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气瓶安全使用培训.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2059184 上传时间:2025-09-0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7.79MB 下载积分:14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瓶安全使用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气瓶安全使用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气瓶安全使用培训,2,目录,一、一起气瓶爆炸事故的分析,二、气瓶的基础知识介绍,三、气瓶搬运、储存、使用的要求,四、气瓶爆炸的主要原因,3,一、一起气瓶爆炸事故的分析,事件经过,2011,年,5,月,5,日,17:40,,塔里木油田矿区物业服务中心水电维修班气焊工卢,X,完成钢板切割任务后,在收拾作业现场、关闭氧气瓶减压阀时突然发生了氧气瓶爆炸事件。爆炸现场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500,元。氧气瓶从中部炸裂为三块,飞向东北方向。其中:瓶体上部,1,块重,19.4Kg,,飞入附近墙体中;另外,2,块(瓶体中部,1,块重,12.8Kg,、瓶体尾部,1,块重,23.4Kg,),爆炸后散落在附近地面上。,塔里木油田,“,5,5,”,氧气瓶爆炸事件,5,下部残片,中部残片,上部残片,6,原因分析,当天下午,矿区成立了事件调查小组。现场发现以下问题:,1,、在氧气瓶底部有油性物质。油性物质接触高纯度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热量,直接导致了爆炸发生。,疑似油性物质,7,2,、该氧气瓶,出厂标定为氮气,瓶,,但氧气生产厂违反,国家质监局锅发,【2000】250,号,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现已废止,被,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6-2014 代替)中,“,严禁气瓶混用规定,”,,擅自改,充,氧气,并涂,改,为,天,蓝色,。(氮气瓶为黑色,氧气瓶为淡蓝色),氮气瓶钢印标识,天蓝色氧气标识,8,3,、该氧气,瓶,显示,最后检验日期为2001年11月,,按照,国家质监局,锅发,【2000】250,号,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现已废止,被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6-2014 代替)中规定:,“,氮气瓶每,5,年检验一次,氧气瓶,每3年检验1次规定,”,,,累计,10,年没有检验,,而且生产厂不能提供该,气,瓶,的,历史检验报告,。,检验标记,9,4,、该氧气,生产厂超出许可范围生产,,其,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许可范围是,氮气、二氧化碳、氩气,和,乙炔,四项,没有氧气的生产和销售,资质,。,经营许可范围,10,5、管理方面,气瓶入库验收还存在问题。,入库验收制度不完善,缺乏对氧气瓶检验证件进行审核的制度要求。,对已有制度落实流于形式,仅对数量、外观、压力和氧气合格证进行了审核,对气瓶钢印标记、检验日期、气瓶颜色检查不严格。没有发现该氧气瓶是用氮气瓶改装的违规现象。,供应商超范围供货,资质审查不严格。,11,纠正与预防措施,1,、立即封存、停用该批次气瓶,并组织事件调查。,2,、在全单位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气瓶专项检查,查找存在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3,、修订、完善气瓶验收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气瓶质量验收和使用标准,建立气瓶使用登记制度。,4,、组织开展气瓶使用、管理人员专项培训,提高风险识别和隐患控制能力。,5,、加强供应商管理,严把供应商资质准入关。,12,二、气瓶的基础知识介绍,13,气瓶的定义:,气瓶属于移动式的可重复充装的压力容器,因它在使用上存在一些特殊问题,所以要保证安全使用,除了要求它符合压力容器的一般要求外,还需要有一些特殊要求。,为了区别起见,一般把容积不超过,1000,升(常用的为,3560,升),用于储存和运输永久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或吸附气体的瓶式金属或非金属密闭容器叫做气瓶。,对于不作储存和运输上述气体而用做压力容器的瓶式容器都不算是气瓶,而算是压力容器。,气瓶的特点,流通范围广,使用条件多变,难于掌握,瓶装气体种类繁多:易燃易爆、毒害性、腐蚀性、化学反应危险性等,14,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6-2014,)中对气瓶的定义:,1.,正常环境温度,-40,60,;,2.,公称容积为,0.4L3000L,;,3.,公称工作压力为,0.235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Mpa,L,;,4.,盛装压缩气体、高(低)压液化气体、低温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吸附气体、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的液体以及混合气体(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气体);,5.,无缝气瓶、焊接气瓶、焊接绝热气瓶、缠绕气瓶、内部装有填料的气瓶以及气瓶附件。,15,气瓶分类,公称工作压力,高压气瓶:指工作压力,10MPa,的气瓶,低压气瓶:指公称工作压力,10MPa,的气瓶,公称容积,小容积气瓶:指公称容积,12L,的气瓶,中容积气瓶:指公称容积大于,12L,并且,150L,的气瓶,大容积气瓶:指公称容积大于,150L,的气瓶,16,盛装常用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17,18,例:空气、氧气、氢气,例:,氦、氩、氖,例:,二氧化硫、硫化氢,气瓶检验周期,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库存或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检验周期的气瓶,启用前应进行检验。,提前检验的情况,19,气瓶标记包括制造标志和定期检验标志。,制造标志通常有制造钢印标志(含铭牌上的标记)、标签标记(粘贴于瓶体上或者透明的保护层下)、印刷标记(印刷在瓶体上)以及气瓶颜色标志等;,定期检验标志通常有检验钢印标记、标签标记、检验标志环以及检验色标等。,钢印标记应当排列整齐、清晰。钢印字体大小应当与气瓶大小相适应;例如,对公称容积,40L,的气瓶,字体高度应当未,5mm-10mm,,深度为,0.5mm,。,气瓶的制造标志是识别气瓶的依据,标记的排列方式和内容应符合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制造单位应当在设计时考虑气瓶信息化标签(条码、二维码或者射频标签等)的安放需求。,气瓶标记,20,钢印标记位置示意图,(1),钢印打在瓶肩上,(2),打在护罩上,(3),打在铭牌上,21,22,23,(1),定期检验钢印,(2),打在金属检验环的定期检验钢印标记,定期检验钢印标记,可打在气瓶瓶体、铭牌或者护罩上,如图,1,所示,也可打在金属检验标志环上,如图,2,所示。,24,制造单位应当明确气瓶的设计使用年限并将其注明在气瓶的设计文件和气瓶标记上,气瓶的设计使用年限应当不小于下表的规定。如果制造单位确定的设计使用年限超出下表的规定,应当通过相应的型式试验、腐蚀试验进行验证,或者增加设计腐蚀裕量并且进行验证。,25,序号,充装气体,化学式(或符号),体色,字样,字色,色环,1,氧,O,2,淡(酞)蓝,氧,黑,P=20MPa,白色单环,P30MPa,白色双环,2,氮,N,2,黑,氮,白,(旧标为淡黄),3,氩,Ar,银灰,氩,深绿,4,乙炔,C,2,H,2,白,乙炔 不可近火,大红,5,二氧化碳,CO,2,铝白,液化二氧化碳,黑,P=20MPa,黑色,单环,6,氢,H,2,淡绿,氢,大红,P=20MPa,大红单环,P30MPa,大红双环,7,丙烷,C,3,H,8,棕,液化丙烷,白,常用气体气瓶的颜色标记,(GBT 7144-2016 气瓶颜色标志),26,常用气体气瓶的颜色标记实例,27,1/3H,H,*,*,厂,制造钢印,气体名称,色环,所属单位名称,瓶帽,整体漆色,防震胶圈,检验钢印,气瓶的结构,28,29,气瓶的安全附件,(一)安全泄压装置气瓶的安全泄压装置,是为了防止气瓶在遇到火灾等高温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发生破裂爆炸。,气瓶常见的泄压附件有爆破片和易熔合金塞。,(,1,),盛装剧毒气体的气瓶,禁止装设安全泄压装置。,(,2,),盛装有毒气体的气瓶,不应当单独装设安全阀;盛装低压有毒气体的气瓶允许装设易熔合金塞装置。,(,3,)盛装溶解乙炔的气瓶,应当装设易熔合金塞装置。,(二),防震圈,气瓶装有两个防震圈,是气瓶瓶体的保护装置。气瓶在充装、使用、搬运过程中,常常会因滚动、震动、碰撞而损伤瓶壁,以致发生脆性破坏。这是气瓶发生爆炸事故常见的一种直接原因。,30,(三)瓶帽和保护罩,瓶帽是瓶阀的防护装置,它可避免气瓶在搬运过程中因碰撞而损坏瓶阀,保护出气口螺纹不被损坏,防止灰尘、水分或油脂等杂物落人阀内。,要求如下(,TSG R0006-2014,):,(,1,)公称容积大于等于,5L,的钢质无缝气瓶,应当配有螺纹连接的快装式瓶帽或者固定式保护罩;,(,2,)公称容积大于等于,10L,的钢质焊接气瓶(含溶解乙炔气瓶),应当配有不可拆卸的保护罩或者固定式瓶帽;,(,3,)瓶帽应当有良好的抗撞击性,不得用灰口铸铁制造。,31,(四)瓶阀,瓶阀是控制气体出入的装置,一般是用黄铜或钢制造。,充装可燃气体的钢瓶的瓶阀,其出气口螺纹为左旋;,盛装助燃和不燃气体的气瓶,其出气口螺纹为右旋。,瓶阀的这种结构可有效地防止可燃气体与非可燃气体的错装。,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任何与气体接触的金属或者非金属瓶阀材料与气瓶内所充装的气体具有相容性。,与乙炔接触的瓶阀材料,选用含铜量小于,70%,的铜合金。,盛装易燃气体的气瓶瓶阀的手轮,选用阻燃材料制造。,盛装氧气或者其他强氧化性气体的气瓶瓶阀的非金属密封材料,具有阻燃性和抗老化性。,32,三、气瓶搬运、储存、使用的要求,33,1,、近距离搬运气瓶,凹形底气瓶及带圆型底座气瓶可采用倾斜滚动的方式搬运,方型底座气瓶应采用稳妥、省力的专用小车搬运。距离较远或路面不平时,应使用特质机械、工具搬运,并用铁链等妥善加以固定。不应用肩扛、背驮、怀抱、臂挟、托举或二人抬运的方式搬运。,2,、不应使用翻斗车或铲车搬运气瓶,叉车搬运时应将气瓶装入集装格或集装蓝内。,3,、气瓶搬运中如需吊装时,不应使用电磁起重设备。用机械起重设备吊运散装气瓶时,应将气瓶装入集装格或集装蓝中,并妥善加以固定。不应使用链绳、钢丝绳捆绑或钩吊瓶帽等方式吊运气瓶。,4,、气瓶搬运到目的地后,放置气瓶的地面应平整,放置时气瓶应稳妥可靠,防止倾倒或滚动。,5,、装卸气瓶应轻装轻卸,避免气瓶相互碰撞或与其他坚硬的物体碰撞,不应用抛、滚、摔、碰等方式装卸气瓶。,6,、卸车时,要在气瓶落地点铺上软垫或橡皮垫,应逐个卸车,不应多个气瓶连续溜放。,7,、装卸氧气及氧化性气瓶时,工作服、手套和装卸工具、机具上不应沾有油脂。,气瓶的搬运、装卸,(,GB/T 34525-2017,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34,气瓶入库前的检查,1,、气瓶入库前,应由专人负责逐只进行检查。检查内容至少应包括:,a,)气瓶应由具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b,)进口气瓶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认可;,c,)入库的气体应与气瓶制造钢印标志中充装气体名称或化学分子式相一致;,d,)气瓶警示标签上印有的瓶装气体的名称及化学分子式应与气瓶钢印标志相一致;,e,)应认真仔细检查瓶阀出气口的螺纹与所装气体所规定的螺纹型式应相符,防错装接头各零件应灵活好用;,f,)气瓶外表面的颜色标志应符合规定,且清晰易认;,g,)气瓶外表面应无裂纹、严重腐蚀、明显变形及其他严重外部损伤缺陷;,h,)气瓶应在规定的检验有效使用期内;,i,)气瓶的安全附件应齐全,应在规定的检验有效期内并符合安全要求;,j,)氧气及其他强氧化性气体的气瓶,其瓶体、瓶阀不应沾染油脂或其他可燃物。,2,、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气瓶应与合格气体隔离存放,并作出明显标记,应防止相互混淆。,35,1,、气瓶的储存应有专人负责管理。,2,、入库的空瓶、实瓶和不合格瓶应分别存放,并有明显区域和标志。,3,、气瓶入库后,应将气瓶加以固定,防止气瓶倾倒。,4,、气瓶在存放期间,应定时测试库内的温度和湿度,并作记录。库房最高允许温度和湿度视瓶装气体性质而定,必要时可设温控报警装置。,5,、有毒、可燃气体的库房和氧气及惰性气体的库房,应设置相应气体的危险性浓度检测报警装置。,6,、发现气瓶漏气,首先应根据气体性质做好相应的人体保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关紧瓶阀,如果瓶阀失控或漏气不在瓶阀上,应采取应急处理措施。,7,、应定期对库房外的用电设备、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8,、应建立并执行气瓶出入库制度,并做到瓶库账目清楚,数量准确,按时盘点,账物相符,做到先入先出。,9,、气瓶出入库,库房管理员应认真填写气瓶出入库登记表,内容包括:气体名称、气体编号、出入库日期、使用单位、作业人等。,气瓶的储存,36,专人管理、设计规范、分室存放,远离明火、保持通风、避免日晒,适量储存、限期存放、附件齐全,记录清晰、安全标识、消防准备,气瓶储存安全要求,37,1,、合理使用,正确操作,并进行安全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使用。,2,、使用单位应做到专瓶专用,不应擅自更改气体的钢印和颜色标记。,3,、气瓶使用时,应立放,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4,、在安装减压阀或汇流排时,应检查卡箍或链接螺帽的螺纹完好。,5,、开启或关闭瓶阀时,应用手或专用扳手,不应使用锤子、管钳、长柄螺纹扳手。专用扳手应始终装在瓶阀上。,6,、开启或关闭瓶阀的转动速度应缓慢,,特别是盛装可燃气体的气瓶,以防止产生摩擦热或静电火花。,7,、发现瓶阀漏气、或打开无气体、或存在其他缺陷时,应将瓶阀关闭,并做好标识,返回气瓶重装单位处理。,8,、不应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9,、气瓶在夏季使用时,应防止气瓶在烈日下暴晒。,10,、瓶阀冻结时,应把气瓶移到较温暖的地方,用温水或温度不超过,40,的热源解冻。,气瓶的使用,38,11,、乙炔气瓶瓶阀出口处必须配置专用的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使用减压器时必须带有夹紧装置与瓶阀结合。,12,、氧气瓶和乙炔气瓶使用时应分开放置,至少保持,5m,间距,且距明火,10m,以外。,13,、,禁止将气瓶与电气设备及电路接触,与气瓶接触的管道和设备要有接地装置。在气、电焊混合作业的场地,要防止氧气瓶带电,如地面是铁板,要垫木板或胶垫加以绝缘。,14,、,开启乙炔气瓶的瓶阀时,不要超过,1.5,圈,一般情况只开启,3/4,圈。,15,、乙炔从瓶内输出的压力不得超过,0.15MPa,。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至少,0.05MPa,。,16,、,暂时中断使用时,必须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和乙炔气瓶瓶阀。严禁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减压器或开、闭乙炔气瓶瓶阀。,气瓶的使用,焊接与切割安全,(,GB 9448-1999,)中规定:同时使用两种气体进行焊接或切割时,不同气瓶减压器的出口端都应装上各自的单向阀,以防止气流相互倒灌。,39,人员合格、安全检查、附件完好,直立放置、安全距离、防止暴晒,避免冻结、严禁撞击、远离热源,保持清洁、安全操作、留有余压,气瓶使用安全要求,40,气瓶检漏方法,1),感官法,:即采取耳听鼻嗅的方法。如:听到钢瓶有,“,嘶嘶,”,的声音或嗅到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或异味,即可定为漏气。这种方法很简便,但有局限性,对剧-毒-气体和某些易燃气体检漏时不适用。,2),涂抹法,:把肥皂水抹在气瓶检漏处,若有气泡发生,则能判定为漏气。此法使用较普遍、准确,但注意对氧气瓶检漏时则严禁使用,以防肥皂水中的油脂与氧接触发生剧烈的氧化,3),气球膨胀法,:用软胶管套在气瓶的出气嘴上,另一端连接气球。如气球膨胀,则说明有漏气现象。此法最适用于剧-毒-气体和易燃气体检漏。,4),化学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将事先准备好的某些化学药品与检漏点处的气体接触,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并出现某种外观特征,则断定为漏气。如检查液氨钢瓶可用被水湿润后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气瓶漏气点,若试纸由红色变成蓝色,则说明漏气。此法仅用于某些剧-毒-气体检漏。,41,气体,气管颜色,乙炔和其他可燃性气体(除,LPG,、,MPS,、天然气、甲烷外),红色,氧气,蓝色,空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黑色,气管,GBT 2550-2016 气体焊接设备 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1,、氧气胶管和乙炔胶管均是用优质橡胶和麻织或纤维制成的,但是两者的厚度和所能承受的压力是不相同的,所以两种橡皮管在使用中不能混用。,2,、在首次使用胶管前,必须把管内壁的滑石粉吹干净。,42,无目视标签,规范的目视标签,气瓶检查照片,43,气瓶无固定,气瓶进行固定,胶圈不齐全,至少两个胶圈,气瓶检查照片,44,气瓶无“安全帽”,气瓶的“安全帽”,气瓶检查照片,45,气瓶无手轮,气瓶手轮,气瓶检查照片,46,气瓶倒放,气瓶应直立,气瓶检查照片,47,管线开裂,应有防回火装置,气瓶检查照片,48,规范的卡箍,使用铁丝夹固,气瓶检查照片,不小于,5,米,距离明火不小于,10,米,距离明火不小于,10,米,气瓶使用,50,原因1:乙炔瓶装有填料和溶剂(丙酮),卧放使用时,,丙酮易随乙炔气流出,不仅增加丙酮的消耗量,还会降低燃烧温度而影响使用,同时会产生回火而引发乙炔瓶爆炸事故,。,原因2:乙炔瓶卧放时,,易滚动,瓶与瓶、瓶与其它物体易受到撞击,,形成激发能源,导致乙炔瓶事故的发生。,原因3:乙炔瓶配有防震胶圈,其目的是防止在装卸、运输、使用中相互碰撞。胶圈是绝缘材料,卧放即等于乙炔瓶放在电绝缘体上,致,使气瓶上产生的静电不能向大地扩散,聚集在瓶体上,易产生静电火花,,当有乙炔气泄漏时,极易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原因4:使用时乙炔瓶瓶阀上装有减压器、阻火器、连接有胶管,,因卧放易滚动,滚动时易损坏减压器、阻火器或拉脱胶管,,造成乙炔气向外泄放,导致燃烧爆炸。,乙炔瓶为什么不能倒放?,51,四、气瓶爆炸的主要原因,52,气瓶爆炸事故的类型,物理爆炸,气瓶内的介质的物理变化,(,如液化气体超装及温度升高引起体积增大,),引起超压和气瓶机械性能不足,化学爆炸,气瓶内的介质起剧烈的燃烧氧化反应或聚合放热反应,反应能量来不及释放引起气瓶破坏,53,气瓶发生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1,、,气瓶的材质、结构或制造工艺不符合安全要求,。例如材料冲击值低,瓶体严重腐蚀,瓶壁厚薄不匀,有夹层等。,2,、由于,保管和使用不善,,受日光曝晒、明火、热辐射等作用,使瓶温过高,压力剧增,直至超过瓶体材料强度极限,发生爆炸。,3,、在搬运装卸时,气瓶从高处坠落、倾倒或滚动等,发生,剧烈碰撞冲击,。,4,、,放气速度太快,,气体迅速流经阀门时产生静电火花。,5,、氧气瓶上沾有,油脂,,在输送氧气时急剧氧化。,6,、可燃气瓶,(,乙炔、氢气、石油气瓶,),发生,漏气,。,7,、乙炔瓶内,多孔物质下沉,,产生净空间,使乙炔瓶处于高压状态。,54,8,、乙炔瓶处于,卧放状态,,或大量使用乙炔时出现丙酮随同流出。,9,、气瓶,未按规定期限检验,。,10,、不留余压,未装回火装置,造成,气体回灌,。,11,、由于常年瓶内,积水,,造成瓶内壁大面积腐蚀结疤,壁厚减薄,瓶体壁厚不到规定的最小壁厚,强度不满足使用要求,安全性能已无法保证,易发生气瓶爆炸事故。,气瓶发生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安全生产,重在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