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世界现代史》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 (系)_______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姓名 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国内矛盾缓和
B. 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影响力薄弱
C. 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后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
D. 列宁提出的“四月提纲”主张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 股票投机活动过度导致金融市场崩溃
C.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导致产品严重过剩
D. 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引发贸易战
3. 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推行了“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4.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黄金时代”,其主要原因是( )
A. 殖民体系的瓦解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削弱
D. 世界大战的刺激
5. 下列关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印度独立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 埃及通过“七月革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C. 古巴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权
D. 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一现象说明( )
A. 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失败
B. 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C. 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不可替代性
D.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停滞
7. 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苏联解体
C. 东欧剧变
D. 华约组织解散
8.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为核心,其兴起的时间是( )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20世纪初30年代
C. 20世纪中期以后
D. 20世纪90年代以后
9.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一超”指的是( )
A. 中国
B. 美国
C. 俄罗斯
D. 欧盟
1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
B.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贫富差距
C.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降低
D. 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列条约中,属于这一体系的有( )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慕尼黑协定》
D. 《雅尔塔协定》
2. 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协调作战计划和战后安排。下列会议中,属于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的有( )
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波茨坦会议
D. 万隆会议
3. 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兴起,其主张包括( )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C. 拒绝与任何大国结盟
D. 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4. 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B.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C. 促进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D. 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5. 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包括( )
A. 气候变化
B. 恐怖主义
C. 贫富分化
D. 地区冲突
三、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请简要解释下列历史名词的含义、背景及影响(每小题回答不超过150字)。
1. 罗斯福新政
2. 雅尔塔体系
3. 不结盟运动
4. 经济全球化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要求逻辑清晰、要点明确(每小题回答不超过200字)。
1. 简述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并分析二战的历史影响。
2. 简述20世纪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主要类型及代表性国家,并总结改革的共同教训。
五、论述题(共1题,15分)
请结合史实,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回答不超过400字)。
拓展知识: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在应用型本科教育领域独树一帜,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学院于 2006 年 4 月正式获批成立,由华南农业大学携手广州市华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佛山机电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2011 年顺利通过广东省学位委员会评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办学实力得到权威认可,自此开启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新征程。
截至 2025 年 4 月,学院拥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温泉之都广州从化与翡翠之乡肇庆四会。广州从化校区位于从化区江埔街道锦洞路 168 号,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温泉资源丰富,为师生营造了舒适宁静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肇庆四会校区同样风景宜人,独特的地域文化为校园注入别样活力。学院校园规划合理,教学设施完备,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错落有致,满足了师生教学科研及日常学习的需求。
学院下设国际传播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 12 个二级学院(部),学科门类丰富,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农学、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共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产品设计等 43 个本科专业。各专业紧密对接市场需求,注重实践教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设计两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为学院专业建设的标杆,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 851 人,专任教师 685 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者达 602 人,占比颇高,为教学与科研注入了前沿知识与创新思维;副高以上职称 190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53 人,众多资深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2024 年以来,辽宁大学电影艺术研究院原院长庚钟银、四川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刘广宇、湘潭日报社原社长喻名乐等 28 位名师大家的加入,进一步充实了学院师资力量,他们担任二级学院领导职务、学科专业带头人,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筑牢了人才根基。此外,导演金韬、张建中,编剧王跃燕等行业大咖也常参与学院教学,亲自带领学生参与影视剧拍摄、指导剧本创作,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行业一线,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教学成果方面,学院成绩显著。截至 2024 年 1 月,学院建设有 3 门省一流本科课程,4 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 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省级高校优秀课程思政案例 3 门。2023 年,学院获批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 2023 年度教育教学优秀案例 4 个。学院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 119 个,其中包括大商科综合实训室等,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操作空间;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 个、省级智能家居产业学院 1 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10 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达 110 多个,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教学与产业的紧密对接。同时,学院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投身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与就业渠道。
科研领域,近五年学院教师团队发表学术论文、艺术作品和出版专著、专利发明等成果近 600 项,获国家、省级教科研项目 500 多项,展现出较强的科研实力。2024 年 10 月,学院召开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各学院负责人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汇报,传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分别阐述了各自专业设置、发展目标及措施,如申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硕士学位点、打造科研团队等,通过深入交流探讨,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明确了方向。
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近 17000 人,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实践活动中表现活跃。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组织及社会实践,提升学生沟通协作、创新实践等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将继续秉承先进的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与学科专业建设,提升科研创新水平,朝着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稳步迈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在高等教育领域持续发光发热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