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5初三五模理化合卷.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2012486 上传时间:2025-08-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0.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初三五模理化合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初三五模理化合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 初三 班 姓名 考号 第五次适应性训练 理化试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S-32 O-16 Na-23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家发现原子核可以放出质子和中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铝、橡胶、食盐水、塑料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C.打扫教室时看见灰尘飞舞,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纳米技术是纳米尺度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原子或分子 2.一种涂有半透膜的平面镜,它对投射来的光既能透过又能反射.现有一电影摄制组在海边拍电影,当摄影机对准大海时,在摄影机与大海之间以45°角放一块半透膜的平面镜MN,且在此镜的两侧分别有一跑步的演员和一辆行驶着的汽车,如图所示.则拍摄成的电影放映时,银幕上 A.只有演员在海面上跑步 B.只有汽车在海面上行驶 C.演员在沙滩上跑步,汽车在海面上行驶 D.演员在海面上跑步,汽车在海面上行驶 3.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中只有水,乙中有一小球漂浮于水面上,丙中悬浮着一个小物块,则下列四个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对三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F甲<F乙<F丙 B. 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p甲<p乙<P丙 C. 如果向乙中加入盐水,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D. 如果向丙中加入酒精,物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4.甲、乙两只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正常发光时,甲灯灯丝的电阻较小 B.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甲灯消耗的电能较少 C.甲灯的实际功率一定是40W D.将乙灯接在110 V电路中,它的额定功率仍为60 W 5.下列关于家庭电路中的安全用电的解释或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铜丝代替熔丝会引起短路,所以要禁止   B.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会引起用电器过热从而损坏电器 C.大功率用电器过多,同时使用时会造成干路电流过大而损坏电路 D.在没有三孔插座的情况下,三脚插头可去掉最长的插头插到二孔插座中使用 6.如图,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棉絮燃烧起来.以下实验中的操作目的与此实验中放入棉絮作用相同的是 A.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奥斯特实验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实验中放入小磁针 C.在做“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时,选用质量较小的卡片 D.选用2Ω和8Ω两个电阻串联代替10Ω的电阻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8.电梯为居民出入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设置有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R1为保护电阻,R2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B.工作时,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C.超载时,电磁铁的磁性减小 D.正常情况下(未超载时),K与A接触 9.下列各组物质的用途中,所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10.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e ②Cu2+ ③ ④P2O5 ⑤KClO3 A. 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B.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C.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D.⑤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3 11.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事 实 解 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原子构成不同 B CO有毒而C02无毒 分子构成不同 C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D 电解水时给水中加稀硫酸能增强导电性 硫酸分子中含有氢离子 12.小明同学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种方案:①将锌、铜分别加入硫酸锌溶液中;②将锌、铜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③将锌放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④将铁分别放入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中,⑤将形状大小相同的锌、铜、铁分别加入浓度相同的稀硫酸中,其中可行的是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1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硝酸铵固体 B.用酚酞溶液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纯碱溶液 C.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4个推断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都是含氧化合物,所以含氧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B.置换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就是置换反应 C.碱和酸能发生中和反应,所以氢氧化镁和盐酸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15.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①③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 B.装置②⑥⑦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且导管顺序应为bacd C.装置②④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干燥的氧气 D.装置⑤可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若用⑥收集此类气体,应从a管进气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 16.(3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洛川苹果 B.岐山面 C.腊牛肉 (2)炒菜用的铁锅的手柄是用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做成的 (3)“奶茶”是一种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的饮料,正宗的奶茶加有鲜奶、红糖或者蔗糖。但很多不法商贩用奶精、甜蜜素(C6H11NHSO3Na)代替了原有的鲜奶和蔗糖,据报道大量食用甜蜜素会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严重时还会致癌、致畸。下列关于甜蜜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甜蜜素是一种由7种元素组成化合物;②甜蜜素分子中的碳元素含量最高;③甜蜜素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4:1 17.(3分)右图是一瓶刚开启的某品牌饮料的示意图。请回答: (1)蔗糖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开启时,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的变化规律是 。 (3)某同学要用pH试纸测定该饮料的酸碱性,其结果应该是pH 7(选填“>”、“<”或“=”) 18.(4分)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一与图二所示,请回答: (1)依据图一分析下列问题:50℃时,将氯化钠、硝酸钾固体各40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其中硝酸钾得到的是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温度都降到20℃,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依据图一分析,要从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可采用先   再过滤的物理方法. (3)如图三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结合图二分析石灰水中可能出现   的现象. 19.(4分)某班同学为验证碱的化学通性,做了四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1) 根据A组的反应现象可知,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是用氢氧化钙溶液的原因是 (2) 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 (3) 请写出C组实验中有明显现象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1)金属可以制成炊具,这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 。 (2)可以用稀酸清除铁锈,若家里的铁锅生锈,我们可以选择厨房中的 将其除去。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湿法冶金提取铜的国家,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 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Ag+ 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 D.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2分) 21.(5分)以下四个实验是初中教材中的主要实验,请你根据每个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罩一只干冷的烧杯,根据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的现象可以得出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依据是 (2)【实验Ⅱ】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实验中应选择过量的红磷,其目的是 (3)【实验Ⅲ】请写出该实验中,可以得出“可燃物的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 (4)【实验Ⅳ】请写出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方程式 22.(7分)为了鉴别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有白色沉淀,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中的溶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物质? 【猜想】A.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硫酸钠 B.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 C.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出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   猜想不合理(填字母),请说明理由   .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向样品中加入少量的  溶液 有白色沉淀 猜想正确 【反思交流】写出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23. 23.(5分)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知浓度的稀硫酸,为测定该硫酸的实际浓度,她进行了如下反应:往装有50g该硫酸的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测定溶液pH值,当所得溶液pH恰好为7时,共用去40g氢氧化钠溶液.网 班级 初三 班 姓名 考号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请计算硫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3)计算该瓶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五、填空题与作图(每空1分,每图2分,共19分) 24.在班上的一次元旦晚会上,男生小平放声高唱一首歌,女生小丽为他轻声伴唱,他们是靠声带的________产生声音的,由于他们的声带不同,所以他们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不同,我们还知道_____(小平、小丽)的响度大. 25.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__________的位置.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26.光纤通信是利用           (电磁波/超声波)在光导纤维中            (反射/折射/直线传播),实现信息传输的,它具有传输信息量大、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和通信质量高等优点. 27.如图所示,质量为9kg,边长为5cm的正方体物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细绳系于轻质杠杆BOC的B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且CO=3BO,在C端用F=20N的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细绳被拉直.(细绳重量不计,g取10N/kg) 则物体A的重力为 N;B端细绳的拉力为 N;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 N;当F等于 N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 28.某电热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可由机内温控开关S0进行自动控制,如图为其电路原理图。通电开关S0闭合时,饮水机处于 状态,开关S0断开时,饮水机处于 状态。已知饮水机的保温功率为40W,加热功率为920W,则R1与R2之比是______。 27题图 28题图 29.(1)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 (2)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的小球相对于光滑墙壁静止。请在图中画出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墙壁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六、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每图1分,共19分) 温度计 30.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甲图是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乙图是研究影响电热大小的实验装置,试分析两个实验中的研究方法。 (1)物体动能大小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少均无法直接比较。甲图中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来显示小车的动能大小,乙图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 (2)当研究对象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甲图中,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让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下滑,目的是研究小车动能与 __________的关系;乙图中为研究电热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则R1与R2的阻值____________ (填“一定相等”、“可以相等”或“一定不相等”)。 31.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实验序号 物体重力 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N 排开液体体积V排/cm3 水 ρ水=1.0g/cm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ρ酒精=0.8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表中数据,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        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2、5或3、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 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        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可以验证___ _      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         (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      。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     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32.小明制作氧气浓度探测器,过程如下: (一)小明找来氧敏电阻Rx,其电阻值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如表格所示.其中,氧气浓度为0时,氧敏电阻的阻值模糊不清,他对该电阻值进行测量. 氧气浓度/% 0 5 10 15 20 25 30 Rx/Ω 10 16 21 25 28 30 在集气瓶内,小明通过木炭燃烧制得氧气浓度为零的空气,再将Rx置于瓶内.甲图中电源电压恒为6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甲图中完成测量电路连接. (2)在连接电路时,当连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发现两个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并且指针总在晃动,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 (3)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0.小明取下电压表,将电压表分别与导线①的两端、导线②的两端并联,示数都为0;将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B、D两端并联,示数也为0;将电压表与开关两端的接线柱并联,示数为6V.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电路故障为________. A.导线①断路 B.导线②断路 C.滑动变阻器内部断路 D.开关S内部断路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氧气浓度为0时,Rx阻值为________Ω. (二)小明制作氧气浓度探测器的电路如图丙所示,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阻值为5Ω. 丙 (5)小明将氧敏电阻包裹在塑料袋中,先用嘴吸尽其中的空气,在对塑料袋儿呼气,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他呼出气体中氧气浓度为________%。 (6)想实现“氧气浓度越高,电表示数越大”,应用电压表与上述电路中的_ _并联. 七.综合题(共19分) 33.如图甲所示的是一种WSH-500型号家用饮水机及铭牌,如图乙是饮水机的电路图. (1)在空格中填写“亮”或“不亮”:当温控开关1、2都闭合时,加热管正常工作,红灯    ,绿灯    ;当水沸腾后,温控开关1、2都断开,加热管不工作,其中R红远远小于R绿,则红灯     ,绿灯     (选填“亮”或“不亮”). (2)如果加热时电路的总电流为3A,则红灯的电阻是多少Ω? (3)如果一次将0.5L初温为20℃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烧开,且加热效率为80%,则加热管需工作多长时间?[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34.如图所示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若人以0.5m/s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将货物拉出仓库,g取10N/kg。 求在此过程中: (1)人做的有用功为多大?  (2)人的拉力为多大?  (3)人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班级 初三 班 姓名 考号 九年级理化试卷 第11页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