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班语言:儿歌-----吹泡泡
执教者:张亚静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幼儿在洗手时常常洗很长时间都不出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原来孩子们对肥皂泡爱不释手,有时还喜欢用小嘴巴吹吹手上的小泡泡。一天,一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吹泡泡的玩具,为大家吹出了一串串的泡泡,这下孩子们更是乐开了花,他们还兴奋地喊:泡泡多像……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喜欢和老师一起朗诵儿歌,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仿编儿歌。
2、能认真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游戏的乐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1、泡泡瓶若干。2、课件儿歌:吹泡泡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习儿歌,并用身体语言表达儿歌内容。
难点:尝试根据儿歌内容仿编儿歌。
活动过程:
一、欣赏照片,导入课题,引起幼儿观察并大胆讲述。
1、师: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用各种词语来描述看到的泡泡)。
3师:快来看看,我们吹出来的泡泡还有颜色呢!都有什么颜色?(幼儿边观察边回答,随着幼儿回答丰富词汇:五颜六色。)
4.师:小朋友有没有去捉一个泡泡,你们捉到泡泡了吗?泡泡哪去了?
二、师生小结
1.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吹泡泡,
吹泡泡,吹出一个大泡泡,吹出一个小泡泡(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边说边表演)
2师:泡泡的颜色是怎样的?(五颜六色)教师小结:五颜六色真漂亮。
3.师: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手心上就怎样了?(泡泡不见了)
教师小结:
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手心上,咦?泡泡不见了!
三、看课件,再次感受并理解儿歌内容
1.师:老师把我们吹泡泡的这个过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
小朋友听一听。(看课件,教师有表情地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教师用手势、动作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四、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进行仿编
1.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吹泡泡的游戏吧,全班小朋友手拉手,变成
一个大泡泡;再向圆心走变成一个小泡泡。(教师与幼儿一起,一边朗诵儿歌,一边表演。)
2.师:我们的泡泡飞呀飞,还能飞到哪里去?请幼儿发挥想象仿编。
将“飞到手心上”这一句进行内容替换。如: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头发上。咦?泡泡不见了!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滑梯上。咦?泡泡不见了!
3.师:小朋友说飞到哪里,就将它编到儿歌里去。(依次请幼儿回答,然后边做游戏边朗诵创编的儿歌。)
五、总结活动
师:老师今天还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泡泡液,我们一起到院子里吹一吹、看一看,泡泡又飞到哪里去了,我们再把它编到儿歌里去,好吗?
六、活动延伸: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诵,表达出自己对所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2.进行绘画活动,幼儿边说边画,练习画圆。
3.根据幼儿的兴趣续编儿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附儿歌内容: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
吹出一个大泡泡,
吹出一个小泡泡,
五颜六色真漂亮。
泡泡、泡泡飞呀飞,
飞到手心上,咦?
泡泡不见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三个目标让孩子在玩玩乐乐中轻松完成。第一环
节幼儿通过看泡泡、说泡泡、捉泡泡的游戏运用身体语言愉悦地掌握了儿歌内容。
第二环节在进行儿歌仿编时通过老师开放式的情境设置和开放式的提问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思维活跃。他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看到的、想
到的大胆的说出来,符合纲要精神。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三
环节通过音乐游戏,幼儿在边唱边表演的过程中动静交替,充分发挥了幼儿的
自主性。但也有一些不足如:在丰富孩子的词汇量上欠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