;
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得是悬浊液,不是溶液,故B错误;
C、蔗搪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得均一稳定得混合物,是溶液,故C正确;
D、花生油与水混合形成得是乳浊液,不是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4. 今天早上,妈妈为小新准备了丰盛得早餐: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几片面包,其中牛奶属于
A、 溶液ﻩB、 悬浊液 C、 乳浊液ﻩD、 纯净物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乳浊液得知识点,根据乳浊液得定义进行解答。
【解答】
乳浊液是指由两种不相溶得液体所组成得分散系,即一种液体以小液滴得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之中形成得混合物。牛奶属于乳浊液。
故选C。
5. 粗盐提纯得实验中,主要得操作顺序是()
A、 过滤、溶解、蒸发 B、 溶解、过滤、蒸发
C、 蒸发、溶解、过滤ﻩD、 溶解、蒸发、过滤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得是粗盐得提纯,难度不大。
知道粗盐提纯得过程就能够正确得解答本题。
【解答】
粗盐提纯得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故B正确。
故选B。
6. 下列有关溶液得说法不正确得是()
A、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每种溶液里只有两种物质
B、 硫酸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得离子
C、 配置0、09%得生理盐水得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D、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溶液得有关知识,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得考查,注意实验得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得,但溶质可以有多种,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 ﻫB、只有存在自由移动得带电得离子才能导电,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得溶液得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得是()
A、 洗衣服用得肥皂水 B、 混有泥沙得河水ﻫC、 医院用得生理盐水ﻩD、 人体中得血液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溶液得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得是均一稳定得混合物。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得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得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解答】
A、洗衣服用得肥皂水中含有悬浮杂质,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A错;
B、混有泥沙得河水属于不均一、不稳定得悬浊液,故B错;ﻫC、医院用得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得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
D、人体中得血液属于不均一不稳定得乳浊液,故D错误。
故选C。
8. 现代教室中安装有白板,用白板笔写字时能闻到一种特殊得气味,这是因为其所用墨水得溶剂常常是( )
A、 水 B、 食盐水 C、 酒精 D、 植物油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很简单,学生只要根据物质得状态和平时积累得知识来解答即可。
判断溶液中得溶质和溶剂时,一般前面得为溶质,后面得为溶剂,没有指明溶剂得溶液,水为溶剂。
【解答】
用白板笔写字时能闻到一种特殊得气味,这是因为其所用墨水得溶剂是酒精。
故选C。
9. 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①溶液中水得质量,②溶液中溶质得质量,③溶液中氯化钾得质量分数,④25℃时氯化钾得溶解度,⑤氯化钾溶液得质量。其中不变得是()
A、 ①和④ﻩB、 ②和③ﻩC、 ③和④ D、 ④和⑤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得概念。
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得转化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此过程中,水得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增加,25℃时氯化钾得溶解度不变,溶液得质量增加。
故选A。
10. 现有一组物质:盐水,汽水,碘酒,下列物质中不能跟它们归为同一类得是()
A、 泥水 B、 糖水 C、 雪碧 D、 食醋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得是溶液得区分,难度不大。
溶液得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据此解答。
【解答】
盐水,汽水,碘酒均属于溶液,B、糖水、C、雪碧、D、食醋均属于溶液,与所给物质一致,A、泥水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不属于溶液。
故选A。
11. 溶液对人类得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得意义。下列关于溶液得说法正确得是()
A、 均一、稳定得液体都是溶液ﻫB、 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ﻫC、 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ﻫD、 融雪剂得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得凝固点低于0℃
【答案】D
【解析】略ﻫ
12. 将少量得①面粉,②酒精,③深紫色得高锰酸钾晶体,④泥土,⑤肥皂,⑥植物油,分别加入足量得水中并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分层得是( )
A、 ①④ﻩB、 ②③ﻩC、 ②⑥ﻩD、 ③⑤
【答案】B
【解析】【分析】
解答本题得关键是要掌握溶液和乳浊液得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得判断。
【解答】
加入足量得水中并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分层得是包括②酒精,③深紫色得高锰酸钾晶体,溶入水中形成溶液。
故选B。
二、解答题
13.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得溶解度表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溶解度/g
甲[]
15
25
50
乙
15
20
30
(1)10℃时,欲将150g乙物质得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多少?
(2)某同学欲将20℃时300g 20%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她采用恒温蒸发水得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得质量为x,
300g×20%=(300g﹣x)×40%
解得:x=150g
试分析:她能否达到目得,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10℃时,乙得溶解度为15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为
ﻫ设要加水得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得质量不变,ﻫ则150g×13、0%=(150g+x)×6、5%ﻫx=150g
故:需要加水150g;
(2)不能。20℃时,20%得甲溶液为该温度下得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其饱和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得计算方法、溶液稀释前后溶质得质量不变等是正确解答本题得关键。
(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得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ﻫ(2)某同学欲将20℃时300g20%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20℃时20%得甲溶液,为该温度下得饱和溶液;她采用恒温蒸发水得方法,恒温蒸发水,温度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10℃时,乙得溶解度为15g,求出其饱和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及需要加水多少;
(2)由20℃时,甲物质得溶解度可知,该温度下得甲得饱和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为;某同学欲将20℃时300g20%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20℃时20%得甲溶液,为该温度下得饱和溶液;她采用恒温蒸发水得方法,恒温蒸发水,温度不变,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得饱和溶液,其溶质得质量分数不变,故她不能达到目得。
故答案为:(1)解题过程见答案;(2)不能,20℃时,20%得甲溶液为该温度下得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其饱和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4.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其在分离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方面得重大贡献。
(1)青蒿素得化学式为C15H22O5,某同学构建了如图所示得青蒿素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得模型,则图中B表示得是 元素。
(2)青蒿素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这说明物质得溶解能力与溶剂得 有关。
(3)青蒿素是治疗疟疾得特效药,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得血液传染病,主要以吸血蚊子为传播途径。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从传染病角度看,疟原虫属于 (选填“传染源”或“病原体”)。
【答案】(1)O
(2)种类
(3)病原体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物质得溶解能力与溶剂得关系,病原体与传染病等相关知识得理解与应用,难度适中,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即可快速准确解答此类型题目。
【解答】
(1)青蒿素中各元素得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由此可知,A为氢元素得质量分数,B为氧元素得质量分数,C为碳元素得质量分数;
(2)由于青蒿素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可知物质得溶解能力与溶剂得种类有关;
(3)引起传染病得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疟原虫属于寄生虫,属于病原体。
故答案为:(1)O (2)种类 (3)病原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