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常见易混公务辨析与党的十八大
一、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1, 发布机关不同
公告一般只由各级国家领导机关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发布,基层单位无权发布。通告的制发单位具有广泛性,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均可制发。
2, 内容特点不同
公告的内容大都是已经发生或确定的,是事后告知,因而具有很强的告知性的特点。通告则多用于事前制定某些规定或提出某些要求,让有关方面和广大公众遵照执行,因而具有很强的强制性特点。
3, 适用范围不同
公告公布的范围是面向国内外的,而通告公布的范围则限制在国内的一定范围内。因而公告的知晓范围更为广泛,通告的知晓范围则相对窄小。
4, 发布方式不同
公告一般不以公文行文的方式下发,而是通过新闻媒介发布,且不能张贴;通告的公布方式则比较灵活,既可以用公文行文方式下发,也可以由新闻媒介发布,还可以公开张贴。
二、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1,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一般要求上级机关批复;报告则主要是下情上达,不要求批复。只有呈转性报告,才要求上级机关“批转”有关部门执行。
2,行文内容不同
请示主要写带有迫切性,并需上级机关明确指示、批准的事项,行文时只能一文一事;报告则着眼于汇报或反映情况,既可一文一事,亦可一文数事。
3,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不允许“先斩后奏”;报告除带有建议性质以外,一般都是事后行文。
5, 主送机关不同
请示的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报告的主送机关一般一个,特殊情况,可将受其双重领导的两个上级机关同时作为主送机关。
三、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1,性质不同
会议纪要是法定公文;会议记录是机关单位内部用于记录会议发言的事务文书。
2,内容侧重点不同
会议纪要侧重记载的,是会议达成的一致认识,是会议内容的重点反映;会议记录是会议发言的原始记录,基本上是有言必录。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
3,外在格式不同
会议纪要有比较统一、固定的公文格式;会议记录没有统一、固定的格式,以什么样的模式做会议记录,一般由机关、单位自定。
4,发布方式不同
会议纪要作为正式公文,要按公文程序法;会议记录仅作为机关、单位资料保存,一般不发布。
四、调查报告与工作总结的区别
1,目的与范围不同
总结的目的是从本单位或本人的角度出发,检查、评论执行计划的情况,找出经验和问题,指导本单位今后的工作。
调查报告的目的是针对好坏典型事例或疑难问题去调查研究,引出结论,并对当前或未来以及被调查对象以外的单位、个人都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用以推动面上的工作。
2,内容不同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回顾、评价。内容仅限于反映本单位或者本人在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任务方面的经验教训。
调查报告的内容十分宽泛,可以调查历史、现状;可以总结经验,也可以调查新事物的成长,揭露问题。
3,人称不同
总结是以本单位或个人的身份撰写自身的实践活动,用第一人称。而调查报告则以局外人的身份,站在客观立场上调查、撰写他人的实践活动,用第三人称。
4,书写侧重点不同
调查报告在介绍和分析新事物发展时,着重阐发其意义、性质、作用;总结则要求把握工作过程中的矛盾发生、发展,重点在于阐明经验、措施和方法。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
一大
1921年上海
共产党诞生
二大
1922年上海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
1923.6广州
决定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
四大
1925年上海
提出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工农联盟问题
五大
1927.4武汉
批判陈独秀右倾
六大
1928.6莫斯科
(唯一一次国外召开)仍以城市为中心
七大
1945.6延安
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
(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
七届二中全会
1949.3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
八大
1956.9
主要矛盾,和重心经济建设
九大
1969.4
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1966-1976)
十大
1973.8
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十一大
1977.8
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结束,仍肯定其理论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1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改革!工作重心转移现代化建设
十二大
1982.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
1987.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
十四大
1992.10
确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
1997.9
邓小平理论旗帜,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十六大
2002.11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与时俱进,“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七大
2007.10
科学发展观
十八大
2012.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
2000.2江泽民广东视察时,首次提出“三个代表”写入党章:2002.11 写入宪法:2004.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