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2015级下册学科质量检测卷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2022762 上传时间:2025-08-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2015级下册学科质量检测卷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2015级下册学科质量检测卷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2015级下册学科质量检测卷 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 总分:120分 A卷: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角色/角逐     兴奋剂/兴冲冲     和颜悦色/曲高和寡 B.背包/背弃     开小差/差旅费     寡廉鲜耻/屡见不鲜 C.纤夫/纤维     人行道/行业语     横冲直撞/飞来横祸 D.提纲/提防     冠心病/冠名权     调虎离山/陈词滥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矫健         一代天娇         炫耀          头晕目眩  B.苍茫         沧海桑田         覆盖          重蹈复辙  C.泛滥         粗制烂造         斑纹          班师回朝  D.克扣         刻不容缓         惶恐          张皇失措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2012年《星光大道》年度冠军总决赛上,临沂市苍山县的“草帽姐”徐桂花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B.四川雅安人们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 C.中央电视台开展的“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倡导了社会新风。 D.2013年5月27日,受狂风暴雨及大浪影响,青岛栈桥东侧30多米长的栈桥出现坍塌。 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二、说明文阅读 古人的环保意识 环境污染或许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环境保护则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古人强烈的环保意识。 传说从五帝时起,国家就设置了虞、衡机构。虞、衡就是专门负责环保工作的。据史料记载,舜帝时代,为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舜任命了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虞官伯益。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这人很了不起,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喜欢狩猎,喜欢与鸟兽打交道,谙熟鸟语兽习,把“驯养鸟兽”作为业余爱好。到了大禹时代,伯益又协助大禹治水、开垦种植、熟化土地等。南方的水稻就是从那时开始大面积种植的。 衡是虞的下设单位,它的工作比较具体,有林衡、川衡等。林衡负责巡视山林,植树造林,调拨护林人员和相关物资,还负责实施对相关人员的奖罚;川衡主要整治江河湖泊,保持水系畅通,既要抗旱,又要排涝。林衡和川衡在虞的领导和协调下,还要进行一些合作,譬如养山涵水、导流山洪等。 中国古代环保法令多以诏令、礼、律、禁令等形式下达。其中诏令毫无疑问是国家法律,不得违抗。礼多是民间的约束或叫规约,律和禁令可能是地方政府颁布的,也可能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 “春三月,山林不登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捕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据说此禁令产生于大禹时代,最迟也在先秦。这和今天实施的季节性封山育林、江河禁捕如出一辙。《礼记》里的规定就更加具体,什么时候可以伐木,什么时候可以捕鱼,什么时候可以网鸟,什么时候可以逮兽……件件桩桩说得清清楚楚。不仅定性,而且量化;不仅制约黎民百姓,皇家也不例外,违者必究。 《荀子·王制》更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这些规定,并非哪一朝代所有,而是各朝各代都以国家的法律形式诏令天下,如秦代的《秦律·田律》、宋代的《宋大诏令集》等。 中国古人环保意识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古人崇尚自然,自给自足,不轻易杀生;二是国家颁发律令,主导环保,促进了民间的环保习惯的形成。 (文/包光潜有删改) 5.下列对全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机构。 B.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法律。 C.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理念。 D.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意识。 6.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帝时代,虞官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又协助大禹治水。 B.林衡和川衡工作比较具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不干涉。 C.中国古代的一些环保法令,体现了“保护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 D.古人环保意识的形成,完全建立在古人崇尚自然的思想基础之上。 7.依据文本内容判断,下列不能证明“古人重视环境保护”的一项是( ) A.为解决人口膨胀问题,西汉政府向西北迁徙了70万人,大片森林变成了农田。 B.《礼记·曲礼》中规定:大夫不得整群地猎取鸟兽,士子不得捕猎幼兽。 C.《旧唐书》中记载:凡是打渔捕猎的活动,要按照当令时节进行。 D.唐代设置了虞部郎中、员外郎等职,主要负责京城绿化等工作。 B卷:非选择题 三、 文言文阅读(11分) 【甲】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 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 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今王既受先王之传 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 C.休祲降于天 时宿于野 D.若士必怒 王若无兵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10.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2分) 11.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3分) 四、诗歌鉴赏(7分) 12、江城子  密州出猎(3分)     (宋)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1分) (2).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2分)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分)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1分)。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五、理解性默写(每题1分,共5分) 1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情感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昨日”与“眼前”独有的怆然与凄苦。在诗史上堪称绝对、绝唱的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他虽感惆怅,却也达观的心绪,反映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现在也常以此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好友送行,人们常常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理解 怒从黄河来(10分) 蒋建伟 ①清瘦、苍凉,即使是一棵,也在努力高举着一团白亮亮的雪花,一路裹挟着黄河的怒气——它们如同燃烧的白火焰,撕咬着,拼生赴死,奔向大海……终于,下起了一场大雪。在寒冷中,它们一棵紧挨一棵,一朵雪花开在另一团雪花里,一种倔强生发出另一种倔强,一群群、一群群在黄河口站着,一言不发地站着,站成了一股股排山倒海的雪浪——看哪,那寒风中呼啦啦怒放的芦花,那大批向东、大雪一样咆哮的芦苇荡! ②芦苇荡的美,不只春夏时节,更在于晚秋的芦花。当所有的寒冷挥师南下,气温一天比一天凉,百花缓慢地谢了,谢到最后,只剩下了这一种花。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 ③风,往风的漩涡中心刮,越刮越毒。我们的头发和衣服被刮乱了,我们像一个个棋子似的,在船的甲板上弹跳不止。游船属于中型船,有马达,客舱可乘坐50人,顶上的一棚,为特殊加厚钢板,听说上头是一处小型观景台。我们兴奋着爬上去,看黄河入海。 ④滩涂之上,野生的芦苇荡随处冒出来,每一棵,都高举着雪花一样白的花,不分东西南北地盛开着、怒放着,大风刮过,就像下大雪一样,好家伙,一下子就是15万公顷。尤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数不尽的芦花见证了黄河入海时那动人的一瞬: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在这个地方,大海把宽容留下,黄河把野性留下。芦花的母性,这个时候也显现了出来:它们,婷而不媚,挺而不屈,寒而不冷。 ⑤船颠簸摇晃得厉害,站都站不稳,大风再那么一刮,谁都会担心自己一不小心被风刮跑了。我牢牢抓住白色的铁栏杆,迎着大风呼吸,和旁边的朋友高声说着话,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些什么,只能借助眼神、手势以及肢体许多的夸张动作,努力想告诉对方什么,想听到对方的一些什么,哪怕是——哪怕一场徒劳。我们此行,是去看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感受一下大海的大和黄河的黄,可是,风多么大呀,黑蒙蒙、灰蒙蒙的水色之中,黑色和灰色倒成了主导,哪里有黄?哪里有蓝呢? ⑥不,我分明看到了另一副壮烈的面孔,那是至死都在愤怒中煎熬、不甘、不屈的黄河!连大海都敢冲撞的黄河!那河道,那怒吼,那九曲十八弯,那退潮后的河底的龙脊,是铁了心的牛,是犟了性的驴,使出了浑身上下的劲儿,一股股,一阵阵,一声声,一天天,一年年,后浪追赶着前浪,一股脑儿朝前冲……冲!这充满血性、义气的一个字,是黄河的秉性,中国人的秉性! ⑦船开始“哒哒哒”着调头、回返,想必船老板看这鬼天气也悻悻然,只得无功而返。不过,很多游客却盼望着好天气能突然出现,船老板回心转意。虽一个个满脸的遗憾,却不肯下到船舱里去,想一想世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奇迹发生呢?等了半晌,终究没个什么结果,渐渐地,人群开始稀了,不似刚才那般肩擦肩、脸碰脸了,有人开始下去了,接下来是第二三四五个,直到我猛一抬头,发现只剩下我们一行的五个人了。 ⑧其中的一个朋友,穿西装、打领带、皮鞋贼亮,他拎了一部专业相机凑过来,也不说话,径自盯着我的脸,5秒钟,想从中寻找出一种遗憾的感觉来,因为他们都来自当地,只我一个外地人,外地人看不到入海的黄河,难道不遗憾得要死?不过很抱歉,他连哪怕一丝也没有找出,后来自己偷偷藏起了尴尬的眼神,仓皇之间丢下我。 ⑨其实,他不知道我此行的最大收获——我看到了一条喝醉了酒的黄河、咽下血牙的黄河、发了怒的黄河、冲向大海的黄河!他更不知道,正是因了黄河的这种野性,这种大气磅礴的怒气,繁衍出了一片片野性的芦苇荡,凝结成一个民族的血性…… ⑩这一刻,我多想指着黄河口那么多浩瀚的芦花,把它们骨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讲给他听。从大河到大海,从一个烈女子般的芦花到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一路上,到处都在飘飞着芦花大雪,为什么芦花会如此不惧生死?为什么野生的力量会如此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答案只有一个:“怒从黄河来!” 18.通读全文,并联系标题和结尾段,说说作者写了哪两个方面的“怒”?(1分) 19.阅读第⑤⑥⑧⑨自然段,简要概括作者此行观景的“遗憾”和“收获”分别是什么?(2分) 20.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其中之一。(2分) (1)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词语锤炼) (2)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修辞手法) 21.第③自然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风?有什么作用?(2分) 22.联系课文《黄河颂》,谈谈芦花骨子里蕴含着我们民族怎样的伟大精神?(3分) 附录: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拔掉那颗蛀牙(9分)   (1)她恨全家人。   (2)她在 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 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3)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4)那时,她就发誓,她要 报复所有人,她要让 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 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5)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 儿 ,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 吃一个星期。”   (6)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 趟趟跑厕所,可 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 的第一名。[来    (7)高考[微博]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 大。   (8)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 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9)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微博]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微博]。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10)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 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 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11)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 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 了一声“妈 ”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 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 妞,妞妞……”再 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12)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    (13)不知沉默了 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 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14)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15)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23.文章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1分)    24.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25.第(11)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26.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3分)  七、综合性学习(7分) 我市某中学正在开展以“我是小小主人翁”为主题的活动,意在增强同学们的责任意识,培养同学们的担当精神。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次活动中来。 材料一:张丽莉,是黑龙江佳木斯第十九中学没有编制的女教师。2012年5月13日一辆失控的汽车即将撞向学生的危急关头,她挺身而出,奋力拉开两名学生,自己被轧,双腿截肢。 材料二:在2012年5月20日的欧冠决赛中,坐拥主场优势的拜仁慕尼黑队在最后的点球大战中输掉1分,败给了切尔西队,遗憾地与冠军失之交臂。德国媒体报道,拜仁多名球员,特别是队长季莫什丘克,在点球大战前就表现出了对失利的极大恐惧,拒绝主罚点球。这就像赫内斯赛后所说的那样:“面对极大的压力,拜仁缺乏一名真正的领袖,缺少一名能在困境中真正站出来的人。” 材料三: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第10次发射升空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后,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发表了电视讲话。他说:“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真正的英雄》) (1)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责任”话题的大讨论。其中有一个问题:面对责任,为何有人敢于担当,而有人却退缩逃避呢?请你根据下面的三则材料,探究其原因。(2分) (2)第三则材料是里根对遇难航天员的评价。请你从“责任”的角度,对前面一、二则材料中的张丽莉老师或者队长季莫什丘克的行为表现,也作出简要的评价。(50字以内) (3分) (3)学校为了加强“敢于面对,勇于担当”精神的宣传,拟为同学们编写一段“三字经”,以便大家传诵。下面编写好了开头,请你续写几句填在横线上。要求:念着顺口,读着有味。 人在世,居群体;尽己任,担道义;     ,     ;     ,     。(2分) 八、作文(40分) 十八大以后,中国梦成为一个热点名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梦想都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考生写中国梦,不要写得大而广,抓住自己梦想的一个内容,就行了。例如:住房、诚信、环保、平安、医疗等,围绕一个主题,写记叙文,感悟中国梦即可。 要求  以《我的中国梦》或《梦中的XXXX》写一篇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