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角函数的易错点以及典型例题
三角函数的易错点以及典型例题与真题
1.三角公式记住了吗?两角和与差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 二倍角公式:_________________ 万能公式 ______________正切半角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时本着“三看”的基本原则来进行:“看角,看函数,看特征”,基本的技巧有:巧变角,公式变形使用,化切割为弦,用倍角公式将高次降次。
万能公式:
(1) (sinα)2+(cosα)2=1 (2)1+(tanα)2=(secα)2 (3)1+(cotα)2=(cscα)2
(4)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证明:利用A+B=π-C )
同理可得证,当x+y+z=nπ(n∈Z)时,该关系式也成立
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可得出以下结论:
(5)cotAcotB+cotAcotC+cotBcotC=1
(6)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
(7)(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
(8)(sinA)2+(sinB)2+(sinC)2=2+2cosAcosBcosC
(9)设tan(A/2)=t
sinA=2t/(1+t^2) (A≠2kπ+π,k∈Z)
tanA=2t/(1-t^2) (A≠2kπ+π,k∈Z)
cosA=(1-t^2)/(1+t^2) (A≠2kπ+π,且A≠kπ+(π/2) k∈Z)
2.在解三角问题时,你注意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定义域了吗?正切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是否为单调函数?你注意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有界性了吗?
3.在三角中,你知道1等于什么吗?(
这些统称为1的代换) 常数 “1”的种种代换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有同角关系公式:商的关系,倒数关系,平方关系;诱导公试: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4.在三角的恒等变形中,要特别注意角的各种变换.(如 等)
5.你还记得三角化简题的要求是什么吗?项数最少、函数种类最少、分母不含三角函数、且能求出值的式子,一定要算出值来)
6.你还记得三角化简的通性通法吗?(切割化弦、降幂公式、用三角公式转化出现特殊角. 异角化同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你还记得降幂公式吗?cos2x=(1+cos2x)/2;sin2x=(1-cos2x)/2
7.你还记得某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吗?
()
8.你还记得在弧度制下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吗?()
9. 辅助角公式:(其中角所在的象限由a, b 的符号确定,角的值由确定)在求最值、化简时起着重要作用.
10.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图象的草图能迅速画出吗?能写出他们的单调区、对称轴、对称中心,取最值时的x值的集合吗?(别忘了kZ)
三角函数性质要记牢。函数y=k的图象及性质:
振幅|A|,周期T=, 若x=x0为此函数的对称轴,则x0是使y取到最值的点,反之亦然,使y取到最值的x的集合为——————————, 当时函数的增区间为————— ,减区间为—————;当时要利用诱导公式将变为大于零后再用上面的结论。
五点作图法:令依次为 求出x与y,依点作图
注意(1)的整体化法思维求单调性、对称轴、对称中心、值域等。
(2)用换元法时,注意新的定义域范围。
11.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还记得吗?
平移公式(1)如果点 P(x,y)按向量 平移至P′(x′,y′),则
(2) 曲线f(x,y)=0沿向量平移后的方程为f(x-h,y-k)=0
12.解三角形的几个结论:(1) 正弦定理: (2) 余弦定理: (3)面积公式
13.在用反三角函数表示直线的倾斜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等时,你是否注意到它们各自的取值范围及意义?
①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向量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依次是。
②直线的倾斜角、到的角、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依次是。
③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数的取值范围分别是。
14.三角函数易错点的典型例题
(1) 隐含条件
例1.设,,则的值为 。
错解:,∵,∴。
正解:∵且,
∴,∴,∴。
例1-1.已知,则 。
错解:或。
正解:。
例1-2.一组似是而非的问题
①在ΔABC中,,,求的值。
②在ΔABC中,,,求的值。
③在ΔABC中,,,求的值。
①解∵,
∴,,
∴,
∴,或,
又∵C为三角形的内角,∴,∴。
②解:∵,
∴,,
∴,
∴当时,; 当时,,
∵
∴,即, ∴。
注:舍去增解是难点,可利用单位圆中的余弦线段先作直观判断。
③解:∵,
∴,,
∴,
∴,或。
注:此题两解均成立。
若求,必为两情形之一:两解均成立或一解为负值;
例2.已知方程(为大于1的常数)的两根为,,且、,则的值是 。
错解:或-2。
正解:由知:,∴的值是-2。
例2-1.已知和是方程的两根,则、间的关系是( )
(A)(B)(C)(D)
答案:C。
例2-2.已知,则( )
(A)120(B)150(C)180(D)200
答案:B。
(2) 综合应用题型时,注意考虑全
例3.关于的方程的两根为、,且。若数列1,,,……,的前100项和为0,求的值。
错解:由韦达定理知:,∴,
由得,∵,∴或或或。
正解:(1)当与时,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不同;
(2)方程有解还应考虑△≥0。
∴。
(3) 去绝对值要注意分类讨论
例4.若,,则 。
错解:由解得,
∴,∴。
正解:。
∵当时,为第三象限角,,当时,为第四象限角,,当时,。
例4-1若(定值),则的最大值为 。
错解:,
∴的最大值为。
正解:。
(4)注意tan的分式表达形式是否分类讨论分母为0.
例5. 终边上一点,且求.
错解:。
正解:①若时, ,
②当x≠0时,
(5)式子处理考虑要全面
例6.已知求的取值范围.
错解:,∴,
∴
正解分析:时也成立,故为
例6-1.已知sinsin=,求coscos的取值范围。
解:令coscos=m 则sinsin+coscos=m+
cos (-)=m+ m= cos (-)-
-1cos (-)1 -m
分析:又由coscos-sinsin=m-,同理得
∴。
(6)式子处理导致有增根要代入验证
例7.在△中,求∠的大小.
解:两式平方相加:,∴A=300,或A=1500。∴C=300。
当A=300时,故应舍去。
注:舍去A=300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7) 注意换元后的取值范围
例8.已知,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错解一:,
当时,取得最小值;当时,取得最大值1;
错解二:,
当时,取得最小值;当时,取得最大值;
正解分析:解法二忽略了范围限制,
应由 得:。
15.三角函数高考真题汇集
真题汇集答案
(1)2017年1卷理科17题
(2)2017年2卷理科17题
(3)2017年3卷理科17题
(4)2017年文科1卷11题:C=30度。所以选B
(5)2017年文科2卷16题:B=60度。
(6)2017年文科3卷15题:A=75度。
(7)2016年理科1卷17题
(8)2016年理科2卷13题:
(9)2016年理科3卷8题:
(10)2016年文科1卷17题:b=3; 所以选D
(11)2016年文科2卷15题同理科13题:
(12)2016年文科2卷15题同理科8题:
(13)2015年理科1卷16题:
(14)2015年理科2卷17题:
(15)2014年理科1卷16题:
(16)2014年理科2卷4题:AC=; 因此选B。
(17)2013年理科1卷17题
(18)2013年理科2卷17题
1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