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走进中药,主讲人:,1,何为中药,中药特点,治病原理,药性理论,1,2,3,4,中药分类,5,6,用药安全,主要内容,2,一、何为中药,3,4,5,病人,证候表现,(自诉及诊察),病因病机,证,治法,方剂,中药,辨 证,论 治,1.,中医治疗疾病的流程,6,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7,2.,中药的概念,原义:药、毒药(从药物的偏性角度定义),中药:与西药相对,有,200,多年历史,中药认识上的误区:中药的产地(产于中国,在中国应用)、品种上(植物药、天然药),8,2.,中药的概念,中药的定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药物总称。,9,3.,和中药有关的名称,中药材: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采集、加工,可制成饮片、提取物及中成药的原药材(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中药饮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应用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必要加工制备的成品,中成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法定处方和工艺标准,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质量规格的中药制剂成品。,10,11,独特的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特殊的应用形式,(单方、复方、给药途径、剂型),多产地、多种类、多用途、多成分、多功效,疗效明确,副作用小,中药,二、,中药的特点,12,三、中药治疗疾病的原理,平衡就是健康即阴阳平衡,1.,中医对健康的认识,体内平衡:包括脏腑、气血阴阳,体外平衡:天人相应,不平衡就是不健康即阴阳失调,13,不平衡就是不健康即阴阳失调,2.,中医如何治疗疾病,调整阴阳,以偏纠偏(药物具有偏性),治疗核心就是使不平衡重新回到平衡,3.,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14,四、中药的性能理论,中药药性即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一)四气,:,寒、热、温、凉,根据疾病的寒热性质,中药的四性又叫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热者寒之,寒者热之,”,15,(二)五味:指药物具有五种不同的滋味,药味的确定:味觉品尝、对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例如:麻黄、生姜、川芎、三七,16,麻黄,川芎,17,(二)五味:指药物具有五种不同的滋味,甘:能补、能和、能缓。有补虚、调和药性、缓急止痛作用。,例如:甘草、人参、蜂蜜,18,酸:生津止渴;能收、能涩即收敛固涩。,五味子:,性味归经,:,温,酸。归肺、肾、心经。,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治热伤气阴 心悸脉虚 口渴多汗。,19,苦:能泄、能燥。泄有通泄、清泄、降泄三种含义;燥就是燥湿。,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作用。,大黄,板蓝根,苦杏仁,芒硝,20,(三)归经:药物对作用部位的选择性(定位),(四)升降浮沉:药物对人体作用趋向性(定向),疾病表现为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的趋势,确定依据,逆向病势,21,五、中药的分类,清热泻火:,石膏、知母、栀子,清热凉血:,生地黄、玄参、牡丹皮,清热解毒:,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清热燥湿:,黄芩、黄连、黄柏。,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例如:麻黄、桂枝、生姜、防风、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柴胡、葛根等。,解表药,清热药,22,五、中药的分类,独活、乌梢蛇、白花蛇、防己、秦艽、五加皮、桑寄生,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火麻仁、郁李仁、巴豆、京大戟、甘遂,泻下药,祛风湿药,23,五、中药的分类,茯苓、薏苡仁、车前子、瞿麦、茵陈,凡以,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湿阻中焦证,的药物,称为化湿药。,藿香、厚朴、苍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24,五、中药的分类,凡以疏理气机、消除气滞或气逆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理气药。陈皮、香附、萝卜,祛寒药,附子、干姜、肉桂、花椒,温里药,理气药,25,消食药,山楂,神曲,鸡内金,麦,麦芽,芽,26,凉血止血,:,大蓟、地榆、槐花,收敛止血,:,白芨,化瘀止血,:,三七、蒲黄、五灵脂,温经止血,:,艾叶,止血药,大蓟,地榆,白芨,三七,27,五、中药的分类,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乳香,没药,丹参,红花,益母草,牛膝,28,温化寒痰:,半夏、天南星,清热化痰:,贝母、桔梗,止咳平喘:,苦杏仁、百部、枇杷叶、白果,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白果,枇杷叶,贝母,桔梗,百部,29,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治疗,肝阳上亢证,或,肝风内动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石决明、珍珠母、罗布麻羚羊角、地龙、牛黄、,天麻、钩藤、,全蝎,。,平肝熄风药,石决明,珍珠母,罗布麻,羚羊角,地龙,牛黄,天麻,钩藤,全蝎,30,补气药:,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山药,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阿胶,补虚药,黄芪,白芍,当归,白术,阿胶,何首乌,熟地黄,31,补阴药:,枸杞、女贞子、黄精、麦冬、北沙参、石斛,补阳药:,鹿茸、淫羊藿、肉苁蓉、锁阳、冬虫夏草、蛤蚧、海马、杜仲。,补虚药,女贞子,黄精,冬虫夏草,肉苁蓉,麦冬,海马,石斛,鹿茸,32,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之。麝香、冰片、苏合香、蟾酥,朱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安神药,开窍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朱砂,麝香,苏合香,蟾酥,33,(一)副作用,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六、中药的安全合理用药,中药功能多样性,(二)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程度较重,既可,能伤害机体的功能又可能损害机体的组织器官,,有的可能不可逆甚至生命。,34,毒性药物,对机体有毒性作用的药物,毒性强弱:剧毒、大毒、有毒、小毒、无毒,剧毒或大毒药物实行国家管制不容易购买,有毒药物要注意炮制、剂量控制、配伍上要有所选择,重视药物毒性,确保用药安全,35,(三)影响安全用药发生的原因,1.,药物方面因素,3.,患者因素,化学成分、品种混淆、,药材质量,、炮制不当,性别、年龄、病理生理状态、个体差异,2.,医生因素,中心环节,不对证和药物滥用、超剂量用药,超时、配伍不当,毒物本身不是毒物,而剂量可使其成为毒物,36,对中药和安全性的认识,医嘱的遵守和服从,煎药方法,对中成药要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服药方法,服药期间生活饮食习惯,37,谢 谢!,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