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旅游礼仪》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旅游礼仪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总 学 时:30学时;理论学时:30学时。
2、课程地位
《旅游礼仪》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程。礼仪作为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一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并成为人类活动的准则。它不仅体现了施礼者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也体现了施礼者对他人的尊重程度。它是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友好相处并形成良好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礼仪是是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它以礼仪活动、礼仪规范、礼仪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旅游礼仪》是在旅游接待服务过程中,对旅游者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一系列行为规范。是礼仪在旅游行业的具体应用,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和实践性学科。
二、学习目标
1、课程目标
立足于适应21世纪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市场的需要,突出对学生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道德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运用旅游服务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旅游礼仪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交礼仪和旅游服务礼仪的基础知识、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基本礼仪素质;修塑学生高贵、纤美的身体形态;提高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明程度;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该学科的知识解决旅游工作中实际为题的能力。
2、综合能力
该课程的内容交叉性很强,它与酒店管理学、旅游心理学、公共关系学、饭店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学科的知识内容关系密切。所以,需要学生具备相关联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学生阅读相关学科的书籍。
三、学习内容
序号
学习项目
参考学时
讲授
实训
合计
1
礼仪基础知识
2
2
2
旅游接待人员礼仪行为规范
6
6
3
仪容、仪表、仪态
8
8
4
宴会活动礼仪
4
4
5
旅游从业人员的语言修养
2
2
6
旅游接待与服务礼仪
4
4
7
我国少数民族礼仪
2
2
8
我国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习俗与礼节
2
2
总计
30
30
1.礼仪基础知识
⑴学习目标
了解礼仪的基本内容和概念;熟悉现代礼仪的特征、原则和功能。
⑵主要学习内容
①礼仪起源;
②现代礼仪;
③礼仪与社会文明。
2. 旅游接待人员礼仪行为规范
⑴学习目标
熟悉称呼与介绍的礼仪规范;掌握会客与访客的礼节要求;了解沟通与交流的注意事项。
⑵主要学习内容
①称呼与介绍;
②会客与访客;
③沟通与交流礼节;
④接待中的礼节。
3. 仪容、仪表、仪态
⑴学习目标
了解仪容、仪表、仪态的基本概念;掌握仪态的基本要求和训练;掌握旅游接待人员不同场合着装的基本要求和规范;熟悉旅游接待人员的形象包装。
⑵主要学习内容
①仪容礼仪;
②仪表礼仪;
③仪态礼仪。
4.宴会活动礼仪
⑴学习目标
了解宴会的形式;了解宴会的组织与策划;掌握出席宴会的礼仪要求及注意事项;了解中西餐点知识。
⑵主要学习内容
①宴请的形式;
②宴会的组织;
③出席宴会的礼仪;
④宴会菜点知识与饮食规范。
5.旅游从业人员的语言修养
⑴学习目标
熟悉旅游接待人员的基本语言要求;了解旅游从业人员语言的职业特点;掌握礼貌用语的学习与运用;培养语言能力的方法。
⑵主要学习内容
①旅游从业人员语言修养的基本要求;
②旅游从业人员语言的职业特点;
③旅游从业人员语言规范。
6.旅游接待与服务礼仪
⑴学习目标
熟悉旅游饭店的接待与服务礼仪;掌握导游人员的接待与服务礼仪;熟悉旅游商务活动礼仪。
⑵主要学习内容
①旅游饭店接待与服务礼仪;
②导游服务礼仪。
7. 我国少数民族礼仪
⑴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习俗与礼仪;熟悉少数民族的节日;掌握少数民族禁忌。
⑵主要学习内容
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习俗与礼仪;
②少数民族节日;
③少数民族禁忌。
8. 我国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习俗与礼节
⑴学习目标
了解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习俗与礼节;了解欧洲国家和地区的习俗与礼节;;了解美洲国家和地区的习俗与礼节;了解大洋洲国家和地区的习俗与礼节;了解非洲国家和地区的习俗与礼节。
⑵主要学习内容
①亚洲国家和地区;
②欧洲国家和地区;
③美洲国家和地区;
④大洋洲国家和地区;
⑤非洲国家和地区。
四、 教学评价
1、课程考核标准
本课程考核重点是旅游接待人员礼仪行为规范、仪容仪表仪态礼仪规范、旅游接待人员语言修养,分值约占80%左右。
2、成绩评价办法
《旅游礼仪》为考查课,采用五分制记分法。其中平时成绩40%,终结考试60%。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